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这句‘谢谢哥哥’就够她学一辈子了
推荐阅读:真君驾到 神明调查报告 人在小县城,年入百万 移动城市种田指南 见诡法则 恶雌超凶猛,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 恶雌丑又肥?六个兽夫争宠修罗场 穿成仙尊的前妻,我夺机缘上瘾了 人在吞噬,倒卖诸天 从恒大踢后腰开始
第303章 这句‘谢谢哥哥~’就够她学一辈子了(6.2k二合一)
香案上摆着的除了师爷画像,还有六块牌子,大师兄谢铭,二师兄路飞杨,三师兄高远,四师兄赵辉,小师弟万书宇。
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想到宋长河记忆中那一张张鲜活的脸,周砚的眼眶渐渐红了。
六枪出峨眉,唯有一人归。
宋长河解甲归田,收了长枪,从此江湖再无李氏峨眉枪。
但今日,古稀之年的宋长河突然要收徒,请来了江湖好友做见证。
峨眉枪,今日要有正式的传承人了。
今日到场的多为峨眉武术传人,从蓉城、宜宾、眉山等地赶来,皆是须发皆白的老者,不少人带着晚辈前来做见证。
李凌风当年在江湖中有着赫赫威名,一生惩恶扬善,快意江湖,深受敬重。
当年虽然只正式收了六位徒弟,但李氏武馆数十年间培养教导的学生却足有上百人。
今日到场的,其中便有一些未正式拜师,但依然尊称李凌风为师父,宋长河为师兄的弟子。
李凌风去世之后,宋长河作为峨眉枪的传承人,虽未收徒,但江湖地位不必多言。
宋长河虽多年未出手,但战绩可查。
一生转战八万里,枪下的日本鬼子和洋鬼子亡魂不计其数。
是枪王,也是枪王。
此次邀请函发出,短短半个月间,一众老友纷纷赶来。
宋长河本意是办一场小规模的拜师典礼,愣是成了一场峨眉武术传承的盛典。
周砚在人群中看到了嘉州日报的沈少华,拿着相机正在找机位,刚刚都没注意到他。
正堂首位摆着两张太师椅,宋长河坐了其中一张,旁边那张空着。
周砚知道,那是给李素素留的。
两侧六张椅子,坐着六位德高望重的武师。
当然,这年代很少有全职的武师,他们当中有专职跌打损伤的老中医,有退休的老铁匠,甚至还有退休的体育老师。
老太太和周家的亲友团站在一旁,满是欣慰的看着这一幕。
夏瑶站在老太太身边,手里拿着速写本,手中铅笔刷刷在纸上画着,表情挺认真的。
周明跪在地上,从宋婉清的手中接过盖碗,举盏齐眉,腰背挺直,恭敬诵念道:“徒儿周明……侍师如父、终生不渝,伏冀慨允!”
宋长河接茶喝了一口,放在一旁茶几上,看着周明道:“周明,你拜入我门下,要遵循李氏武馆三条铁律:一不恃强凌弱,二不滥杀无辜,三不得不讲武德!可能做到?”
“谨遵师父教诲。”周明恭敬点头。
“好!”宋长河起身将周明搀扶起来,从宋婉清的手中接过一杆红缨枪,递给周明:“此枪赠你,今日起,你随我学峨眉枪法。记住:持艺如持刃,慎出鞘。这是当年你师爷跟我的教诲,今日我一字不差的传给你。”
周明双手接过红缨枪,眼中满是光芒,重重点头道:“弟子明白!”
