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150章 麻婆豆腐诶!(62k二合一)

第150章 麻婆豆腐诶!(62k二合一)


第150章  麻婆豆腐诶!(6.2k二合一)

    周砚没想到,会在这里再见到那个卖豆腐的聋哑少年。

    少年显然也没想到,看到周砚后愣了一下,脸上很快露出了笑容,手指翻舞,试图跟周砚说什么。

    周砚能从他笑容感受到他的心情,但确实看不懂手语,只得无奈的看向了身旁的老太太。

    老太太笑着挥了挥手,示意少年进去。

    显然,她也看不懂。

    少年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招手示意俩人进门,并且主动去帮老太太提手里的篮子。

    老太太笑着把篮子递给他,跟周砚介绍道:“这是来福,丽华的孙子。”

    “我早上的豆腐就是他这里买的。”周砚笑道。

    “难怪哦,我说苏稽啥时候又来个会做西坝豆腐的,手艺还有这么好。”老太太恍然,迈步往院子里走去,看着来福的背影有些意外:“他一个人去的?他还卖的来豆腐?”

    “是一个人,不过确实不太会。”周砚想到了少年早上缩在角落里,目光畏怯的模样。

    他要不搭把手,可能一天都卖不完那两方豆腐。

    不过他是奶奶表妹的孙子,那算起来不就是他表弟?

    俗称,老表?

    周砚跟着进了院子。

    从外边看垮了一半的房子,倒是有个打理的干干净净的大院子,靠近屋檐下放着一个小石磨,院墙边还有个闲置的大石磨,上边盖着一件蓑衣。

    院子里有好几排竹竿,其中两根上边挂满了腐竹。

    【一条极其不错的腐竹】

    周砚眉梢一挑。

    嘿!除了豆腐做得好,姨婆这腐竹做的也是呱呱叫啊。

    一旁还有个茅草屋,微微冒着烟,豆干的香味从茅草屋中飘了出来,看样子应该是在烘豆腐干。

    屋檐下堆着两摞一人高的豆腐磨具,和各种做豆腐的工具,同样摆的整整齐齐,就是看着已经闲置许久了。

    “以前生意好的时候,还养了头驴拉磨,丽华去苏稽镇上摆摊,她儿子就赶驴车去各村叫卖,生意烫得很。丽华生得清秀,那时候大家都喊她豆腐西施。”老太太看着角落那闲置的大石磨说道,笑容中带着几分怀念。

    周砚心头有些疑惑,做豆腐虽苦,可生意要是好,应该不至于把日子过成这般模样吧?连房子塌了都不修补。

    他奶奶当年做卤味,可是一个人把五个儿子拉扯长大,孩子们也各自成家,过得还算体面。

    “芬芬姐,你来啊。”堂屋门口出现了一个拄着木棍的老奶奶,干瘦,佝偻着腰,棉麻的衣服穿在身上就像挂在树枝上一般,空荡荡的,一头银发稀稀疏疏,如杂草般被随意扎成了一小把。

    巴掌大的脸皱巴巴的,像个老苦瓜。

    她拄着拐杖出来,左腿明显不敢受力,眼睛有些红肿,虚着眼睛瞧着院里站着的两人。

    “丽华,你出来干啥子,快进去嘛。”老太太连忙上前,满眼心疼的扶住孙老太,关切地问道:“腿还是疼的恼火啊?眼睛好点没得嘛?”

