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 第163章 聋老太告黑状,取死之道!(1w)

第163章 聋老太告黑状,取死之道!(1w)


街道办上门慰问贫困户和孤寡老人?

    李红兵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原来是这个。

    不得不承认。

    上面的这些政策,对底层的老百姓们,是真的好。

    结束了战乱,进入新社会,可谓是领袖说的那般,日月换新天。

    院里的人都很激动,哪怕不是贫困户的,那些米面粮油也发不到他们手里,可街道办的人来访和慰问,都让他们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

    至于院里那几户有资格领取慰问物资的贫困户,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翘首以盼,等着街道的人上门。

    后院。

    聋老太特地换了一身好的衣服,而易中海和王桂花两口子,还有贾家一家子人,以及后院的一些住户,全都聚在了这边。

    好久没有这样被众人捧着的的聋老太,脸上忍不住挂着笑容,十分享受这种被众星拱月的感觉。

    这不禁让她有些怀念以前,尤其是在被李红兵气进医院,撕开老祖宗“尊严”之前的那段日子。

    那时候。

    这整个院里的人,有谁敢对她不敬?

    虽说后来也没有人欺负她,但对她的那种尊崇没有了,而且有什么好吃的,也不再主动给她送一份了。

    就连原本被她当成大孙子的傻柱,在何大清归来后,随着和易中海撕破脸皮,也开始不认她这个老祖宗,她都好久没吃到过傻柱的炖肉。

    “中海啊,不是说街道办的人快到了吗?怎么还不见人?”

    已经站在这等了有一会儿了,哪怕身上穿的够厚,但从脸上刮过的冷风,还是让聋老太有些受不了,忍不住看向了易中海。

    “这……按说应该来了,可能已经到了前院……”

    易中海有些无奈,直接对着一旁的贾东旭说道:“东旭,你再出去看看。”

    说完,易中海又对着聋老太劝道:“老太太,要不然您先回屋,等街道办的人从中院过来的时候,我再通知您。”

    “那不成,街道办的领导来慰问我,我得给他们面子。”

    聋老太摇了摇头,坚持道。

    要是李红兵在这里,听到聋老太这给自己戴高帽的装逼样子,怕是得笑出声来。

    这街道办来慰问的对象里面,是有聋老太没错,可也不是专为她一个人来的,明摆着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一群人在这装排场。

    “太太,这街道办的领导,先去了隔壁院,暂时没那么快过来。”

    不一会儿。

    出去查看情况的贾东旭回来,带回来的这个消息,让聋老太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合着她刚才在这站了半天,全白站了?

    “老太太,外面风大,咱们还是进里面等吧!”

    听到易中海的这句话,聋老太心里暗松了口气,淡淡的说道:“也好,我要是不进去,让你们一大群人陪着我在这吹冷风,老太太我心里过意不去。”

    聋老太这话,说的冠冕堂皇,实际她早就受不了了。

    街道办的人去了隔壁院,一时半会儿也过不来,再这样站下去,她这把老骨头,怕是要交代在这里。

    幸好有易中海的台阶,聋老太赶紧就下了。

    说实在的。

    除了易中海两口子,还有贾家的四口人,其他人与其说是专门在这陪她等,不如说是来看热闹的。

    “来了来了。”

    “老太太,他们到前院了。”

    “不急,咱们再等等,等他们到了中院再说。”

    “现在到中院了。”

    “中院有两家贫困户呢,没那么快过来。”

    “东旭,你先去中院盯着,等他们那边结束了,再立马过来通知。”

    “老太太,师父,这回真来了……”

    “……”

    聋老太、易中海和贾家他们一群人“严阵以待”,就好像要上战场一样,贾东旭更是作为“探子”,连续折返了好几次。

    只不过。

    他们刚才早早的就到外面等了半天,结果这回反而慢了一步。

    当他们从聋老太的后正房出来的时候,后院另一家贫困户也提前等着,街道办的王主任扫了一眼,直接以就近原则,去了对方那边。

    这个情况,不由让聋老太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如果她在屋里也就算了,可都已经出门准备迎接,这让她多少感到有些没面子。

