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文娱:1990 > 第184章 捅了马蜂窝

第184章 捅了马蜂窝


几天后。

    赵铭义卷着几份杂志,回到了黑豹临时落脚的小院。

    见主唱栾竖和贝斯手王文节,又在客厅里借酒浇愁,赵铭义便把其中一份杂志摊开在茶几上,指着黄罗伞盖下的面孔道:“看看人家张延这意气风发的,再特么瞧瞧你们俩那揍性——再这么下去,我看这边疆也别去了,一个个都泡酒坛子里得了!”

    栾竖探头看了看,只见杂志标题写的是《从太平间到登基加冕——业内颤抖:规则由他重写!》。

    “屮!”

    栾竖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把剩下的半两白酒一饮而尽,吐着浊气道:“当初刚认识的时候,张延连五线谱都还认不全吧?这特么才两年,他就要登基加冕了?!”

    栾竖倒是不对张延有什么意见,主要是没法接受现实落差。

    比不上窦维也就罢了,那孙子确实有些才华,可张延两年前连五线谱都不认识,现在却被吹捧成了乐坛皇帝……

    这时王文节拿起其中一份杂志,指着上面道:“这不还有骂他的嘛,我瞅瞅,《斤斤计较背后的封建愚昧——起底新时代的御用文人》,津门作协新晋作家张延,原系河北某官方报纸职工,一朝……这好像跟咱们音乐圈没什么关系。”

    赵铭义拿过来瞅了眼,挠头道:“我是看上面有张延的照片,所以就顺便买回来了——张延这是得罪什么人了吧?杂志上一般很少有这么指名道姓骂街的。”

    说着,赵铭义又仔细翻了翻,发现文中把张延的成名之路,归结为一直在搞封建糟粕、拍官方马屁的结果。

    像他这样的拍马屁上位的货色,不把那长袍下的小夹紧了,竟还敢跳出来指摘别人的瑕疵,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他作为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作家,身上没有半点年轻人该有的朝气,反而充满了腐朽的味道。

    竟妄图用寻章摘句、舍本逐末的办法混淆视听,绑住国人争取自由的脚步、遮住国人睁眼看世界的目光,通过粉饰太平、制造舆论,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这还真是骂人不带脏字。”

    赵铭义看完之后,咋舌道:“张延这到底是怎么得罪人了,刨人家祖坟了?”

    “正好相反。”

    这时门口传来郭川林的声音:“张延是看不惯他们崇洋媚外数典忘宗,为了捧外国人的臭脚,就在文章里胡编乱造,什么都敢瞎写一气。

    前几天张延写了篇时评,把他们编造的东西一股脑抖落出来,结果就捅了马蜂窝——这还是好的,有些报纸骂的更狠更脏!”

    “乖乖,咱们张哥挺勇的啊!”

    栾竖咋舌道:“他没事儿弄这一出干嘛?再说人家国外也确实发达,就连港岛那边儿也比内地……”

    “行了行了!”

    郭川林忙抬手打断他道:“这些话你可别当着张延说——都赶紧拾掇拾掇,下午晚报的记者要采访你们和张延,我就是为这事儿来的。”

    众人闻言都是精神一震,他们窝在这里没有搞什么活动,就是为了蹭张延和援疆的热度,好好宣传一下回内地发展的事儿。

    于是纷纷开始整理洗漱,也把杂志上的骂战抛在了脑后。

    …………

    另一边。

    张延也在为下午的采访做准备。

    “别的咱没有,老美的黑材料我有的是!”刚刚回国不久的冯晓刚,拍着自己越发消瘦的胸脯道:“我这窝了一肚子火,正想发泄发泄呢!”

    虽然一开始找京城晚报,是为了配合黑豹的回归宣传,但自从张延捅了公知的马蜂窝,晚报那边就一直要求,增加这方面的采访内容。

    所以张延就跑来找冯晓刚取经了。

    见老冯跃跃欲试的样子,张延笑道:“冯哥,那要不咱们一起接受采访,正好顺便帮你宣传一下《京城人在纽约》。”

    “这……”

    冯晓刚犹豫了一下,摇头道:“还是算了吧,老美确实不是东西,但人家那边也是真特么有钱——我跟你说,我在垃圾堆还捡到过一台能用的苹果电脑呢,

    这玩意儿在咱们国内,那都恨不能弄个桌子供起来,可人家老美……”

    “打住、打住!”

    张延忙拦住他的话头道:“我是让你给我爆点黑料,不是让你吹嘘美帝国主义的。”

    “这铺张浪费不也算是黑料吗?”

    冯晓刚说着,又忍不住半真半假的调侃道:“我本来以为自己能去美国拍电视剧,就已经算是相当牛逼了,没想到你直接就在国内加冕登基了。”

    “那都是瞎扯淡,你见过谁是踩着木箱子登基的?那伞是万民伞,中戏一小伙子在老家乌鲁目齐,为了找人签字请愿举办摇滚演唱会,就别出心裁搞了这么个玩意儿。”

    张延其实也正头疼这一点呢,本来公知们就在拿封建蒙昧、御用文人的那一套攻击他,偏偏那天讲话的照片,又不知怎么泄露给了媒体。

    这下好了,估计下一波炮火会来的更加猛烈。

    算了,反正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还是先抓紧时间收集一些老美的黑料吧。

    要说冯晓刚确实没白在美国捡垃圾,了解到了不少美国底层的玩意儿。

    不过老美的福利系统也让张延感到咋舌,这底层流浪汉在吃喝上,貌似比国内工薪家庭还要好,也不怪那么多人在仰望灯塔。

    张延有些头疼,要不要用春秋笔法修改一下,不然这黑料拿出来都没那么黑了,可要是用了春秋笔法,他和那些公知又有什么区别?

    到时候被抓住了把柄,那可就真成笑话了。

    算了,还是直接整点新词儿吧!

    张延在黑料下面,郑重的写下三个大字‘爱国ZEI’。

    “什么玩意儿?”

    冯晓刚伸长了脖子,纳闷道:“这是什么说法,怎么爱国还成贼了?”

    “你都觉得奇怪,媒体肯定也好奇。”

    张延笑了笑也没细说,伸手按住了冯晓刚手上的酒瓶道:“行了,下午我还要接受采访呢,你这把我灌醉了,我还怎么舌战群儒?”

    “那晚上呢?”

    冯晓刚道:“姜纹早憋着劲儿想跟你见见了,要不晚上我做东,喊上葛由,咱四个凑一桌。”

    “明天吧。”

    张延道:“晚上老谋子约了我聊电影剧本。”

    “老谋子?!”

    冯小刚闻言,一把攥住张延的胳膊:“你写的剧本让老谋子相中了?不是,咱们还是不是哥们了?!有这好本子,你怎么不惦记着我呀?!”

    见他急眼了,张延忙解释:“不是我的本子,是我一哥们的小说改编成剧本了——他这不是没经验嘛,就让我帮着参谋了参谋,晚上我是陪衬,我那哥们才是主角。”

    冯晓刚这才作罢,又嘟囔着让张延以后有了好本子,千万别忘了自己。

    “我这里倒是有个本子。”

    张延则摊手道:“但是个电视剧的剧本,而且肯定是要找津门台投资,你确定你敢参与进来?”

    “我……”

    冯晓刚咬了咬牙,最终还是颓然道:“不敢,就你们津门横刀夺爱这事儿,估计三五年都过不去。”

    不久前八一影视基地,已经正式宣布落户津门了——这和张延返聘老师傅办学的建议有着很大的关系,毕竟堡垒总是更容易从内部攻破。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92/2837568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