“今日起,你便是我宋长河的弟子,望你勤勉学艺,将峨眉枪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宋长河看着周明,似乎看到了六十多年前的自己从师父手里接过那杆红缨枪。
“师父,弟子定当全力以赴。”周明郑重点头。
宋长河欣慰的点了点头,他本无意收徒,但还是被周明这个年轻人的一腔热忱打动。
这段时间他想了很多,师父传艺给他们师兄弟,如今只剩他还活在这世上。
他若是不留下点什么,恐怕再过一二十年,这世上便再无人记得峨眉第一枪李凌风,记得他们师兄弟。
周明跟他聊武术传承,聊国家对武术传承的重视,聊传统文化。
或许这年轻人真能做成一些事。
武术不再是杀人技,但也能在强身健体上继续发散光芒,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至少留下了一些东西,而不是突然断掉。
周砚看着这一幕,回忆与现实渐渐重合,传承的意义,在这一刻似乎具象化了。
宋长河给周明介绍了师爷和他的六位师叔伯,缅怀了他们的生平。
大厅里安安静静的,只有宋长河低沉地声音缓缓讲述着他被悍匪灭门,拜师学艺,与众师兄弟下山抗日报国的事。
沈少华拍了几张照片后,在旁开始刷刷记录起来,钢笔在笔记本上写的飞快。
夏瑶的笔不动了,认真听着宋长河,嘴唇微张,有震撼,也有感动,眼眶渐渐泛红。
老太太抿着嘴,听到周毅的名字时,一滴眼泪终究还是从脸颊滑落。
他回家从不谈战场上的事,她问了才会偶尔说一两句,说的都是趣事。
从宋长河的口中,她才知道周毅那些是怎样九死一生,从尸山血海中一次次爬起来,把鬼子赶出了中国。
周清和周淼他们看着老太太,欲言又止,最后都选择了沉默,他们也不知该如何宽慰母亲。
对他们来说,记忆中模糊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在慢慢补全了形象。
夏瑶从包里抽出了一张丝帕,悄悄递给了老太太,温声道:“奶奶,你还好吗?”
“乖乖,我没得事。”老太太用丝帕擦拭了眼泪,冲着夏瑶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多好的姑娘啊,周砚要是能把她娶回家,那可太有福气了。
对了,周明这小子也有福气。
宋老师人也好,落落大方的,有她爷爷的风骨,又不失细腻。
就是周明这小子吧,回去得打一顿才行。
没点眼力见,跟个木头似的。
相比之下,周砚这根木头都要好得多了。
周砚转身回了厨房,宋长河讲的故事,他在他的记忆碎片中都看过了,更全面,更残酷。
当然,不是不愿意听,主要是他得做饭。
屋里听故事这二十多个人的饭,得他管呢。
“锅锅,我来给你烧火~~”周沫沫嘴里含着糖,跟着跑进了厨房。
“要得,还是你最会心疼哥哥哦。”周砚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洗了手,开始烧菜。
牛肉和排骨用蜂窝煤炉炖在两口小锅里,然后开始切配。
咸烧白和粉蒸肉已经开始冒出肉香,厨房热气蒸腾,香气扑鼻。
周沫沫从角落处找到了几个土豆,周砚用锅铲盛着,塞到了灶膛的边上,用草木灰盖住,给她烤着。
菜在家里已经粗加工过了,洗的干干净净,只是简单切配一下,效率很高。
弄完开始切卤肉。
宋长河老爷子特意叮嘱了,卤肉的分量要足,今天来的老兄弟都好酒,卤肉下酒,要让他们吃的尽兴而归。
所以周砚量给的都特别足,卤猪头肉和卤牛肉一桌都是一斤,而且还备了余量,吃完再添。
卤豆干、卤腐竹也是用的大盘子装,这可都是下酒的好菜。
周砚忙了一阵后,夏瑶也跑到厨房来了。
周沫沫给她找了个小板凳,俩人就在灶前挨着坐,一边烧火取暖,一边等着灶膛里煨着的土豆熟。
“瑶瑶姐姐,烤土豆可好吃了呢!软软的,香香的。”周沫沫依偎在夏瑶的怀里,奶声奶气道。
“是吗,比烤红薯还好吃?”
