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穿越第一日:菌子!【8千字!】
推荐阅读:从火影开始提前兑现未来 路基艾尔弱?可曾听闻黑暗火花 搬空家产去部队,禁欲长官痴宠我 分身万界:憧憬成为光之巨人 穿到七零,我成了全大院最靓的崽 木叶:宇智波的绝对正义 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海上兽世:罪雌人鱼她是万人迷 希腊:我就是宙斯! 末世:你惹她干嘛?她是修仙的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和马菁对视了一眼。
马菁默默的收起手机,迟疑了一下才问:“那个,嗯,你最近这几天有没有什么安排啊?”
李悠南一脸淡定的说:“大的安排倒是没有,有什么事情吗?”
“嗯嗯嗯……”马菁说,“你对穿越旅行感不感兴趣?”
李悠南默默的抬头看了看天空,漫不经心的回答道:“穿越旅行啊,这个,以前没接触过啊,嗯,一般吧……”
马菁靠在车窗上认真的说:“你不是一个旅行博主吗?又有越野车,其实这个很有意思的,你去体验一下。”她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试图说服李悠南的话。
李悠南觉得好笑,但脸上还是装出一副“随便啦,就那样”的表情点了点头:“嗯,听起来是挺有趣的。”
马菁见李悠南似乎有一些心动,趁热打铁说:“是这样的,我们的车队里刚好空缺了一个位置。”她话没说完,李悠南就打断道:“刚才听到你讲电话了,是有人突然去不了了对吧?需要一个……替补?”
被李悠南如此直白的戳穿了,马菁索性也不装了,点了点头:“的确是这样的,我们这个车队要凑齐六台车子出发,不然的话他们要延期。”
马菁的坦诚,倒是让李悠南有一些意外,他点了点头:“嗯,然后呢?”
马菁深吸一口气,郑重的说:“所以我想邀请你加入我们的车队,费用的话我可以帮你出,怎么样,同意吗?”
李悠南心头觉得好笑,他自己本来就有意愿想去体验一下,反倒是马菁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不过他也知道马菁是那种做事比较利落独立的女生,这种时候就不要再故意卖关子逗她了。
李悠南说:“那这样多不好意思啊。”
马菁还以为李悠南是想要拒绝她,微微叹了口气。好在下一刻李悠南就说:“那,那好吧。”
马菁的脸上这才绽开了笑容,点点头:“那太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说定了,你能保证不反悔了吧?”
“不会,我不是那样的人。”李悠南说。
马菁心情大好,立刻拿出手机给那边的领队打了个电话:“说这边我的人找到了,嗯嗯,效率还行吧,这回你可别再鸽我了,时间和地点都按原计划进行,好的!”
将电话挂断以后,马菁想了想,又说:“还有两天时间,你可以再做一些准备,补充一下物资什么的。当然了,车队里面有专门负责保障的人员。我先回成都也去做一下准备,到时候我们两个可以一起过去。”
将这件事情说定以后,马菁便开车走了。
……
晚上,回到家里,李悠南简单的跟老妈说了一下这件事。
倒也没说的有多详细,只是说自己又要出发去旅行了,在川西那边。
老妈也没有多问,毕竟穿越这事情带有一定的风险,如果讲得太细,免得让老妈担心。
随后,李悠南回到房间,又跟jk龙说了一下。
jk龙的反应则要兴奋得多了,他回消息说道:“听起来很有意思啊,到时候别忘了拍视频。哦,对了,如果是去野外的话,你可以搞一台无人机,拍一些空中的视频画面,到时候剪出来的效果会更棒。”
随后jk龙又想了想说:“你是跟那个福特烈马的车主一起去对吧?那么我把那个改装车的视频里面,再剪一点内容进去,就是说你要去穿越的这件事给粉丝们做一个类似预告的东西,把他们的期待感先拉起来。”
最后jk龙又说:“还有你车子里面肯定还要做一些改进吧,到时候都拍成视频,尽量把车子弄得舒服一些,期待感才能拉得更高。”
李悠南哑然一笑,回复道:“你怎么比我还激动?”
