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 第153章 点亮一盏微光

第153章 点亮一盏微光


橙科微电机厂的小会议室里,只剩下陈默和周明哲两人。

    窗外是山城特有的冬日薄雾,笼罩着起伏的山峦,山城也叫雾都嘛!

    陈默没有直接谈工作,而是像拉家常般问道:“明哲,我记得你档案上老家是云省的吧?离山城这边挺近的!”

    周明哲点点头,推了推黑框眼镜:“是的陈总,滇省玉城的。”

    “哦?那地方我听说过,全国十大宜居城市对吧,气候挺好!”陈默笑了笑,引导着话题:“从玉城到深城,从学校再到橙子.这跨度不小啊!”

    “当初怎么想的?”陈默轻轻点了点会议桌。

    周明哲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毕业设计搞了个仿生蟑螂关节,运气好拿了奖,二面的时候就被江工招进咱们橙子来了!”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陈默肯定道,而后话锋一转:“远橙的柳明侦柳总监,你知道吧?”

    周明哲立刻坐直了些,眼中带着敬意:“当然知道!能源领域的科研大牛,我们技术部内部要学习的榜样!”

    陈默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真诚地看着他。

    “明哲啊!

    如果你愿意留在山城橙科这边,我打算让你担任橙科实验室的负责人,直接对标柳总监在远橙的地位。

    以后,你就是橙科2号实验室的负责人了!”

    “啊?我!陈总,这.”

    周明哲瞬间瞪大了眼睛,手下意识地扶住差点滑落的眼镜,驼着的背脊也下意识地挺直了许多。

    他连忙摆手,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惶恐。

    “陈总!这.这实在是太抬举我了,我才疏学浅,经验也浅,到公司不到半年,恐怕担不起这么重要的责任啊!”

    “担得起!”陈默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这次的蚂蚁仿生陀螺仪和微电机方案,是你提出来的,林教授也是因为你得关系,才愿意给我们提供红火蚁仿生参数的!”

    “你从概念到原型,整个研发过程都全程参与,贡献了核心思路和关键验证,你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自信点,你是咱们橙子的核心团队成员,54粒果粒之一,不用妄自菲薄!”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温和,带着循循善诱。

    “再说了,山城比起深城,离你老家云省不是更近吗?年轻人,别太在意环境变化,赚钱和发展才是硬道理!”

    明明陈默是两人之中更年轻的那一个,但他看起来却是更老道。

    没错!陈默想把周明哲这个“周工”,留在橙科指导MYT-2和MYW-1的量产,顺道留个“监工”。

    对方是橙子经过考验之后的54粒橙果粒之一,让对方留在橙科做种子,陈默也算是让橙子文化和精神开枝散叶了。

    陈默而后抛出了实质性的砝码:“你在深城,是技术部硬件研发组的助理工程师,一个月才拿七八千!”

    “但留在山城橙科,作为技术总监,配合冯厂长主持MYT-2和MYW-1的量产,你的起薪就是两万!

    直接对标你们部门老大江工的待遇!

    你好好考虑一下!”

    “两两万!”

    这个数字像一道闪电击中了周明哲。

    陈总您早说啊!

    他原本微驼的背脊瞬间挺得笔直,像一棵被拉紧的弹簧。

    巨大的惊喜和责任感同时涌上心头,周明哲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表态。

    “陈总!我愿意!我愿意留在山城橙科,保证配合好冯厂长,完成量产任务,绝不给橙子丢人,也绝不给您掉链子!”

    看着周明哲眼中燃起的斗志和决心,陈默满意地笑了,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我相信你!橙子公司后续会再给橙科注资五千万左右。

    你的2号实验室要尽快运作起来,不仅要保障量产良品率,更要为我们的MYT系列陀螺仪和MYW系列微电机,开发出更多的商用适配方案!

    你多想想,怎么把它们应用到更多领域!”

    周明哲感受到肩上的分量,重重点头:“陈总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只是工学应用方面确实是我的短板,我会尽快学习弥补的!”

    “有这个心是好的!”陈默鼓励道:“但前期不用硬扛,可以找帮手嘛!”

    “记住,你是我们橙子核心54粒‘橙粒’里,第一颗真正‘走出去’,独当一面的种子!

    以后好好干,把橙子科技平权的理想,与追求技术、务实创新的文化和精神,也一道带过来,在橙科生根发芽!”

    “是!陈总!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周明哲挺直腰板,眼神坚定。

    “好好干!我期待你的表现。”陈默笑着鼓励道。

    紧接着,陈默召集了橙科的核心骨干:冯厂长、刘师傅、王师傅,以及自己的姐夫兼车间主任范兴平。

    “各位!”陈默开门见山:“给大家宣布一项人事任命!”