小家伙认真思考了一会:“那不一样,烤红薯也很好吃,但烤红薯是很甜很甜的,土豆没有那么甜,但还是很好吃哦。”
“那我已经开始期待了。”夏瑶笑眯眯的搂着她。
周砚看着她道:“你衣服那么白,厨房要么油要么炭,可别弄脏了。”
夏瑶抬头看着她笑:“没事儿,弄脏了回去洗就是,要是连厨房都不能进,那这衣服肯定有问题。”
周砚闻言也笑了,她有种由内而外的从容。
“周毅同志是你爷爷吧,好厉害,宋老先生多次提及他,英勇的战斗英雄,也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夏瑶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是啊,他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却以身许国,生了五个儿子,一个都没顾上。”周砚点头,想起了出川之前,赶着马车和张淑芬一起去摆摊买卤肉的周毅。
他突然明白了,周家五兄弟,成了家的对媳妇都那么好。
老太太是以自己的男人的模样把他们养大的,对外扛得起事,对内有担当,对老婆足够尊重。
夏瑶轻声道:“老太太年轻的时候,也一定是个风华绝代的美人吧?她的骨相好美,岁月留下了皱纹,可从不败美人。”
周砚笑着点头:“嗯,有眼光,我奶奶年轻的时候确实是十里八乡有数的美人,那会她和我爷爷在石板桥头摆摊卖卤肉……”
他温声讲着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夏瑶也听得津津有味。
期间周砚把灶膛里烤好的土豆翻了出来。
表皮微焦,埋在灰里慢慢煨出来的,卖相要比上回的烤红薯好不少,把面上的灰抖掉,伸手一捏,小土豆就扁了,轻轻一掰开,金灿灿的土豆,香气随着热气扑鼻而来。
一半递给周沫沫,一半递给夏瑶。
“谢谢锅锅~~”周沫沫开心地接过,小手捧着,小口吹着气,然后咬了一小口,开心地晃着小脑袋。
“谢谢哥哥~~”夏瑶接过土豆,学着周沫沫说了一声,仰着脸冲着周砚笑。
那小尾音夹的,听得周砚骨头都酥了,上扬的嘴角比AK还难压,“不谢。”
刚走到厨房门口的宋婉清脚步一顿,英气的眉梢一挑,眼睛瞪得圆圆的。
这句‘谢谢哥哥~’就够她学一辈子了。
同样是三十八度的嘴,她怎么能说的这么婉转动听,还一点都不做作。
别说男人爱听了,她都爱听。
这妹妹得把关系搞好啊,太厉害了。
宋婉清默默撤回了踏进厨房的一只脚,她进去纯多余。
本来还担心夏瑶无聊,想来关心一下她的。
现在她只想关心一下自己。
仪式结束,已经快十二点。
几个嬢嬢进厨房帮忙,先把冷盘给上了桌。
夏瑶和周沫沫也去外边坐着了。
来观礼见证的江湖人士已经落座,老爷子拿出珍藏的好酒,让周明给众人倒上。
周汉作为周明的父亲,今天跟宋长河老爷子一桌,而且就坐在他身边,腰背挺得笔直,一脸拘谨。
没办法,宋老爷子是跟他爸一辈的,蹲过一个战壕的战友。
本来今天来的路上马金花是给他下了任务的,今天出了周明拜师,还要跟宋老爷子探探口风,看能不能聊聊宋老师和他们家周明的事。
但这会坐在这,他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本来宋老师的老汉儿是说要来的,但因为临时有个重要会议推不开,今天就没从蓉城回来。
算了,还是等两个孩子自己把感情定下来了,他们再来提亲更合适。
“来,周汉是吧,我们两个喝一个。”宋长河端起酒杯,看着周汉笑着道:“听婉清说,你还要跟我多喝两杯呢?”
“是我应该多敬你几杯,愿意收周明为徒弟。”周汉连忙端起酒杯说道。
周卫国也在主桌上坐着,作为越战英雄,他虽年纪不大,但还是深受尊重。
马金花在隔壁桌看着周汉直摇头,看来今天是指望不上了。
老太太左手坐着夏瑶,右手边坐着宋婉清,跟俩姑娘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桌上其他人嘴上不说,但脸上的笑根本藏不住。
周砚他们这辈,周阳还在当兵不着急,就剩周明和周砚这三个没成家了。
从老太太的神情不难看出她对这俩姑娘特别满意,这是打心底认可了她们。
只要年轻人点头,那就好事将近了。
倒了酒,众人便开始动筷了。
“喔唷!这卤猪头肉好安逸哦!卤香浓郁,味道太巴适了!”
