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一根筋两头堵
推荐阅读:光之国:我迪迦本尊,概念之神 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火影:愚弄忍界的我被奉为救世主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银河火花弱?我反手超级融合! 诛仙:我焚寂剑主,剑道无双 斗罗:点评比比东,历代最差教皇 仙道尽头 春日咬痕 九零:泉水人家
晚上张延回到国贸附近的四合院。
刚想拿钥匙开门,黑暗里突然蹿起个人来,唬的张延往后跳了半步,疾言厉色的喝问:“谁?!干什么的?!”
“是老娘我!”
对方的态度却比张延还蛮横。
一听这混不吝的腔调,张延就认出是姜珊,不由无语道:“你怎么又跑来了?我不是说最近不方便吗?”
“陈虹不是在津门吗,有什么不方便的?赶紧开门,快冻死我了!”
张延开了门,姜珊紧跟在后面进了屋里,见茶几上有个马克杯,就从墙角提来暖水壶,自顾自的倒满了热水,捧着坐到了沙发上。
张延皱眉道:“那是我的杯子。”
“我又不嫌你脏!”
姜珊故意气他似的,转着圈给马克杯的杯口涂满了口红印。
“不是……”
张延无语的坐到她对面,道:“我不是说了吗,底片现在也不在这边。”
“先欠着吧。”
姜珊抿了口水,不以为然道:“我这马上要进组了,再不趁机弄一回,你就又躲津门去了。”
这女人真是……
张延懒得再理会她,干脆拿出从医院带回来的杂志开始翻看。
他其实不是看到了熟悉的人名,而是看到了一篇在后世屡屡被提及的文章:《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
虽然标题和张延梦中看到的有些出入,但内容并无区别。
其实这两年对80后口诛笔伐的文章有不少,什么小皇帝、小公主的,都认为这代人从小娇生惯养,五谷不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长大了肯定好不了。
估计这都是生活在大城市的文化人,县城以下的80后哪有这些待遇?
如果说上述的内容,还属于恨铁不成钢的范畴,那这篇《夏令营》就完全是歪屁股恶心人了。
也是从它起,80后又多了个新外号——垮掉的一代。
“你看什么呢?”
姜珊感觉身上暖和些了,就有点坐不住,伸手夺过那杂志扫了两眼,嫌弃道:“儿童杂志你也看?”
“那怎么了,我还写过儿童科幻呢。”
张延摇头道:“不过我是真没想到,这种崇洋媚外歪曲事实的文章,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刊载在儿童杂志上了。”
姜珊听他这么说,也简单翻了翻那篇报道,然后撇嘴道:“人家说的没错啊,你瞅瞅现在的小孩子都娇惯成什么样了,我堂姐家的孩子、我小表弟,在家都跟小皇帝似的。
等他们长大了,我估计咱们跟人家日本差距肯定还得拉大,到时候……”
张延不等她说完,又把杂志夺了过去,指着最开始的内容道:“你再仔细读一下这里。”
“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100公里——你瞅瞅人家日本孩子,还主动加量呢!”
看姜珊还没反应过来,张延无语道:“别说二十公斤了,要不你先背着这把椅子,去长安街走个来回试试?那也就7、8公里——你让一群孩子负重20公斤急行军100公里,那不纯扯淡吗?!”
“嗐,写故事还不允许人家夸张一下?再说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姜珊完全不当一回事,起身催促道:“赶紧的吧,最近我有点失眠,活动活动正好睡个懒觉。”
“合辙你是来打针吃药的呗?!”
“别自暴自弃,你比针尖儿还是强一点的。”
这谁能忍?
必须得给她肉刀子进去肉刀子出来。
…………
转过天上午九点。
姜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拆了副新牙刷,刷完牙拿陶荭的大宝洗面奶洗了脸,完事儿又用陈虹的梳子整理了一下鬓角,最后挑挑拣拣,用王露瑶的毛巾擦干了脸。
走出卫生间,她没骨头似的往沙发上一瘫,两只脚丫翘到了茶几上,懒洋洋的问:“底片还有几张啊?”
“也没几张了。”
正伏案写东西的张延,头也不抬的回道:“要不今儿咱们就吃顿散伙饭,晚上我一股脑丢给你得了。”
“哼~”
姜珊冷哼一声没再言语,要是91年正在气头上的时候,她肯定巴不得赶紧把底片都赎回来呢。
但现在么……
其实处久了,她发觉这种关系也挺不错的,彼此没什么感情负担,也不用谁迁就谁,想说什么说什么、想骂什么骂什么,最主要过程还挺愉快的。
这一年多姜珊在人艺积攒的压力,大多都是在张延这里释放出来的——要不然她也不会赶在入组前,特意又来送一波了。
可姜珊毕竟是个要脸的,心里头再怎么得意这一口,也不好意思明明白白的表现出来,所以就只能沉默以对。
这时张延放在桌上的大哥大突然响了,他接起来就听高棋在那边道:“张哥,汪峰已经到了,你什么时候能过来?”