    “从即日起,周明哲周工,正式担任橙科微电机厂的技术总监,负责技术研发和量产保障工作,大家欢迎!”

    会议室里响起掌声。

    冯厂长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笑着点头,他就说嘛,这位跟着大老板来的周工就是“监工”。

    但这“监工”一来,冯厂长反而放心了,至少证明陈总不会放弃他们橙科,让它自生自灭。

    刘师傅和王师傅看着这个在实验室里和他们一起“啃硬骨头”的年轻人,眼中也满是认可和服气。

    范兴平作为“自己人”,更是热情地表示欢迎。

    周明哲起身,微微躬身,略显紧张但语气诚恳:“谢谢陈总信任!谢谢大家!以后还请冯厂长、范主任和各位师傅多多指教!”

    “好,人事定了,说正事!”

    陈默神色一肃:“接下来,橙子公司会出资5000万。

    其中200万,是从我个人手中把橙科买走,变成橙子公司全资控股的子公司。

    剩下的4800万,会直接注入橙科账上,用于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张!”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紧迫感。

    “厂里那条小产线我看过了,设备太老旧了!

    现在的橙科产能才2000工件/日?

    这完全跟不上橙子手机未来的量产需求!

    5月份,橙子2手机就要量产了!

    你们这边必须在3个月内,把产能给我干到日产8万件的中型厂规模!”

    “钱,不是问题!产能短期内溢出一点,也不是问题!”

    陈默语气加重:“但如果5月份橙子2量产的时候,你们拿不出足够合格的陀螺仪和微电机,拖了后腿.那问题就大了!”

    “钱不够,直接给橙子总部的大总管宫韵打报告,我只看结果!”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冯厂长眉头紧锁,思索片刻,谨慎地开口:“陈总.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默手指点了点桌面,语气平和但带着力量。

    “冯厂长,我这人做事,一是一,二是二,对事不对人。

    有什么好的建议、困难,直接说出来。

    只要是为了厂里好,安稳把产能提上去,我陈默这点肚量还是有的,不用搞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

    得到陈默的保证,冯厂长才松了口气,开口道:“是这样的,陈总!产能扩张,无非钱、人、设备三样。”

    “最难的资金问题您解决了,三个月培训一批能上初级生产线的学徒工,问题也不大,关键难点,在设备上”

    他顿了顿,抛出了自己的核心建议。

    “我建议优先采购一批二手的国外设备!”

    “嗯?”陈默有些意外:“钱不是问题,为什么不直接买全新的?”

    冯厂长苦笑一下,开始为陈默这位技术出身的老板,解释制造业的“潜规则”和现实考量:

    1、时间就是生命:

    “陈总,三个月从2000工件/日到8万工件/日,时间上太紧了!

    全新设备从下单、生产、海运、报关、安装调试,没个小半年根本下不来!

    黄花菜都凉了!

    但山城本地就有不少厂在环保搬迁或升级,比如精钢集团大渡口老厂区,就有一套用了七八年的霓虹东之精工产线要出手,只要800万!

    我们一周内就能谈妥拉回来,简单改造调试,一个月内就能形成5万工件/日的有效产能!

    这是最快、最保险的路子!”

    2、技术禁运壁垒:

    “有些真正高端的精密微电机生产线,特别是能做某些核心部件的,国外对我们是禁售全新设备的,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但二手市场嘛监管相对松一些,有些‘漏’可以捡。

    这些二手货,哪怕用了几年,精度和稳定性往往也比我们能买到的最好的国产新设备强!”

    3、隐性成本陷阱:

    “陈总,您可能不太了解,设备不是越新越好。

    新设备有个磨合期,调试阶段良品率波动很大,废品率高!

    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最怕的就是量产爬坡时良品率不稳!

    二手设备已经过了磨合期,状态稳定,工人上手也快,反而更能保障首批给橙子2供货的零部件的品控稳定,这对我们打响橙科新生的第一炮至关重要!”

    4、产能弹性缓冲:

    “您说了允许产能短期溢出。

    用二手设备快速形成基础产能,比如先干到5~6万件/日,是最快、最稳妥的。

    后续等全新设备到位了,再逐步替换升级,形成产能爬坡的缓冲带,这样压力小,风险也低。

    一步到位上全新大产能,万一调试不顺或者市场波动,压力太大了。”

    5、性价比与经验:

    “不瞒您说,我在这个行业干了二十多年,对哪些二手设备商靠谱、哪些产线值得买,心里有本账。

    像东之精工这套旧线,虽然是二手,但霓虹的设备用料扎实,保养得当的话,简单改造后,再用个5~8年精度寿命都没问题。

    800万买一条日产5~6万件合格品的成熟产线,性价比极高!”