    周砚心头一紧,这位姨婆年纪比老太太小,可气色比老太太差太多了。

    风烛残年四个字,在周砚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没得事,都习惯了。”孙老太咧嘴笑了笑,仰着脑袋,虚着眼睛看着周砚,“这是哪个孙孙?这么大了,我都认不得了。”

    “姨婆,我是周砚。”周砚连忙上前两步,笑着说道。

    “老四的儿,今年都二十了,你应该是没怎么见过。”老太太给她介绍道。

    “记得,铁英生他的时候我还去了,那时候跟个小猫一样,一下就长这么高了。”孙老太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走嘛,进来坐。”

    老太太扶着她进门,一步一步慢慢挪,几米的距离,愣是挪了两分钟,才在椅子上坐下。

    “来就来了,还提啥子鸡蛋和东西,你们能来看我,我就很高兴了。”孙老太摇头道。

    “给你带的卤猪头肉,要不要尝一块?”老太太笑着拿出那包用油皮纸包好的卤味,笑着说道。

    “我说闻到卤肉香了呢,要吃,好久没有吃到芬芬姐卤的猪头肉了。”孙老太点头,枯槁的面容上露出了几分雀跃。

    “来嘛来嘛。”老太太把油纸包打开,又转进厨房拿了双筷子出来递给孙老太,笑盈盈道:“尝尝看,这不是我卤的,是周砚卤的,他现在开饭店了,把我卤菜的手艺也传承下去了。”

    “真的?这么厉害?”孙老太有些惊讶,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猪头肉,用所剩不多的牙齿慢慢嚼着,皱巴巴的脸似乎都随之舒展开来,连连点头:“嗯,好吃!味道跟芬芬姐你做的一模一样,周砚学的太好了。”

    看得出来,吃到猪头肉,她确实很开心。

    名为来福的少年端着两杯茶出来,茶杯里都放着敲碎的冰糖,这是这个年代的糖水。

    “来福,过来尝尝你表哥做的卤猪头肉。”孙老太冲着少年招了招手,给他也夹了一块猪头肉。

    少年伸手接过,然后喂到嘴里,脸上也是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周砚嘴角也不禁微微上扬,生活很苦,但也好像没那么糟糕。

    “来福现在自己去卖豆腐了吗?”老太太在孙老太身旁坐下。

    “是,去了三天了,前两天只卖了两斤豆腐出去,剩下的只能做成霉豆腐,倒是今天背去的两方豆腐的全部卖完了,回来跟我比划,说遇到了一个好心人帮他卖的。”孙老太看着来福,神情中带着几分淡淡的忧愁,“没得法啊,我也不晓得还能再做几天豆腐,所以只能喊他去做,喊他去卖,再苦再累,总归有条活路嘛。”

    “来福还是可以,才跟你学了一年,豆腐就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你好好把腿和眼睛养好,慢慢教他,以后又是个做豆腐的好师傅。”老太太宽慰道。

    “芳芳姐,我的身体我晓得,去年立伟和巧倩被大水冲走,房子又塌了,我在床上躺了三个月,眼泪哭干,身体也拖垮了,还把家里那点钱吃药吃完了。”孙老太握着老太太的手,有些惆怅的看着来福,“死,我倒是不怕,下去反倒热闹些,就是放心不下来福,看得到他有一条活路,我眼睛才闭得上。要是豆腐做不好,卖不出去了,不如送他出去打工。”

    老太太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你放心,这个年代不一样了,怎么都会有活路的。”

    周砚喝了口茶,糖放的有点多,甜的齁人,又默默把杯子放了回去。

    来福站在孙老太的身旁,一双干净明亮的眼睛盯着周砚,见周砚看来,冲他笑了笑。

    周砚大概有点听懂了,孙老太应该是怕她走后,来福没法谋生,所以让他一个人去卖豆腐。

    两块豆腐中,那块【不错】的豆腐,应该是来福做的。

    其实没那么糟糕,即便和完美有一定差距,但已经是菜市场能卖的水准了,隔壁三个豆腐摊,也就一家比他做的稍好一点。

    就是他这卖豆腐的水平吧,确实有待提高。

    守着一方【完美的豆腐】,一天竟然只卖出去一斤。

    要没他这个好心人,今天这两方豆腐怕是也卖不出去。

    不过这个年代,让一个聋哑少年出去打工,恐怕并非什么好活路。

    周砚心头轻叹了一口气,这姨婆也是个苦命人。

    青年丧夫,晚年丧子,留下一个聋哑的小孙子相依为命。

    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

    【叮!支线任务触发:西坝豆腐传承守卫战!孙丽华作为西坝豆腐的传承人,如今年岁已高,试图将西坝豆腐的制作技艺传承给顾来福,但因为顾来福是聋哑人,豆腐销路成了问题,入不敷出。孙丽华因此对豆腐技艺传承失去了信心,已经开始向亲属求助,准备送来福去南方打工,寻找活路。

