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 > 第273章 年轻人的刀【二合一!】

第273章 年轻人的刀【二合一!】


第273章  年轻人的刀【二合一!】

    后来下山的时候还有一点点小插曲。

    猴子是一种非常聪明,但同时兽性也很足的动物,兽性加一点点聪明混合在一起,让这种生物变得十分顽劣且有极强的报复心理。

    当李悠南准备开始下山的时候,猴王竟然纠结了七八只猴子在后面追赶他。

    当然,说是追赶,实际上它们也不敢贸然冲过来,只是在距离李悠南十来米开外的地方不断上蹿下跳,朝著他呲牙咧嘴。

    原本李悠南是有些无所谓的,虽然聒噪,但李悠南也懒得和一群湖一般见识。

    但事情的转机发生在猴王捡起一块石头朝他丢了过来。

    李悠南躲开以后,这一下子把他给惹毛了。

    他快速攀岩到一棵粗壮的松树旁边,挂上保险绳,如此一来便可以将两只手都腾出来,接著从兜里取出了弹弓。

    「啪!啪!啪!」

    连续几个泥块打出去,顿时让这只猕猴猴王感受到了来自人类爸爸的爱。

    它一吃痛便往后跑,李悠南又对准它的红屁股一顿输出。

    将猴王打跑了以后,原地剩下的猴子们都有些懵逼。

    李悠南一面微笑著,一面目光冷了下来,与那些猴子们对视。

    「还不走?那我要吃猴脑了。」

    忽然间,猴子们就感受到了一种来自本能的恐惧,几声啼叫后,总算散去了。

    一边下山,李悠南一面时不时地抚摸一下胸前兜里的小乌鸦。

    这只乌鸦的品种是堪称乌鸦中智商天花板的渡鸦。

    同时,渡鸦成年以后也是乌鸦中体型最大的。

    虽然相比于猫头鹰还是要小上一大号,但也和普通的猛禽一样大了。

    当然了,乌鸦并不是猛禽,它们的食物主要是以腐肉为主,所以有一些人会视乌鸦为不祥的预兆,这是对乌鸦天大的误会。

    乌鸦并不是喜欢吃腐肉,如果有条件可以吃新鲜的食物,谁会去吃那玩意儿啊。

    乌鸦对灾害有著极为敏锐的先知先觉,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乌鸦是被视作祥瑞之鸟的,尤其在先秦时代,黑色是尊贵的帝王色,而乌鸦羽毛的黑色中带著蓝紫金属光泽的这种颜色更是被称为玄色。

    所以,乌鸦又被称为玄鸟,一听就特别高大上。

    乌鸦作为不祥之兆,更多是源自西方的传统文化。

    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受到一些西方文艺作品的影响,才让国内对乌鸦的印象被带跑偏了。

    乌鸦是预报灾难的,却被有些人看作是乌鸦带来了灾难,谁能理解乌鸦的内心有多崩溃。

    类似于————

    乌鸦:「人类人类,灾难来了!」

    人类:「快看,乌鸦带来了灾难。」

    乌鸦:「你他妈的————!@#¥%*&*」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乌鸦这种益鸟。

