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走向无尽魔源
推荐阅读:龙潭五虎 火影:我在暗部苟成超影 以杀证道,这份功德有毒! 绑定功德系统后,我靠直播爆红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诸天之东皇不想成佛 你卷穿宗门,就只想长命百岁? 诡律禁区 被前女友活埋,我反手迎娶鬼仙 迫降雪港
种一束花最好的地方在花丛里。种植海葵菌丝也是一样,魔能海葵的原产地一定是最合适的。
海底火山带拥有丰沛的原料,澎湃的热源,这些独到条件都能让魔能物质产量高涨。
问题就在于这个原产地环境过于恶劣,不适宜采收。
而且魔能菌丝想要扩张菌毯规模,必然需要大量营养,深海环境中的有机质却是相当匮乏的。
林博分析地表养殖和深海养殖两个方案各自的优劣。
地表养殖需要解决水土问题,尤其是火山灰和熔岩成分,风帆群岛已经没有活火山,要么去丰饶大陆的火山地区进口,要么在综网贸易平台采购。
海中养殖要解决运输问题,如何将魔能物质从两千米深的水域送到地表,以及如何将食料送到深海养殖区。
要么依靠人工智能操作特种采集潜艇,不间断往返送货。
要么造一个海上作业平台,将两公里长的中空管道探入深海,搭建起一个运送货物的电梯井,然后在火山带建造深水养殖舱,宛若海底城市般,由机械守卫照料、收割魔能菌丝。
想要摆脱生物收获的方式,除非是林博完全破解海洋魔能物质的炼金配方,建造起炼金魔能工厂。但即便如此,还是解决不了原材料短缺问题。
林博整理的三种方案各有优劣,他并未感觉难以抉择,直接三管齐下就好了,毕竟它们并不冲突。
前期先进行地表养殖,实现自产魔能的第一步,地点就选在东崖石窟的深处蓄水池。
林博立即行动起来,念诵岩石真名,在石窟后段挖出一个咸水池。
把采购自多联多易平台的火山营养土倾倒进去,形成厚厚的塘泥,再种上海葵菌丝,随后放好电极,导线连接到核电机组,最后引入海水注满。
忙活了小半天,就算完成了一块魔能菌种养殖塘。
林博满意地看着塘底闪烁幽蓝光辉,聆听魔能物质的低语,它们正在增长壮大,缓慢,但源源不断。
菌丝拟态的海葵食谱更广,也没有单细胞生物那么娇气,守夜人往里投放木料、化肥,它们就能吃得很开心,菌毯扩张,海葵数量不断增长,产能效率持续提升。
这些材料都没花钱,林博早就在[植物园]副本里顺道收集了,一直囤积在石窟仓库里。
他简单估算了一下这个区区几平米养殖塘的最大产能,类比一下,一天生产的魔能物质,相当于一条成年虎鲸全身油脂提炼后的总量。
全能菌种模拟的海葵比原型海葵的生产效率还要更高一些,或许是多细胞生物的优势,也可能是蘑菇们实在太强大了。
“(魔法语)赞美[蘑菇]。”法师在塘边微笑。水中幽蓝的海葵高兴又羞涩地摇曳起来。
海葵菌丝会定期分裂出充满魔能物质的子实体,像是指头大的小水母般飘在水面上,远看仿佛幽蓝浮萍,用抄网即可打捞。
临近傍晚,林博就捞了一网,带回灯塔进行测试,分析丹性,评估用途。
这种储存于蕈子里的魔能比鲸油纯粹得多,哪怕是精炼鲸油的魔能含量也不及海葵蕈。
更难得的是,海葵蕈的萃取物没有了鲸油那种易燃易爆的特性,性质更加稳定温和,可以轻易高效转化为电能,反应残留物只是一些水分,非常干净清洁。
可以说,除了没法直接塞进枪管里当火药,海葵蕈油在工业生产领域完全是上位替代品。
而想要把性质稳定的蕈油转化为燃烧物,也不必经过复杂的炼制,直接喂给原代菌毯,再念诵鲸油真名,长出来一颗颗鲸油蘑菇,照样是危险的易爆品。
蕈油用于培育美味蘑菇,提炼的味精品质分毫不减。
用于调配精神药剂,高度浓缩的魔能恢复效果更好,而且不需要用酒精作为基底,副作用也是极低,都不需要加入产自[海灵祭坛]的净化血肉了。
现在,一支九十毫升的蕈油药剂,就能完全恢复耗竭的咒力。
他自制的装备鲸火圆环,在汲取蕈油后,点燃的火焰更加凶猛炽热,电弧流淌如浆,若非装备经过贤者之石的点化,估计都承受不住如此爆裂的温度和能量。
唯一不好的地方在于,蕈油经过原代菌丝转化的鲸油太爆裂了,需要经过钝化处理,才能用于鲸息提灯和炼丹房的丹火仪式。
林博委派海鸥通知守塔修会的商人,以后不必再购入鲸鱼血肉。
他又召集众学徒,询问今日他们给访客诊治的经过。
占星师回答称,他们只收治有把握的病患,虽然水平有限,能力不强,却也没有因此让哪个病人被误诊。
大法师笑而颔首赞许。
他取出七瓶蕈油药剂在桌上排开,让他们各自领取一份,鼓励道:“试试看。”
占星师立即拔塞饮下,温和而丰沛的魔能物质涌入血管,他的双眸虹膜亮起淡淡的荧光,显得精神健旺,目光锐利逼人。
其余六人紧随其后,同样在服药后显露出非同一般的精神活力。