    前院和中院没办法,毕竟有着位置优势,可到了后院,二选一的情况下,她居然还是最后一个。

    好在等了一会儿,街道办的王主任,终于带着人往他们这边来了。

    “老太太,街道办的王主任,带着人来看望您了。”

    人未至,刘海中热情的声音,就已经先传了过来。

    从王主任他们到来,刘海中、杜建国和阎埠贵三个管院大爷,就一直跟随左右,殷勤的领着路,时不时找机会搭话,努力的刷脸,想要争取留下个好印象。

    街道下面的四合院那么多,管院大爷的数量就更不用说了,眼下像这样的机会,可没多少。

    尤其现在街道办事处刚成立没多久,而王主任又是从别的地方调任过来的,正是“烧新灶”的好机会。

    现在抢先一步,就是领先无数步。

    “老太太,您最近可好呀?看您身子骨挺硬朗。”

    “好好好,托政府的福,一切都好!”

    “这是给您送的米和油,祝您元旦节日快乐。”

    “快乐快乐,谢谢王主任的关心,也谢谢政府!”

    “咱们先进屋聊吧,外面风冷,别把老太太您给冻着了。”

    “对对,先进屋,看我这都老糊涂了,怎么能让您站在门口说话……”

    “王主任,您里边请。”

    “……”

    易中海和贾家他们人本来就不少,王主任和刘海中他们一群人乌泱乌泱的挤进来,也幸亏聋老太的后正房够大,不然这么多人,都没地方下脚。

    进了屋,王主任先是关心聋老太的身体,寒暄了几句,又看向了一旁的易中海,笑着开口说道:“你是易同志吧?看得出来,这几年你们把老太太照顾的很好,我在这里代表政府感谢你们到老太太的悉心照顾。”

    街道办管辖区域内的贫困户、孤寡老人和烈属可不少,要在这元旦一天之内全部走访到位,并且把慰问物资都一一送到他们的手里,可是不小的工作量。

    所以今天街道办的人全部出动,每个人都划分了一片区域,提前分配好了自己的任务,各自带领着居委会的人上门。

    在来之前,王主任自然把自己今天要走访这些四合院里的贫困户、孤寡老人和烈属的情况,给提前做了一些了解,也有了解更具体情况的居委会人员,以及各院的管院大爷,更进一步的介绍。

    像聋老太这样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群体,大体有两种安置方式。

    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统一送到社会救济院安老所,由国家进行供养和照顾。

    而另外一种。

    就是由社会进行供养和照顾,也就是国家定期发放救济补助,周围邻居有人自愿承接对其进行包干照顾的任务。

    聋老太在四合院有房,当初并不愿意进入社会救济院安老所接受统一照顾,后面也是易中海和王桂花两口子出面,主动表露了照顾她生活起居的意愿,最后才得以留下。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王主任对易中海两口子的印象很好,再加上知道易中海是轧钢厂的高级钳工,所以更加客气了几分。

    至于易中海和李红兵之前的那些矛盾,以及他曾经作为管院大爷却被罢免的事件,王主任暂时还不了解,也并没有人特地去提,毕竟这次主要慰问的对象是聋老太,而不是易中海。

    而前阶段易中海和何大清的事情,虽然闹得很大,但知情的人基本都在院内,并没有人主动往外宣扬。

    得益于易中海他们以前当管院大爷的管理,现在院里的人,都相当顾及自己这个四合院的名声,像这种影响名声的院丑,都十分默契的选择了守口如瓶。

    “王主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尊老爱幼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美德,我们应该遵守和提倡,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微不足道,您过奖了。”

    被王主任一肯定,易中海的后背都忍不住挺直了几分,当即说出了这一番相当有觉悟和品德高尚的一番话。

    “不错,国家就是需要像你这样有觉悟的好同志。”

    听到易中海的这一番话,王主任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他身后的刘海中和杜建国他们,看到做过那么多损事的易中海,居然还能得到王主任的表扬和肯定,都忍不住有些吃味和无语。

    如果不是场合不合适,他们都想把易中海以前做的那些破事,都一一给捅到王主任面前,看易中海还高不高兴的起来。

    没有再在这件事情多言,王主任很快就看向了屋内的众人,目光微微一顿之后,开口说道:“列位,我有点话,想要跟老太太单独聊聊,能不能请你们先离开一会儿?”