    乌鸦虽然不是保护动物,但同样被列入到「三有」名录,是禁止买卖的,但如此救助一只小乌鸦养在身边,倒是没什么法律风险。

    相比于猫头鹰,乌鸦养起来也有它的乐趣。

    鸦足够聪明,便能够教它做更多有趣的事情,而且乌鸦和鹦鹉八哥一样也能够学会人类说话,说一些简单的词语。

    此时怀里的小乌鸦一声不吭,但能感受到它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脸上。

    一边往下走,李悠南在一些枯木中捉出来两条肥硕的天牛幼虫,喂给小乌鸦。

    想了想又说:「你的羽毛颜色,高大上一点的说法是叫玄色,干脆就叫你玄幻吧。」

    一边说著,一边逗了逗小乌鸦的脑袋。

    在接近地面的一个平台上,李悠南将大乌鸦埋了,如此算是将这件事情告一段落了。

    当他重新抵达地面的时候,所有人早就已经翘首以盼了。

    最先迎上来的自然是警方,索朗顿措见李悠南下来,顿时松了一口气。

    毕竟在他的视角中,李悠南除了是一个参与搜索任务的老师,同时还是一个人民群众,如果李悠南发生了什么意外,这件事情就成了问题,甚至会变成两个问题。

    施救者反而要被别人救助,那么他们作为警察的压力就更大了。

    而此时李悠南平安落地,悬在心口的石头才终于落了地,在轻松之后,剩下的就只剩下钦佩了。

    很难用言语形容此时对李悠南的佩服。

    索朗顿措又抬头望了一下那几乎笔直的悬崖峭壁,仅仅是这样望上去,都会有一种让人胆寒的感觉,谁能想像李悠南就这么不带任何绳索,轻轻松松地爬了上去。

    甚至无人机拍的视频里,他还追逐戏耍了一只猴子。

    赞叹过后,接下来凑过来的自然就是张教授了。

    李悠南将那个乌鸦送给他的移动硬碟拿出来,交给张教授说:「张教授,你看看是不是这个移动硬碟。」

    事实上,在这种深山老林里面能够捡到一个移动硬碟,基本上就已经可以确定了。

    张教授接过移动硬碟,只见这个硬碟上有不少咬痕,显然是猴子留下来的,还有被摔过的痕迹,但无论如何,基本上是完好的。  

    张教授小心翼翼地将移动硬碟仔细查看了一下,竟然眼泪一下子就湿润了眼眶:「真的太感谢了!其他的什么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我只能说,太感谢你了,李老师。」

    尽管李悠南比他年轻了将近两个辈分,但张教授依旧非常尊敬地称呼李悠南为李老师。

    在一旁的年轻秘书也连连感谢,而这一次,张教授说什么也不让秘书来帮他保管这个硬碟了。

    事情到这里便算是顺利地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李悠南和张教授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原本张教授说要请李悠南他们吃饭,被李悠南婉言拒绝了。

    他还要继续出发旅行呢,在这里已经耽误了两天时间,接下来的晚饭大可不必。

    张教授认真地对李悠南说:「以后只要能用得上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李悠南哈哈大笑:「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如果需要麻烦到您的话,那我可就真的开口了。」

    对于李悠南来说,能够在这种地方结交一个重量级的专家,哪怕以后用不上,也一定是有好处的。

    旅途继续。

    希藏偌大的地方,实际上一共只有5个地级市和一个地级的地区。

    如今李悠南已经过了两个地级市,分别是从川入藏后的第一个地级市昌都,以及此时所在的「藏地江南」林芝,而这两个地方的特色分别是冰川和原始森林。

    继续往南走则是山南,山南并不是那么出名,但是这里却是整个藏地的发源地,如果要了解最为原始正统的藏地文化,这里便是首选之处。

    如今在工布江达,便面临著两个方向选择。

    要么是直接往西走,就可以直接抵达LS,要么则是向南走,离开318,就可以去山南逛一圈。

    而在抵达LS之前,李悠南的想法是去山南逛一圈,毕竟来都来了,下一次再走318估计也不知道是哪年哪月了。

    与刘璃简单商量了一下,刘璃自然是没有意见。

    于是李悠南的计划便是从318转走贡桑线、560国道,往山南的方向转过去,再从山南走拉则高速回318。

    车出工布江达就贴著尼洋河走。

    地势是慢慢变化的,没有什么突然的起伏。

    工布江达是林芝最西边的县,此时要往南边走。

    而且林芝是雪区海拔最低的地级市,离开了这里,不管往哪个方向,海拔都是逐渐上升的。

    米拉山口则是一个地理分水岭,山口两侧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态景观,也是——

    这条路上海拔最高的地点。

    当然,这一路上的风景和此前看到的其实大同小异,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而李悠南和刘璃两人也早就过了刚刚抵达雪区时的新鲜期,此时再看山地的景色,自然而然也有些审美疲劳了。