“这个卤牛肉也巴适得板,好香哦!嚼起来一点都不柴,我就剩这几颗牙齿都咬的动。”
“豆干卤的好,跟鸡蛋干一样,外壳有点酥香,里头好嫩哦。”
这热菜还没上,卤菜就引起了众人的赞叹。
本来众人对这顿拜师宴没太多期待的,毕竟才摆三桌,也没见干坝坝宴的乡厨砌灶搞蒸笼那些,想着就是简单吃一顿。
宋长河的性子他们都知道,不喜欢铺张浪费,为官三十余年,从未以任何形式摆过宴席收过红包。
本以为今天就是一顿简单的家宴,但这四盘卤菜上来,立马就不普通了。
“长河,你哪里请的大厨哦?这卤菜就不简单哦。”老中医白勇跟宋长河碰杯抿了一口酒,好奇问道。
宋长河放下酒杯,笑着说道:“今天掌勺的是周明的堂弟周砚,一个年轻厨师,师承已故的嘉州名厨孔怀风,年纪虽然不大,但厨艺相当精湛。
这卤菜味道巴适,是从周毅同志的婆娘张淑芬同志那里传给他的手艺,当年周毅跟我说他婆娘做的卤菜天下第一好吃,我还不信邪,现在我是真的信了。”
众人闻言也都笑了,这事先前宋长河也讲过,没想到中午就吃上了。
确实很有说服力。
老太太闻言端着酒杯起身道:“宋哥这样说,那我替老周也敬宋哥和各位一杯,周砚这手艺是从我这里学的,但现在比我卤的还要好了。”
三桌人闻言,哗啦啦都站了起来,同时举杯共饮。
老周家五个儿子,但谁都看得出来老太太才是话事人。
周毅倒在了南朝鲜,老太太把五个儿子拉扯长大,值得敬佩。
宋长河与周卫国聊了许多,从军营生涯,到越战,再到如今他在苏稽武装部展开工作。
周汉特意跟周卫国换了个位置,好让俩人聊的尽兴。
宋长河退伍后,回到嘉州也是从武装部做起的,相似的经历,让他对周卫国这个故人之子十分亲近,乐意给年轻人一些建议。
牛肉烧笋干、红烧排骨两道烧菜陆续上了桌,又引来了一阵赞叹。
“婉清姐,你尝尝周砚做的红烧排骨,可好吃了。”夏瑶给宋婉清推荐道,周砚上了那么多菜,可她最爱的依然是红烧排骨。
宋婉清尝了一块,连连点头:“嗯!好吃!软烂脱骨,裹着酱汁,太香了!”
“是吧。”夏瑶的笑容中透着几分小得意。
宋婉清又吃了一块卤冬笋,爽脆鲜甜的冬笋,带着淡淡的卤香,好吃到流泪,看着夏瑶一脸羡慕道:“周砚做的菜太好吃了,瑶瑶,你以后有口福了,羡慕哭了。”
“嗯……”夏瑶脸蛋微红,低头啃排骨,轻轻嗯了一声,不知该怎么回话。
可上扬的嘴角是怎么回事?
少女荡漾的心,大概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不,坐旁边的老太太嘴角带笑,显然已经洞察了一切。
上了两道烧菜后,周砚穿插了一道鱼香肉丝和一道麻婆豆腐。
鱼香肉丝还好,肉菜在这年代都算是正经宴席菜。
但这麻婆豆腐一上桌,还真是人人都觉得稀奇。
坝坝宴可见不到这菜,但这菜名声在外,川菜名菜,不少饭店都有,但很少能遇到过正宗的。
当尝过之后,众人纷纷变了表情。
刚刚还在喝酒的众人,纷纷端起了碗。
“饭在哪里?这个麻婆豆腐下饭安逸得很!”
“对头!这麻婆豆腐下饭不下酒,麻辣鲜香,酥嫩浑烫,还真是点都没错!正宗!我也想先干碗饭!”