    陈默听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他之前沉浸在橙子2特色技术突破的兴奋中,对制造业底层这些“接地气”的规则确实了解不深。

    冯厂长的话像一盆冷水,让他看到了国内精密工业的现实困境。

    他不由得叹息一声:“唉说到底,还是我们国内自己的精密工业水平,特别是高端设备这块,还需要继续努力啊!”

    旁边的刘师傅和王师傅也深有感触地点头。

    刘师傅接口道:“陈总,冯厂长说的是大实话,一台用了十来年的霓虹东之精工老款三轴车床,我带个新学徒仨月,他就能上手干出合格件。

    但一台咱们国产沈机最新的三轴车床,就算我这老家伙上手,都得小心翼翼摸索一阵子,稍不留神就可能出废品!

    设备稳定性、操作友好性,差距不小啊!”

    王师傅也有些感触的补充道:“是啊,工业母机是制造业的根基。

    咱们起步晚,底子薄,高精端的,特别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这种‘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差距更大。

    那玩意儿能加工复杂的曲面、异形件和超薄壁件,比如飞机发动机叶片,技术门槛太高了。

    国外对我们封锁得死死的,二手的都难买。

    就算买到了,维护成本也吓人,对咱们这种做批量标准件的中小厂来说,性价比太低了,也用不上那么复杂的功能。

    我们现在扩产MYT-2和MYW-1,用稳定可靠的三轴机床倒是完全够用了!”

    陈默听着两位老师傅的肺腑之言,看着冯厂长务实而略带无奈的表情,心中百感交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山城的薄雾,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和希望。

    “冯厂长,就按你的方案办!优先采购性价比高的二手设备,特别是霓虹那套产线,尽快拿下,改造调试!目标不变,三个月后,就是日产十万件也不嫌多!”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会议室里每一位核心成员,声音铿锵有力。

    “困难是暂时的!

    冯厂长、刘师傅、王师傅、姐夫、明哲.我们橙科自己就是做精密零部件的!

    今天我们能把陀螺仪的精度和微电机的响应速度突破一点,明天其他人能把机床的精度再突破一点!

    大家一点一点啃,一点一点进步!

    鸡生蛋,蛋生鸡,国产工业母机的精度,也一定会慢慢赶上去的!”

    陈默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厂房的屋顶,望向更远的未来。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这颗‘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我们种花人迟早能亲手把它摘下来!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陈默的豪言壮语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年轻人的锐气和信念。

    此刻的他并不知道,其实京大机电学院正筹备在3月的深城工业博览会上,携自主研发的“数控桥式龙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震撼亮相。

    这台设备将为国内摘下象征顶级工业制造能力的“皇冠明珠”,更将狠狠击碎那些一如既往唱衰国产高端制造的论调。

    此时,在许多反思怪口中的“工业皇冠明珠”,仍是带着十足分量的“工业母机”。

    后世它们实在找不出,这个皇冠上已经镶满了明珠的工业克苏鲁,真正的短板了。

    于是它们才不得不生搬硬套的凑出“圆珠笔头”、“打火机垫片”这类抽象的“皇冠明珠”。

    然后你知道的,太钢最小一炉150吨的圆珠笔头一出,380亿支笔头,足够全球用5年了。

    对面那家破产瑞仕小公司都哭了,我们的圆珠笔头,特么的什么时候成工业明珠了啊!

    做打火机垫片的得国小公司惊呼:反思怪你不要过来啊!我这没有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你不要把克苏鲁目光引过来的啊!

    其实还有一个夸张的事,能让你感受到工业克苏鲁一鳞半爪间,就展现出的可怕工业潜力。

    当熔岩布从2万/吨涨到70万/吨的时候,种石化出手了,它以前从来没做过熔岩布,但三个月以后开始全产业链大规模量产了,直接把价格干到大跳水!

