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 > 第109章 出发,九寨沟!【12万字大章!】

第109章 出发,九寨沟!【12万字大章!】


第109章  出发,九寨沟!【1.2万字大章!】

    又爆更了!票!(理直气壮!)

    ——————————

    据说宜昌是一个非常适合旅行的城市。

    但是李悠南这一次的行程,并没有打算在宜昌逗留太长时间。

    早上,他睡到自然醒,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午后,便坐着高铁回了重庆。

    回到重庆以后,他又去火锅店里溜达了一圈。

    经过这将近一周的磨合,陈坤杰已经算是彻底上路了。

    每天的营业额都高得吓人,当然,大部分食客还是通过李悠南的视频找到这里来的。

    正如李悠南说的那样,这已经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了。

    你的火锅店的特色,一定要通过流量思维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才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收益。

    这一点,陈坤杰也很清楚。

    所以,看似李悠南是个甩手掌柜,但他很清楚,小店的生意能这么好,李悠南的价值功不可没。

    现在,李悠南的不少粉丝们已经自发地开始沿着李悠南去过的地方进行打卡旅游了。

    所以,李悠南做视频的时候,给JK龙定下的一个原则,那就是一定要真实。

    除了项目南昌那一次一眼便知的宣传视频,绝大多数的地方打卡都讲究一个真实的体验。

    而这个火锅店,更是李悠南自己也参与其中,他的粉丝如果来了重庆,当然要过来打卡一下了。

    而每天炒制火锅底料,已经成了一个保留节目。

    火锅底料消耗的速度很快,几乎没有剩余,所以每天都要重新炒制。

    这倒也正好,不少人正是冲着看炒火锅底料来的。

    甚至还有其他的主播也过来打卡拍摄炒火锅底料,视频还火了。

    店里现在实际上已经有6个员工了,两个厨师,三个服务员和一个洗碗工。

    说实话,成本还是很高的。

    但是人多了以后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每个人都不必那么累。

    陈坤杰在这一点上和李悠南的价值观是相同的。

    陈坤杰说:“咱们俩又不是资本家,大家干活的氛围好一点,每个人都轻松一点,收入还高一点,那么大家把火锅店都会当成自己家一样,服务的质量肯定也会提高,工作的标准也会相应的提高。”

    当然,成本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吓人。

    这6个人在这一段时间的磨合中,陈坤杰也在观察他们的品性。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几个人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人,吃苦耐劳,勤奋,懂得知足感恩,这就够了,这就配得上他们的收益。

    每个人都有1%的提成权,虽然是直接反映在营业额上的,但也不过是将成本提高了6%罢了,开出的工资虽然也涨了一些,但还是在一个合适的区间。

    算下来,店子的纯利润大概在百分之十五六的样子。

    因为生意实在是太好了,8张桌子虽然都是大桌子,但也确实有一些不够用了。

    尤其有一些客人是两个或者三个过来,店里面的8个大桌子就有一些浪费。

    为此,陈坤杰还特意买了一批小桌子,就搭在店外面的空地上,增加了七八桌。

    虽然对于员工来说是增加了工作量,但是他们反而更高兴,每个人都盼着火锅店能开得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

    不过,画大饼还是有的。

    李悠南这次过去的时候,刚好就碰见陈坤杰在给大家演讲做动员。

    陈坤杰说:“你们看到了吗?隔壁洗脚房,这边隔壁KTV,但是生意都不太好。咱们只要稳扎稳打,以后2楼的铺子也可以盘下来,左边和右边的两个铺子弄不好也可以盘下来。到时候就能招更多更多的员工。但是你们不一样,只要咱们能做大,肯定是因为你们的付出。作为第一批元老,等真到了那天,后面进来的人提成也没有你们这么高。”

    事后,陈坤杰还跟李悠南简单说了一下未来的规划。

    现在1%的营业额作为提成的标准是可以的,因为人少嘛。

    但是将来随着营业额越来越高,员工也越来越多,这种方式肯定不行。

    他也是认真思考了很久,后面会将提成方式做一些改动。

    当然,一开始会让一部分利益,比如从按营业额提成,修改成固定的金额或者根据服务的桌客数量来修改,让几个元老员工收益涨一点,但是随着扩张以后营业额提高,慢慢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上来。