周砚早料到了可能会有这情况,一桌上了一小木桶饭。
不光麻婆豆腐下饭,鱼香肉丝其实也是一道下饭菜。
接着要上的是咸烧白和粉蒸肉这两道蒸菜。
今天的粉蒸肉,周砚狠狠拿捏住了。
土碗扣在盘子里,屏气凝神揭开,色泽红亮的三线肉被蒸肉粉包裹着,吸饱油脂后金黄透亮,如金沙点缀其上。
【一份相当不错的粉蒸肉】
周砚的眼里看到了鉴定结果,心里大定。
师父,我成了!
至于咸烧白,稳定发挥,没啥好说的。
赵嬢嬢她们把菜给上了。
咸烧白的香气飘来,宋长河举着酒杯的手一顿,目光刷的看向了桌上刚上的咸烧白。
咸烧白不算稀奇菜,坝坝宴很常见,嘉州这边多以本地产的盐菜垫底。
芽菜咸烧白偶尔才能遇到,但风味终究差点意思,和他记忆中的师娘做的芽菜咸烧白完全不能比。
后来师娘去世,素素逢年过节也会做几份咸烧白,他一个人就能吃一份。
唯有周砚做的咸烧白,才能让他找到记忆深处的滋味。
盘子里的咸烧白,五花肉切的薄厚均匀,铺着盖在芽菜上,旁边还有两片,就像是一封书,泛着油润的光泽,红亮诱人。
刀工比师娘和素素要好些。
放下酒杯,夹起一块肉,肉特别软烂,加起来颤颤巍巍的,像是随时要散掉一般。
喂到嘴里,芽菜与肉香交织,炸过的虎皮吸饱了汤汁,软弹又黏嘴唇,滋润的口感,肥而不腻,无数回忆瞬间涌上了心头。
可惜素素不在了,不然今天她应该也会很高兴吧?
她曾劝过他好几回,让他收徒,哪怕一个。
但都被固执的他给拒绝了。
李氏峨眉枪没有传承下去,大概是她最大的遗憾。
现在他收徒了,等他下去,也能挺直腰杆和素素还有师父说峨眉枪传下去了。
眼眶不觉湿润了,低头喝酒,顺手揩去眼角的一滴眼泪。
周砚这小子也真是,不知在菜里下了什么,一把年纪了,眼泪还说来就来。
火爆猪肝上桌,接着便是压轴的干烧鲤鱼。
这道菜一上桌,这顿拜师宴的档次一下子提升了。
一般的坝坝宴,可见不到这道菜。
周砚和负责端菜的嬢嬢们落了座,桌上的菜基本还没怎么动,都等着他们呢。
“周砚,你做的菜是越来越好了,这每一道菜的味道都巴适得很。”大爷周清看着周砚夸赞道。
“确实是这样,太拿得出手了,特别是最后这道干烧鲤鱼,我听月月的那个表叔郑强说过,这可是蓉城大饭店的高端宴席菜。”二伯陈泽跟着点头。
周砚坐在夏瑶身边,上来先给自己盛了碗米饭,一边夹菜一边笑着道:“大爷、二伯夸的好,爱听,多夸点。”
众人闻言都笑了。
“你倒是一点都不谦虚哦。”赵嬢嬢剐了他一眼,脸上满是骄傲。
周砚转而看向了老太太:“奶奶,你评价评价。”
“嗯,是有水平,今天这干烧鲤鱼烧也好,微辣鲜香,滋味浓郁,外糯里嫩,巴适。”老太太尝了一块鱼肉,连连点头:“实话,不用谦虚。”
周砚立马冲着赵嬢嬢得意的笑:“妈,奶奶说的,不用谦虚。”
“要得,该你骄傲。”赵嬢嬢也笑了。
夏瑶侧头看着他,嘴角的笑意藏不住,这一大家子的氛围可真好,让人觉得相处起来很是舒服。
宋婉清坐在一旁,脸上同样带着笑。
周明虽然木了点,但是这一家人好有意思啊。
“吃得惯吗?”周砚看着夏瑶轻声问道。
夏瑶点头,眼里带着笑意:“嗯,吃的很好,我还是第一回在四川吃这样的宴席。”
求月票,晚点会有一章加更,但应该会比较晚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492/2837555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