    车子行驶到米拉山口脚下的小镇,值得一提的是,沿路有许多川味餐馆和温泉客栈,尤其是川味餐馆,对于两个四川人来说极有亲切感。

    他们也是难得没有在房车里烹饪,出去吃了一顿。

    川菜餐馆在雪区的占比极高,甚至会给人一种还在川西高原上的错觉。

    吃过午餐,也没有著急马上出发。

    带回来的乌鸦玄幻,此时情绪上还是有些紧张的,尤其是看到团团以后,本能性地惊慌起来。

    毕竟团团是不折不扣的猛禽。

    李悠南在小镇买了一个玻璃柜子给玄幻当窝,当然,也做了一些特殊处理,将玻璃柜的下半段用玻璃刀开了一个口子,打磨光滑,免得伸手进去的时候不小心割到手。

    里面用一个抽屉式的结构做了一个接粪便的小盒子,而柜子的上半段和下半段则用铁丝网分隔开,这样一来,玄幻在窝里面直接拉屎,就会被下面的小抽屉接住,便于打扫。

    而放在恒温的房车里面,倒也不需要在它的小房子里再铺上什么稻草之类的东西了。

    乌鸦喜欢亮晶晶的东西,玻璃正好可以让小家伙高兴一下。

    李悠南将玄幻的玻璃柜放在团团的栖息架下面。

    团团蹦蹦跳跳地走到玄幻前面,隔著玻璃歪著脑袋看这只小家伙。

    小玄幻惊慌失措地往后退了退。

    李悠南敲了团团的脑袋一下:「不要吓著你的小兄弟了。」

    刘璃端来了切好的小块鲜肉,里面混合著熟鸡蛋黄,还有一点核桃碎。

    李悠南接过来科普道:「玄幻现在属于半成鸟阶段,羽毛已经长出来了,可以短距离跳跃,现在的喂养原则就是要带上一点撕扯训练,适配它的喙部发育。」

    「待会儿你来喂它,把食物放在浅盆里,让它自己啄食,或者用绳子拴著肉块挂在玻璃柜子里面,引导它跳起来撕扯。」

    刘璃认真地记下来,随后蹲下来看玻璃柜里面的小乌鸦,又摸了摸旁边团团的脑袋:「团团,你看爸爸给你带了一个小兄弟回来,高兴吗?你可不能欺负它啊。」

    团团咕咕地叫了两声,又蹦蹦跳跳地离开了。

    此时的乌鸦玄幻,大约还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羽翼就能逐渐丰满起来,到时候就可以尝试让它练习飞翔了。

    此时暂时不准备离开,李悠南便带著团团在外面练习了一些基础的指令,比如让它飞回来,又或者让它飞到指定的地方去。  

    为了便于更好地指挥团团,李悠南用车上准备的电子元件做了一个简易的信号接收器,挂在团团的脖子上。

    这个信号接收器有GPS定位功能,并且有一个小小的发声机构,李悠南可以通过远程对团团发布一些语音指令。

    当团团飞到很高很远的地方时,李悠南便可以用这个功能呼叫团团飞回来。

    尝试了几次,团团很快就掌握了这几个指令。

    随后李悠南便放心地让团团自己去玩了。

    在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只要不遇到天敌,比如金雕、胡秃鹫这些更大型的猛禽,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白天的时候,猫头鹰并不喜欢跑太远,它此时视力近视,就在房车附近飞来飞去,回来的时候还一不小心撞在了树桠上,一个踉跄————

    看得李悠南扶额叹气。

    随后团团不出去胡闹了,就在房车里待著。

    李悠南便带著刘璃准备去镇上溜达溜达。

    一个银匠店吸引了李悠南的目光。

    店里面有两个银匠,一个老银匠,一个年轻的银匠。

    老银匠看上去眉目温和,并不做事,只是在一旁看小银匠打银子、做手工。

    ——

    小银匠只是岁数上相对于老银匠要小一点,但整个人长得却是五大三粗,眉眼间隐隐有桀骜之感。

    他们的店里除了有藏族的腰带配饰等等镶银镶金的器物,还有藏刀,各种造型的都有,有弯刀,有1米2以上的大刀,全部都包在刀鞘中。

    见李悠南进来,老银匠上前招呼:「老板,要买点什么?」

    李悠南随口说:「我想先看看。」

    「随便看,随便看。」

    刘璃跟著李悠南,好奇地在店里东张西望。

    有一说一,以李悠南目前毒辣的眼光,自然一眼就能看出许多外行人甚至普通内行人看不到的细节。

    他只是扫了几眼,心里已经对这个银匠店里的东西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怎么说呢?手工的东西和工业工艺品一半一半,甚至可能工业工艺品占比更大一些,尤其是那些藏刀,李悠南一眼就看出来全都是工艺品,生产地或许是义乌或者浙江的某个小作坊。