    李悠南发现陈坤杰这小子的脑子还是挺好用的,懂得随机应变,也就任由他去管理了。

    本来李悠南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参与到火锅店的经营中去。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将来如果店面真的要扩张,那时候李悠南就需要付出真金白银了。

    这个李悠南心里倒是有准备。

    陈坤杰并没有打算开很多家分店的计划,他只是盘算着将来能把两边的店都给盘下来,把这一块弄成一个较大的火锅店。

    陈坤杰并没有很大的野心,也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再大一点开很多家分店,他就不知道该怎么管理了。

    李悠南放心地让陈坤杰大胆去干,自己会给他搞好宣传保障工作。毕竟那个置顶的火锅店视频浏览量一直在上升。

    当然,口碑和宣传效果是个良性循环、爆炸增长的东西。

    口碑如果好了,宣传效果还能进一步提高。

    在学习模仿胖东来底层逻辑的基础上,他们火锅店虽小,口碑却是极为炸裂,已经有了现象级爆火的火苗。

    接下来不需要着急,只用稳扎稳打就好了。

    从陈坤杰这里告别以后,李悠南又去了一趟表妹那里。

    卢小兰已经结束了军训。

    李悠南见到她的时候,她背着一个小书包,换了一个时髦的发型,穿着打扮也不像原来那么土气了,化妆的技术也稍有进步。

    虽然还远达不到惊艳的程度,但放在人堆里,的确已经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了。

    李悠南问她适应得怎么样。

    卢小兰一副悲戚的表情说:“完全不能适应啊!表哥,还需要你在这儿陪我再待几个月,我才能彻底适应了。”

    然后,李悠南狠狠地敲了敲她的脑袋。

    嗯,不过看到卢小兰满口烂话,李悠南倒是放心了不少。

    至少说明适应大学生活对她来说的确很容易。

    其实想想也对,卢小兰从小到大,家里都管教得比较严格,到了大学里面,这丫头完全就是呆鸟归山林了,自由得飞起。

    毫不客气地说,或许在这丫头的眼中,大学哪儿哪儿都比自己家里好,能有什么不适应的?

    确认没什么问题以后,第2天一早,李悠南便开着车子从重庆回去了。

    这一次从家里出发到返程,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到了9月中旬。

    但李悠南并不觉得时间过得快。相比于以前在工作的时候,当你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时,反而会觉得时间过得慢悠悠的,这种感觉挺好。

    ……

    家中。

    李悠南回家以后,跟老妈说了想带她去川西旅游的事。

    老妈兴奋极了,但随后又想了想,说:“就我们母子两人吗?”

    李悠南靠在沙发上,喝着老妈刚泡的一杯柠檬水,懒洋洋地说:“目前是这样计划的。”

    老妈想了想,“嗯,那我可以再带一个人吗?”

    李悠南坐起来,“谁呀?”

    老妈这会儿正在切水果,她将切好的苹果放进盘子里端出来,说:“就是赵阿姨,她之前一直跟我说想去川西旅游来着。你的车子上应该还坐得下吧?”

    李悠南哑然一笑,“老妈你在说什么呢?赵阿姨一个人还能占3个座呀,当然坐得下了。”

    这位赵阿姨名叫赵小芳,是老妈的好朋友,也是她从初中起就一直一起玩的老交情,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真正的好闺蜜。

    李悠南记得,自己小的时候,这个赵阿姨还经常买礼物送给他。

    赵阿姨比老妈结婚晚几年,有一个女儿,不过才上高二,没记错的话,还是个挺叛逆的小丫头。

    李悠南这一次的计划,不仅仅是去九寨沟玩。

    他打算直接从绵阳这边过去,然后从松潘、若尔盖一条线,一路逛过去,花一周左右的时间,看看九寨沟的风景,也看看阿坝的草原。

    时间不怎么充裕,甘孜那边就不去了。

    况且从基础设施上来说,甘孜比阿坝的路况要差一些。

    当然,如果是一个人长途自驾的话,甘孜那边的乐趣或许会更多一点,但是带老妈去旅行,还是要以体验好为主。

    在得到李悠南的同意之后,老妈便喜滋滋地去跟赵阿姨商量了。

    李悠南吃了一会儿水果,老妈从房间里出来,关上手机,迟疑了一下又说:“儿子啊,赵阿姨问能不能带上她女儿,这样我们一共就有4个人。”

    李悠南哑然一笑,说:“老妈,这种事情你不用征求我的意见,你觉得行就行。这一次的旅途,我希望以你的体验为主。”

    老妈开心地笑了笑,有这样一个儿子,怎么能不幸福呢?

