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吃瓜一刻都不能等(6k二合一)
推荐阅读:见诡法则 从恒大踢后腰开始 恶雌超凶猛,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 恶雌丑又肥?六个兽夫争宠修罗场 人在吞噬,倒卖诸天 真君驾到 神明调查报告 人在小县城,年入百万 移动城市种田指南 穿成仙尊的前妻,我夺机缘上瘾了
周砚愣了愣,眼睛一亮。
这么说!
邱老太已经决定要去香江,邱家老宅不就空出来了。
果然心结一解,老太太还是想要去香江和自己的儿女、孙辈团聚,毕竟老了之后能有儿孙环绕膝下,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从与段语嫣的接触中看得出来,段家人必然不会太差。
段家家境殷实,在蓉城又有投资项目。
邱老太去香江住一段时间,若是不习惯再回来便是。
按段语嫣的说法,占地更广,重修的更豪华的段家老宅还空着呢。
这时代的路途遥远是对普通人来说的,蓉城是有机场的,不一定非得晃晃悠悠的坐着绿皮火车南下。
“挺好的,您以后写的信就可以往邮筒里投,不用装进盒子了。”周砚看着汪大爷笑着说道,今日的大爷容光焕发,看得出他发自内心的高兴。
汪大爷动情道:“这次真的太谢谢你了,我做梦都不敢想,这辈子还能和邱绮并排走过石板桥,坐在桥头的树下聊天,此生已无憾事。”
如果不能让你们重逢,那可就成我的遗憾了。周砚笑着道:“您客气了。”
目送大爷离开,周砚一转身,周沫沫头上戴着一个小草帽,扛着一根小鱼竿,提着一个小号鱼篓站在身后,仰着头看着他道:“锅锅,钓鱼摆摆!”
这一套装备,是老周同志这两天抽空给她做的。
没办法,女儿奴就是这样,要啥给做啥。
“给你也做了一根,你要不要钓嘛?”老周同志跟着出门来,手里拿着两根鱼竿,还提着两个折叠凳,看着周砚笑问道。
“肯定钓撒!”周砚笑着点头,往店里走去:“老汉,你先去挖曲鳝儿,我去和个面团。”
“钓鱼盒面团做啥子?”老周同志不解问道。
“给鱼儿做个饭,今天我的目标鱼是参子,钓到了炸面鱼吃。”周砚应了一声。
“给鱼儿做饭?”老周同志挠头,有点摸不着头脑。
“锅锅给鱼摆摆做什么好吃的呢?”周沫沫则是屁颠屁颠跟进厨房。
周砚拿了个空碗,两勺面粉,一瓶盖白酒,再来一勺白糖和小半勺味精,加一勺香油,简单和匀。
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水,让面粉充分吸水,揉打到面团表面细腻光滑为止。
一个拳头大小的面团就搓好了,加了香油,颜色偏一点淡黄色,凑近了能闻到淡淡的酒香和香油的香味。
“锅锅要给鱼摆摆做面面吗?”周沫沫一脸好奇的凑过来,“我闻闻。”
周砚把面团放到她鼻子前闻了一下。
“好香啊!”周沫沫下意识的张嘴。
“这是鱼饵!吃不得。”周砚眼疾手快,连忙把面团收了回来。
钓鱼不知道行不行,反正钓小吃货效果显著。
“走,出发!”周砚把面团用牛皮纸包好,拿了鱼竿,牵起周沫沫出门。
“多钓点,晚上吃啥子就看你们三个能钓好多了。”赵嬢嬢也准备出门去搓麻将,看着两人笑着道。
“要得!”周砚笑着点头。
“钓大鱼摆摆!”周沫沫张开手比划道。
没有集体活动的周末,他们家都是各玩各的,不强行凑一起大眼瞪小眼。
