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人选(两章合一)
推荐阅读:掏空库房去流放,全家吃土我吃肉! 为她失控!霍律师的独占偏宠 说好恶毒女配,作一作,男主们全废 婴儿的我,疯狂收割仙子好感度 男科女医生 我呼吸就可以提升功力 天枢劫:凤逆九重 我满身残疾,从斩妖开始长生不死 你一个猎户,逐鹿中原合理吗 你不准玩宝可梦!
大营村村北。
2月底的风还带了几分寒意。白云笙将周青禾和林小虎请进1号大棚。大棚的桌子上有暖壶和搪瓷缸子。
白云笙放上茶叶,泡了三缸子茶水递给周青禾和林小虎:“这是我从京城带来的高沫,老香了。”
林小虎抽空瞥了周青禾一眼,顺手接过了搪瓷缸子:“谢谢白摄影师。”
“白摄影师多拗口,你叫我名字就成。”
“那怎么行呢?您是文化人,可不能直呼其名。”
“那你就叫我白导,简洁明了还上口。”白云笙说完,脸有些发红。
“成!这个好记,我就叫您白导。”林小虎也不知道“白导”具体是个啥意思,不过确实要比“白摄影师”更简洁。
周青禾却是在一旁咯咯地笑了:“白导?您这是想走张艺谋张导的路子?”
“那倒不至于,就是想过把导演瘾玩儿呗。李老板相信我,我就帮着他把宣传影片拍好,还得麻烦两位多多支持。”
林小虎吹了吹搪瓷缸子里飘着的茶叶沫,喝了一口:“白导,我以前没拍过戏,只要您不嫌弃我笨就成。要不您跟我们讲讲戏,让我们知道到底该怎么演?”
白云笙放下搪瓷缸子:“小虎,你的角色就是一个想要建蔬菜大棚的农村小伙。不要过度表演,你只要本色出演就行。还有你说话这个口音,就说咱们本地话,不要老贴着京城音调,咱要的就是一个真实。
如果要找会说京城话的,那我还找你干什么?我自己就能演了。”
林小虎讪笑了一声:“白导,我记住了。”
“青禾你也一样。你的角色是一名刚毕业的农业大学大学生,想带着先进的种植知识来教导咱们农村老百姓种植蔬菜大棚。你是有崇高理想的,也有一股子闯劲儿。你也是本色出演。”
白云笙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还有一点。你作为咱们电影的女主角,是需要有成长的。所以我一开始的设定,你最开始来到农村是有些不适应的,比如说饮食环境,甚至会因为一些种植知识和农户发生冲突。
不过最终的结果是好的,你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大学知识,获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拥戴。”
林小虎插话道:“白导我明白了,你是想让我和青禾做一对欢喜冤家?”
白云笙审视着他点点头:“你继续说,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嗯,其实我私下也想过剧本。比如说,青禾刚来村里的时候是不认识我的,因为某种原因她暂住到我家了。然后我们一起种植蔬菜大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对彼此产生了好感。您觉得这个剧情怎么样?”
白云笙皱皱眉,又点点头:“还行。”
林小虎嘿嘿一笑,在这偷着乐,也不知道是因为白云笙的夸奖,还是因为想到了什么好事。
“林小虎!”突然蔬菜大棚外传来一阵喊声。林小虎心里咯噔一下,握着搪瓷缸子的手也抖了抖,小声嘀咕:“她怎么又来了。”
“小虎,你有事就先去忙。等忙完活休息的时候,咱们再讨论剧本也行。”白云笙是个善解人意的,并不会占用他们太多工作的时间。
话音落下,大棚的帘子从外面掀开,一个穿着红棉袄的胖姑娘挤了进来。她身量比一般的姑娘壮实半截,脸盘圆乎乎的,被冷风吹得红扑扑的,像熟透了的苹果。
胖姑娘叉着腰:“林小虎你又在这偷懒呢?李哥给你工钱,不是让你偷奸耍滑的,回头我要告诉李哥让他扣你工钱!”
“虎妞你别乱说!我们是在讨论电影剧本。李哥是知道的,他还说让我好好帮着白导拍电影,回头要给我发奖金呢!”
“真的假的?就你还能拍电影?”虎妞瞪着眼睛,有些不相信。
当虎妞先进来这一刹那,白云笙就被震慑住了。这姑娘真壮实,往门口一站就像一座小山,那大嗓门把他都吓哆嗦了,一看就是个干农活的好把式。
林小虎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满:“你爱信不信。这跟你有什么关系。还有,这蔬菜大棚是我们干活的地方,你别老进进出出的,散了热气儿。你赶紧回家吧,别在这胡闹了!”
虎妞双手抱胸:“你才胡闹呢!我现在就是大棚的员工了。我来这也是来干活的,而且干活不比你少,瞧不起谁呢!”
林小虎诧异道:“啊?你也要来大棚工作?谁同意的?”
“李叔和李哥都同意了!咋的,你还想把我赶走?”虎妞斜瞥了周青禾一眼,“林小虎我告诉你,打今儿起你别想偷懒。你要是敢偷懒,我就让李叔扣你工钱!”