    她点了点头,“好,那我给你赵阿姨答复一下。”

    ……

    当然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过去是有两个打卡点的,一个在九寨沟,还有一个在返程的汶川。

    说来其实有趣,虽然东部城市更多、人口更密集,但是打卡点位却没有中西部地广人稀的地方多。

    就拿上海(以后就不用滨海指代了,直接说上海)来说,那么大一个城市,级别还很高,却只有两个打卡点。

    但在川西阿坝,这么一个人口甚至不到100万的地级市州,却同样有两个打卡点。

    除此之外,整个系统的打卡点位分布都是如此,甚至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打卡点位越多。

    这也说明系统是鼓励人们到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去旅行的。

    想想也对,城市逛得多了,来来去去都差不多。

    如今信息流通顺畅,一个城市火了个什么玩意儿,用不了多久,全国各大城市就都有了。

    唯独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天地造化,它在那儿,就一直在那儿,搬不走,也复制不了。

    将旅行的计划敲定以后,接下来就是要着手准备了。

    当然,其实真正需要特别准备的东西并不多。

    老妈他们主要是不能马上请到假,最终时间被定在了周五。

    这样的话请5天假,就有9天的时间可以去旅行。

    这几天时间,李悠南休息了一下,将自己的身体状态恢复到最佳,又去了一趟爷爷奶奶家。

    值得一提的是,爷爷奶奶家的民宿也走上了正轨,几乎每两天就会有一批客人入住。

    因为这里的民宿主打的是体验乡村生活,所以没办法像城里的酒店那样,第二天中午就把客人撵走,往往是两天才能接待一批客人。

    小民宿在任小欢的经营下,增加了很多细节上的增值服务。

    比如定制的农家小炒,客人在11点前可以联系任小欢定制农家菜,炒个腊肉、捡来的野菌子啊,或者宰一只真正的土鸡什么的都是可以的。

    没有二手赚差价,游客吃到的东西不仅质量好,价格还很亲民,网上的订单全是好评。

    而会选择抽个周末或者两天时间到这里来休息的,往往都是亲子出游,要不就是心态比较悠闲的人,都极好相处,人也比较友善,爷爷也很享受。

    李悠南过去的时候,任小欢拉着李悠南去家里吃饭。

    她是真的很感激李悠南能给他这个工作。

    有一笔收入不提,更重要的是,在可以照顾妈妈的同时,还能赚到钱,真的很满足,她觉得自己幸福极了。

    豆豆现在喜欢上了画画,当然主要原因是他喜欢上了雕刻,现在已经可以像模像样地雕刻一个小动物了。

    李悠南在走的时候,豆豆送给他一个大水牛的雕刻。

    这一次李悠南倒是没有认错。

    挺好的,能够让别人的生活变得幸福,李悠南心里也有一种难以言明温暖,把心里填的满满当当的。

    ……

    几天以后就到了出发的时间。

    老妈没有带太多行李,就一个手提箱,里面装了些换洗的衣服。

    李悠南把行李箱丢进后备箱,老妈坐在副驾驶位上系好安全带。

    他们还要过去接赵阿姨和她的女儿。

    老妈突然说:“对了,你还记得赵阿姨的女儿吗?”

    李悠南点燃发动机,微微思索了一下。

    赵阿姨的那个女儿,李悠南以前也见过几回。

    因为比自己小太多,所以接触的场景并不算多,只是彼此去对方家里做客的时候碰到过。

    小一点的时候,那个小女生还挺黏自己的,跟着自己屁股后面跑。

    后面李悠南大了见的次数就少了,只是偶尔听老妈聊起,那个小女生进入初中就变得有些叛逆了。

    那时候李悠南也已经工作,期间只去过一次他们家做客,当时那个丫头都不在家,所以也没有见到。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说:“她叫什么名字来着?”

    老妈看了李悠南一眼,说:“叫做赵若萱啊。”

    李悠南点了点头,“哦,对,我还有点印象。怎么了,妈妈?”