    李悠南随便拿起一把精致的小刀,拔出刀鞘。

    他一眼就看出来,这把刀虽然是锻造刀,但明显是机械锻打,而非宣传的手工藏刀。

    当然,这把刀在工艺上做了做旧处理,而比较离谱的是,这把刀的售价还不低。

    老银匠笑著说:「老板,你眼光好啊,这把刀配你是非常好看的。」

    李悠南笑著将刀放下。

    在他看来,这把刀是极为失败的。

    从刀的本身性能而言,这把刀用的钢材仅仅是普通的1045碳钢,成本低廉,锻造出来的刀唯一的优点是成本低,其他全是缺点,比如抗锈性差、硬度偏低、

    锋利度保持性差,长期使用还容易变形。

    而从刀的收藏价值而言,这把刀更是没有任何优点可言,毕竟一把工业锻造的刀,有什么收藏价值呢?

    如果它卖十几块钱,李悠南还会觉得物有所值,但这东西竟然卖300多,李悠南一时间心情有些复杂,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宰了。

    而后,李悠南又四处看了看,让他感到有些遗憾的是,银匠店里哪怕是真正手工打制的银器,工艺也做得相当粗糙,完全入不了他的法眼。

    他微微叹了口气,想想也对,毕竟自己的眼光已经不可能被普通的东西所满足了。

    而就在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有三个年轻人走进了银店。

    为首的那个年轻人有著浓密的胡须,但奇妙的是,尽管如此,他却一点都不显老,反而让人觉得他的胡须是刻意蓄出来,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稚嫩的。

    年轻人的脸上带著爽朗的笑容,一进店就直奔那个银匠,一面从身上掏出一把刀:「老板,你帮我看看,能不能帮我修复一下这把刀?」

    年轻的银匠皱了皱眉头,先是嘟囔了一声:「我是银匠,不是刀匠。」

    不过还是接起了那把刀看了几眼,随后便摆了摆手,「这个刀子没办法修。」

    听了银匠的话,年轻人微微叹了口气,难掩失望的表情。

    他的同伴劝他道:「算了算了,不能修的话,你用我的刀就好了。」

    年轻人有些不死心,问:「这把刀修起来的难度在哪里啊?」

    此时,那个老银匠接口笑了笑说:「你这个刀是不锈钢的刀子,不是我们这种藏刀,就算修好了,也肯定没有没修之前那么硬了。」

    年轻人不懂锻刀的门道,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地问:「这是为什么?」

    「这个我一两句话跟你解释不清楚,反正啊,修是修不好的。」

    「可以给我看一看吗?」就在这时,在一旁观察了半天的李悠南忽然开口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李悠南。

    年轻人有些狐疑地看了看李悠南,随后将自己的刀痛快地递给了李悠南。

    李悠南拿起刀看了看,又放在手上轻轻用手指刮了一下刀刃。

    这把刀是一把户外排障刀,比他的那把长猎刀尺寸还要大一些,刀刃上有一个很深的崩口。  

    这刀显然不是手工锻造刀,但在工业锻造刀里也属于比较不错的刀具了,用的材质肉眼倒是不大能判断出具体的型号,但肯定不是粉末钢,应该是高硬度不锈钢,相比于粉末钢也只是稍差一点的钢材。

    李悠南将刀子还给了年轻人,说:「是把好刀。

    这倒不算是恭维的话。

    虽然这把刀从成本和制作的工艺上来看,肯定是没有自己的那两把粉末钢的猎刀好的,但放在工业锻造刀里面,这把刀也仅仅是次于粉末钢的专业户外刀了。

    年轻人对李悠南笑了笑,随后又看著自己的刀认真的想了想,不死心地对银匠说:「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那个老银匠表情有些古怪,皱了皱眉头,随后又耐心地说:「年轻人,你别不相信我的话,我以前其实是一个刀匠,只是我们这个地方不产铁矿,所以我才改成了银匠店,这把刀子,修复出来就没办法用了。」

    年轻人有些疑惑地问:「这是为什么?」

    老银匠笑了笑说:「年轻人,你知道打这种刀子要做哪些步骤吗?」

    旁边有一个年轻人立刻说道:「我经常看锻刀大赛,打这种刀子主要分两步,一步是塑形,一步是淬火。」

    老银匠淡淡地瞥了那个插嘴的年轻人,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这么说其实也对。你既然说到这里,我就给你们讲一讲。」