白云笙一双小眼贼溜溜地转着:这虎妞还真招人稀罕。一个女的,有一个像男人一样壮的体格,男人的活、女人的活都能干,这可是个好工人。这李老板真会选人。
而且白云笙也看出来了,这林小虎对周青禾的态度有些不同,应该是对周青禾有好感。
而这个刚刚来的虎妞,看着对林小虎凶巴巴的,眼睛一直在瞟周青禾,他隐隐感觉,这种眼光中带着警惕,就像是在看情敌。
“妈呀,这大棚里的故事简直比电影剧本还精彩!”
这感情线嘛,要弯弯绕绕,有枝有蔓才好看。突然,他脑中迸发出灵感,觉得整部电影的感情线一下子丰满了起来.
“呼——”大棚外传来一阵车笛声。
“嘿,肯定是李哥回来了。”林小虎绕开虎妞,直接跑了出去。
只见不远的村路上开过来两辆卡车。第一辆卡车正是每天运送蔬菜的轻卡,后面还跟着一辆体积更大的卡车。在狭窄的小路上,那辆大卡车就像是一座小山。
林小虎忍不住嘀咕:“娘嘞,这里面装的是啥货?”他好奇地走了过去。
不远处的大棚里,老李也听到了动静。见李哲从车里走下来,他赶忙迎了上去问道:“老二,今天咋样?还顺利吗?”
李哲伸了个懒腰:“挺顺利的。这两辆车里装的都是化肥和农药。爹,租用村里库房的事儿咋样了?”
“上午我就和支书说好了,直接把车开进村委会卸货就行。”老李说道,“要不要让你娘做点饭?请人家帮忙运货的司机吃了饭再走。”
李哲摆手:“不用,我们回来的时候吃过。人家卸完货还要急着走,准备点水喝就行。”
“没问题,村委会也有热水。直接把车开进村委会。”老李说完,对着林小虎吆喝,“小虎,招呼几个年轻力壮的上车。”
“好的,李叔!”
李哲叫住对方:“小虎,不用叫太多人。”他又对着父亲说道:“爹,这两辆卡车装了10吨化肥。去村委会大喇叭招人卸货吧。否则,把咱自己人给累坏了,明天咋伺候大棚?”
大棚里的活一个萝卜一个坑,最近又在忙着扩建大棚,确实腾不出太多人手干体力活。
老李点点头:“也对,装卸化肥也有巧劲儿,没干过的还真扛不住。”
“我也是这个意思,咱自己人去几个盯着点。卸化肥就找专人帮忙干。”为了省这几个钱,耽搁了扩建新大棚的进程得不偿失。
两辆大卡车驶入村子,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村里很多人都知道老李家用卡车运送蔬菜,但这卡车很少进村,一般都是停放在村北的地里。
而现在,不光这辆卡车进村了,还多了一辆卡车。
正是农闲的时候,不少村里人都出来看热闹,目送卡车进了村委会。
王支书听到动静,披着军大衣出了院子,冲着李哲问道:“好家伙,两辆大卡车,你这是买了多少化肥?”
“10吨化肥,300公斤农药。”
王支书笑道:“你这是把供销社搬空了吧?”
“王叔,我这化肥可不是在供销社买的。”李哲从卡车后车厢提下半袋子化肥,“您瞅瞅这化肥的质量咋样?”
王铁头抓起一把化肥搓了搓,鼻子底下闻了闻:“嘿,这化肥是真好。颗粒均匀,摸起来也不粘手,也没有啥味儿。这么好的化肥可不好买,打哪儿弄的?”化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
“这事儿我回头慢慢跟您说。您先帮我在喇叭上招几个人卸货。”
“嘿,你小子还跟我卖关子。”王支书也没继续问,现在人多嘴杂。
没多久,村里的大喇叭就响了,招人去村委会卸货。
卸货前,李哲还专门去仓库转了一圈。
村委会一共有6个仓库,两个在东头,两个在西头,北侧后面还有两个仓库。西头的两个仓库在台阶上,地势最高,比其他仓库高了将近一米。李哲选了西头第二个仓库,这样即便下大雨也不会淋到货物。
等以后我的种植园盖好了,可以再搬到种植园里储存。
卸完货,李哲送走了卡车司机,化肥被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仓库里。
再次核点了一下化肥的数量后,关上仓库门。王铁头将仓库的钥匙给了李哲:“你小子买这么多化肥,能用得完吗?”