jk龙沉默了一下,才说:“我没有激动啊,我只是觉得你这个视频肯定有看点,作为你的剪辑师,有一点高兴罢了。”
李悠南总觉得jk龙言不由衷,但也懒得深究,就回了一个“哦”字。
jk龙回了消息:“那你去忙吧。”
随后的两天时间,李悠南开始做起了出发前的准备。
首先轮胎肯定是要换的,这台车子的原装轮胎是公路胎,虽然也是品质比较好的高端公路胎,但真的放在野外的非铺装路段,还是有一些吃不消。
马菁已经发来了大概的一个路线,李悠南也查了一下,这条线路全长几百公里,不算是很长,路上也基本上没有特别难走的越野路,甚至有一些极端一点的爱好者开轿车不怕爆装备,也走过。
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李悠南还是换了全套的ko3。
酷路泽的轮胎要大一点,285的轮胎,加上备胎一共5个,花了差不多1万块钱。
换上全地形越野胎以后,这台车子从外观上来看明显更霸气了。
储物空间倒是不需要再额外拓展了,酷路泽的空间本来就足够大,而且李悠南的车上又只有他一个人,能放东西的地方就更多了。
况且酷路泽加装行李架之类的东西会很不协调。
因为车队里面有皮卡车,带了专业的维修工具包,所以李悠南也不必再带一些维修工具。
想来想去其实并没有太多需要自己带的东西,但为了晚上休息得好,李悠南把车里的移动电源做了一下升级,加了两个移动电源,加上原来的移动电源,一共有4度,带一个车载的小冰箱也绰绰有余。
这一套设备他用木工给固定在后备箱的一侧,看上去十分整洁美观。
除此之外,他还带了一套便携式的太阳能发电板,最大功率有1800瓦,阳光如果好的话,两个小时就能把电小二的电充满,折叠起来也并不怎么占空间。
除了这些东西以外,就是一些露营的补给和装备了。
最后为了让车子更有越野的氛围感,他在门后面还加了一个工兵铲,另一边则放了一个插旗子的卡扣。
以前经常能够看到那些越野车队背后插一个旗子,看上去很酷,这一次他也可以得瑟一下了。
李悠南并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什么遗漏。
毕竟这也是他第1次玩长途穿越,以后有了经验,需要带什么东西就更清楚了。
改装的过程他也拍成了视频发给了jk龙。
jk龙很快就剪好了视频发了过来。
李悠南检查了一下,没什么问题,便上传了视频。
视频的结尾是一个关门的镜头,配文是:“明天正式出发,请大家持续关注!”
视频刚发出去没多久,就已经有人开始催更了:“虽然你明天才出发,但你不能今天就更新吗?”
李悠南虽然知道是粉丝在玩梗,但还是忍不住被逗乐了。
……
这一次的穿越车队在成都汇合。
李悠南先是开车找到了待在成都的马菁。
值得一提的是,马菁并不是四川人,她跟陈坤杰是老乡,都是重庆的。
与马菁汇合以后,她便直接带李悠南去和车队的其他人会合。
汇合的地点在成都郊区的一个农家乐里面。
他们的车子抵达的时候,农家乐的院坝里已经停了七八台车子。
他们这个车队,从川西穿越的规模来看,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车队了。
有两辆保障车辆,是改装过的皮卡,都是长城炮。
李悠南一眼就认出了保障的车子,因为货斗里面装满了各类保障物资。
而剩下的几台车子,其中有一台是领队的车子,另外的全是跟李悠南他们一样,参加穿越旅行的玩家。自然而然,参加这一次穿越旅行车队里的人基本上都是新手小白,不过单看装备的话是非常豪华的。
李悠南看到了一台猛禽,一台霸王龙,一台方程豹豹5,还有牧马人和路虎卫士。
马菁到了以后给领队打了个电话,不多时,农家乐里面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有一些热情地迎上来:“那我们人就到齐了!”