周砚带着周沫沫来到河边,刚好看到老周同志脸色庄重的抛下第一杆,嘴上还念念有词:“鱼儿鱼儿快上钩,我来给你们喂饭饭了……”
然后他一回头,就看到了站在身后的周砚和周沫沫。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爸爸,你偷学我的咒语吗?”周沫沫凑到老周同志跟前好奇问道。
“我……我就是随口念一句。”老周同志尴尬的挠了挠头,“那什么,坐嘛,窝子我已经打下去了。”
周砚快笑疯了,小家伙多少有点不懂人情世故了。
他拿了个小板凳在旁边坐下,然后拿过老周同志手作鱼竿。
晒干的斑竹制成的鱼竿,竹节打磨的十分光滑,持握感还挺好的,非常舒服。
长度两米左右,竿尖做了加固,已经绑好线组了。
周沫沫的小鱼干长约一米二,特意给她选了一根小竹子,手把处还缠着粉色的毛线,小家伙握着刚好合适,不用像之前那样费劲巴拉的用两只手抱着了。
老周同志重女轻男,从这可以管中窥豹。
该说不说,老周同志虽然钓不到鱼,但鱼竿做的可太好了。
周砚把鱼钩上方的牙膏皮给解了,又把浮漂往下推到离钩子十五公分左右。
这位置就是上回周沫沫一杆钓起一条五斤八两大鲤鱼的位置,这几天老周同志都在这里钓,虽然三天空军四回,但他依然坚信自己下次一定能钓上一条五斤八两的大鲤鱼。
老周同志往窝子里打了菜籽饼,这东西是榨菜籽油的残渣,有些农户会买回去掺着喂猪,育肥效果显著。
随着菜籽饼在水里雾化开来,不时有菜籽饼的残渣浮到水面来,才一会功夫,水面上就来了成群的参子。
参子各地叫法不同,有叫白条、尖嘴子、青鳞子的。
这一群数百条聚过来,对于钓鱼佬来说,属于灾难级杂鱼。
“好多鱼鱼啊!”周沫沫眼睛一亮,拿着自己的小鱼竿就往水里抛,“小鱼鱼,快快来~~”
老周同志刚从玻璃瓶里拿出一条曲鳝准备给她装上,笑着道:“你还没装曲鳝的嘛……”
空钩入水,浮漂立马就被拖着跑了。
“喔喔喔!”周沫沫连忙把鱼竿提起来,上边赫然挂着一条一卡长的大参子。
老周同志不笑了,看着那鱼钩上摇摇晃晃的大参子,又抬头看了看周沫沫,忍不住发出灵魂拷问:“这对吗?”
“可能是新手大礼包还没发完吧……”周砚忍不住笑道。
应该是水面上的参子实在太多,连空钩抛下去都被追着咬。
“爸爸,摘鱼摆摆。”周沫沫把鱼往老周同志这边递。
“要得。”老周同志笑着应道,伸手把鱼给摘了丢进鱼护。
周砚拿出面团,用指甲扣了一颗米粒大小挂在钩尖上,往鱼群最多的位置一抛,浮漂立马被拖着跑,鱼竿一扬,也是一条一卡长的肥参子。
“哇哦,锅锅也钓到鱼鱼了!”周沫沫眼睛一亮。
“你又是怎么钓的呢?”老周同志有点傻眼了,明明是他先来的!怎么就他还没有钓到?
“我自己揉的面团儿,你要不要来点?”周砚笑着把手里的面团展示了一下,然后把餐条摘了丢鱼篓里养着。
“鱼还会吃面团?”老周同志眉头紧皱,明显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选择摇头:“我还是挂曲鳝儿,钓大鱼。”
周砚笑而不语,只是一味上鱼。
一条、两条……十条!二十条!
餐条连杆,根本停不下来。
周沫沫空钩钓了两条后鱼漂就不动了,不过她和犟种老周同志不同,立马转投周砚门下。
周砚帮她改了钓组,揪了一团面团给闲的抠脚的老周同志,让他给周沫沫上饵。
然后周沫沫也开始连杆了。
“哇!”
“呀!”
“又一条!”
