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文娱:1990 > 第264章 三坪问计

第264章 三坪问计


北影厂剪辑室。

    出乎意料,张国利看起来挺轻松的样子,完全没有之前的焦虑感。

    “哈哈~”

    听张延发问,张国利爽朗笑道:“主要还是张总你们这剧本写的好,剪起来剧情连贯段落分明,而且每一集都能留下足够的悬念。”

    这两样是剪辑电视剧最要紧的东西,前者能保证观众更容易理清思路,后者则是为了更牢固的牵扯住观众的注意力。

    毕竟电视剧通常是隔天播放的,虽然现在的生活节奏还没那么快,但未解的悬念总会让观众更加期待下一集的内容。

    剧情连贯主要是刘振云的功劳,这哥们逻辑性比较强,帮着张延重新梳理了大纲,也更加突出了故事的主线。

    这方面是张延的弱点,因为师承自网文时代,他总忍不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往里添东西。

    不过在每一集内容末尾‘留扣’,那可就是张延的拿手好戏了,后世俗称‘断章狗’是也。

    至于余桦,主要起到一个深化情感的效果。

    张延行文注重故事性,文字上比较浅白;刘振云讲究一个娓娓道来,情感表达上偏含蓄;而余桦总能在关键地方,给人一种深沉强烈的震撼。

    三人的通力合作,既确保了剧本的优秀,也让张国利的剪辑顺风顺水。

    按照张国利的推断,他大约到12月底就能剪辑出来,后期配音和发光五毛特效再有半个月也就差不多了。

    张延盘算了一下,今年的除夕夜是在2月9号,如果一切顺利的话,1月下旬正好可以把各省电视台请来,谈一谈版权问题。

    能谈妥的省,就由省级电视台买断播放权,至于下面市县买不买账,那就看省级电视台的向下管理能力了。

    如果谈不妥,再找本省各市级电视台降价分包发卖——如果播出效果足够好,省台最终多半还是会买账的。

    等到7月份左右,等地方台都压榨的差不多了,再上津门卫视收割一波暑期热度。

    至于最肯出起钱的央视……

    现在的央视比较在意首播权,像这种卖上两三轮再上星的策略,央视购买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也不可能再出高价,所以还不如继续巩固自己的基本盘。

    正跟张国利聊后续的宣发,门外忽然有人敲门。

    张延拉开门一瞧,外面站着两个人,后面那个一看就是拎包的秘书,前者这人四十左右的年纪,虽然是笑盈盈的,但却透着股子掩饰不住的疲惫感。

    “呦,韩厂长!”

    张国利见了来人,忙给张延介绍道:“这是刚从峨眉厂调过来的韩三坪韩厂长,以后北影厂就是韩厂长做主……”

    他和韩三坪以前都在四川混,不说有多熟悉,起码是早就认识的。

    “还没正式宣布呢。”

    韩三坪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主动向张延伸手道:“张总的名头,我最近可是如雷贯耳,今天一见果然是年轻有为。”

    “您捧了。”

    张延一边握手一边道:“我也是最近忙的糊涂了,竟然连韩厂长上任的消息都没收到,不然早该来拜访您了。”

    双方寒暄了几句,韩三坪便跟着两人进了屋。

    他倒也是雷厉风行,屁股都还没坐稳呢,就对张延道:“早听说张总是圈里有名的点子王,也是搞影视商业化的先锋,所以我一听说张总来了,就迫不及待的想找张总讨教讨教。”

    “这可不敢当……”

    张延还想谦虚推托两句。

    结果韩三坪立刻打断道:“没什么不敢当的,北影厂现在的情况你也清楚,拍出来的电影总是赔钱,平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如果再不赶紧想辙的话,怕是就要彻底垮杆咯!”

    说着,他起身郑重向张延鞠了一躬道:“张总,如果您能给我们厂指点迷津,厂里三老四少肯定不会忘了你的恩情!”

    他是十来天前突然被喊到京城的,这几天一直在摸查北影厂的情况,结果是越查越心凉。

    其它电影厂有的弊病,BY厂一样不少,而且还有更重一点。

    其中最麻烦的就是关系户和上层压力,明明财政已经相当困难了,每年还要饿着肚子咬牙投资不少电影。

    这些电影基本都是赔钱货。

    BY厂等于是一边被吸血一边被迫主动放血,而且还很难做到节流。

    再这么下去真就离死不远了,所以韩三坪才会病急乱投医的找到了张延头上。

    张延略一犹豫,还是决定要卖个好给北影厂,顺便也给自己的大本营添砖加瓦。

    于是便道:“韩厂长,要让我说,咱们北影厂其实是捧着金饭碗要饭。”

    “此话怎讲?!”

    这话一出,韩三坪就兴奋了,因为这话明显是冲着盘活厂内资源去的,而这肯定比搞什么新花样要省钱。

    就听张延道:“其实咱们厂拍的故事片,内容还是可圈可点的,只是放到电影院有些不合时宜——毕竟大家都是花了钱的,肯定得看点热闹刺激的东西。”

    韩三坪闻言连连点头,北影厂拍文艺故事片的水平并不低,只是这年头文艺故事片根本不卖座,就算是在院线上映了也没什么人看。

    如果是其它电影厂,韩三坪上任后肯定会把文艺故事片砍掉一大半,以便解约开支成本。

    但BY厂的情况太复杂了,很多项目都自带通天纹,根本没办法消减。

    这也是他最头疼的地方。

    张延紧接着又道:“但如果把这些电影放到电视上,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我相信收视率肯定不会太差。”

    “放到电视上?”

    韩三坪想了想,皱眉道:“你是说版权市场化的事儿?这我倒是早就听说过,不过电影和电视剧不一样,不利于插播广告,恐怕很难卖上好价钱。”

    其实张延搞的版权市场化被批准后,北影厂也不是没想过趁机回回血。

    但问题是电影都是一锤子买卖,不比电视剧能拉长线钓大鱼,所以人家电视台横挑竖拣的,根本不愿意掏钱。

    “不不不。”

    张延摇头道:“如果是零散的卖版权,以现在各省电视台的情况,多半不会买账——我的意思是,咱们厂完全可以找有卫星播放能力的电视台合作,搞一个专门播放电影的频道。

    这一来电影播放时间短,不利于吸引广告投资的情况就会大大缓解,咱们厂那些优秀的故事片也有了用武之地。

    而且因为片源和质量都有保障,咱们完全可以搞24小时不间断播出,然后再开两个综艺节目,讲一讲电影背后的趣闻传说……”

    “张总,大才啊!”

    张延还没说完,韩三坪就一把攥住了他的手腕,狠命摇晃道:“听你这一席话,真是拨云见日!怪不得都说你是点子王——这么着,晚上我自掏腰包请客,喊上厂里的老领导老同志,咱们仔细聊聊这事!”

    现在专业频道的雏形已经出现了,但还没有正式细分化,央视的电影频道始于95年7月,正式上线则要等到96年。

    现在张延提前两年,向韩三坪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说是石破天惊可能有些夸张,但也称得上是醍醐灌顶了。

    而且这法子还是照方抓药,完全就是给北影厂量身定做的。

    也难怪韩三坪听完后会这么激动。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92/2837559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