    “没问题,王主任您请便,我们先出去了。”

    还没等其他人开口,刘海中就十分狗腿子的抢先表态,并且开始组织着众人离开。

    对于刘海中这个献殷勤的举动,不少人无语,但因为刚才想让他们离开的是王主任,所以大家才没有说什么。

    很快。

    刘海中清完了场,自己也来到了外面,并且贴心的替王主任和聋老太太把门给关好了。

    见屋里只剩下自己和聋老太两个人,王主任直接看着聋老太,小声的说道:“现在屋里就剩下咱们两个人,没什么外人,我接下来问您一些问题,您不要有任何顾虑和担忧,如实回答就好。”

    “行!”

    聋老太愣了愣,然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回应道:“王主任您问,您想要知道什么,我一定不瞒着。”

    “您平时在这院子里,大家是不是真的对你好,私底下有没有人欺负您?”

    随着王主任问出这一句话,聋老太的目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斟酌着开口道:“王主任,这个您倒是放心,像中海和东旭他们,都是好孩子,平时就他们照顾我照顾得最多,也最贴心和孝顺。

    其他人要说欺负我这个老太太吧,倒也不至于,就是院里的有些年轻人,比较不懂得尊老爱幼,不过年轻人不懂规矩,我一个老太太,也懒得跟他们计较……”

    “不尊老爱幼?”

    听着聋老太看似平静的话,王主任却是上了心,不由皱着眉头问道:“是哪家的年轻人,您能具体说说吗?”

    “唉,这个我就不说了吧,老太太我不是个喜欢说人坏话的,再说……”

    “再说什么?老太太,您不要有顾虑,有我在,没人能欺负得了您,您之前要是有什么委屈,尽可以说出来。”

    “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出息,而且都是过去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不给您添麻烦了。”

    “不麻烦,在我这里,再小的事情都是事,您今天要是不说出来,那我就不走了。”

    “……”

    聋老太越是打哑谜,越是含糊其辞,王主任的心里就越重视,越想要知道内情。

    “王主任,您这又是何必呢?要早知道这样的话,我刚才就不多嘴了。”

    面对王主任刚才的表态,聋老太故作懊恼的叹息道:“其实真是些小事情,只是平时院里的几个小子,平时见面不爱打招呼,不怎么搭理我这个老太太,再加上说话不好听而已。

    这人老了,不中用了,就容易讨人嫌,老太太我自己心里知道这一点,所以已经习惯了……”

    “你们院还有这样的年轻人?”

    王主任一听,当即就有些不高兴了,忍不住说道:“老太太,这可不是什么小事,直接涉及到了思想道德品质,这种人就应该批评教育。”

    “王主任,您可别!”

    聋老太闻言,连忙劝阻道:“这点小事不至于,我也是刚才嘴不小心秃噜了,不然就不该提,这事您心里面知道就行,可别说出去。

    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而且也不是什么大事,要是这个时候再翻旧账,我这个老太太,以后在院里可就不好做人了。”

    “那行!老太太,我不往外说。”

    听了聋老太这些话,王主任答应了下来,又是开口道:“不过老太太,您总得让我知道这个人是谁吧?我先不批评他,可要是让我发现他接下来还这样,并没有改正错误,那我可就得帮您教育教育了。”

    “这……其实就是前院的李红兵。”

    聋老太故作为难,见王主任看了过来,最后还是有些“不情愿”的说了出来。

    “李红兵?”

    默默念了念这个名字,王主任再次看向聋老太,笑着说道:“行,我记下了。”

    “王主任,我本来不想说,是您一直非要知道不可,我也是没办法,您千万不能让人知道这是我说的。”

    聋老太见状,忍不住提醒了一句话,又当面替李红兵“求情”道:“王主任,这年轻人不懂事,您也别太跟他计较,我自己其实也没有记在心里。”

    “老太太,我都说了,暂时不批评他了,您还是对我不放心?”