林博见他们面面相觑,便让他们述说各自想法。
“很舒适,我感觉能听到魔法在血管里呼啸。”魔术师舔掉唇角的一点药水渍,用唾液漱口,舍不得浪费一滴。
“大法师,这似乎不是鲸油制成的?”理发师嗅了嗅玻璃小瓶,没有闻到熟悉的动物腥味。
林博轻轻点头,告诸众徒,他已前往深海探明魔源,今后海鸥会定期往灯塔送来一批魔源材料,他们可以自行取用。
宣布此事后,大法师又留他们一起用了晚饭,补习今日落下的功课,等天色大暗,星月熠熠的时候,才放众徒回家。
有了充足的魔能补给,这些受赐者便可常常施法,将魔法奇迹纳入日常生活,生产能力得到极大增长。
他们的简陋房屋被咒语加固,不再被海风吹得吱嘎作响。要搬运大堆木石,就念一个漂浮咒。遇到悬崖,说一段飞行咒,可以慢悠悠飘然上下。
众徒因而愈加奋发。
他们观察大法师的言行习惯,以此为标杆戒律,常常自省,力求简朴平静的生活。
七人中,大部分都宛如普通老人,从不在人前念咒。访客与镇民都当他们是来学医的。
只有魔术师某天在镇上卖弄本领,用魔法伪装魔术表演,借此赚了些铜圆赏钱。随即跑去老街采购新鲜菜蔬、肉类、面粉送回灯塔,把赏钱花得分文不剩。
大法师对此不闻不问。其余学徒没有跟着效仿。
此后几日,魔术师依旧去镇上表演,精彩绝伦,每天从游客手里赚来的赏钱,换成面包能塞满灯塔一楼的储藏间,他照旧是买菜回去,攒下多余的钱,买了几双鸡鸭和一对羊羔。
直到某天事务繁忙,没有现身,几百名游客纷纷涌向灯塔指明要见他。魔术师无奈答应表演。
又有许多商人找他合作,邀请去金贝市或其他大城市发展。
魔术师答应了最后的表演,请同学配合,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变活人,从此消失无踪。
围观游客去灯塔打听此人,却也再没有见到魔术师的踪影,人们因此称奇,当地人说这个表演者技艺太精湛,被老者带走了。
这一天后,灯塔的七名学徒里少了一位魔术师,多了一个沉默寡言的羊倌,平日饲育几双鸡鸭,放牧一对羊羔,怡然自得。
洪都生产的无线电台越来越精致,功率增大,在冬季的第二个月月初开始语音广播实验,并且大获成功。并在一周后,于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第一台电子管收音机,能够接收无线信号,聆听远方的电台广播。
世界上第一个电台节目顺势诞生,由奥秘机械工坊主办的栏目,谈论新闻,播报天气和放送音乐。
电子管收音机一经推出便受到洪都上层人士的热捧,成为流行的信息媒体。
有意思的是,其他工业国的无线设备同样进步飞速,十几天过去,洪都的收音机用户就陆续收到说着一嘴外国语言的广播节目了。
许多大型船舶都将安装电台视作必备,出现险情可以立即发报求援,不至于和过去一样,在茫茫大海上无助等死。
不少航海公司已经将此作为噱头,在报纸上打广告,称自家客轮有无线电台,专家估测安全性提升了百分之三四十云云。
在民众看来,这俨然是个技术不断提升的黄金年代,人类理性和科学闪耀的时刻,各国都涌现了许多优秀学者。
深耕奥秘机械工坊的外国密探们比民众知道更多一些,由衷佩服克宁帝国的皇家科学院成员。
这帮人的灵感似乎源源不断。三天两头拿出新理论,新的机械蓝图,简直是可怕。并且强烈建议组织进行对本索夫暗杀活动,此人之聪慧世所罕见,属于断不可留的级别。
随着电台广播节目增多,尤其是发展最快的克宁帝国,已经培养出好几个热门栏目。
世界人民都喜欢听些奇闻怪谈,这类话题总能让听众捧着收音机不撒手,哪怕吓得脸色发白,躲进被窝里也要伸出一只耳朵。
各种稀奇古怪,未经验证的杂谈里,有一件事却是经常提及。那便是风帆群岛以西某片海域频发的鲸鱼聚集现象,许多路过的航船都曾目击,并且表示看到过不明的银色飞行物高速穿梭水面。
如此奇事,自然让人遐想连连。有好几条远洋船专门绕路去查看究竟。
有人证实了说法,亲眼目睹异象。也有人称这只是谎言,彼处海域空无一物,鲸鱼汇聚是因为大洄游习惯,不明飞行物则只是海市蜃楼。
灯塔法师经常在夜里收听广播。
他完全可以证明确有其事。
波涛如怒的远洋,星月之下,林博站在一块钢铁船筏上。
他手中捧着一沓白纸,轻轻丢出一张,纤薄白纸解除幻术,便化作数十吨重的大型钢材。
庞大钢铁被御术缓缓塑造为一段空心无缝管,轰然沉入水下,拼接在一条长长管道上,以铆钉连接固定。
周围,群鲸徘徊汇聚,时不时露出水面,借着月光打量船筏上的人类,它们发出轻快愉悦的鸣叫,游动身姿仿若漩涡。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40/2837564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