马菁给领队介绍李悠南,又对李悠南说:“这位就是这一次穿越的领队了,他叫齐顺义,你叫他老齐就行。”
齐顺义主动跟李悠南握手:“欢迎加入我们这一次的穿越车队。”
李悠南自然也不会怯场,很从容地跟这位领队握了手。
接下来的流程是吃中午饭,大家都围坐在一个桌上,顺便领队会讲一下出发后的一个基本情况和要求,彼此再站起来自我介绍一下。
李悠南自然跟马菁坐在一起,他注意到,这一趟参加穿越的玩家除了他跟马菁是,以及一个姓张的老头单人单车,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两人一车,而且大都是一男一女的搭配。
老张一看就是一个那种性格比较犟的老头,说话也不怎么经大脑,看了李悠南和马菁一眼,笑哈哈的说:“你们这么年轻就跑出来越野啊?可别半路爆装备提前离队了哟!”
马菁皱了皱眉头,没有搭理老张。
李悠南也没有理会,任由这句话掉在地上。
齐顺义见状,站起来,给大家敬了一杯酒,说:“首先呢,是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大家这一次的穿越领队。”
“我们这一次穿越的路线,一共有三条,全程大约是4天3晚,其中有一天是野外露营,两天会在就近的县城入住。”
“整个旅途不会走特别危险的路,但是呢,毕竟是越野穿越,还是会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发生,希望大家到时候一定要听从统一的指挥。”
“当然了,也不要太紧张,川西穿越总的来说是没有太多危险的,而我们选择的路线也是非常适合新人玩家初次体验的。”
“这条线路上面,大家基本上可以看到全国80%的地质景观。接下来,我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负责这次穿越行程的几名随行人员,我们的厨师老周,机械师……”
他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几名保障人员,随后便让每个人轮流发言一下,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依次站起来自我介绍发言。
能够以长途穿越作为自己爱好的人,跟一般的旅行者不同。
这种群体往往有钱而且有闲。
类似李悠南和马菁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多,基本上都是以中年为主,就算不是事业有成,也属于是在社会上掌握了一定资源的群体。
所以站起来发言的人,口才大多不错,先介绍两句,然后表达一下对这一次穿越旅行的期待,诸如“希望我们这一次旅途一切顺利”之类的。
轮到李悠南的时候,李悠南站起来并没有太多废话,只是微笑着说了一句:“我叫李悠南,很高兴可以加入车队。”
而马菁则更加简单,她站起来只说了两个字:“马菁。”
同行的车友给李悠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坐在他对面的一个酷似刀郎的大叔。
倒不是因为他特别有特色,而是他旁边的女朋友竟然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姑娘。
从年龄上看,大叔给小姑娘当爸爸是绰绰有余了。
他姓陈,姑且叫他老陈吧。
老陈在李悠南和马菁做完自我介绍以后,便哈哈大笑起来,说:“没想到咱们车队里竟然还有这么年轻的人呢。”
负责车辆维修的机械师有一些严肃地说:“虽然我们选择的路段不算是特别的极限,但是有一些地方交叉轴、炮弹坑都是有的。大家在过的时候,尤其是你们两个年轻人,一定要小心谨慎,必要的时候,就让车队里的其他人来帮忙开也是可以的,千万不要逞强。”
此时,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点了点头,又说:“还有车子的性能也很重要,你们俩开的是什么车?”