“我好厉害~”
伴着周沫沫的开心地惊呼声,一条又一条的参子被钓了上来。
老周同志既要摘鱼,又要挂钩,就没歇过。
虽然自己一条鱼没钓上来,但至少累着了啊。
“钓鱼有这么简单吗?为什么可以一条又一条?”老周同志开始有点怀疑人生了。
他们钓了两个小时左右,周砚手都拉麻了,看了眼鱼篓里快要满出来的参子,果断收杆。
周沫沫早就罢工了,她也钓了好几十条呢,这会正蹲在鱼篓边上玩。
“老汉儿,这么多鱼,不是有手就行,怎么会空军呢?”周砚放下鱼竿,一脸疑惑地看着老周同志问道。
老周同志沉吟道:“额……应该是今天天气好,气压刚好合适,水温也恰到好处。”
“走嘛,回去弄鱼,这么多参子,杀都要杀好久。”周砚提起鱼篓,光是他钓的少说都有四五斤。
“要得。”老周同志跟着收杆,提起他那个鱼篓看了一眼,笑道:“不少哦,怕是吃不完。”
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除了老周同志。
提着鱼回到饭店,赵嬢嬢坐在门口嗑瓜子。
“你不是去搓麻将吗?”老周同志有些意外地问道。
“李三妹去城头了,三缺一,没打成。”赵铁英笑着起身,“这么早回来,钓到没得嘛?”
“爸爸没钓到,我和锅锅钓到好多好多鱼儿哦!”周沫沫高兴道。
“真的?我看看。”赵铁英接过鱼篓老周同志的鱼篓看了一眼,惊讶道:“喔唷!钓这么多?都是沫沫钓的?”
“嗯嗯。”周沫沫点着脑袋,小脸上写满了快夸夸我!
“我们幺女硬是厉害哦!你老汉儿从来没钓到过这么多鱼。”赵铁英笑眯眯道。
老周同志尴尬挠头,能怎么办呢,她空钩都能钓两条,他守一个下午一条都没钓到。
“还有高手哦!”赵铁英又接过周砚的鱼篓,手往下一沉,更惊讶了:“这都有四五斤了,啷个整呢?我们四个怕是吃不完哦。”
“挑两斤大的拿来红烧,挑两斤小的拿来炸面鱼,剩下的要不送人?”周砚说道。
“可以。”赵嬢嬢点头,看着老周同志道:“老娘喜欢吃鱼,你去把她和老五喊来吃晚饭。再把多的参子分成三份,几个哥哥一家送一份去,让他们自己整嘛。我们来杀鱼、炸鱼,你们回来刚好可以吃。”
“要得。”老周同志点头,先把鱼竿拿进去放好。
周砚把参子倒出来选了一下,大的挑一盘,小的挑一盘,剩下大小匀净的分装成三份,几个伯伯带回去,一家能有一斤多,不管是炸着吃还是烧着吃,都能当盘菜。
老周同志骑着车走了,赵嬢嬢和周砚则开始杀鱼。
初冬的白条肥的很,大的一条能有二两重,接近筷子那么长,十条就有两斤了。
小的一指多长,两斤数量可就多了。
参子的鱼鳞细又软,指甲从尾巴方向逆着一推,鱼鳞就下来了。
赵嬢嬢干活麻利,俩人半个小时就把鱼杀的干干净净,拿井水漂洗了几遍,拿了个竹编簸箕摊开晾着,一点血水都不带。
“看着硬是巴适。”赵嬢嬢笑着道:“要我帮你打下手不?”
“帮我烧火嘛,我先蒸一锅饭在锅里,把鱼儿炸一道定型好,等他们来了再现做现吃。”周砚说道,端起簸箕起身往厨房走。
淀粉和面粉二比一,打入一个鸡蛋,加入适量的盐,加水调制成面粉糊糊,然后把腌制过的小参子倒入糊糊中搅拌,让每一根参子都均匀裹上糊糊。
油温六成热,下入先炸五分熟定型,捞出备用。
炸参子吃的是一个口感,第二遍下油锅复炸才能炸透炸酥。
大参子今天不下油锅,葱姜料酒先腌着,他打算试试用活渡鲫鱼的做法来做活渡大参子。
“渡”是川菜烹饪中的一种做法,小火慢慢的把鱼肉浸熟,吃的是一个鲜嫩爽滑。
和上回做的太安鱼做法相近,差别在于不裹厚淀粉,也不下油锅炸一遍。
准备的烧鱼料大同小异,泡菜坛子揭开,捞一把泡椒、泡姜、酸萝卜三兄弟,切成小碎丁,干辣椒、葱、姜、蒜必不可少,再来一把自己腌的酸菜切碎。
在川渝地区,鱼烧的好不好,就看最后剩下的鱼汤能下几碗饭。
要是能得一句:“这汤汤留到明天早上下面!”的评价。
那就说明这鱼烧的相当有水准。
“奶奶!”