    「这个塑形,要用炭火把这个刀子烧得很烫很烫,通红通红的那种,这个时候刀子就会很软很软。」

    「然后就开始打造,打造好了,放在水里面呲」的一下子,刀就硬了,也就是你们说的淬火。」

    「而这个刀子没有办法修,关键就在于这个淬火。」

    老银匠说,「我以前是在卡卓打刀的,那地方,我们打刀子都是用山里面的铁矿。」

    「我打了很多年的刀,都是用那一种铁矿石,时间久了以后,刀子红到哪种程度、淬火怎么弄,就有经验了。」

    「后来我换了一个地方,用当地的铁矿石,打出来的刀子要么太软了,要么就是劈两下就崩口碎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年轻人想了想:「是因为铁矿石不一样的原因导致的吗?」

    老银匠哈哈大笑:「说得对,就是因为两个地方的铁不一样!」

    「不一样的铁淬火,用什么样的温度,都是有讲究的。」

    随后指了指年轻人手中的那把刀,「你这个刀是钢刀,重新塑形本来就麻烦,淬火的时候一点弄不好,你这把刀子要不变脆,要不就变软,就废了,所以我说————修不了。」

    李悠南在一旁听得微微点头,虽然银匠的这些经验都来自于自己的经历,没有科学性的表述,但他说的内容是大差不差的。

    现代的工业制作刀具的工艺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锻造刀、冲压刀、CNC

    切削刀以及雷射切割刀。

    其中冲压刀是最廉价、低成本的,也只能用来制作一些水果刀、美工刀的刀片。

    CNC切削刀是用来制作精密功能刀的,比如精密手术刀,优势是精度极高,造型复杂。

    雷射切割刀工艺则是用来制作特种行业用的薄刃刀。

    所以,绝大多数市面上常见的品质功能刀,还是以锻造刀为主的。

    工业锻造刀又分成三种锻造工艺,即热锻、冷锻以及等温锻造。

    年轻人的这把现代工艺制造的锻造刀,是在常温下对钢材施加高压锻打,无需加热的冷锻工艺制造而成的。

    这种锻造工艺,能够极大地保留钢材原有的精度和硬度,手工是无法实现的。

    这便带来了一个问题,一旦人工进行修复,温度一上升就会破坏刀具原有的分子结构,而淬火的时候,一般的锻造师肯定是把握不好温度的,必然会破坏这把刀的硬度或者韧性。

    当然了,现代工艺制作的锻造刀相比于手工锻造刀,最大的优点是品质稳定,但并不意味著手工锻造的刀一定达不到现代工艺锻造刀的水准。

    如果锻造水平是百分制,那么最顶尖的现代工艺锻造出来的刀,几乎可以每一把都稳定在90分的标准————就比如李悠南自己的那两把粉末钢猎刀。

    而手工锻造的刀,哪怕是世界上知名的锻刀大师,每一把刀也都会在一个区间内浮动,比如今天造出来一把80分的刀,下次可能是70分,下下次又可能是85分————但是,手工锻造的刀却一定的概率能够达到90、92分、95分甚至99

    分,比工业锻造的刀还要好!

    概率虽小,却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手工锻刀经久不衰,锻刀大师,身价不减。

    不过,这个银匠肯定是不具备这样的锻刀水平了。

    从银店出来以后,李悠南带著刘璃在小镇里又继续逛了一阵子。

    刘璃在一个卖服装的店里买了一件工艺品藏族服装,没有真正藏族人穿的那种藏袍的味道,但胜在轻便,颜色绚烂,刘璃很喜欢。

    如此折腾了两三个小时,才重新回到车子里继续出发。

    车子刚刚驶出小镇,前面的路段变得荒芜起来。

    一个河滩前,几个帐篷立在那里,旁边停著一辆皮卡越野车,同时有炭火在燃烧。

    李悠南放慢了车速,原本以为是有人在这里烧烤,但他的车子刚刚从前面驶过,偶然往炭火的方向望了一眼,就愣了一下子。

    炭火边上是那三个之前在银店见到的年轻人,而没有看错的话,此时他们正将一把长长的户外刀放进烧得通红的炭火里。

    李悠南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一脚急刹踩住。

    刘璃此时正在喝酸奶,一下子喷到了脸上,随后十分幽怨地望向了李悠南。

    而李悠南无暇顾及其他,挂上倒档往后倒了一点,一把又将车子开到了路边停下。

    >


  (https://www.shudi8.com/shu/738722/2837559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