    苏稽镇唯一的西坝豆腐传承,即将因此断掉。请玩家介入干预,提升并稳定来福的豆腐销量,改变孙丽华的想法,让其将西坝豆腐继续传承下去,从而保证玩家饭店后续可获得【完美】豆腐以及豆腐衍生品供应。】

    【任务奖励:麻婆豆腐!接受:是/否】

    周砚还没感慨完,眼底弹出了一道系统任务。

    看完任务的周砚,一秒都没有迟疑,直接选择接受。

    麻婆豆腐诶!

    上哪能学到完美的麻婆豆腐啊。

    当然是从系统这里学最快。

    学会了还可以问问肖师想不想学,嘿嘿。

    当然,更重要的是,周砚认为系统的判断是正确的。

    在眼下苏稽镇范围内,他姨婆的西坝豆腐做法,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一旦这传承断了,他再想做豆腐类的菜品,就只能在一堆【不错】、【相当不错】的豆腐里面做选择了。

    至于自己做豆腐?

    老太太都说了,打铁、撑船、磨豆腐是人生三大苦。

    他是来享受生活,不是来受苦的。

    他的目光转向了来福,笑容逐渐变态。

    没办法,只能苦一苦孩子了。

    周砚拿出纸笔,刷刷写了一行字,递向来福:来福,你喜不喜欢做豆腐?

    来福看完之后,用力点了点头,眼里有光亮起。

    周砚又写道:“那你想不想去南方打工?”

    来福摇头,目光下意识地看向了孙老太,眼中有着几分担忧。

    周砚啥都明白了。

    “姨婆,今天早上,我还碰到来福了,就是没认出他,在他这里买了两块豆腐回去做了,我奶奶一吃就说这豆腐手艺跟你做的差不多,没想到真是。”周砚看着孙老太笑着开口道:

    “你放心嘛,还有我们这些表兄弟给来福扎起,来福要是喜欢做豆腐,就让他安心做豆腐,送他去南方打工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你在家没人照顾,他也不放心噻。”

    “真的啊?”孙老太愣了一下,旋即意识到了什么,看向了来福。

    来福点点头,手指比划了几下。

    “哎哟,原来早上的好心人是周砚啊,我都不晓得。”孙老太看着周砚,神情有些激动:“难怪老话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们面都没见过,来福还能靠你这个老表帮他把豆腐卖出去。你这个人,太好了。”

    老太太也是有些意外的看向周砚,她知道周砚的豆腐是来福这买的,但没想到他还帮着卖完了。

    “姨婆,来福一天要卖好多豆腐,你们的日子才过得去啊?”周砚开门见山问道。

    孙老太想了想道:“一斤豆腐卖二角钱,买一斤豆子是二角钱,一斤豆子出三斤豆腐,加上杂七杂八的损耗,要是一天卖十斤豆腐出去,他手头能留一块钱,那日子就能过了。”

    一天卖十斤,不是有手就行?

    周砚估摸着今天早上帮来福卖出的两板豆腐,应该有二十斤左右,小板,一板十斤。

    卖两板的话,那来福一天就能挣两块钱,一个月六十。

    这收入比纺织厂的一线工人都高了。

    苦行当自然会有不错的利润空间,不然谁拿命去干啊。

    “姨婆你只管教他把豆腐做好,销路你不用担心,我会帮他想办法,至少保证一天能销十斤豆腐出去。”周砚心头有数了,便拍着胸脯向孙老太保证道。

    孙老太却是连连摆手:“你自己开饭店都忙得很,啷个好意思麻烦你呢,要不得,要不得。”

    “你这么说就见外了哈,我现在就是还没有做豆腐菜,等我要是学会了麻婆豆腐,说不定一天都要让老表送十斤豆腐到我店里来。”周砚笑道,先给孙老太吃颗定心丸,又好奇问道:“姨婆你现在行动不太方便,还能亲手做豆腐吗?”