“小叔叔!”
门口传来周沫沫欢快的声音,人来了,周砚立马就开始炒料。
一勺菜籽油,一勺猪油,混合油香味更为浓郁,油热下入泡菜碎丁煸炒,水分蒸干,酸香扑鼻,豆瓣酱下锅炒出红油,然后下入葱姜蒜炒香,倒入清水煮开五分钟,让味道彻底进入汤汁里。
调好味,下入大餐条,水位刚好没过鱼,加入一把葱段,小火慢渡。
另一口油锅加大火力,让油温慢慢升高,然后把之前炸定型的小参子分两次入锅复炸。
小参子浮在面上滋滋作响,香气扑鼻而来。
老太太进了厨房,走到灶前看了两眼,笑着道:“一锅炸面鱼,一锅红烧鱼,整的可以哦。”
“敢请奶奶来吃,那肯定要整好点撒。”周砚笑着道,把炸的金黄酥脆的小鱼用漏勺捞出过,装入盘中,两斤多的小鱼,足足装了两盘。
老太太拿了双筷子,先夹了一条上下晃了晃,递给眼巴巴在旁边瞅着的周沫沫。
“谢谢奶奶!”周沫沫两眼放光的接过,对着鱼脑袋就是一口。
咔嚓!
好脆!
小鱼骨头都是脆的,嚼起来酥酥的,好香!
小家伙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抬头惊喜的看着老太太:“奶奶,小鱼鱼没得刺刺吗?”
“小口慢慢嚼,骨头都炸酥了,嚼烂了就可以吞下去。”老太太笑着说道。
“嗯嗯。”周沫沫乖巧点头,小口小口咬着,每一口都嚼好一会才吞下去。
老太太自己也夹了一条小鱼,一口半条,细细嚼着,点头道:“硬是酥脆的很,你这个面粉调的好,打了蛋进去啊?盐味也合适,下酒巴适得很。”
“淀粉和面粉二比一,打了个鸡蛋进去和匀,调成面糊糊,面糊糊里面加点盐巴,把腌好的小鱼倒进去……”周砚一边把煮好的大参子捞起,一边跟老太太分享炸小鱼的技巧。
大参子肉比较薄,煮个三分钟即可先出锅,大火收汁,勾点芡,等到锅里汤汁开始变得浓稠,咕嘟冒泡的时候,淋入些许锅边醋,撒一把葱花,浓汤出锅浇在大参子上。
热气裹着鱼香扑鼻而来,泡菜、辣椒、葱段色彩一撞,这一份活渡大参子看着有模有样的。
“你们先吃着,我炒个油渣莲白就来。”周砚让老周同志把鱼端出厨房,锅一涮,舀一勺旁边炸了鱼的菜籽油,哐哐又炒了一份素菜。
周砚端着素菜出来,众人已经落座,不过都没动筷。
周淼给老太太倒了二两白酒,他自己和周卫国也各倒了一两。
他们哥俩平时都不喝酒,今天显然是给老太太作陪的。
“坐嘛,厨师不上桌,我们都不敢动筷子。”老太太看着周砚笑道:“要不要给你也整二两?”