    见聋老太一而再再而三的说这样的话,王主任有些无奈,也不知道是怕了对方,还是心太善了。

    现在她肯定是不会去找李红兵那个年轻人麻烦的。

    一方面,她今天的行程安排得紧,还有工作任务要完成,眼下没这个功夫。

    而另一方面。

    虽然她觉得聋老太不至于在这种事情上说谎,但毕竟是一面之言,在没经过调查核实的情况下,她也不能突然去批评教育李红兵。

    不过接下来,她肯定会对这件事情进行一些了解,而且多关注一下李红兵这个年轻人,看对方是不是存在聋老太说的这些情况。

    如果真有,并且一直没有改,那她肯定要出面教育的。

    只是不管怎么样,和聋老太这一番交谈,让王主任对还不认识的李红兵,已经有了一些不太好的印象。

    “好了,老太太,我这会儿也该走了,接下来还要到其他家去,下回再来探望您,您好好保重身体。”

    尽管有了点小发现,但聋老太没有暗地里被人欺凌的情况,倒也让王主任放下了心。

    主要她以前参加工作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忍不住多了个心思,避免工作上有什么疏忽。

    “王主任,这才多久啊,您不再多坐坐,留下来吃个午饭再走?”

    一听王主任要走,聋老太立马就站了起来,一脸不舍的热情挽留了起来。

    “不了不了,我接下来还有工作,而且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您可别让我犯了纪律。”

    拒绝归拒绝,但聋老太的热情,让王主任脸上的笑容又更盛了几分。

    情绪价值拉满了。

    从屋里出来,王主任也没在这里多留,让往外送的聋老太回屋后,又被刘海中和阎埠贵他们一群人簇拥着往外走去。

    王主任不喜欢这样兴师动众,但大家这样热情,间接反应了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支持,也不好过于打击他们。

    “老阎,你们院是不是有个叫李红兵的年轻人?”

    刚进入中院的时候,王主任便忍不住看向了住在前院的阎埠贵,开口进行了询问。

    “王主任,您怎么知道?”

    王主任突然问起李红兵,阎埠贵显然十分的意外,当即忍不住试探道:“王主任,您认识我们院的红兵?”

    不止是阎埠贵,院里面的其他人,也纷纷看向了王主任,脸上都带着惊讶和好奇。

    留意到众人的举动,王主任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直接表示道:“不认识,只不过刚才在外面偶然听到你们院有这个人,所以有些好奇,这不是才向你打听吗?”

    “哦哦。”

    对于王主任的说法,大家都没有什么怀疑,而阎埠贵则是连忙说道:“王主任,您想要了解的这个李红兵,可不简单。

    他现在可是我们四合院的年轻人里面,学历最高的一个,之前还上过高中呢!

    只不过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就进了丰泽园当学徒,结果您猜怎么着?

    进了丰泽园不到三个月,就被丰泽园的大厨郭友忠郭师傅收入了门下,并且接下来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一路通过了初级炊事员和中级炊事员的考核。

    您猜猜,现在已经是中级炊事员的他,现在多少岁?

    十八!

    去年他通过中级炊事员考核的时候,也就只有十七。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连我们当初都震惊了好久……”

    还以为王主任是从哪里知道了李红兵,作为他们前院最出彩的一个人物,阎埠贵自然得大肆渲染和夸耀一下。

    当然了。

    他说的这些,并没有什么夸张成分,因为事实本身就已经很夸张了。

    “哦?”

    本来只是随口打听了一句,结果阎埠贵说出来的这些情况,直接让王主任懵了。

    这样的年轻人,已经不是一般的出色可以形容了。

    只是想起聋老太刚才的那些话,王主任并没有因为听说了李红兵的出色,就直接排除了他的嫌疑,觉得聋老太在撒谎。

    相反。

    越是出色的人,心里面越容易滋生骄傲,为人行事也容易高傲和高调。

    尽管并不是绝对。

    这世上不缺乏谦虚有礼的人,但也不能排除这种情况。

    想到这些,王主任又忍不住对着阎埠贵问道:“平时性格怎么样,好不好相处?”

