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 > 第119章 请叫我吕专挖反派潜力股睿!(求月

第119章 请叫我吕专挖反派潜力股睿!(求月


第119章  请叫我吕·专挖反派潜力股·睿!(求月票)

    新的一天,瑞兴影业。

    吕睿一早便赶到了公司,在温子仁和扎克·施耐德的协助下开启了试镜工作。

    《飓风营救》与《我是传奇》同属瑞兴影业的项目,试镜索性便放在一起进行。

    最先开始的是《飓风营救》的试镜。

    这部电影里需要的好莱坞反派演员数量不少,不像《我是传奇》,角色稀少。

    一上午,吕睿陆续选定了十多位演员。

    反派嘛,大多都只需要露个脸,然后被干掉即可,不需要多好的演技,有的甚至连台词都没几句,只要长得够凶就行。

    因此,试镜进行的很顺利。

    上午试镜结束后,也就只剩下四个关键反派角色尚未确定。

    第一个是“彼特”,身份是在机场引诱并跟踪少女们的托儿,人设是表面年轻帅气、性格开朗,内里却藏着阴险。

    第二个是黑帮头目,人口贩卖集团的核心决策者,面相阴狠,盯上了多名少女,靠贩卖人口牟利。

    第三个是黑帮成员“马科”,他参与了绑架“女儿”行动,最终被男主用电刑处死。

    同时,他也是引出《飓风营救2》的关键角色。

    第四个反派则是组织女性拍卖会的负责人圣·嘉力,西装领带、衣冠楚楚、却坏到了骨子里。

    剧情设定里,这四人最终都殒命于主角枪口下。

    吕睿打算在下午下班前,敲定这四个角色。

    好莱坞这地方,别的或许缺,唯独不缺演员和追梦人。

    四大经纪公司CAA、WME、UTA、ICM送来了不少签约演员的简历。

    吕睿先前已经提前筛选过一轮,下午只需见个面,简单聊聊,基本就能定下来。

    中午,彼得·格里芬买了盒饭回来。

    三人一边吃,一边聊起了《我是传奇》中男主角的选择方向。

    吕睿扒了口饭,先起了头:“1.5亿美元的投资摆在这儿,男主必须是能扛票房的一线演员。

    这故事大半时间就靠一个人撑着,走的还是‘孤胆英雄’路线,所以个人魅力和气场得够强,不然撑不起末日里的孤独与爆发力。”

    温子仁点头附和:“确实,这角色太特殊,既得有科学家的冷静理智,又得有失去一切后的脆弱,还得在对抗夜魔时透出狠劲,演技必须扎实。”

    在此之前,三人已经在当下好莱坞一线男星中初步筛选过,但却没正式确定。

    扎克·施耐德喝了口水,靠在椅背上:“我倒是有几个人选,汤姆·克鲁斯,他动作戏没问题,但缺了点‘末日沉重感’。

    威尔·史密斯倒是合适,这几年势头正猛,《独立日》《黑衣人》都是大制作,观众缘也好……”

    “威尔·史密斯不行。”吕睿直接打断。

    他对这货毫无好感,不然也不会抢了对方的项目。

    扎克愣了下,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补充道:“白人影星里能打的不少,但这个故事背景是纽约废墟,讲的又是全人类的灾难,种族包容性很重要。

    从市场角度看,非裔演员近年在全球市场号召力越来越稳,尤其是动作片领域,观众缘很扎实……”

    关于这一点,吕睿没有反对。

    2000年初,好莱坞便逐渐重视起了种族多元化在商业片中的体现。

    非裔影星既能契合影片“全人类灾难”的普世主题,又能吸引非裔观众群体,拓宽市场覆盖面,并打破传统商业片对主角种族的单一化设定,更符合当下的社会思潮和市场需求。

    这也是前世华纳兄弟会选择让威尔·史密斯的原因之一。

    但这一世,项目既然到了吕睿手里,那他肯定要做出一些改变。

    例如换个男主角!

    好莱坞非裔男演员又不是只有威尔·史密斯,没了他,再选其他人呗。

    更何况,在没有《全民情敌》和《当幸福来敲门》两部代表作的加持下,威尔·史密斯当下发展并不是好,比他优秀的非裔男演员多的是。

    想到这,吕睿拿起纸巾擦了擦嘴:“扎克说的有道理,明天让四大经纪公司重点推荐非裔一线影星过来聊聊。

    不着急确定具体人选,但方向得明确,必须是有足够票房号召力、能驾驭复杂情感、撑得起独角戏的演员。”

    扎克和温子仁对视一眼,点头应下。

    但同时,两人心里也难掩好奇。

    威尔·史密斯到底哪里得罪吕睿了?为什么一提到那家伙,他语气里满是不爽?