“我就不喝了,多干两碗饭。”周砚笑着坐下,他能喝点啤酒,但确实喝不惯白酒。
“那动筷子嘛,难得这么多年,第一回吃到老四钓的鱼。”老太太拿起筷子,先夹了一条大餐条到碗里。
周淼老脸一红,嗫嗫道:“今天这鱼是沫沫和周砚钓的。”
“小鱼都不是你钓的啊?”老太太笑着摇头,“跟你大哥水平半斤八两啊。”
“那我比我大哥还是要有水平一点的,我现在能钓到鱼了。”周淼有点不服气。
“大哥不说二哥,两个都差不多。端公斗法,都是假过场。”老太太摆摆手,已然把他看穿。
周砚笑嘻嘻地吃着面鱼,这小参子炸的确实不错,鱼头都是酥的,面糊糊很蓬松,嚼起来还有股蛋香,不用担心鱼刺的问题,有盐有味,香得很。
老太太夹着大参子咬了一口,细细品着,抿嘴把鱼刺逐一吐出,看着周砚道:“嗯,你这个大参子烧的硬是麻辣鲜香,鱼肉好嫩哦,点腥味都没得,酸酸辣辣的,泡菜风味还多好,等会吃完你跟我讲讲配方,下回我烧鱼也用这法子做。”
周砚笑着道:“奶奶,等会你把我泡的酸菜、泡椒抓点回去,保证你做出来的鱼酸酸辣辣,有滋有味。”
“要得。”老太太点点头。
赵嬢嬢夹了一条大参子,筷子在鱼肚子上一划,一片鱼肉就下来了,和着汤汁一并喂到嘴里。
酸辣的滋味将鱼的鲜味衬地尤为突出,鱼肉太鲜嫩了,滋溜一下就在嘴里化开。
就是小刺有点多,舌尖一挑,把小刺全部抿了出来,随口道:“味道确实好,跟上回那个红烧鲤鱼的做法有些不同,就是这参子鱼刺太多了,吃起来有点不方便。”
周砚也正吃着大参子,同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肉确实格外鲜嫩,但是鱼小刺多,确实吃起来不够尽兴,笑着道:“看来这个烧法只适合大一点,刺少一点的鱼。”
老太太开口道:“下回把鱼炸一道再渡嘛,小刺炸透,渡好了嚼起来也是酥脆的,虽然没有那么嫩,但味道还是香。”
周砚点头,总结经验,准备下回试试。
赵嬢嬢笑着道:“刺多慢慢吃,味道好得很,太下饭了,这汤汤浇饭肯定安逸惨了。”
“就是,周砚烧鱼硬是有一手,上回烧的藿香鲫鱼也是巴适得板。”周卫国开口道,他已经在盛第二碗饭了。
一家人说说笑笑,把四斤参子吃的精光,连汤汁都拌饭吃完了。
“奶奶,你还记得汪遇和他的未婚妻邱小姐不?”吃完饭,老太太坐在门口的竹椅上,周砚端了个小板凳在她身边坐下,笑着开口道。
“邱小姐……”老太太认真想了想,笑着点头:“我想起了,邱小姐好漂亮的嘛,穿着一身黑色旗袍,身段好好哦。我在苏稽见过她一次,后来去嘉州给黄四郎送卤肉,刚好凑上她结婚,嫁给了那个……那个……”
“段家的少爷。”周砚笑着接到。
“对头。”老太太拍手,脸上露出了几分回忆之色:“那个年代结婚,坐的敞篷汽车,半个嘉州城的人都来看热闹,你说有好气派。”
突然,她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转头看着周砚:“你前天问我那个邱绮和段兴邦,不会就是邱小姐和段公子吧?”
“对头。”周砚笑着点头:“还有你说那个可怜的汪四少爷汪遇,他现在改名叫汪然,已经退休了,在苏稽镇图书馆当管理员,身体还可以。他说哪天有空要来周村见你,感谢你和爷爷当年的救命之恩。”
“哎呀,感谢啥子,他保家卫国,我不过做点小事,不让英雄被冤枉寒心,是应该的撒。”老太太摆手,身体微微前倾,面露好奇之色,压低了几分声音:“那邱老太等的就是汪遇?他们现在怎么样了?联系上了吗?再续前缘了?”
感谢大可不必。
但吃瓜一刻都不能等。
求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492/2837573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