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工业帝国的蓝图
推荐阅读:1980:我有一口灵泉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盘龙:只想长生的我,超脱宇宙 去父留子的夫君竟想我为妾 万古神帝:唯我帝一 高考觉醒失败?反手合体帝皇铠甲 打赏返现,男神们争着让我当榜一 斗罗:我的召唤卡能摇封号斗罗 魔法帝国两万年 废土边境检查官
至于接下来人工制造方面的计划,朱高烁也想好了,主要分成四个方面。
其一,要标准化与简化,他指向图纸上结构相对简单的枪机。
放弃复杂的多管和追求射速但可靠性差的连发构想,集中力量研发一种单兵手持、前装滑膛、火绳或燧发点火的长管火枪,结构尽可能简单、零件尽可能通用、便于大量制造和维修!就叫它元火枪,普遍到比人看见人还普遍。
其二,材料替代与工艺突破。
短期内枪管以熟铁反复折叠锻打为主要工艺,追求致密均匀,探索用杜仲胶混合特定矿物粉末作为铸造炮管的内衬涂层,提升耐烧蚀性。
关键部件尝试用铜锡合金,或探索表面渗碳等土法硬化技术处理熟铁零件。
设立专门火药工坊,集中熬硝提纯,严格配方比例,实验颗粒化工艺,同时,不惜代价拓宽硝石来源。
还要设计制造专用的固定模具、简易水车驱动的钻床和磨床,提升加工精度和效率。
其三,建立流水工坊。
将火枪制造拆解为:锻打枪管、铸造零件、木工制托、火药配制、弹丸铸造、总装调试等不同环节,每个环节由专人负责,使用统一模具和量具。
“王翱,此事由你总领,集中浔洲最好的铁匠、木匠、火药匠,成立‘军器局’!”
其四,训练与实战验证。
朱高烁看向一直沉默旁听的张辅。
“张将军,新枪一旦有样品,立刻组织精锐民兵试用,从装填速度、射程精度、可靠性、维护便捷性等全方位测试,在实战中发现问题,迭代改进,同时,设计配套的刺刀,让火枪兵在近战时也能自保。”
朱高烁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核心工匠和官员,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诸位!此枪,非仅为杀敌利器!它承载着我浔洲自保之基业,更关乎未来能否真正傲立海疆!材料匮乏,我们就开源节流,寻找替代!工艺落后,我们就集思广益,勇于革新!人力不足,我们就以标准化和流水线来弥补!杜仲胶我们能搞出来,这元火枪,我们也一定能造出来,并且要造得足够多、足够好。”
浔洲的工坊区炉火日夜不息,朱高烁正与工匠们为元火枪的枪管锻造和燧发机构绞尽脑汁,空气中弥漫着铁腥与汗水的气息,张绣屏则忙于协调杜仲胶在防水布和火器密封垫上的应用试验,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却又充满希望地进行着。
突然,毫无征兆地,那熟悉的光幕再次撕裂了时空,悬于天际,这一次,光幕中的景象不再是战火纷飞或珠光宝气,而是一个充满现代感的、略显嘈杂的都市街景。
【哈喽各位观众老爷们!我是你们最爱探索城市秘密的UP主‘挖土小王子’!】
一个穿着冲锋衣、戴着安全帽的年轻男子出现在镜头前,背景是巨大的蓝色施工围挡和轰鸣的工程机械。
他声音洪亮,带着兴奋。
【今天带大家来到一个超劲爆的考古现场!就在咱浔州新规划的18号线地铁‘文化广场站’施工点!本来只是常规勘探,结果您猜怎么着?哐当一下,挖出大宝贝了!】
镜头随着UP主的手指移动,聚焦在围挡内一个被严密保护的深坑。坑底,考古人员正小心翼翼地进行清理,露出大量排列整齐、保存相对完好的古代文物布帛、腐烂的纸张等等,旁边还有一些明显是工程图纸模样的、绘制在特殊皮料或厚纸上的卷轴,虽已陈旧发黄,但上面的墨迹线条依旧清晰可辨。
【看到了吗?朋友们!】
UP主激动地几乎要跳起来。
【这可不是一般的宝贝!根据现场考古专家初步判定,这极有可能是明中祖朱高烁时期的原始档案库!而且是关于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明中祖开启的地铁规划】
镜头给了那些有一定保留效果的竹简一个特写,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工整有力的楷书。
UP主指着其中几片,用夸张的语气念道【“凡地下甬道,宽需容双车并行,高需丈二有余,以利通风及人员行走……”“站点设置,需择人烟稠密、四通八达之处,间距以三里为限,过远则民疲,过近则靡费……”“通行之制,分官民上下两途,官道速且直,民道稳而全,各安其道,互不侵扰……”“遇水火之灾,当有紧急疏散之径,标识需明,警铃需响……”】
【瞧瞧!瞧瞧这规划!这细节!连双向通行、站点间距、官民分流、紧急疏散都想到了!朋友们敢相信是明朝的东西?明中祖朱高烁,真乃神人也!】
光幕画面猛地一转,喧嚣的工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灯火通明、干净整洁、充满未来感的地下空间。
一列流线型的银白色列车正悄无声息地滑入站台,站台上人流如织,秩序井然,巨大的站名牌在柔和的灯光下清晰可见——“太宗站”。
【各位!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施工点上方,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年的地铁‘太宗站’!】
UP主的声音在空旷却充满人气的展厅里回荡,带着一丝感慨。
【大家可能不知道,关于这个站名,当年可是有过一场不小的风波!】
镜头拉近。
【根据出土的文献和后来的《明中祖实录》记载,在确定这条贯穿古浔州核心区的地下交通枢纽命名时,当时的皇帝,也就是明中祖朱高烁陛下的孙子辈,有人提出,应将此站命名为‘成祖站’,以彰显永乐大帝朱棣开拓海疆、五征漠北的‘成祖’功业,认为‘太宗’之称不足以显其赫赫武功。】
【这个提议,在当时朝堂上引起了不少附和之声。】
【但是!明中祖朱高烁陛下力排众议!他亲笔批示道:‘太宗者,继业守成之典范,文治武功之集成!先帝靖难定鼎,开创盛世,功在千秋!岂因后世子孙武功,而轻改祖宗庙号?况此地下通衢,惠及万民,取‘太宗’之名,正合先帝以民为本之圣德!’】
UP主模仿着想象中的帝王威严,随即语气转为敬仰。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784/2837576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