李哲笑道:“您看着吧,不到年底,仓库里的化肥准用完。王叔,晚上去我那儿吃饭吧,咱们喝点儿。”
王铁头摆摆手:“今儿个不去了。天天喝,你婶子该不让我进门了。过两天吧。”
寒暄几句,李哲离开了村委会。
回到村北后,他又查看了新扩建大棚的施工进度。
现在的大棚施工进度很快。4辆挖掘机分成两组,每组两天能挖好一个大棚地基,平均一天能挖好一个。
王荣生和李志强带着两队工人建夯土墙,李卫东和赵铁柱两人负责购买新扩建大棚的建材。虽然忙碌,但众人都有了一定的经验,各自负责一摊,倒也井然有序。
吃过晚饭,老李和李哲才有时间坐下来聊天。
李哲简单描述了一下今天去外贸公司送罐头的经过。听说儿子买了一辆小轿车,老李的脸上满是诧异:别说村里没有了,镇上都没见过。在京城的时候倒是见过,但也仅仅是见过。
“老二,照你的意思说,这外贸生意是可以做的?”老李不是很懂外贸生意,一直担心儿子拿不到回款。
“没错,可以做。而且利润还不低。如果能买到合适稀缺的苏联产品,没准还能再赚一笔。”李哲抓了一把瓜子,一边嗑瓜子一边继续说,“我和金哥以及另外两个合伙人商量好了,接着收购罐头卖给外贸公司。”
“你们卖货款的钱都买了苏联的货物,是不是还得重新筹集资金购买罐头?这次每个人掏多少钱?”
李哲摆摆手:“不用,上次我们凑的6万块钱还没花完呢。”
老李有些纳闷:“你不是说那批罐头的出厂价就超过六七万了?你们凑的钱怎么还没花完?”
“爹,做生意的门道多的是。有的是先付钱再给货物,有的是只给定金就能拿货,等货卖完了再支付尾款。还有的甚至连定金都不付,直接是卖完货再给钱。”
李哲回忆片刻说道,“我们上次是买了7万7的货,支付了将近3万元的定金。现在手里还剩下3万块钱,正好可以用来支付第2批货的定金。等第2批货变现后,再支付罐头的尾款。”
老李有些担心:“老二,这样做生意能行吗?我听着怎么感觉心里有些不踏实?”
“我能理解您的想法。这种做法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只要在可控范围内,问题不大。”
实际上,李哲只是拿出一小部分钱去投资。不要说失败了,就是这笔钱一分钱都收不回来,对于他的影响也不大。
老李追问道:“那第2批送往外贸公司的罐头,你是想要现金,还是以物换物?”
这个问题李哲也在想。如果是要现金支付,这个周期相对长一些,短则10天,多则一个月。以物易物相对来说更稳妥,但前提是有合适的物资以及出手的渠道。
李哲已经囤积了一批化肥和农药,在蔬菜大棚没有扩张到一定规模前,他暂时不准备再购买农药和化肥。买得太多,储存不当也是个问题。
“李哥在吗?”外面传来一个声音。
“在!进来吧。”李哲站起身。
大棚的门帘掀开,白云笙抱着一个本子走了进来:“李叔、李哥好!”
李哲搬了把凳子请对方坐下,笑着说:“白导,今天晚上吃饭怎么没有看到您?”
“哎哟,李哥。我算哪门子白导?都是他们瞎叫的。”白云笙咧着大嘴叉子笑了。
“白导”这个称呼让老李听着有些懵,略一琢磨才明白:白云笙是拍摄大棚宣传影片的导演,所以才会叫白导。甭说,这称呼还怪好听的。”
李哲将瓜子递过去:“白导,大晚上找我有什么事吗?”
“李哥,《大棚爱情故事》的剧本已经初步完成,我想拿给您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我再改。”
李哲有些意外:“哦,这么快就完成了?我以为还得再等几天。”
“李哥,一部好的电影剧本要经过多次的讨论、打磨、修改。好的剧本基本上没有一稿定型的。”
说话间,白云笙将手里的文件递给了李哲:“李哥您看看,这就是我写的剧本。”
李哲接过一沓厚厚的手稿,上面写写画画、修修改改,看起来有些吃力:“要不您给我简单介绍一下?”
“那也行。咱们这部电影主要有两条线。第一条线是技术推广,第二条线是情感发展。这两条线是交织在一起的。”白云笙接过剧本,指着上面的标题:
“第二就是电影角色的塑造。我根据咱们大棚的情况塑造了几个有特点的角色。
第一个角色就是周青禾——一个京城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为了响应菜篮子工程的号召,来到农村推广蔬菜大棚技术,也是间接地给咱们老百姓宣扬一下菜篮子工程。
第二个角色就是林小虎——这小伙子机灵,对拍电影也感兴趣。
周青禾来到农村之后就借住在他们家,一来二去相处的多了,林小虎就被这个京城大学生周青禾吸引了,产生了爱慕的心理,甚至做一些献殷勤的表现。
这个时候有人不乐意了,引出了第三个角色,林小虎青梅竹马的女邻居虎妞。虎妞从小就喜欢林小虎,三个人之间有点类似于欢喜冤家的剧情。”
老李搓了搓手笑道:“嘿,你别说,这剧情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啊。不过你光说爱情了,也没讲蔬菜大棚的事啊。”
“李叔您别着急啊,这不是还有男主角吗?”白云笙笑着说:
“这男主角就是一门心思种蔬菜大棚。男主角家里比较穷,但人聪明有志气,也懂种菜,就从农村信用社贷款建蔬菜大棚。
女主角周青禾特别欣赏他这一点,也会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农业知识帮助他。最终反季节蔬菜上市赚钱了,两人也在相处中对彼此有了好感。”
老李好奇:“这男主角你准备让谁演?”
“朱益民。”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746/2837564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