    “这个……”

    突然被王主任问到这个问题,阎埠贵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开口回答道:“我觉得挺好相处的,平时对院里的人,挺随和的,也有礼貌。”

    阎埠贵之所以会犹豫,主要因为对李红兵的这个评价,适合院里的大部分人,但不适合所有人。

    就好比对易中海、贾东旭和贾张氏,还有刚才的聋老太,李红兵可不会跟他们客气和讲礼貌。

    只要别找事,别惹李红兵,其余情况都很好说话,而且有礼貌也是真的。

    还是除了易中海和贾张氏他们,平时李红兵可不会对大家直呼其名,大爷大妈喊得顺口不说,平时见面也会主动打招呼和回应。

    虽然这都是基础操作和礼貌,但李红兵的态度好啊,从来不会盛气凌人。

    尤其他现在年纪轻轻,就有着中级炊事员的职级,而且一个月工资比院里绝大部分人都高,在这些的加成下,即便是平时碰见的随意打声招呼,都让人有种被尊重的感觉。

    最关键的,是李红兵不小气。

    这个主要是针对院里那些听话和表现乖巧的孩子,李红兵心情好的时候,时不时能给他们赏颗糖吃。

    尽管大人吃不到,但自家孩子吃了,也是占到了便宜。

    平时真要有什么事情,求到了李红兵头上,只要不是过分的,一般也不会拒绝。

    当然了。

    想要从他身上占到便宜,除了那些小孩子外,几乎没有可能,这点阎埠贵深有体会。

    唯一占到的一次便宜,还是当初贾东旭造谣,李红兵公开悬赏线索的那次,直接让阎埠贵赚到了五万块赏钱,出手不是一般的大方。

    不过阎埠贵不认为这是自己占便宜得到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凭本事赚的。

    只是阎埠贵这么一犹豫,却是让王主任忍不住多想了。

    心里有了怀疑,王主任就没有多问了,而且眼下这个情况,显然不适合深度去了解聋老太说的那些情况,她刚刚只是趁机先了解一下李红兵这个人。

    本来想就这样离开,结果经过前院的时候,阎埠贵忽然跑到东厢房那边去敲门。

    “红兵,红兵,你快出来一下,王主任来了。”

    面对阎埠贵擅作主张的这个突然举动,王主任有些无语。

    她刚才只是随口打听了几句,提前了解一些情况,结果这阎埠贵,就有些过于殷勤了。

    这样的情况下,她要是直接离开,显然不太好。

    “王主任,您请进!”

    出来开门的李红兵,还以为街道办的王主任想要随机上门下访,关心关心自己这个小老百姓,所以直接让了让位置,请对方进屋。

    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其实挺普遍的。

    而且街道办刚刚成立不久,王主任也是新来的,对这一片辖区的了解不透彻,前期的确该多做一些基层访问工作。

    无奈的王主任,就只好更改行程,踏步走了进去。

    她一进,居委会的人和阎埠贵他们几个大爷,也都跟了进来。

    至于院里其他人看热闹的,就只能站在外面了。

    屋里虽然不算小,但也没多大,尤其是还摆放了一些家具之类的,根本没办法同时容纳那么多人。

    站是站的进来,但如果大家都一拥而进,那就很拥挤了。

    进屋的王主任下意识打量了下屋里的情况,发现都很干净整洁,目光忽然停留在桌子上,忍不住走上前,认真端详了起来。

    刚才李红兵在屋里的时候,正在练毛笔字刷书法技能的经验,阎埠贵和王主任他们的到来,根本就来不及把这些收起来,也没有这个必要。

    在自己家里练练书法,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你这字……好啊!”

    王主任以前是贫苦出身,并没有那个条件去上私塾读书,不过后来参加諽命之后,就有了参加学习的机会。

    抗战之余,从一开始的主动参加了扫盲班学习,到后面陆续参加其他的学习班,现在虽然说不上有多高的文化素养,但也不是什么文盲。

    王主任没怎么学习和研究过书法,但看过别的人写过,所以能感觉出李红兵写的不光是不差,而且非常好,只是要让她评价的话,也说不出什么一二三来。

    “确实好啊!”