戴眼镜的中年人是在场的所有人当中看上去文气最重的,如果只看外貌,根本想象不出他跟越野有什么关系。
中年人姓许,名叫许成才,他也是车队唯一的混动车方程豹豹五的车主。
刚才介绍的时候,许成才说他的职业是一名工业工程专业的工程师,算起来跟李悠南一样,也是理工类的。
李悠南笑了笑,说:“我开的是酷路泽v8,她开的是福特烈马。”
说着,指了指马菁。
许成才点了点头,说:“福特烈马还行,酷路泽的轴距太长了,有些路段还是不怎么好过的。到时候你不要离我太远了,必要的话我可以救援你的车子。”
李悠南知道,方程豹这车子作为电动的车子,动力来源是电机,能在最小的速度就爆发出极大的扭矩,除了车身太重,基本上没有什么缺点,论通过性的确是比酷路泽要强上不少的,而且动力很强,有很强的救援能力。
李悠南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
不过随后的聊天里,李悠南也隐隐感觉到了在场的其他车友对他和马菁的担心,或者说是……不信任。
毕竟他俩年轻嘛。
吃过了午饭,大家就准备要出发了。
领队给每个人发了一面旗子,插在后面看上去很酷。
机械师挨个检查了所有人的车况,主要是轮胎、动力系统。
随后在出发前,领队给每辆车发了一个对讲机。
这是一种户外对讲机,上面有显示屏可以看到频率。
领队将所有人聚在一起说:“现在给大家发的这个对讲机,会是我们接下来行程里最主要的通讯工具。”
“要知道有很多地方是没有信号的,只能通过对讲机来保持通联。”
“这个对讲机的有效通信距离是在3公里,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脱离这个范围。”
“到时候正式出发以后,我的车子会走在最前面,保障车辆会走在最后面。我会随时跟最后一辆车子报告点位,确保所有人不脱离车队和我们的通信范围。”
李悠南领到了那个对讲机,把玩了一下。
他的车上毕竟有车载电台,可比这个对讲机要靠谱得多。
对讲机不会超过5瓦的功率,而李悠南的车载电台是50瓦的功率,并且李悠南有C级的操作证,理论上,他用那台车载电台可以与全世界任意位置的人电波通讯……特定条件下。
而就算在这一次的穿越当中,当做正常的对讲机用,他的通讯范围也可以达到二三十公里,远超对讲机。
领队又说:“频率给大家已经设定好了,大家不要去调整频率。如果没有其他什么问题的话,那咱们就出发吧!”
所有人登车。
李悠南坐上他的小酷,拍了拍方向盘,笑眯眯地说:“老伙计,出发了!”
此时的他握着方向盘,自然也是有些兴奋的。
这是他第1次参与越野穿越这种小众的爱好,虽然前面也做了一些功课,对接下来的旅程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说实话,在网上看和去到那些地方绝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李悠南将出发前的准备也都拍成了视频,准备等到了地方以后就发给龙哥。
从成都出发,第1站是石棉县。
李悠南并没有用发的那台对讲机,而是用自己的车载电台接入了以此呼叫的频率。
这对于一个电台操作员来说,根本就不叫操作。
那台对讲机倒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下车以后偶尔或许用得上,所以李悠南也将它放在顺手可拿的地方。
他将那台车载小冰箱搬到了副驾驶位置上,顺手就能拿到冰镇的饮料喝。
他喝着饮料,一面听着电台里那些车友们插科打诨的聊天声,偶尔拍一下路上沿途的风景,当做素材,倒也很惬意。
因为参加这一次穿越的车友其实都是新人,所以能够感受得到那些大叔也很兴奋。
去石棉的距离200多公里,三个多小时就能到。
虽然这个距离不算短,但是跟一个人驾车感受不同,开得十分轻松,不知不觉就抵达了线路的出发点。
这个过程中,自然有的人开车速度没有那么快,也有的大哥开车比较激烈,彼此距离拉得很开。