“汪锋?!”
“就昨儿在医院遇到的那个。”
“噢~”
张延这才想起昨天都没问清楚那小伙子的名字,如果要是早知道对方是榜上有名的汪锋……
那自己的态度应该也不会有太大区别,反正都已经过了原始积累阶段,也没必拿未来的名人太当一回事。
等到了21世纪,估计大多数所谓名人,都不会比他张某人更出名。
于是张延回道:“我有篇评论文章要写,估计得十点半以后了。”
昨天看完《夏令营》之后,张延就忍不住想要评论一番,主要是这文章的槽点也太多了——尤其是在知道这一代小日本,最后成了平成废宅的情况下。
当然他想吐槽也不只是这一篇文章,事实上90年代初随着大毛的崩盘、随着出国潮的兴起,国内文坛崇洋媚外的风气,比之网络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脚刚骂中国人死板守旧,没有半点自由精神,不像人家美国人敢于打破常规,拥有创新思维;后脚就吹捧日本人守规矩,整个社会井然有序,不像中国人一样自由散漫,总想着钻空子坏规矩。
总之就是一根筋两头堵。
张延这次准备把近两年比较火、也比较出格的言论拉个清单,好好的挂出来晒一晒——当年他就是报社特约评论员,这也算是不忘初心了。
…………
另一边。
汪锋得知张延十点半以后过来,心里就彻底踏实了——他就怕张延睡一觉,把自己这事儿给忘了。
跟高棋道了谢,汪锋抱着吉他从屋里出来,就见自己几个队友,正跟傻狍子似的贴墙站着看人家载歌载舞。
这院子里凑了能有三四十人,其中一多半是摇滚乐队,还有七八个年轻姑娘,都是盘正条顺的果儿。
春寒料峭的,这些姑娘就敢露肚脐,那热情劲儿是扑面而来,整个院子仿佛都跟外边不是一个季节了。
见汪锋出来,鼓手单小凡凑上来,激动道:“屮,这一院子都是大腕儿,咱们这回可算是来对了!”
“瞧你那点儿出息。”
汪锋强忍着心中的激动,不屑的白了他一眼,然后小心凑到正反复嘟囔‘姑娘、漂亮’的何用身边,露出一脸憨笑道:“永哥,您这是写新歌呢?”
何永抬头瞥了他一眼,感觉没什么印象,于是纳闷的问:“你谁啊?我认识你吗?”
见何永语气有点冲,汪锋多少有点慌乱,其实他以前见过何永几次,但显然何永没记住他是谁。
“那什么,我、我……张总让我来的,我昨儿写了首歌,张总觉得还不错,让我来露一手给大伙瞧瞧。”
“张总的人啊。”
何永的态度立刻缓和了不少,笑道:“你那歌呢,给我瞧瞧呗。”
汪锋没犹豫,就把连夜又修改了几遍的歌词递了过去。
何永一边弹吉他一边哼唱了几句,忽然站起来道:“嘿,哥几个静一静,这小兄弟的新歌有点东西——都特么起开点,让他上去亮亮嗓子!”
院子里静了片刻,然后就有人问:“大永,怎么着,你小弟要在这里立棍儿啊?”
何永骂道:“什么特么我小弟,这是张总相中的人!”
说着,又回头问:“你叫什么来着?”
“汪锋,鲍家街43号的主唱!”
汪锋连忙大声报了万儿。
“那不是央音的门牌号吗?屮,这小子挺狂啊。”
“代表央音的不是吴桐吗?”
“你管那么多呢,张总看上的人肯定错不了。”
虽然有人不服不忿,但看在张延的面子上,还是把中间的空地腾了出来,有几个学舞蹈的果儿,还自告奋勇要给鲍家街43号伴舞。
往中间走的时候,汪锋和小伙伴就感觉浑身上下热血沸腾。
在座的哪一位不是圈里有头有脸的主儿,鲍家街43号能在这里登台亮相,以后说不定就是‘圈内传说’的一部分了。
怪不得吴桐言必称‘张哥’,这金字招牌是真好使啊!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92/2837569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