    老妈微微叹了口气,说:“那丫头,嗯,怎么说呢,也怪小芳了,小的时候,大概管得有点严了。反正上了初中以后就不怎么能管得住。若萱那丫头,脾气有点大,会跟她妈妈顶嘴。嗯,不能说对错吧,但是小芳跟我也说过好几次了,你跟她是同辈人,可以跟若萱那丫头交流一下。”

    李悠南心头好笑。

    老妈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她很清楚赵若萱这种丫头会叛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种事情,家长和孩子……或许家长的问题更大一些,但是老妈肯定不会把话挑得那么明白,跟她的闺蜜去说。

    印象中的赵阿姨,是挺能干的一个人,不像妈妈这么温温柔柔的……老妈大概还是有点害怕赵阿姨吧。

    李悠南没说什么,转动方向盘,踩下油门出发了。

    ……

    赵若萱有些期待地望着楼下。

    原本作为学生,是不可能有这么长假期的,但她偏偏是个美术生,所以请假比文化生要相对容易些。

    原本也快到去集训的时候了,学校对他们基本处于不太管的状态。

    赵小芳让赵若萱带上画板,路上也可以写生画画。

    赵若萱叹了口气:“知道了,你能不能不要什么事情都提醒我啊,我自己知道这些事情的。”

    赵小芳皱了皱眉头,不过没说什么。

    即将下楼了,赵小芳又说:“待会儿上了车要有礼貌,知道吗?”

    “知道。”赵若萱明显有些不耐烦。

    “还有,你待会儿可以跟悠南哥哥好好聊一下,人家的成绩怎么就那么好?文化可以考到那么高的分数。”

    赵若萱小声嘟囔了一句:“那还不是辞职了。”

    这话倒是没被她老妈听清。

    “你说什么?”

    赵若萱摇了摇头:“我没说什么。”

    电话响起来,赵小芳一看是李悠南的妈妈打来的,说:“应该是他们到了,准备一下下楼吧。”

    果然,电话那头李悠南的妈妈说差不多还有10多分钟到。

    赵小芳准备再去上个厕所,让赵若萱在门口等着。

    赵若萱掏出手机,跟朋友发消息吐槽:“我妈让我不要磨蹭,自己挑个马上出发的时间去上厕所,呵呵。”

    对面回消息:“真羡慕你啊,可以出去玩了。”

    赵若萱发了个叹气的表情:“本来还挺兴奋的,但是突然有点担心了。”

    “担心什么呢?”对面的人问。

    赵若萱打字速度极快,刷刷刷打下一行字:“你不知道,我妈的那个闺蜜的儿子,是我们县里他那一届的状元还是第二名来着,反正就是那种超级学霸,上的是仅次于清北的名校,读的好像还是王牌专业。”

    对面问:“那又怎么了嘛?”

    “怎么了?那可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啊!我妈老是说,你要跟你的李悠南哥哥学习什么什么的,太讨厌了,本来还挺高兴的,现在一想到这个……”

    对面发过来一个坏笑的表情:“怕什么呀?要是那个学霸装逼的话,实在不行你就怼他呗。”

    赵若萱对李悠南的印象也比较模糊了。

    毕竟李悠南读大学就是4年,又在上海待了几年,李悠南离开的时候,她还在读小学呢。

    期间虽然李悠南回来那么一两次,也来家里做过客,但毕竟交集不多,连李悠南长什么样子都记得不太清楚了,就更别提有什么具体印象了。

    老妈倒是说自己小时候李悠南来家里做客,她喜欢跟着李悠南屁股后面跑,但这段记忆仿佛被大脑删除了一般,一点都回忆不起来。

    所以总的来说,李悠南属于一直活在传说中的一个家伙。

    而越是父母欣赏推崇的,大概就越反青春。

    赵若萱的朋友又问:“对了,你妈的闺蜜学霸儿子长什么样子啊?”

