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 第48章 建房计划启动!

第48章 建房计划启动!


“嗯,好!我对村里的人不熟,麻烦锦娘了。”

“不麻烦,现在闲着的人比较多,能找个事情做,大家还是很乐意的。”

萧然点点头,“特殊的木匠这些肯定是另算的,其他人就是十五文,加两顿饭,工钱日结。”

萧然把待遇说一下,这样张锦禾方便找人。

“好!”张锦禾转身看到三娘抱着猫咪,“这是猫?哪里来的?”

“我的,之前很少出来活动。”

张锦禾凑过去,“这只猫也好看,真乖。”

张二丫泡好小麦出来也看到猫了,忍不住凑过去摸摸。

好在猫情绪稳定,不怕陌生人。

萧然还得去找王慎一趟,建房子的事情自己不懂,要找专业的人。

找人帮忙,也不好空手去。

萧然准备了些糕点。

看到萧然要出门,三娘跑到萧然身边。

“三娘,把猫给阿姐,我们出去。”

“好!”

张二丫接过猫,“小郎君,会不会跑了?”

“应该是不会的,不用看着,就在附近活动不会丢的。”

“好!”

带着狗子出去溜达还行,带猫咪确实不合适。

其他人现在也习惯了,萧然到哪里都带着小黑。

萧然带着三娘到王慎家里,看到王慎在院子里面捣鼓曲辕犁。

“王里正!”萧然喊了一声。

“小郎君,快里面请!”王慎放下手里的东西,带着萧然进屋子里面。

“小郎君不来,等一下我也过去。”王慎拿出地契,“这是朝廷给小郎君的地,已经确定下来,县司那边也登记在册了。”

萧然接过地契,“劳烦王里正了。”

“还有这个是二娘的,户主的二十亩。”

现在张二丫这个户主有40亩,萧然有500亩。

张大郎说他可以种200亩,剩下的300亩承包给张锦禾去种,到时候粮食五五分。

“多谢王里正。”

“不用客气,不用客气,小郎君,好像不是为了地,是不是有其他事情?”

萧然点点头,“听锦娘说附近建房子,王里正才是行家,刚想建房子,不知道有没有空。”

“这个呀!有空,最近税收的事情也忙活完了,今日全部上报县司了,在哪里建,小郎君先和我说说。”

“村子东边有个水潭,旁边还有山沟,我想在山沟里面建。”

“山沟里?”

“对,差不多就是这样。”萧然拿出一张A4纸,把自己画的设计图给王慎。

看到设计图王慎明白萧然这是计划很久了,肯定是定下来的也就没有劝萧然,“好,没问题,刚好过农忙时节了。”

“劳烦世伯了!”萧然改口,算是拉近一点关系。

其实王慎早就想改口了,但是萧然有爵位,王慎不好意思主动改口。

萧然的爵位再低,也是跨越了阶级的。

“贤侄不用客气,之前听其他人说锦娘和贤侄收栗子是不是?”王慎问道。

“对!”

“要是锦娘和贤侄还需要,可以来新和村看看,我们这边的栗子也不错。”王慎也知道价格比较高。

“一天需求量不大,栲栳村那边也没有多少了,平时也是锦娘负责收,我回去和锦娘说说,让她来这边。”

“好好好,锦娘不用到处跑,直接来我这里就好,我让村子里面的人送来这里。”

王慎是里正,同样也是新和村的村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肯定是要为新和村的人谋福利的。

“好,那就麻烦世伯了。”

都是人情世故,都是利益交换的感觉。

里正管的差不多是一百户,栲栳村和新和村都只有三十户出头,还有旁边的曲江池村,加起来差不多一百户。

“世伯,我也不太懂,需要你帮忙统筹兼顾,干活的人我找,但是怎么干需要世伯安排,世伯的工钱这些怎么算合适?”