    ……

    下午,试镜继续。

    首先进行的是机场托儿彼特一角的选拔。

    该角色候选人有两位,均由CAA推荐,不过分属于不同的经纪人。

    吕睿一合计,索性把两人一同喊了进来。

    试镜室门推开、又合上,两位演员站到了吕睿面前。

    “先各自做个自我介绍吧。”吕睿打量着两人,神色平静,心绪却莫名有些复杂。

    左侧年龄较大一些,留着棕色长发的青年率先出声:

    “导演好,我叫瑞恩·高斯林,今年25岁,来自于加拿大,12岁开始演戏,与丹泽尔·华盛顿合作过《光辉岁月》,演过《信徒》《利蓝的美国》,还和布兰妮发过专辑……”

    以25岁的年龄,这样的履历绝对算得上“亮眼”。

    按理来说,瑞恩·高斯林的咖位是不该接这类“反派”角色的。

    但他近年发展不顺,没什么合适的影视项目,也少有导演愿意用他。

    因此,他经纪人便想让他扩宽戏路,主动寻找机会,而非被动等待戏约上门。

    于是,他便被推荐了过来。

    毕竟能结交吕睿这样的导演,对他来说绝对百利而无一害。

    对他来说,角色戏份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把自己推销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他的表现……

    瑞恩·高斯林滔滔不绝的介绍着自己,吕睿脑海中却浮现出了他后世的成就。

    提名过奥斯卡影帝,主演了《爱乐之城》,还登上过《福布斯》年度演员收入排行榜前十……

    虽然现在处于低谷期,但不出一两年,便会风生水起!

    如果吕睿记得没错,好像就是明年、或者后年,眼前这位加拿大演员就会迎来事业的快速上升期,拿到影帝提名。

    几分钟后,瑞恩·高斯林的自我介绍结束。

    紧接着,站在他身边、脸上长着不少雀斑的年轻男演员开始介绍起了自己:

    “几位导演好,我叫埃迪·雷德梅恩,23岁,来自英国,毕业于剑桥大学,在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演过多部舞台剧,主演过电视剧《Doctors》……”

    比起瑞恩·高斯林,埃迪·雷德梅恩的履历显然要差上不少。

    但吕睿的眼皮却微微颤动起来。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如今名声不显的演员,9年后会因饰演“斯蒂芬·霍金”成为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影帝之一!

    之后还主演了《木星上行》《丹麦女孩》《神奇动物在哪里》等作品。

    关键是,他还演过一部吕睿很喜欢的网剧。

    《豺狼的日子》!

    “都是潜力股啊!”

    吕睿心里直痒痒,恨不得把两人都留下。

    可二选一的结果终究躲不过。

    自我介绍结束,两人先后试了一段表演。

    演技自然都不差,但论形象,还是瑞恩·高斯林要占优势。

    要忽悠小姑娘,脸部建模不行,怎么可能获得信任?

    “瑞恩,让你经纪人来公司一趟。”

    当吕睿说出这句话时,瑞恩·高斯林表情十分平静,不过一旁的埃迪却难掩失落。

    但这时,吕睿却补充道:“埃迪,方便留张名片吗?你的表演很有特色,之后如果有合适的角色,我联系你怎么样?”

    “当然可以!”

    小雀斑眼睛一亮,难掩兴奋,赶紧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名片递过来。

    他本以为今天要无功而返,没想到能被导演记住,这意味着后续绝对有合作机会!

    两人离开后,饰演黑帮头目的演员走了进来。

    三个候选人中,吕睿一眼就看中了迈克尔·珊农!