    孙老太摇头:“我现在做不动了,就是搬个板凳坐旁边喊来福做,我手把手教一板,他自己做一板,所以一板好点,一板要差点,你们肯定吃出来。”

    “是有点区别,你手把手教的特别好,豆腐细嫩又有韧劲,我拿来煮鲫鱼汤八分钟都不得散碎,来福做的跟外面卖的差不多了,但跟你做的还是有些差距。”周砚点头道:“以后我饭店要的话,还是拿你手把手教的那一板,等来福达到你的水平,我再要他单独做的。”

    “不愧是大厨,确实懂得起。”孙老太看着周砚的目光有些不同了,连连点头:“那肯定给你送好的,你开饭店卖给客人不一样的。”

    周砚又道:“你让他明天还是做两板豆腐嘛,就去桥头那里卖,我明天早上去买菜,顺路再帮他吆喝两声,客人买了觉得好,下回自然又来,把口碑做起,生意就不难做了。”

    “要得!就是让你费心了。”孙老太点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周砚摆手,看着周老太那红肿的眼睛,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姨婆,你这眼睛有没有去医院看过?我看着像是炎症感染,要不要哪天我带你到医院去看看?”

    一门手艺的传承,绝非一两天之功。

    来福虽已入门,但要精益求精,达到孙老太的手艺,少不得师父提点。

    周老太这眼疾,让周砚有点担忧。

    看着也不像是青光眼,估计和丧子之后经常哭有关系,更像是感染。

    孙老太摇头:“不用看了,之前我找刘老五看过,他说我这眼睛治不好了,能看一天是一天。”

    “刘老五那个赤脚医生懂个锤子,以前是个兽医,看了两天《赤脚医生手册》就敢出来帮人看病了!”老太太有点气恼,拉着孙老太道:“丽华,还是要去医院让正经医生看看。”

    “要得……”

    两位老太太闲叙起来,周砚则是到院子里逛了一圈。

    这土夯房,到处是裂缝,瞧着有些触目惊心。

    有过塌房经验的周砚很清楚,这破房子绝对抗不过明年夏天的雨季。

    上回他们家塌房,是老周同志足够警觉,及时把他妈和周沫沫拉了出来,才没有受伤。

    可来福和孙老太,一个聋哑人,一个腿脚不便,这房子要是塌了,还真不一定能跑出来。

    重修房子实在太贵,周砚琢磨着,要是他们卖豆腐能挣到钱,到镇上租个带院子的房子,做买卖还方便些。

    当然,这是别人家的事情,他做不了主,到时候也只能给他们提提建议。

    周砚对院子里晒着的腐竹挺感兴趣的,上前摘了一根下来,色泽淡黄透亮,晒得焦干,轻轻一掰,直接脆断,端面有许多空心的小孔,凑到鼻子前闻了一下,有股浓郁的纯正豆香。

    不愧是被鉴定为【极其不错】的腐竹,品质确实高。

    周砚见猎心喜,这可是卤素菜中的好东西,而且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卖。

    周砚又钻到一旁的茅草屋里看了一眼。

    里边摆着六个熏烤架子,现在只有一个炉子是烤着火的,筛子上整齐排列着上百片薄厚均匀的豆干,色泽相当漂亮。

    【一炉相当不错的豆干】

    系统随之给出鉴定结果。

    周砚回头看着站在茅草屋门口的来福,拿出纸笔写了一行字:我能不能尝一块?

