书帝吧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223章 劫豪强济饥民,庞统为刘备聚民望计

第223章 劫豪强济饥民,庞统为刘备聚民望计


到了七日免战的第七日,绛邑城外,“刘”大旗飘扬。

    刘备亲率庞统、颜良、文丑、袁綝、夏侯博等将校,督运辎重粮草抵达。

    一个绛邑小城,竟直接聚了万余兵马在城外!

    而整个绛邑县男女老少算上隐匿山野的加起来也才两万余人。

    打。

    是基本上不可能再打的。

    但贾逵并未选择投降,而是履行了与绛邑吏民的约定,让吏民将自己绑着去见刘备。

    自绛邑吏民口中了解了贾逵的为人,且又有张飞力保,刘备便当着绛邑吏民的面,亲自为贾逵解了绑。

    又道:“此番相争,与贾县长及绛邑吏民无关,我亦可承诺,只取府库钱粮。”

    在刘备为贾逵解绑承诺时,贾逵亦在打量刘备。

    虽然早听闻刘备名声,但世间有名无实者比比皆是。

    如袁绍有宽仁之名,更有传闻袁绍在路上见到受冻的百姓都要上去嘘寒问暖,垂泪而泣。

    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明知冀州军民多有饥寒交迫者,袁绍却不肯休养生息,反而执意要与曹操分个高低。

    刘备的名声有几分可信,贾逵亦不敢武断的得出结论。

    看着温润如风的刘备,贾逵直言而道:“绛邑府库中并无多余的钱粮,若是取之,则会令吏民受饥,还请左将军体谅。“

    贾逵身后,有混在吏民中的豪强大户使者。

    闻听贾逵言,皆是惊骇不已:贾县长这是何意?我等才将钱粮财货运到绛邑城府库,府库怎就没钱粮了?难道贾县长不想将府库的钱粮财货赠给左将军了?这万一惹恼了左将军,我等庄园岂不是

    一个沉不住气的抢先高呼:“贾县长,府库还有钱粮!是前两日刚征的赋税!“

    贾逵面色一变,呵斥道:“胡说!那是绛邑士民委托我抵御来犯敌军的钱粮,不是赋税!我岂能将绛邑士民的钱粮充入府库?如今我未能守住绛邑,这些钱粮理当退回!“

    退?

    豪强大户的使者纷纷吓得冷汗直冒!

    这能退?

    若是退了,我等庄园内的钱粮还如何保住?

    “贾县长!你肯定记错了,那些钱粮分明是我们委托给贾县长赠给左将军的!“

    “对!贾县长,左将军怎么会是来犯敌军呢!你肯定记错了;既然不是来犯敌军,那不存在你未能守住绛邑的问题,钱粮何须退回?我等自愿赠给左将军!“

    “贾县长,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我们何时将左将军当来犯敌军了?我们对左将军一向仰慕,赠点钱粮又有何妨?“

    “左将军,你千万不要误会。自张将军高挂七日免战后,我等便一直在为了迎接左将军而筹备钱粮,本想让贾县长代为转交,但贾县长误会了我等的用意。“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纷纷在刘备面前反驳贾逵的话。

    见状。

    张飞及时出声道:“大哥,贾县长一向刚直,虽然只是个绛邑长,但为了国家的尊严而不愿向郭援低头,此番误会我等为贼,亦是情有可原。不如我先带贾县长入营好生规劝,大哥与众人商议。若真是绛邑士民相赠,大哥不可拒绝了众人好意。“

    说完。

    张飞便将贾逵带入了营中,留下刘备与众人商谈。

    贾逵一走,豪强大户的使者纷纷拿出了交割令,称一开始虽然是委托贾逵抵御敌军的,但现在刘备来了就不会有敌军了,众人一致同意将交割令上的钱粮财货都赠给刘备。

    刘备推让了片刻,看向右侧的庞统,问道:“若我取了众人的钱粮财货,有损仁义;若我不取,盛情难却。士元以为,该当如何?“

    庞统见众人的目光看向自己,便向刘备出了个主意,道:“既然盛情难却,将军不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让众人将所赠钱粮财货,都分与绛邑贫困的吏民。如此,既不会有损将军的仁义,又不用推却众人的盛情。“

    刘备点头应道:“士元言之有理,便按此方案吧。绛邑诸位的好意,我也心领了,身逢乱世,好多事我们都没得选。诸位都是绛邑人,理当同舟共济,可速将钱粮财货分与贫困的吏民,我亦会向大将军表彰诸位仁德。“

    兜兜转转,钱粮又回到了绛邑吏民手中,刘备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这操作,不仅绛邑吏民惊呆了,豪强大户的使者们也惊呆了。

    亦有后悔的在暗自跺脚:早知如此,我等就象征性的拿点了钱粮财货了。

    然而现在有明明白白的文书在,即便有吝啬的豪强大户想要反悔,都得掂量掂量会不会惹怒刘备:我不拿你们一针一线,让你们自行拿去救济同县乡人,然后你跟我说你想反悔?是觉得我这万余大军驻扎在绛邑外,专门来度假的?

    刘备没有再与众人多解释,只留下庞统与众人分说分发钱粮财货具体的规则。

    而庞统制定的规则,也让想后悔的人不敢心存侥幸。

    只因规则中有一条“左将军的仁义不能受损,若有人趁机中饱私囊或苛刻吏民而被左将军得知,涉及的家族全部缉拿问罪!“

    庞统能与诸葛亮成为挚友,不仅仅是表亲的原因,更因二人都是善于布局谋大略的。

    此番刘备来河东,不是打下河东作为立足之基,而是要在河东留下仁义的民望。

    故而。

    不论是调兵遣将时给张飞下的那道军令,还是方才给刘备出的主意,都是为了替刘备聚民望。

    就如刘备那句:身逢乱世,好多事我们都没得选。

    奉袁绍的军令去袭扰关中,刘备无法选择去或不去;但具体的袭扰方案,刘备却可以选择是仁义还是残暴。

    而在营内。

    再次见到刘备的贾逵,得知刘备竟然将豪强大户的钱粮财货都分与了绛邑贫困的吏民,眼中多了钦佩和敬慕:“左将军的仁义之举,乃绛邑百姓之福。“

    刘备的脸上并无得意,在贾逵的惊讶中又向贾逵赔礼:“此番本是我等驱兵南下,才让绛邑吏民受战祸之苦,我只希望能用这些钱粮弥补绛邑吏民一二,不敢当'仁义'二字。“

    4更来啦

    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54/2837565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