    赵若萱想了想:“忘记了。”

    对面发了个大笑的表情过来:“学霸的长相都是一样的,肯定是戴个眼镜,穿着格子衫。”

    赵若萱也笑了:“闹不好还秃了呢。”

    “啊,不会吧,你不是说他还很年轻吗?才二十五六岁。”

    “听说他是学计算机的程序猿,二十五六岁秃了也很正常呀。”

    对面发了一串笑哭表情。

    “好啦,祝你好运。”

    赵若萱这会儿心情也好了不少,说:“也对,反正不管他怎么样,我都以不变应万变,他要是说教我,我就不理他。如何呢?又能怎。嘻嘻。”

    对面说:“就是啊,如何呢?又能怎嗯~”

    几分钟后,赵若萱的老妈出来了,手上拿着手机说:“他们已经到楼下了,咱们下去吧。”

    赵若萱提着一个行李箱,里面都是她自己的东西,她妈妈也提着一个行李箱,两人各自拿着东西下了楼。

    一辆很大的兰德酷路泽停在门口,赵若萱眨了眨眼睛,这个车子她知道很贵很贵的。

    旁边的赵小芳说:“这是你悠南哥哥自己买的,厉害吧,听说要上百万呢。”

    赵若萱没有吭声。

    随后她看到主驾的门打开了,有个人影从上面跳了下来。

    李悠南早就换了发型,此时他的发型清凉而时尚。

    早上的阳光有点刺眼,所以还戴着墨镜。

    赵若萱愣了一下,只见车上下来的人,个子高高的,五官长得好看极了,取下眼镜的一瞬间,眼中含着笑,看上去特别温暖。

    啊,不是啊,他长这个样子吗?

    旁边的赵小芳说:“你愣着干什么呀?还不赶紧打招呼。”

    赵若萱回过神来,乖巧地对走过来的李悠南和他妈妈说:“悠南哥哥好,阿姨好!”

    看上去分明就是个听话的乖乖女,一点都没有叛逆的样子。

    赵小芳有些疑惑地望了望女儿。

    赵若萱此时想的是,嗯……长得还挺帅的,不过……如何呢?又能怎?

    待会儿搞不好,还是要开始说教了。

    ……

    正式出发去九寨沟了。

    从安川县过去,要上九绵高速。

    过了江油以后,车流明显变少了,甚至一路望到头都看不到其他车子。

    李悠南开车的时候,老妈如往常一样安静地在副驾驶位置上看着路,偶尔剥两个橘子喂给李悠南吃,大多数时候不怎么说话。

    后面的赵阿姨母女俩没过多久就呼呼大睡了,车子里显得十分安静。

    在没有正式下高速前,这段路十分好开,李悠南不知不觉甚至进入了心流状态。

    他有些有趣地想着,这条高速上车子跑这么少,靠收费站能不能赚够工作人员工资啊,更别提高速公路回本了。

    当然,国家基建并不是以这种模式来考虑的,李悠南也知道,他只是无聊,脑子里蹦出些奇怪想法罢了。

    江油的特色是肥肠,李悠南他们中途找了个小馆子吃午餐。

    这座城市自三国以来貌似就没改名,据说李白是江油人,江油下面还有个镇子叫青莲镇,取自李白的青莲居士。

    吃过午饭以后继续出发,过了平武县白马藏寨以后,高速公路就到头了。

    导航提示李悠南转下高速走国道。

    此时已经到了下午,车上几人都没了困意,变得热闹起来。

    更多时候是两个长辈叽叽喳喳地聊着天。

    两人一个在银行,一个在事业单位,聊着县城里的八卦,比如某个副主任又和谁出轨被人看到了,哪个小领导被纪委带去谈话了,小道消息满天飞。

    两个中年妇女聊起八卦,真恨不得一人抓一把瓜子呢。

    李悠南觉得好笑,他知道老妈一向喜欢听八卦,这一点和别的中年妇女没什么不同。

    相比于她们两人的兴奋,赵若萱就有些无聊了。

    而且大概是头一回坐这么久的车,一路上她问了好几次“还有多久”。

    这会儿,她已经不相信其他人了,自己拿着手机看导航,看到还得两三个小时才能到九寨沟,整个人都绝望了,没精打采地靠在窗户边上望着外面的风景。

    让人遗憾的是,此时还没进入阿坝的地盘,国道的路也不太好,一路上看上去有些荒凉。

    随后,她从一个角度看到了后视镜里的李悠南。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刚好看到李悠南的眼睛。