    请注意,之前我们没有这个产业链,然后三个月就从源头到下游全链路都有了。

    山城机场的跑道上,一架啵音747呼啸升空,载着陈默和需要回深城处理技术交接与收尾事务的周明哲,飞向南方。

    陈默为橙科未来规划的蓝图已绘就,冯厂长全体员工动员大会后,产能攻坚的号角也已吹响。

    橙科剩下的事,就是执行陈默的既定规划,与时间的赛跑了。

    与此同时,山城火车站的喧嚣,与陈默安静的飞机头等舱,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绿皮火车喷吐着冷却水白汽缓缓停靠,疲惫的旅人如潮水般涌出。

    人群中,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妇女格外显眼。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外套,手里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和一个褪色的塑料桶,脸色蜡黄,嘴唇干裂,脚步虚浮。

    她是小颖的妈妈,为了省下几十块钱,硬是在硬座上生生熬了三十多个小时,粒米未进地从深城回到了山城。

    “妈妈!”一声清脆又带着哭腔的呼喊穿透嘈杂。

    一个扎着马尾、穿着比较干净的校服、脸蛋红扑扑的女孩,像颗小炮弹似的冲了过来,手里还紧紧攥着两个黄澄澄的粑粑柑。

    她一头撞进妈妈怀里,紧紧抱住那瘦削的腰身,声音带着委屈和期盼:“妈妈!这次你能不能不要去外边打工咯,咱们家对面建了好大一个橙子,晚上还会发光,好看惨咯!”

    小颖妈妈放下沉重的行李,疲惫的脸上瞬间绽开温柔的笑容。

    她粗糙的手抚摸着女儿的头,轻声安抚:“乖女,妈妈回来咯,回来咯!”

    接着,她接过小颖递来的粑粑柑,看着女儿眼中闪烁的期待,心中五味杂陈。

    母女俩相互搀扶着,挤过熙攘的人群,回到了嘉林江边那熟悉的吊脚楼。

    小颖迫不及待地指着对面:“妈妈你看!就是那个!白天看着有点‘高冷’,黑黢黢滴!”

    小颖妈妈顺着女儿的手指望去,对面那栋造型独特、覆盖着深色玻璃幕墙的半橙大厦在冬日灰蒙蒙的天色下,确实显得有几分冷峻和神秘。

    她有些惊奇,离家才一年多,原本对面的蚊子花园烂尾楼,竟变成了这样一座在雾中充满“神秘高冷感”的庞然大物。

    小颖叽叽喳喳地补充:“昨天晚上它还亮了一会儿呢!整个变成个发光的橙子,倒映在江里头,好看惨咯!”

    “听拆迁办的王叔叔说,咱们家这一片拆迁,就是要给它让路,修一条大马路通到江上边去!”

    她抱着妈妈的胳膊摇晃,撒娇道:“妈妈!咱们家拆迁就有钱咯,你啷个,不要去外面打工了好不好嘛,留下来嘛!”

    小颖妈妈看着女儿期盼的眼神,只是笑了笑,没有立刻答应。

    她放下行李,先去里屋见了年迈的婆婆。

    老人风湿病又犯了,疼得直哼哼。

    小颖妈妈从编织袋里小心翼翼地拿出几盒药:“妈,给您带了深城那边的新药,听说效果好,就是贵,两百一盒呢,您按时吃。”

    接下来的几天,拆迁补偿协议是头等大事。

    小颖早放寒假了,此时像个小尾巴一样黏着妈妈,寸步不离地跟着她去拆迁办签字、按手印、领存折。

    看着存折上那一串数字,小颖妈妈心里踏实了些,但眉宇间的愁绪并未完全散去。

    山城的工资水平,和深城还是没法比。

    她盘算着,补偿款要留着给女儿读书,给老人看病,自己恐怕还得出去.

    小颖敏锐地察觉到了妈妈的犹豫,她不想再经历分离!

    鬼机灵的她,开始四处打听。

    在工厂区附近晃悠时,她看到一家叫“橙科微电机厂”的大门口贴着红彤彤的招工启事,眼睛顿时亮了!

    “妈妈!妈妈!你快看!”

    小颖兴奋地拉着妈妈跑到招工启事前:“这家厂在招工!待遇好像还不错!你就留在山城嘛!不要去深城了!”

    小颖妈妈被女儿缠得没办法,只好走近看看。

    起薪3000元?

    她心里咯噔一下。

    这工资,比起深城电子厂现在普遍加班8小时以后4500的薪水,确实低了不少。

    但转念一想,山城本地工厂的普工工资,普遍也就2500左右,橙科这3000起薪,在山城已经算是中上水平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看着女儿那亮晶晶、充满期待的眼睛,小颖妈妈的心软成了一滩水。

    “好好,妈妈去问问。”小颖妈妈走到熙熙攘攘的招工桌前。

    负责招工的是个中年大姐,正低头整理表格。

    小颖妈妈有些局促地开口:“大姐,您好!我想问问,你们这招工.有啥要求不?我以前在深城在深城那边的代工厂做过,组装手机的!”

