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 第99章 神奇电力?千古未有

第99章 神奇电力?千古未有


【浔洲的特产是浔洲收入的很重要一部分。浔洲的财政在祁王到来之后,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和一味敛收财税的前任知府不同,祁王主张的是民富则国强。百姓富足了,税赋则自然多缴,贫户则不缴,是为平衡。】

    【前面看到了徐大刀厨师的学习,我们来看看他的一日生活。】

    【结束了学习以后,徐大刀会先去徒弟石头开的酒楼品尝徒弟的厨艺。】

    画面上一栋三层的建筑映入朱棣的眼帘。

    不仅仅是三层,更是砖瓦结构的三层,就连建筑的外墙上都点了灯笼,距离很远看过去就是明晃晃一片。

    这,这不是浪费吗!

    但是三层!这可是三层!

    要说朱棣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那楼阁灯火煌煌,进门悬挂着桃花楼的牌匾,更有无数灯光照亮。

    “这些灯,怎么没有火?”朱棣察觉到了不对。

    “亦是没有烟。”

    “所燃何物?”

    【大家看见的就是浔洲知名的桃花楼,这可是一直传承到现在的浔洲老字号啊。当年这块桃花楼的牌匾还是中祖亲手所写。】

    【桃花楼也是浔洲最早用电灯照明的商业场所。】

    【当年的浔洲物资缺乏,就连蜡烛都是奢侈之物。曾经一度,祁王想要自掏腰包,用私库采买蜡烛,但是因为消耗过大而放弃了。他为了让大家在夜晚也能看见光明,便发明了电灯。】

    电灯?

    【祁王说过,这电灯并非是他的原创,乃是番邦之中,洋人的发明,自己不过是借来一用。但我们只知道,大明的灯,是祁王点亮的。】

    【这电气看不见也摸不着,全靠电线,就是这么一根细线传播。】

    【这线的存在就是能亮灯的重要作用。有了电,咱们浔洲就大不一样了。】

    【当然,当时的浔洲,地理位置和材料都有限制,祁王陛下主要采取的是水力发电和蒸汽动力发电。蒸汽动力就是来自我们所说的煤的燃烧产生蒸汽。】

    【而水力发电,其实咱们大明老祖宗都会用,水车就是一种利用水的动能的方式。将水流动的能量,转换成电能量,就能使用了。当然传统的水车,是利用水能转换成动能。】

    朱棣开始觉得听不懂了,只是这话又不方便直说,只能皱着眉头硬往下看。

    【我知道说这些大家伙都不爱听,让我们看一些直观的吧。】

    天幕的镜头暂时离开了夜色中的杏花楼,跟着名为电线的细线一路逆行,来到了浔洲的入海口。

    【这里是水力发电的其中一站,利用浔洲靠近海边的优势,水文较为丰富,有流速很快的地方,也有潮汐差距大的地方,在祁王刚刚到浔洲的时候,就命力工建设了浔洲堰。】

    【浔洲堰有了分水而治的能力。让民众不必屡屡经受洪涝之苦。】

    【但在浔洲堰的对侧,地形局限,不能建设堰而只能建设坝。】

    【所以祁王令力工搬动山石,混合三合土,结合浔洲的贝壳烧纸成的石灰,进行填海造坝。】

    【坝体上更是设置了水力发电所。】

    【这里发的电,一路运输到浔洲城中。】

    【这样浔洲城的百姓就有了电力可用!】

    【桃花楼有三层高,是当时最高的建筑,为了避免被雷击,祁王还发明了避雷针。】

    只见桃花楼的屋顶之上真的有一根铁丝一样的物件。

    这东西倒是不稀奇了,老祖宗就知道金屋顶的建造法子,更是学会了引雷洗殿。

    吸引朱棣的,反倒是桃花楼里行走的形形色色之人。

    有一些明显是黑衣蛮的装束,还有一些是普通汉人。

    更有番邦外族之人!

    老四竟然勾结番邦,难道有通敌卖国之心?

    【诸位,可以看到桃花楼中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许多在当时被称为蛮夷、番邦之人、外民、洋人的外国人,都来到了浔洲,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大明国力强盛,即便是边陲浔洲都有远超他国的实力,更是有富足的钢铁和粮食。这一消息就通过这些外国人传播到了全世界。】

    【郑和下西洋的确让他们看到了大明的远航能力和物产丰富。】

    【亲自进入浔洲体验当地的生活,更是令他们产生了此乃天上人间的感慨。】

    【至此,侵扰浔洲的番邦便都需要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全身而退,浔洲又能不能容忍他们酣睡在侧。】

    朱棣惊叹,不出家门便能让番邦知晓自己的厉害之处。

    这老四简直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他不是说自己没学过武艺,也不懂兵法吗,这三十六计倒是运用的透彻。

    “陛下,您看,那可是女子?”

    朱棣顺着狗儿的手看过去,画面里,进进出出迎来送往的人里,赫然有穿着统一的女子。

    另有男子也穿类似衣衫,头戴蓝布幅巾,面带笑容。

    只是这男子倒也罢了,女子抛头露面,更是身着蛮人衣裳,那裙子短的能看见小腿!

    即便是穿着裤子的女子,也是贴身裁剪的衣裳,身子的曲线全都叫人看了去。

    男女混杂,互相错身而过,不论男女,手拿托盘迎来送往,似乎是店小二。

    “成何体统!难不成这老四心怀鬼胎,在浔洲搞了个烟花酒色场所?”

    朱棣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已经有所怀疑了。

    现在看来,老四的每一步貌若随心,实则皆是布局。

    如若下棋比武,皆有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说法。看似是胡来的招数,说不定才是最有效的招数。

    【杏花楼采用全新的管理方式。男女都可以来工作,同工同酬,计时支银。来工作会发统一的工作服,也会根据工作内容对员工进行培训。】

    【各位看到的这些女孩子,有不少是家庭贫困,尝试着出来工作的。她们的家中或许有多病的老人,又或许有多个子女要喂养。】

    【最开始也有很多人误解过,桃花楼是否是风月场所,但祁王有令,浔洲境内,一律禁止逾矩越线的风月场所!】

    【这里的每个人,不论男女,都是正经工作,用自己的辛苦劳动换取酬劳!】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784/2837577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