    那双眼睛温和又沉着,看看路,又随意瞟一瞟倒车镜,随后下一刻瞟见了后视镜里的赵若萱。

    大家都知道光路是可逆的。

    赵若萱赶紧装作不经意地望向别处。

    此时,两个妈妈聊到了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孩子与教育。

    当然,这个话题不是李悠南的妈妈挑起的。

    李悠南的老妈知道自己儿子很优秀,尤其是学习成绩,在中国,学习成绩永远是全家人聚焦孩子的核心。

    但越是这样,和别人聊天时,她就越克制讲儿子学习的冲动,毕竟那会显得炫耀,不太好。

    反而是一些别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篮球打得好、包饺子包得好、会穿搭……这种在绝大多数家长看来没什么卵用又无伤大雅的技能,老妈会十分骄傲地跟大家炫耀,这时候别人夸两句也不伤和气。

    不过在自己闺蜜面前情况特殊些,李悠南的妈妈不提,赵小芳却会主动提起学习成绩。

    赵小芳先是夸耀了一番李悠南的成绩,随后自然而然把话题扯到赵若萱身上。

    这一次在外人面前,她略微斟酌了一下用语:“若萱啊,你在学习上面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多请教一下李悠南哥哥。”

    赵若萱微微叹了口气,没有吭声。

    她讨厌聊学习,因为要是学习成绩好,她就不会选择画画了。

    对于有的人来说,学艺体是真心喜欢;对于有的人来说,学艺体是逃避学习的借口,而她是后者。

    见气氛有些尴尬,赵小芳便主动跟李悠南聊起来:“悠南,你是怎么学习的呀?也教一教你若萱妹妹呗。”

    赵若萱瞥了一眼自己老妈,欲言又止,但迟疑了一下,终究没说话。

    一路上没怎么跟李悠南聊天,没想到一说话就要聆听人家教诲了。

    此时车子爬上了黄土梁,前面是黄土梁隧道,一进去看不到出口,目测得有七八公里长。

    从洞口穿出去就到了九寨沟的县城地界。

    李悠南略微降了车速,随后有些轻松地说:“高考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说实话当时怎么学的都忘得差不多了,反正就是上课听老师讲课,下来完成作业。”

    李悠南说得极为简单,赵若萱微微松了口气,幸好不是长篇大论教她什么学习方法。

    而且赵若萱还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李悠南一点都没有打算顺着这个话题装逼的意思。

    她遇到过太多那种好为人师,其实就是享受教别人学习自己装逼的人了。

    李悠南哥哥还真是不一样呢。

    但是赵小芳忍不住顺着李悠南的话延伸了几句,诸如学习这么简单,肯定没上课好好认真听讲,下来做好作业之类的。

    乖巧了一路的赵若萱在即将抵达九寨沟的时候,开始逐渐暴露本性。她呛了自己老妈两句。

    最后甩出两句:“如何呢?又能怎?”

    赵小芳愣了一下子,这种属于年轻人的网络用语,一时间让她没有反应过来,但很快也不高兴了,这句话实在是太欠扁了,谁听谁知道。

    这时李悠南的妈妈打了圆场,岔开话题。

    九寨沟是一个很奇异的地方。

    读书的时候,地理课本上有句话写道: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为主,这种形式在九寨沟得到了直观的诠释。

    县城当地的居民基本上以汉族为主,而且口音明显不像四川这边的,反而更偏向甘肃。

    他们在县城稍作停留,休息了一下,随后并未打算在县城过夜,而是直接开车往40公里外的景区沟口驶去。

    据说仅景区周边的村寨民宿酒店,容纳七八万游客轻轻松松。

    等他们把车开过去,明显能感觉到景区周围是藏族的聚居地了。

    这里人们的口音乃至长相,都与县城有很大区别。

    即便不说藏语,他们讲的方言也是四川话,有一种仿佛40公里就跨越了一个省份的美。

    到了景区附近,李悠南直接开车前往预订的一间民宿,安排两家人住下。

    这间民宿的位置,距离景区沟口有几公里远。

    它的缺点是稍微有点远,优点则是价格相对便宜,而且更亲近自然。此时正值九寨沟的旺季,景区附近游客很多。

    从网上的订票数据来看,明天进沟的人有近3万,那么当日滞留在景区周边的游客甚至可能达到6万人左右。

    所以出去闲逛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人来人往。

    想到这里,李悠南和老妈也有一丢丢小小的担心,明天会不会出现排很长队的情况,要是人山人海的,那就有点糟糕了。

    不过李悠南计划在九寨沟玩三天,除了著名的九寨沟风景区,他还联系了一个当地粉丝,约好逛完景区后去附近露营烧烤,如果进景区的体验差,那就在其他地方补偿回来。

    因为晚上可能还要用手机跟JK龙讨论一些关于视频的事,所以李悠南跟老妈分开睡,免得打扰她休息。

    在房间里,JK龙问李悠南:“上次游轮公司的酬金到账了没有?”