    大姐抬起头:“哦?组装手机?哪家厂啊?”

    “就是.给橙子手机做代工的那个福天厂,龙腾电子!”小颖妈妈补充道:“橙子手机您知道吧?就那个充电特别快的.”

    “橙子手机!”招工大姐眼睛一亮,乐了:“哎呀!那可真巧了!”

    “我们橙科厂,就是给橙子手机做零件的!

    就是专门做手机里头的小马达和那个那个转来转去保持平衡的小东西!

    你既然有组装橙子手机的经验,那正好啊,熟门熟路!

    愿意来就来吧,我们这儿正缺熟练工呢!”

    小颖妈妈一听,心里也踏实了不少,毕竟是自己熟悉的产品链。

    她连忙问:“那待遇方面,除了这3000,还有啥?”

    招工大姐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和鼓励。

    “我们厂现在是手机公司包产包销,大老板刚投了巨资扩产!

    只要好好干,表现突出,就有机会跟着厂里的刘师傅、王师傅学技术!

    那两位可是厂里的老八级工!

    要是能被他们收徒,学点真本事,工资翻倍都不是问题!”

    “工资翻倍!”小颖妈妈的心猛地一跳。

    6000!

    这在山城绝对是高薪了!

    留在女儿身边,还能有希望拿到这么高的工资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了:“行!大姐,我报名!我愿意来!”

    小颖妈妈的工作有了着落,一家人住处还没解决呢。

    吊脚楼要拆了,得赶紧找新房子。

    小颖妈妈带着小颖穿梭在江对岸的居民区看房。

    机缘巧合,她们找到了一户急于出手的房子。

    开门的是一位气质优雅、但眉宇间带着焦虑的江太太。

    她打量着这对穿着朴素的母女,解释道:“这房子装修好才两年,要不是我先生工作调动,非得去深城发展,真舍不得卖!”

    “你看这位置多好,正对着江,晚上开窗就能看到对岸的夜景”她指了指窗外。

    小颖顺着江太太的手指望去,眼睛瞬间亮了.

    窗外正对着的,就是那栋白天显得“高冷”的半橙大厦的全景!

    而大厦旁边不远处,依稀能看到自家即将拆迁的吊脚楼区域。

    她心里偷偷想着:住在这里,晚上是不是能天天看到那个发光的“大橙子”了?

    小颖掏出自己那台用了大半年的橙子1手机,拍下一张像素不高的“旧家”照片留念。

    两个大人开始谈价格。

    江太太强调装修成本和新小区的便利,还是山城一中的学区房,小颖妈妈则精打细算,仔细检查着屋子的每一个角落。

    这时,一个有些胖乎乎、戴着眼镜、背着书包的男孩,扭扭捏捏地从里屋走出来。

    他是江太太的儿子龙龙,刚从深城有名的泷华外国语学校回来,办最后的转学手续。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枚有些旧的卡通发夹,鼓起勇气走到酷酷的小颖面前,小声说:“小颖.同学?你你还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操场.”

    酷酷的小颖正沉浸在“新家看半橙”的憧憬里,突然被这个小胖子打断,还提什么小学二年级?

    她不耐烦地直接伸手推了龙龙一把,皱着眉:“喂!小胖子!你谁啊?”

    “少在这儿跟我套近乎!”小颖指着窗外那栋黑色玻璃大厦,一脸别烦我的表情:“走开点!别妨碍我看风景!”

    龙龙被推得一个趔趄,看着小颖酷酷的侧脸和毫不掩饰的嫌弃,再看看自己手里那个珍藏了好几年、想物归原主的发夹,胖乎乎的脸上满是失落和受伤。

    他默默地把发夹揣回兜里,低着头,不再说话。

    最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小颖妈妈和江太太达成了交易。

    江太太急着去深城与江屿汇合,价格上做了些让步。

    签完合同,江太太拉着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龙龙匆匆离开。

    小颖则兴奋地跑到新家的窗边,扒着窗沿,望着江对岸那栋在暮色中渐渐显露出轮廓的半橙大厦,大眼睛里充满了期待:“妈妈!你说今天晚上,那个‘大橙子’还会亮灯吗?”

    窗外,嘉林江水静静流淌,映照着两岸渐次亮起的灯火。

    那栋黑色玻璃的半橙大厦沉默地矗立着,仿佛在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点亮山城夜空的时刻。

    而小颖一家,和无数像她们一样的普通人,也在这座充满活力与变化的山城里,找到了属于自己新的起点和微光。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882/2837572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