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崇祯霸道 > 第331章 弥彰欲盖图谋塞外(上)

第331章 弥彰欲盖图谋塞外(上)


瓦尔德斯签完协议便屁颠屁颠的跑去南洋了。

    朱觉紧接着就开始命人吹嘘郑芝龙在南洋的功绩了。

    郑芝龙着实功勋卓著,吕宋等于就是这家伙谈下来的,爪哇国那也是这家伙率军打下来的。

    可以说,大明之所以能够掌控整个南洋,这家伙功不可没。

    这会儿大明对南洋的掌控力真不是一般的强,皆因南洋原本也就吕宋、渤泥、苏禄、爪哇、满加次、三佛齐等几个小国。

    三佛齐貌似早就在南洋诸国的内斗中被灭了,吕宋和苏禄也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了,爪哇和满加次好像也被荷兰人灭得差不多了。

    整个南洋好像就剩下个渤泥国了,而渤泥国王早就亲自来大明朝贡了,并承诺唯大明马首是瞻,这意思就是随大明怎么整都行。

    现如今的大明那就等于掌控了整个南洋,想怎么整就怎么整。

    当然,这个南洋只是指南洋诸岛,并不包括东南半岛。

    不过,朱觉命人一吹,南洋诸岛那就算是南洋了。

    他之所以命人这么吹,貌似是为了让大明的平民百姓积极响应,跑去开发南洋。

    皆因他紧接着便下旨,但凡大明平民百姓愿举家迁去南洋者,每户给地五十亩,并保证提供消暑的冰冷风机,耕地的农具,乃至住宅,农作物种苗等等,甚至还保证农闲时有活干,工钱还能有四五两一个月。

    也就是说,只要愿意举家迁去南洋,那绝对能丰衣足食。

    这年头丰衣足食对于平民百姓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圣旨一下去,整个大明两京十三省貌似都沸腾起来了,想要举家迁去南洋的那都不知有多少。

    没办法,这年头土地兼并太严重了,大半平民百姓那都没了土地,只能给人当佃农,过得那基本都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就算有田地的平民百姓,每家每户大多也只有十来亩地,一家子人起早贪黑也就能勉强保证不饿肚子而已。

    谁不想丰衣足食啊。

    谁想一辈子给人当佃农,吃不饱也穿不暖?

    原本就有很多沿海的百姓冒险跑去南洋了,没去的大多也是害怕那边酷热的天气。

    这会儿当今天子都保证给提供冰冷风机了,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至于冰冷风机是什么,民间那早就传开了,京师那可到处都是冰冷风机,金陵甚至都有不少了,还有琼州府,还有南洋,那冰冷风机都多得很,平民百姓虽然大多没吹过,但也听说过,那东西吹起来简直不要太凉快啊。

    南洋的天再热,那总不可能把人给晒熟了,只要有冰冷风机吹,那估计比大明的夏天还舒服,为什么不去呢?

    很快,大明两京十三省便掀起了一股奔赴南洋的热潮。

    朱觉那是直接命杨嗣昌把南洋舰队的大型致远商船和中型致远商船全调回来,沿着长江、黄河和大明沿海就是一通拉,这样不但能把人拉过去,还能把南洋那边的木材拉回来,两边都不空跑,对运送南洋物资回大明也没多大影响。

    大型致远商船和中型致远商船上还都装了冰冷风扇,原本还有些害怕酷热的平民百姓上去一感受那凉风,那便没一个犹豫的了。

    这会儿南洋舰队那可是足有一千两百余艘大型致远商船和新建造的五百艘中型致远商船,一趟那就能拉去七八十万户足足三四百万人,运力倒是足够,拉个四趟左右南洋那边的人口那就差不多够了。

    问题,这会儿大明可不止一千多万人口,哪怕就是完全没有田地的农户想要迁徙,那最少也是四五千万啊。

    大家都想要丰衣足食,但凡没有土地的貌似都想迁徙到南洋去,熊文灿和杨鹤那里登基的迁徙人口那就不知两千万了,现如今的南洋貌似还不能让这么多人丰衣足食。

    怎么办呢?

