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各展才华,诗词五首
推荐阅读:龙骨玄章 撩他上瘾,反被蒋队压墙吻 我一个人砍翻了末世 每日捐款成武神,校花女帝你慌啥 大龄女太医出宫归隐?谁让她名扬天下了 都重生了,谁还当正派啊? 诸天:谁把他放进恐怖片的? 被异国遗忘的女人 重生后随娘改嫁当团宠,父兄跪求回头 三国志从蒸汽辽东到罗马
贾府中鸦雀无声。
薛蟠神作一出,让所有人都犹如泥塑雕像。
过了半会。
贾母忽然笑起来。
贾母这一笑,正常全都笑翻了天。
神特么“扫雪烦得慌”,薛蟠直接让薛宝钗和薛宝琴两人都抬不起头。
这还不如不写,一首诗中三个娘,押韵是这么压的吗?
又俗又让人笑,这根本就是瞎写。
不过活跃气氛的作用倒是起到了。
孟岳翻了翻白眼,他在书院中若是遇到这样的学生,直接就用扫帚赶出去了。
薛蟠抱了抱拳,说道:“过奖过奖了!”
也没有人表扬他。
还是王熙凤瞪了他一眼。
“赶紧一边去,不要在这里捣乱。”王熙凤道。
贾母笑了笑,说道:“活跃下也挺好的,只是这种诗实在是太俗,大家还是不要记,过了今晚就都忘记了好了!”
众人听到贾母的话,又都笑了一遍。
“还是让他们继续比试吧!”王夫人道。
“对对对,你们还是继续,不要受到影响,多写点优雅的!”
贾母可不希望薛蟠那样全是娘的诗词传出去,还是想要让小辈们写点雅致的。
不提薛蟠在众人复杂的眼神中下去。
而书桌前的几人已经开始动笔了!
薛宝琴写的很快,完成之后,她也不好意思念,立即就下去了。
“宝琴姑娘写好了,怎么就跑了,这丫头,我来帮她念吧!”
薛宝琴写完就跑,她可跟薛蟠不一样,不敢当场念出来。
所以王熙凤则是下去拿起她的诗稿,代替她念道:“天上雪:昆仑崩雪压雕鞍,万里银沙没玉鞍;驼铃羌笛寒砧杵,胭脂红透水晶盘!”
众人品了下薛宝琴的这一首诗。
竟感到有一股西域风采!
这可要比薛蟠写的好上十倍了。
孟岳都不由的点头,道:“不错,整体是好的,但是景物的描写上,有些太碎了,还需要打磨打磨。”
薛宝琴在下面连连点头。
她刚才写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这一首诗若是再多增加一些,应该能写的更好,只是她就想到了四句。
接下来,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也都写好了。
林黛玉学着薛宝琴,直接下去,临走的时候,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贾环。
薛宝钗则是笑道:“既然林妹妹自己不念,我就来帮她念下吧!”
薛宝钗自己的也写好了,不过她没有先念自己的,而是拿起林黛玉的稿子,先念起林黛玉的。
诗曰:雪窗独坐
半掩湘帘半掩门,冰绡剪碎作花魂。
偷来竹影三分瘦,借得梅心一缕痕。
泪凝空枝寒雀寂,愁封旧帕玉楼昏。
谁怜絮冷埋香冢?犹忆蘅芜笑语温。
(注:“偷来”“借得”化用黛玉咏海棠笔法;“泪凝”“愁封”暗合葬花意象,末句“蘅芜”暗指宝钗,流露寄人篱下之悲。)
薛宝钗念着念着,都有淡淡伤感。
旁边贾环也在听着。
这确实是林黛玉之作。
贾环闭着眼睛,能够感受出来,一种葬花吟的感觉。
全场都安静了下来,这一首比之薛宝琴,又要好上不少。
孟岳都不由的眼前一亮,要不是林黛玉是个女子,他都想要收之为徒了。
“很好很好,虽然在老夫人寿辰上,这么写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不过不得不说,此女子倒是有点才情!”孟岳夸耀道。
贾母说道:“她母亲早去,心中多少有些悲愁,写出来的就带着个人心境,不能怪她,一想到黛玉的母亲,我也跟着有些悲伤!”
贾母都有些要掉眼泪了。
众人连忙转移话题,今日可是贾母的寿辰,不要搞的最后悲悲啼啼的。
“宝钗,念念你写的。”王熙凤连忙道。
薛宝钗也看出来了,所以放下林黛玉的这一篇,拿起自己的那篇。
薛宝钗稍微酝酿了一下,润了润喉咙,开始念诵自己写的诗。
诗曰:雪霁
乾坤一色玉雕成,光转瑶台万象清。
已润枯荄藏生意,更铺坦道待春行。
烹茶漫取梅梢白,佐酒闲吟谢女名。
莫讶寒威侵绣户,丰年先兆是琼英。
(注:“已润枯荄”“丰年先兆”一种务实济世观,更加适合薛宝钗的性格,“谢女”指的是谢道韫咏雪典。)
薛宝钗的诗,一扫之前林黛玉的那种悲戚之感,顿时让孟岳大为称赞。
就连贾母都不由的说了几个“好”字。
王熙凤也笑道:“还是宝钗姑娘写的好,听着就不错。”
薛宝钗淡然一笑,行了个礼之后就下去了。
有了薛宝钗的这一首,导致大部分人都不去谈论林黛玉的那一首了。
并非林黛玉写的那一首不好,而是有些不合时宜,反而是薛宝钗写出来,让众人更加是眼前一亮。
贾宝玉都觉得压力很大。
薛宝钗写的是真的好,他虽然早有准备,但都不一定能超过薛宝钗。
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他能超过贾环就够了。
这一场,主要的对手的贾环,至于其他人,贾宝玉倒是无所谓。
“快看,宝玉好像也了!”王熙凤道。
“我很想看看我这个学生写的如何。”孟岳道。
“让宝玉也念来听听。”贾母道。
贾宝玉酝酿了一会,他写了两首,打算一口气念完。
闭上眼睛,深呼吸,然后开口,念出两首诗来。
其一,诗曰:雪窗即事
松针裹素衾,梅魄点胭脂。
欲扫亭前玉,恐惊鹤梦痴。
茶烟缠画槛,炉火暖琉璃。
笑问菱花镜:可簪琼屑无?
(注:仿贾宝玉《冬夜即事》,“梅魄点胭脂”,以女儿胭脂喻红梅覆雪,“恐惊鹤梦痴”,恰似“怕踩碎水仙影”之痴;“琼屑簪镜”,突发奇想,欲以雪饰妆。)
其二,诗曰:芦雪亭即景
碎琼簌簌叩帘旌,呵手推门步太轻。
苇絮沾襟疑絮语,芦花卧雪认花盟。
舟藏蓑笠钓寒玉,桥断溪云锁画屏。
忽见胭脂痕半掩——不知谁扫落梅英?
(注:仿宝玉《访菊》,“碎琼叩帘”,“琼”为雪之雅称,“叩”字拟人,似雪主动寻人游戏;“芦花卧雪认花盟”,芦雪交融如缔结盟约,自己品;贾宝玉惯以花喻女儿薄命,此处“谁扫落梅”之问,符合人物性格。)
(https://www.shudi8.com/shu/738610/3566810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