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重生领证前,娇小姐搬空家产随军 > 第51章 刁难

第51章 刁难


张春兰接过信,只扫了一眼落款,眉头就蹙了起来。

    没看内容就把信随手放在一边。

    然后抬眼,上下打量着安敏,那眼神像在评估一件不合时宜的商品。

    “哦,安敏同志啊。我们这儿呢,搞宣传,尤其是基层宣传,工作可不轻松。得能吃苦,得懂政策,最重要的是……”

    她顿了顿,意有所指:“得根子正,思想过硬。”

    旁边的刘建国也放下了报纸,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点居高临下的指点意味。

    “是啊,安敏同志。听说你以前是……咳,总之,这工作跟你在家当太太可不一样。我们这儿要求高,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

    别到时候跟不上进度,让杨主任脸上也不好看。”

    太太两个字,他咬得格外清晰,带着刻意的提醒。

    这夹枪带棒的下马威,安敏听得明明白白。

    心高气傲?这是觉得她身份不干净,觉得她吃不了苦,想让她知难而退。

    安敏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但依旧保持着礼貌的弧度,背脊挺得笔直。

    她没有立刻反驳,也没有畏缩,只是平静地看着张春兰。

    “张干事,刘干事,谢谢提醒。杨主任介绍我来,也是看中了我在东乡村参与土地改良的基层经历,以及对政策学习的热忱。

    工作上的要求,我明白,也会努力跟上。至于能不能胜任……”

    她目光扫过两人,带着一种不卑不亢的笃定。

    “总得做了才知道。组织上既然安排我来,我服从分配,认真工作就是了。有什么任务,您二位尽管安排。”

    她既抬出了杨主任,又点明了自己的基层经验,最后一句更是直接把球踢了回去。

    既然觉得她不行,那就安排工作试试看。

    看是你们刁难她,还是她真的不行?

    这番回应,没吵没闹,却绵里藏针,把张春兰和刘建国噎住了。

    尤其是那句服从分配,让他们想继续拿身份说事都显得无理取闹。

    张春兰的脸色更沉了,刘建国也讪讪地摸了摸鼻子,重新拿起报纸,掩饰尴尬。

    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

    日子还长着呢,她微微扬了扬下巴,安静地等待着他们安排下来的第一个任务。

    张春兰和刘建国被安敏那番不软不硬的回应噎了一下,办公室的气氛有些凝滞。

    刘建国重新拿起报纸,遮住了大半张脸,但目光却时不时从报纸边缘溜出来,带着审视。

    张春兰则板着脸,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敲着,似乎在琢磨怎么给她一个真正的下马威。

    “既然安敏同志这么有信心。”

    张春兰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口吻。

    “我们文教处最近确实有个棘手的任务。城西那片新划进来的家属区,思想宣传工作一直推不动,居民配合度很低。”

    “之前派去的几个同志,都……效果不大理想。”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安敏。

    “安敏同志有基层经验,又了解群众工作,不如就由你去负责,尽快把第一季度的思想学习汇报收上来,每家每户都要交。”

    “三天时间,够吗?”

    旁边的刘建国放下报纸,立刻帮腔,语气带着明显的看好戏意味。

    “是啊,安敏同志。那片儿可都是些随军的家属,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脾气还倔得很,连门都不让进。

    这工作最能锻炼人,也最能看出一个同志做群众工作的真本事。”

    他把真本事三个字咬得很重,仿佛已经预见了安敏碰一鼻子灰,哭哭啼啼回来的场景。

    这任务明显是个烫手山芋。

    那片家属区情况复杂是出了名的。

    很多家属忙于生计或者照顾孩子。

    对坐下来写思想汇报这种事既没时间也没兴趣,之前去的干事都被软钉子硬钉子碰了回来。

    张春兰故意只给三天期限,就是想看安敏的笑话。

    安敏心里明镜似的。

    她脸上没什么波澜,平静地接下了任务:“好的,张干事,三天时间,我尽力完成任务。”

    没有抱怨,没有讨价还价。

    接下来的两天,安敏早出晚归。

    她没有像之前那些干事一样,拿着本子挨家挨户板着脸催收汇报。

    安敏换下了报到时那身相对整洁的衣裳,穿了件半旧的蓝布褂子,头发也利落地挽起。

    她先去找了那片家属区里年纪最大,也最有威望的赵大娘。

    开口没提汇报的事,只是帮着赵大娘择菜、哄小孙子。

    不过在闲聊间自然地问起各家各户的情况,谁家孩子上学困难,谁家男人在部队最近怎么样,谁家缺针头线脑。

    她像个邻家妹子一样,带着针线和一些简单实用的东西。

    这些东西都是安敏私底下偷偷准备的。

    没有动用文教处的。

    能用这些换来乡亲们跟她说话,她也是很知足的。

    哪家嫂子需要缝补,她就坐下帮忙;哪家孩子哭闹,她也帮着哄两句。

    她耐心地听家属们絮叨生活的琐碎和不易,偶尔巧妙地引导几句。

    讲讲国家政策对军属的关怀,说说学习新思想对教育孩子的好处。

    她绝口不提思想汇报四个字,但聊天的内容,却恰恰是思想汇报里最朴实、最接地气的内容。

    第三天下午,当安敏带着一沓厚薄不一、字迹各异。

    甚至有些是口述、安敏代笔的思想学习体会回到文教处,放在张春兰桌上时,张春兰和刘建国都愣住了。

    那沓纸里有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有按了红手印的口述记录,内容虽然简单直白,却都是家属们真实的想法和生活点滴。

    完成率之高,远超以往任何一次。

    张春兰翻看着,脸色变了又变,想挑刺,却发现连最挑剔的刺头户都交了东西。

    她只能干巴巴地说:“……嗯,效率还行,不过内容……太浅显了,缺乏深度。”

    这评价显得苍白无力。

    刘建国也凑过来看,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讪讪地没说话。

    第一关,安敏不仅过了,还过得漂亮。

    张春兰的刁难落了空,反而显得自己心胸狭隘。

    安敏笑着说道:“那今后还请张干事和刘干事多多指教。”

    她就是要他们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452/2837582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