    紧接着,朱觉又下旨,美洲那边也需要大量人口去耕种,想要迁徙过去的那也是一样的,同样每户给地五十亩,并保证提供消暑的冰冷风机,耕地的农具,乃至住宅,农作物种苗等等,甚至还保证农闲时有活干,工钱还能有四五两一个月。

    这一下大明两京十三省又掀起了一股往美洲迁徙的热潮。

    平民百姓就想丰衣足食,去不了南洋就去美洲啊,反正只要能丰衣足食,去哪里都是一样的。

    这几千万人口的迁徙可不是开玩笑的,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了,朱觉貌似把精力都放在开发海外了,大明本土他好像都懒得管了,建奴和反贼他貌似都懒得去收拾了。

    这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他真不打算管反贼和建奴了吗?

    当然不是。

    反贼和建奴他是肯定要收拾的。

    他其实就没怎么去管迁徙的事,反正有熊文灿、杨鹤、杨嗣昌管着,他也不用操心,他只管下旨就行了。

    大明正掀起迁徙热潮的时候,他却是在图谋塞外。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才刚处理完奏折,便将卢象升、毕懋康、袁祐、田弘遇、魏忠贤等召集到玉熙宫主殿大堂之中。

    众人都到齐之后,他便指着桌上的地图问道:“田国丈,怎么样,京师到金陵的铁路铺设的如何了?”

    呃,这个可没这么快。

    田弘遇小心道:“陛下,这会儿轨道才铺设到扬州府,且黄河、淮河和长江上的大桥都还没建好,这条轨道什么时候能完全贯通那还不知道呢,微臣只能尽量争取在冰封之前把轨道铺设到金陵。”

    这速度已经够快的了。

    朱觉却是微微摇头道:“这条轨道你暂时别管了,反正扬州府以南冬天是不可能冰封的,你先去宣府镇,征召农户青壮,把轨道从宣化铺设到大同府城去,这条轨道今年冰封以前一定要完工。”

    啊!

    您怎么又想着铺设宣府镇到大同镇的轨道了?

    我貌似没必要为什么,反正在哪儿铺都是铺。

    田弘遇闻言,愣了一愣,这才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微臣明天就去宣府镇。”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建斗,你可知道,建奴骑兵是从那条道穿过大同镇,赶到榆次一带的?”

    这个早就有上报了。

    卢象升不假思索道:“陛下,建奴是从阳和口入关,绕道浑源州直抵太原府的,大同镇都被建奴骑兵给杀穿两回了,按理来说这条道早就该加强防御了,但他们却是什么都不干,摆明了让建奴轻松入关。”

    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为了保住老巢那的确是不要个逼脸了。

    朱觉闻言,指着地图细细交待道:“朕给应元擢个宣大总兵,你让他在宣府镇和大同镇征召十万边军屯卫。

    你让他把这十万边军屯卫拉去阳和口和浑源州一带,修筑堡垒和关卡,堵住建奴骑兵去太原府的路。”

    呃,您不是要反攻塞外草原吗?

    这会儿怎么又想着跑去大同镇修建堡垒和关卡了?

    问题,您光堵住那一条路还没用啊。

    卢象升闻言,小心道:“陛下,微臣斗胆,其实,大同镇入关的路不止这一条,建奴骑兵若是走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只要有内奸配合,他们同样能轻松赶到榆次一带。

    微臣愚见,内奸不除,大同镇怕是很难守住,想要完全堵住建奴骑兵入关的路是不大可能的,现如今我们唯有反攻塞外,让建奴疲于应付,才能保证边关不被建奴骑兵入寇。”

    这个你就不懂了。

    朱觉细细解释道:“建斗,欲盖弥彰你知道吧?

    我们故意派人去堵建奴入关的路,摆出一副加强大同镇防御,防止建奴入寇的架势,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那肯定会紧张无比。

    你想想,建奴入关的路若是被堵住了,他们的老巢是不是要被汉中军给端了?

    这种时候,他们还有心思去关注其他地方吗?”

    哦,您是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啊。

    卢象升闻言,缓缓点头道:“陛下英明,微臣明白了。”

    你明白了就好。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交待道:“京城西面造出来的砖反正够用了,你可以命人用马拉轨道车先拉个几百万块到宣府镇去,让他们误以为我们造砖是为了加强宣府镇和大同镇的防御。”

    这一下疯狂造砖也不会引起内奸的怀疑了。

    卢象升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交待道:“忠贤,你也带上锦衣卫去吆喝一下,大张旗鼓去收地,让他们以为我们要在大同镇大干一场。”

    这场大戏还有我的份啊?

    魏忠贤那是连连点头道:“奴婢明白。”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856/2837554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