    此时他还尚未出演《革命之路》《超人:钢铁之躯》,在好莱坞中多以反派配角形象露面。

    面部线条硬朗,自带阴郁、狠戾的气场,十分适合塑造“面相阴狠的黑帮决策者”。

    “又逮到个潜力股。”

    吕睿暗自嘀咕,没多犹豫便定了他。

    紧接着,试镜参与绑架、引出续集的反派角色“马科”的演员走了进来。

    “导演好,我叫汤姆·哈迪,28岁,来自英国伦敦,出演过《黑鹰坠落》《星际迷航》,提名过土星奖最佳男配角……”

    不管国内外,演员试镜通常都会把自己参演过的电影都说出来。

    虽然很多听起来十分唬人,且大项目居多,但若不是三番内的主演,大多都不值一提。

    比如汤姆·哈迪,他的履历中也就“提名过土星奖最佳男配角”稍显亮眼。

    这也正是他提高片酬的关键点。

    但吕睿并不在乎,只要演技好,能给电影加分,多给点片酬也无妨。

    而汤姆·哈迪无疑正是他心中的最佳人选!

    虽然个子不高,但他外形硬朗,能轻松驾驭凶悍、冲动的黑帮成员形象。

    最关键的是,这也是个潜力股,而且还是后世好莱坞有名的“反派专业户”之一!

    看完他的表演,吕睿当即便拍板:“就你了!”

    到这里,三个关键反派角色已成功敲定。

    接下来只要把拍卖会负责人这个角色搞定,《飓风营救》便能开机了。

    “叫下一位试镜演员进来。”吕睿吩咐道。

    助理应声出去,很快便带进来一人。

    “导演好,我是克里斯蒂安·贝尔,31岁,出演过《美国精神病人》等作品……”

    《蝙蝠侠:黑暗骑士》要到08年才上映,《致命魔术》也被吕睿截胡,所以此刻的贝尔虽有代表作,但在好莱坞却只是小有名气,仍处于稳步上升阶段。

    华纳兄弟推荐他来,是觉得《飓风营救》作为中外合拍片,或许能帮他打开全球市场。

    于是,正处于空档期的他便来了。

    反正这个角色也没多少镜头,能选上他就演,选不上也无妨。

    然而,他今天遇到的可是吕睿这个专挖潜力股的导演。

    能逮到未来的蝙蝠侠、张伟评日记中《我和贝尔拍床戏》的男主,吕睿怎会放他走?

    “让你的经纪人过来签合同吧。”

    吕睿笑容灿烂,像只偷到葡萄的狐狸。

    四个重要反派,全被他捞中了当下处于低谷期、未来十年却会红透好莱坞的大咖,他怎能不开心?

    为防夜长梦多,隔天,吕睿就和这几位演员的经纪人分别签下合约,正式敲定了人选。

    不过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情况。

    这几个演员里,除了出道就常演反派的迈克尔·珊农外,其余竟都不是好莱坞本土演员?

    当他提出疑惑时,彼得·格里芬这个前WMA经纪人解释道:

    “好莱坞本土演员,尤其是从小在主流影视体系里泡大的,对‘反派’角色大多都十分挑剔。

    他们从小听的是‘英雄故事’,经纪公司也更愿意把他们往‘正面偶像’的路子上推,毕竟商业片里,主角光环能攒人气、接代言,票房号召力也更稳。

    所以本土演员里,除非是已经功成名就、想靠反派冲奖项的老戏骨,不然年轻点的,大多不愿意沾反派,怕观众入戏太深,把角色标签贴到自己身上。”

    说到这里,彼得·格里芬忽然话锋一转:“反倒是非本土的演员,刚闯好莱坞时,没那么多‘偶像包袱’的束缚。

    对他们来说,能拿到有分量的角色就不错了,管他正派反派,先在圈子里站稳脚跟再说。

    而且很多非本土演员自带一种‘异域感’,往那一站,眼神里的狠劲或者阴郁感,反而比本土演员更有‘反派说服力’,导演们就吃这一套。”

    吕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彼得又补充道:“说白了,本土演员的资源路径更‘顺’,没必要冒风险去演可能招骂的反派,反观非本土演员,反派反倒是他们破局的捷径。”

    吕睿再次点头,表示明白了。

    随即,他又联系了姜闻等人,告知了电影具体开机时间:“我就不回去了,你们在3月5号之前直接飞好莱坞,咱们先从这里开拍。”

    “好。”姜闻点头应下。

    随后,吕睿又联系侯宏亮,让他安排宣传部和所有演员配合,正式公布《飓风营救》的主创名单,开始为电影造势。

    姜闻这边倒没什么,他见过的大风大浪多了,也不需要靠这点热度维持。

    但红星坞和新成立的星光灿烂,却太需要这样的曝光机会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76/2837575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