    一旁的阎埠贵见状,也忍不住发自内心的惊叹道:“红兵,你这字,真是写得越来越出色,你阎大爷我现在是拍马都追赶不上了啊!”

    阎埠贵这话,倒不是奉承,而是发自内心的自叹弗如。

    最开始的时候,阎埠贵还能生出一些比较和追赶的心思,但从去年第二次见到他的进步和水平之后,就彻底放弃了这种想法,现在就更不用提了。

    也幸亏李红兵看不上那三瓜两枣,不然他过年帮院里人写春联赚点瓜子花生当润笔费的差事,直接就可以黄了。

    “嗐!我就是没事瞎练练,阎大爷您过奖了。”

    李红兵谦虚了一句。

    见李红兵表态,想起刚才了解到的情况,王主任忍不住问道:“小李同志,听说你当初都上了高中,后来为什么不继续读下去?”

    光看李红兵写的这一手好字,王主任就觉得李红兵上学时候的成绩,肯定不会差,所以才忍不住有这么一问。

    “王主任,说起来惭愧,当初年少的时候不懂事,一心想着早点参加工作,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关于真实的原因,以及和贾张氏的那些恩怨,李红兵懒得再提,也不适合在这个时候提,解释了一句后,李红兵开始给自己上觉悟道:“参加工作后,我才发现以前读书是多么轻松和美好的事情。

    能有这样的机会,除了感谢我姐,还得感谢那些前赴后继,用鲜血为我们换回来一个太平盛世的諽命先辈,还有领袖和国家。

    如果是以前,在吃人的旧社会,连活下去都是个问题,哪有现在这么好的上学机会和条件,只怪自己不懂得珍惜。

    好在认识了我师父之后,我也意识到了,不管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有发光发热和为国家做贡献的机会,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

    不过领袖说过,学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我在工作之余,也会看看书,练练字,努力增加自己的文化和学识,争取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更有用的人。”

    虽然是第一次和王主任见面,但对方作为街道办主任,就算李红兵没想走后门或者求对方什么事情,主动给对方留下个良好的印象,显然没有什么坏处。

    说几句上价值的话,李红兵也损失不了什么。

    “好!说的真好!!”

    就在刘海中和阎埠贵他们目瞪口呆的时候,同样听到这样一番话的王主任,却是忍不住激动的拍掌喝彩。

    这一番话,简直是说到了她的心坎上了。

    从刚开始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还有諽命先烈的牺牲与奉献,王主任都感同身受,产生了强烈的认同。

    到后面李红兵提到个人价值,尤其是李红兵将领袖的话奉之圭臬,并且真真切切的躬身践行,直接让他在王主任心中的形象,又瞬间拔高了一大截。

    这思想觉悟……

    这为人行事……

    她都不知道要该怎么夸了。

    随着王主任拍掌,居委会的人,还有刘海中、阎埠贵和杜建国几个管院大爷,包括外面看热闹的,哪怕不了解情况的,也都跟着奋力鼓起了掌。

    一时间,掌声齐鸣。

    面对这个情况,李红兵适时的挠了挠头,露出一副不太好意思的样子,当场展示了一波演技。

    王主任看到他有些“淳朴”和略带“青涩”的样子,顿时心生好感,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十八岁的年纪,依旧可以称得上是少年,李红兵刚才的那些反应,一点都不做作和违和。

    要是等年纪大了,再来做这些,那大概就不是加分项,而是减分项了。

    而且是狂减分的那种。

    因为接下来还有工作任务,王主任和李红兵又聊了几句,最后勉励了一番,然后就准备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目光刚好留意到了过年贴在门外的春节对联,目光一扫,却是忍不住停了下来。

    “国逢盛世宏图展,民沐春风福祉添。”

    将这一副对联给念了一遍之后,王主任又抬头看向上方的横批,上书“国运昌隆”四个大字,不由目光一震。

    现在歌颂国家和社会,乃至政府和领袖的对联,并不在少数,不过眼下这副对联的寓意,显然让王主任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国泰民安,更是对国盛民乐的强烈愿景。

    尤其是刚听了李红兵的那一番发言,再看到这副对联,让王主任的内心感受颇深。

    同时。

    王主任此刻对李红兵的认可,直线飙升。

    漂亮话很多人都会说,很多人也喜欢给自己戴高帽,可即便李红兵刚才那些话,是故意说给她听的,但这门上的对联,总不能是因为她的到来,才临时贴上去的吧?