好在尾车一直控制着车队的距离,不管你怎么快,你不能快过头车,再慢也不能让尾车把你超掉。
这一头一尾,让整个车队没出什么意外,顺利抵达了石棉。
稍微做了一下休整,这会儿的时间已经到了下午4点过。
石棉是这次穿越旅行的正式起点。
今天他们的目的地是湾坝镇,晚上住宿的地方也在湾坝镇。
让李悠南略微有些兴奋的是,九龙,也就是他们这次穿越的中途地点,也有一个打卡点位,在穿越的同时还能完成一个打卡任务。
离开县城,道路明显变窄,贴着山壁向上爬。
窗外的绿色越来越浓,山势也更陡峭了。
九月底的山里,阳光斜射进来,已经不晒了,反而有种温吞的感觉。
越往上开,遇到的车辆越少,发动机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里显得格外清晰。
偶尔路过一个小村落,能看到零星的房子和晾晒的玉米,但很快又被甩在身后。
空气确实变得清冽,李悠南深深吸一口,带着点植物和泥土的味道。
开了一天的车子,这会儿对讲机里闲聊的声音已经没有了,看得出来大家似乎都有一点疲惫了,只有领队时不时开两句玩笑话,调动一下气氛。
“湾坝镇到了。”
李悠南的车子并没有掉太多的队,他听到车载电台里领队的这句话,片刻就追上了领队。
李悠南有点意外。
它比想象中更……简单。
一条不长的街道,两边是些低矮的房子,有小卖部、饭馆。
人很少,很安静,只有他们这几辆风尘仆仆的车子打破了这份宁静。
下午四点多,阳光被周围的山峰挡住了一些,镇子已经提前进入了黄昏的感觉,有点凉飕飕的。
他们计划的宿营地就在镇子边上,一块靠近溪流的平整空地。
把车停好,打开车门,山里的凉意立刻裹了上来,李悠南赶紧把外套穿上。
搭帐篷、搬行李,一阵忙活。
随行的人员会帮忙搭帐篷,但是李悠南和马菁就不需要了,看着他们吭哧吭哧的忙碌着搭帐篷,马菁嘴角微微上扬,在这种时候才觉得自己花的钱很值得。
除了他们两人以外,还有开方程豹豹五的许成才也不需要搭帐篷。
李悠南这会儿才有空去参观了一下许成才的车。
许成才的后备箱同样改了床,不过就比较简陋了,只是用一个充气床垫。
但是这辆车子自带电源,除了车子本身带的三十几度电,还可以原地驻车发电,理论上说电能储备有好几百度,而且晚上可以一整晚开空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李悠南的车子睡起来还要舒服……空调自由嘛。
不过在参观了李悠南和马菁的车子以后,许成才还是有些羡慕了,相比于改好的大床,他的空气床垫就显得有些寒碜了。
营地边有条小溪,水流声哗哗的,是这里主要的背景音。
收拾停当,大家的心思就全跑到“云海”上去了。
这也是这一次旅行第一个值得去看的打卡点。
镇上的人告诉他们,这个季节,傍晚时分上山,运气好能看到很壮观的云海,就在镇子附近的山坡上。
检查车辆时,发现其中一辆的胎压有点低,机械师很麻利地给打上了气。
领队齐顺义哈哈大笑说:“还行,这会儿只是胎压有一点问题,希望我们这次旅途不要发生爆胎的事件……虽然概率比较低。”
听到这话,马菁微微皱了皱眉头,说:“这条路上面经常爆胎吗?”
齐顺义点了点头,又说:“不过,也不用太担心,爆胎是很正常的嘛,遇到那种有难度的路,我会停下来等大家都到,然后再一台一台地挨个过去。”
接下来是上山看云海的安排。
“这会儿上去,怕是要赶着天黑下来咯。”
齐顺义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我会带队上去,厨师和咱们的副领队在下面给大家准备晚餐,但不强制要求所有人都上去,准备上去的人10分钟后在这集合。”
他的话像是一点提醒。
李悠南抬头看,天色确实比刚才更沉了一些,西边山头的太阳已经快看不见了。
山里的天黑得快,他们是知道的。
心里盘算了一下:现在开车上去,到能看云海的地方,估计也就剩下不到一小时的光线了,而且下来肯定得摸点黑。
大家互相看了看,几乎没人犹豫。
“来都来了。”
“上去看一眼,不行就撤。”
“走!”