    来福笑着点头。

    周砚从筛子上拿了一块豆干,入手还有点烫,左手倒右手来回几趟,才没把豆干丢出去,从茅草屋中钻出来。

    豆干的厚度约一公分,切的四四方方,已经烘的表面微干,颜色是红棕色的,颇为鲜亮。

    周砚闻了一下,有股淡淡的卤香,掰开一角,外壳烘地微微焦干,里边还是白色的,略微偏黄,豆腐看着依旧细腻。

    他尝了一口,口感嚼起来有点弹牙,卤香颇为浓郁,豆香颇为突出,咽下之后,余味微甜。

    这豆干确实不错。

    就是这卤水吧……

    和他奶奶的那一锅老卤相比,还是差了点意思。

    但单从豆干的口感而言,已经做得相当有水准。

    【相当不错】的鉴定结果,比起腐竹差了一级,应该就是卤水上的不足了。

    不过豆干也不是非得要成品,周砚看着茅屋里空置的六个竹筛,琢磨了一下,一手拿着腐竹,咬着豆干转身进了堂屋。

    表姐妹俩忆苦思甜,倒是聊的颇为开心。

    周砚也不知道老太太从哪变出了一瓶酒,已经和孙老太喝上了,一口猪头肉,一口酒,那叫一个豪爽。

    全然看不到先前站在门口,佝偻着腰,一脸苦瓜相的老太太模样。

    等两人把杯子里的二两酒喝完,周砚这才拿着腐竹和豆干上前,看着孙老太道:“姨婆,你这个腐竹和豆干怎么卖呢?我准备卤素菜,看到你这腐竹好得很,我想找你订货。”

    “腐竹我一般卖的八毛钱一斤。”孙老太看着周砚手里的腐竹,笑着说道:“你要的话,就算六毛钱一斤嘛。”

    “就八毛,少一分我都不要。”周砚摇头,态度坚决。

    腐竹产量太低了,而且做法特别麻烦,这便宜周砚可不能占。

    “两斤豆子才出一斤腐竹,做起来麻烦得很,守着锅一天也做不了好多,勾着腰酸背痛的,八毛不算贵。”老太太也是开口,笑着道:“你姨婆这腐竹和豆干都做的好得很,当年我都是从她这里拿货的。”

    周砚有点猜到为何老太太会来饭店绕这一道了,除了看表妹,还带他来进货了,笑着点头:“豆干我想要半成品,你把豆腐切成这个样子,然后帮我烤的表面泛黄微干就要得,我自己拿回去卤和上色。”

    “要得,芬芬姐当年也是这样要求的。”孙老太点头。

    就这样,周砚把孙老太家里的腐竹给买空了,量不多,五斤,但装了一大袋。

    半成品豆干预定的每天要三斤,后天早上开始让来福背到豆腐摊,周砚自己去拿,给他算的价格是四毛钱一斤。

    豆腐烘烤之后缩水一半多,这价格不算贵。

    不过周砚也是有要求的,送他店里的东西,必须孙老太亲自把关,质量要有保证。

    “你们慢慢走哦,下回又来。”孙老太站在堂屋门口,冲着两人摆手,手里攥着钱,眼眶里闪着泪花,眼睛比来时明亮了几分。

    “要得,你好好的,姐姐过些天又来看你。”老太太伸手摸了摸她的头,跟着周砚转身出门。

    来福把两人送出大门,一路跟着自行车到了小路口才停下。

    “姨婆做的腐竹和豆干硬是好,我这段时间天天逛菜市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腐竹。”周砚笑着说道:“奶奶,我打算明天开始卖卤素菜,”

    老太太笑盈盈道:“卖嘛,腐竹加上豆干,再弄点海带、藕片和土豆,喜欢吃的人多得很,当年我的卤素菜比卤肉销得还要快,娃娃些和女同志都多喜欢吃。”

    “你娃娃,也是菩萨心肠,随你老娘。”快到饭店,老太太感慨了一句。

    周砚微微一笑道:“这么好的豆腐,就该传下去!一直一直传承下去!”

    求月票~~

    今天会有加更,不过可能会晚一点

    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492/2837572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