    李悠南查了一下,还真有一笔5万块的收入入账。

    他有些兴奋地说:“到账了,我马上把你的分成打给你。”

    JK龙懒洋洋回了句消息:“随你吧,我不是找你要钱的。”

    李悠南早就习惯了JK龙这种态度,毫不在意地说:“我知道。对了龙哥,上次我就想跟你说这事了,你什么时候有空?咱们俩面个基呗,合作这么长时间了,我还不知道你长什么样子呢。”

    虽然这个请求以前也提过,被JK龙无情拒绝了,但李悠南觉得那时候还不算熟,现在已经很熟了。

    然而JK龙依旧不咸不淡地回消息道:“我不想见你,两个大男人见什么见?”

    李悠南一时有些无语,但又莫名觉得有一种奇怪的合乎逻辑的感觉,两个大男人见什么见?嗯,有一种诡异的合理性。

    李悠南有些遗憾地说:“那行吧,你什么时候想通了咱们再见面,一起去找个地方闲逛一下。”

    JK龙岔开了话题:“明天你可以搞一个直播,九寨沟这地方的流量还不错,而且我听说这里的服务质量很好。网上有评论说,别的景区5A是因为他们有5A的水平,而九寨沟是5A,则是因为景区的上限只有5A,也不知道是不是吹出来的,你明天去体验一下喽。”

    李悠南发现JK龙似乎很喜欢建议自己开直播,他微微叹了口气,不过想了想,自己确实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直播过了。

    作为一个视频主,吃这口饭,适当开一下直播,的确有意义,便答应了下来。

    晚上的时候,附近依旧很热闹。

    老妈给李悠南发来了消息,让他帮忙去楼下买一点洗漱用品,民宿里的一次性牙刷牙膏她用着不习惯。

    对于老妈这种有点矫情的要求,李悠南当然无条件满足。

    相比于那种没苦硬吃的父母,李悠南老妈这种看似矫情,其实更接年轻气,更受欢迎。

    李悠南下楼的时候,有些意外地看到了赵若萱,这会儿她也在楼下,拿着一部手机嘚吧嘚吧说个不停。

    她看到李悠南了,也不避讳,简单打了个招呼。

    李悠南有些好奇地过去瞧了一眼,赵若萱将手机翻转过来,对他说:“我在直播呢。”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你也直播?”

    这句话其实没别的意思,毕竟李悠南自己也要直播,所以问得很合理。

    但是赵若萱耳朵里这话就有了另一层意思……类似于,就你还直播?她脸色微微变了变,随后很不服气地说了句:“可别小看我,我粉丝可多着呢。”

    李悠南顿时乐了,也没解释,点了点头:“你赚到钱了吗?”

    赵若萱的表情变得有一些古怪,看李悠南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你怎么这么土”的意思。

    她说:“直播不是你想的那样的,要赚到钱,没你想的那么容易的,你不懂直播吧?”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一时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便又岔开话题:“你有多少个粉丝啊?”

    赵若萱努力让自己语气显得平淡,看似随意地说:“也不算特别多啦,也就才几千粉丝。”

    李悠南心想,还真不怎么算多呢。

    赵若萱原本有一些期待着,李悠南嘴里能蹦出一句类似于哇这么厉害啊之类的话,但她遗憾的发现李悠南不为所动,于是心里面不免更加确定李悠南完全不明白几千个粉丝意味着什么了。

    什么啊……这种00后平时都不玩儿直播的嘛?跟10后已经……有代沟了?

    有!

    赵若萱对着直播间说:“行了,今天的直播就先到这儿吧,我也先下播了。”

    她将手机收起来,问道:“悠南哥,你这会儿要去哪儿啊?”