引擎再次发动的声音里,带着点明知时间紧、却不愿错过的倔劲儿。
车子离开镇子平坦的路面,拐上了更窄、更陡的土路,向着更高的、被暮色笼罩的山坡爬去。
车灯已经提前打开了,两道光柱刺向前方渐浓的昏暗。
路边的树林在车灯扫过时,显出黑黢黢的影子。
能不能看到云海,此刻倒显得不那么绝对重要了,更像是一种必须去尝试一下的仪式感。
车轮碾过碎石,车身轻微摇晃,他们朝着那片未知的、被期待着的云雾,一头扎进了山岭的夜色里。
那一刻的感觉很清晰:疲惫的身体里,有种固执的念头在撑着——既然走到了这里,山就在眼前,哪怕只看一眼模糊的轮廓,也得亲自上去确认一下。
镇子的灯火在身后越来越小,前方的黑暗和未知越来越浓。
这趟临时起意的上山路,与其说是追逐云海,不如说是对他们自己这点执念的一个交代。
山里的夜风透过车窗缝钻进来,有点冷,但握着方向盘的李悠南,手很稳。
……
车子在碎石路上颠簸了约莫半小时,光线消失得比预想的更快。
最后一段陡坡,车灯只能勉强撕开前方几米浓稠的黑暗,两侧是高耸、沉默的树影。
停车的地方是一块相对平坦的土坡,熄火下车,山风立刻穿透了外套。
脚下的世界完全沉入了黑暗,仿佛大地消失了。
抬头,头顶的夜空倒是异常清晰,几颗星很亮。
所有人都打开头灯,光束投向下方,起初什么也看不见,只有虚空。
适应了黑暗的眼睛,努力分辨着。
终于,在下方极深极远处,景象开始浮现:那不是想象中的、与他们齐平的浩瀚云海,而是沉在谷底的一片巨大雾湖。
它并非静止,灰白色的雾气在深渊中缓缓翻涌、流淌,像某种巨大生物沉睡时的呼吸。
月光偶尔艰难地穿透薄云,在雾气的表面投下几片朦胧的、银灰色的光斑,随着雾的流动而明灭变幻,才让人惊觉这片雾湖的广袤和深度。
它离他们如此遥远,冰冷而神秘,无声地填满了整个山谷。
风吹在脸上,带着湿重的寒意。大家沉默地看着,有人低声说了句:“原来在这儿…”
语气里是长途跋涉后终于得见的释然,也夹杂着对这份深沉的敬畏。
花了大力气摸黑上来,看到的并非触手可及的壮丽画卷,而是深谷中一片遥远、流动的雾之深渊。
它没有想象的震撼,却有一种独特的、令人屏息的孤寂感。
现实与预期不同,但也并非毫无看头,只是需要换一种心境去接受。
李悠南这一次出行还带了专门拍视频的摄像机,进光效果要好一些,拍出来比手机看上去更震撼一些。
他将眼前的这一幕认真拍下来,又拍了几张照片。
停留了十来分钟,寒意已经刺骨。
下山的路更需谨慎,车灯小心翼翼地在黑暗中摸索,速度极慢。
回到营地时,镇上早已一片漆黑,只有他们营地亮着几盏头灯和篝火的光。
溪水声在夜里显得格外响亮。
身体里绷着的那股劲儿泄了,疲惫感像山一样压下来。
而齐顺义他们团队的晚餐准备得很不错,所有人围着篝火取暖吃东西,热闹地交流着刚才看到的景象,有人觉得值得,有人觉得路太难走。
就在大家烤着火,恢复体力不少时,同队的老张,拎着个小塑料袋凑到火堆旁。
火光映着他有点兴奋的脸。
“嘿,你们看,”他压低声音,带着点献宝的意味打开袋子,“刚才在山上等你们看云的时候,我在旁边林子里转悠,捡到的!”
袋子里躺着几朵蘑菇,形状不算特别奇特,菌盖是浅褐色,菌柄粗壮,沾着新鲜的泥土。
“哟,老张行啊!”
“这能吃吗?”旁边几个人凑过去看,七嘴八舌地问。
老张嘿嘿一笑,颇为自信:“认识!这种我们老家山上也有,叫荞巴菌还是啥,炖汤可鲜了!纯野生的,好东西!”
他小心地把袋子收好,“明天早上弄早餐的时候,加进去,给大家开开荤!”
李悠南目光望了过去,皱了皱眉头。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722/2837576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