    哪怕只是一年不到的时间,对联上面也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这点还是能够轻松看出来的。

    再加上李红兵的那手字,绝对不是随便练练,就能够写出来的。

    而且从他进入丰泽园,再到拜师和一路晋升到中级炊事员的经历,如果不是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光有天赋也很难做到这样的程度。

    种种迹象表明,李红兵是个言行一致的人。

    见王主任对李红兵写的这副对联感兴趣,阎埠贵连忙送上了助攻,对着王主任说道:“王主任,您别看这红兵字写的好,文化水平也相当高,这副对联就是他自己想的。”

    阎埠贵这样做,可不光是为了李红兵,更是为了他自己。

    这中间看似没什么关系,但李红兵作为前院的住户,而阎埠贵作为前院的管院大爷,李红兵越受王主任的赏识,他就越是感到有面子。

    就是整个中院和后院的人加起来,都找不出一个像李红兵这样的。

    这就是差距!

    “哦?”

    一听阎埠贵这么说,王主任也意外了一下。

    这年头,会写对联和诗词的,可不是一般有文化的人。

    李红兵这副对联,王主任虽然没办法从文化的专业角度去点评,但这对联的立意,却是相当的高。

    能有这样思想觉悟和文化涵养的人,会是什么坏人?

    想起刚才在聋老太屋里,聋老太对她说的那些,王主任又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从刚才她和李红兵的接触来看,对方不像是聋老太说的那样人。

    难不成……

    他们之间有过节?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刚才的老太太,就有些居心叵测了。

    王主任不是傻子,见过的土匪恶霸多了,村头街巷的勾心斗角,更是没少见识过,如何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

    没有点本事和能耐,这次这里的街道办事处成立,她根本当不了这个主任。

    只是眼下,她还不能下定论。

    领袖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哪怕心里面有猜测,可她还是得再进一步了解情况再说。

    不过和李红兵这一接触,也不是没有收获,起码消除了对李红兵先入为主的偏见。

    没有表露出这些,王主任很快就带着人离开了。

    就算这里面有猫腻,也不是什么紧要的事情,王主任还是分得清楚工作轻重的,准备等后面再进行调查。

    不是大事,同样不容忽视。

    算起来,这事无巨细的,都是他们街道办的工作范围和内容。

    随着王主任离开,院里凑热闹的人,也纷纷散去,各自回到了自己家。

    李红兵本来没太在意,结果和阎埠贵闲聊了几句,得知王主任除了慰问院里那些贫困户和聋老太,就来了自己家。

    而且。

    王主任还是从聋老太那里离开后,才主动问起了他的情况。

    这就让李红兵不得不多想了。

    “阎大爷,刚才从后院过来的时候,王主任都问了关于我的什么?”

    “也没什么,就是问咱们院是不是有你,我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王主任跟你认识呢!”

    “还有吗?”

    “哦,还有就是问你好不好相处,性格怎么样……”

    “……”

    听阎埠贵说到这个,李红兵的目光一凝。

    别的都好说,突然打听他这个人,而且还问他性格和好不好相处,这显然很不正常。

    显而易见。

    王主任虽然没说什么,但突然这样问,绝对是带着某种目的,或者带着某种预设问的,而不是平白无故。

    尤其接下来,李红兵还了解到,之前王主任和聋老太单独在屋里头说了会话,这一下子就让李红兵认定是聋老太在搞事情了。

    这聋老太……

    本来都懒得对付她,现在主动找死,李红兵只能满足她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794/2837571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