    李悠南指了指旁边的一家小超市:“去买点东西,你有需要的东西吗?我顺便一起给你买一点。”

    赵若萱想了想:“我跟你一起去吧。”

    这算是两人第一次单独相处的时间了,没有了双方父母,赵若萱也更加赤裸地展露一些自己的本性。

    她大大咧咧地说:“悠南哥,我听说你辞职了,上海那地方多好啊,你干嘛要跑回来呢?”

    两人慢悠悠走进超市,李悠南一边挑选东西,一边看了一眼赵若萱,笑了笑:“上海是挺好的,嗯,不过你去过上海吗?”

    赵若萱愣了一下,沉默了一下:“虽然我没去过,但是上海肯定比这里好啊。”

    “那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评价了。”李悠南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既没反驳,也没给出结论。

    他将东西挑选好拿去结账,赵若萱沉思了一下,又问:“那你现在干什么工作的?赚的有在上海那边多吗?”

    李悠南轻轻笑了笑:“你很在意赚的多不多嘛?”他随手拿起收银台旁边的一块巧克力,一起结账,又说:“不过呢,现在赚的比以前可要多得多了。”

    赵若萱愣了一下,眼神里有一丝怀疑。

    李悠南没有过多解释,结完账后,两人慢悠悠地往回走。

    ……

    第二天,尽管他们起得已经算比较早了,但老妈不是个手脚麻利的人,甚至有点啰嗦,磨磨蹭蹭的。

    李悠南也不催促,就慢悠悠地等着。

    等老妈收拾好出门时,已经9点多了。

    赵若萱的妈妈赵小芳,有些无语地说:“今天要进沟,都不知道早点起来,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

    老妈也不辩解:“你跟第一天认识我似的……生什么气嘛?”

    来到景区门口,果不其然看到黑压压全是排队的人,真是人山人海。

    见到这一幕,赵小芳无奈地叹了口气,李悠南也心头微微一沉,这么多人排队,不知道进到景区里面得多久。

    只有老妈好奇地东张西望:“这么多人啊……”

    排队时,和赵若萱他们母女俩分开了,李悠南拿出手机,打开了直播。

    不多时,直播间开始涌入观众,很快就有了上千人。

    李悠南给大家展示人山人海的场景,笑着说:“到九寨沟了,这里是景区门口。”

    弹幕里飘着各种各样的文字,李悠南根本没空去看。

    然而,让几人都没想到的是,看似众多的人就像流水一样,几乎毫无停顿,源源不断地流进了景区。

    本以为至少得排几个小时的队,没想到不到10分钟,他们就顺着人流上了景区的摆渡车。

    两个老妈约定好在落日朗中转站汇合。

    李悠南算是见识到了九寨沟那堪称国内景区调度管理天花板的能力。

    一眼望不到头的排队队伍,20来分钟后,所有人都被摆渡车送到了景点。

    整个九寨沟景区很大,几万人在智能调度系统下被均匀分配在各处,几乎看不到什么人了。

    李悠南和老妈在诺日朗中转站下了车,一边无聊地等待赵若萱她们母女,一边继续直播。

    老妈很热情地跟直播间的朋友们打招呼。

    不多时,另一辆摆渡车也在诺日朗中转站停了下来。

    赵若萱先跳下了车,她手上拿着自拍杆正在直播,得意洋洋地跟大家介绍这里是哪里。

    后面的赵小芳无奈地叹了口气。

    随后,赵若萱看到不远处的李悠南也在直播,她脸上浮现出一丝古怪的笑容,朝着李悠南走过去,目光盯着李悠南的手机:“悠南哥,你开始玩直播了?”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他看到直播间里跳出无数个弹幕:“谁在叫你啊?”

    相比于赵若萱还有自拍杆装备,李悠南的直播就只是拿着手机,看上去草台多了。

    旁边的老妈笑了笑:“呀,若萱你也在直播呢,你跟悠南还是同行?”

    赵若萱有些得意地说:“阿姨,我跟悠南哥可不一样,悠南哥应该是第一次直播吧,我是真的在搞直播,直播间里这会儿都有70个人了!”

    李悠南的老妈愣了一下,有些疑惑,听起来好像70个人已经很厉害了?那儿子直播间6000多个人算什么呢?

    此时,赵若萱凑到李悠南的手机旁边:“悠南哥,你直播间多少人了?”

    随后,她看到李悠南手机屏幕上还在不断跳动的在线观看人数。

    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722/2837576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