“贤侄你也不是外人,都是邻里人,之前世伯建房子是三十文一天,你觉得如何?”王慎说的是实话,之前都是这样收费的。

“行,没问题。”萧然心说果然有一技之长,赚钱就是比普通出大力的人多。

价格这些谈好,萧然带着三娘离开。

如果是建房子,卖糖炒栗子的钱肯定是不够的,买材料和人工的加起来不少。

回到家里,张二丫在准备午饭,萧然去看了一下小麦。

小麦的价格其实和粟米差不多。

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更贵的,小麦是细粮,做出来的馒头饼这些更好吃,但是北方主粮却是粟米。

貌似是小麦需要研磨,比较麻烦,村里萧然没有看到一个石磨。

储存方面粟米也不容易坏,估计是这些原因。

猫咪没有跑远,张二丫做饭的时候,在厨房蹲着。

张大郎也是闲不住的人,闲着就去割草。

午饭之后,心心念念的牛也送来了。

虽然负担大了点,但是张大郎和张二丫都很高兴。

送进牛棚里面,张大郎第一时间把草料送过去。

跟着牛一起送来的,还有十架曲辕犁。

工部的做工自然是没问题的,比三祖父做的还精致些。

这些一家人肯定是用不了,以后租给村里的其他人。

都是重用的生产工具。

这些牛只有使用权,不能杀,买卖还得申请官府同意。

交易没问题,但是官府要监督,不能不明不白的消失。

差不多到了炒栗子的时间,张锦禾都会来。

第一时间注意到了曲辕犁,还有地上的牛脚印,“牛来了吗?”

“阿姐,来了,在牛棚。”张二丫指了一下。

张锦禾去看了一眼,“还不错,挺好的,曲辕犁和牛都租我点,刚好不用找三祖父做曲辕犁了。”

直辕犁效率低,张锦禾肯定是要换曲辕犁的。

“你直接拿去用就行,不用租的。”萧然说道。

租一天其实也没有多少钱。

“这可不行,不仅仅是我租,村里其他人肯定也是要租的,按规矩来就行,要不然小郎君难做。”张锦禾凑到曲辕犁旁边,拎起来感受一下。

能给钱的,其实都不愿欠人情,免费的东西比人情贵。

这种东西没办法说。

炒栗子的时候张锦禾一边添柴火一边说道:“小郎君需要盖房子的人我刚才去找了一下,家里有工具的,会带着来,有些王里正应该有,实在没有就只能去其他地方借一下。”

村里的人现在还是感激萧然的,加上萧然给这个待遇也不错。

所以建房子这件事,还是很积极的。

“好!需要管饭,二娘你去请几个人帮你,人有点多,多找两个没事。”

做饭的事情张二丫负责没问题。

“好,我等一下去问问。”

“不白帮忙,工钱和其他人一样,也是十五文一天,管两顿饭。”

具体做什么菜,不需要萧然操心,张二丫知道。

这种忙碌的感觉,让张二丫觉得很踏实。

日子有奔头,能感觉到越来越好了。

萧然几人忙的时候三娘不会打扰,带着狗子和猫在另一边玩。

现在三娘觉得家里很热闹。

因为有鸡鸭鹅,还有牛这些在。

最喜欢的动物,自然是小黑和猫咪。

次日,张家林还是和往常一样,准时到张二丫家等着。

萧然把准备好的栗子搬到牛车上,“六郎,回来的时候帮忙买点胡饼带回来。”

“小郎君,要大的还是小的?”张家林问道。

“还不一样大吗?”萧然反问。

“大的两文一个,小的一文一个啊!”

萧然反应过来了,之前吃的一文钱一个,原来是小的。

“买一百个小的,再来几个大的,我看看。”萧然把钱数给张家林。

“好,我记住了!”

“嗯,路上慢点!”

张二丫张锦禾也不知道萧然为什么买胡饼,以为是自己吃。

其实萧然是给干活的人。

不能把工钱抬的太高,那就给点其他东西吧!

随着天慢慢亮起,王慎还有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过来了。

都带着锄头铲子这些工具。

王慎是官员,本身说话就好使,他负责最合适。

不用担心出现使唤不动人的尴尬境地。

王慎还赶着牛车来的,因为东西太多,自己拿不来。

很多人萧然都没见过,但是这个不影响,他们都知道萧然。

“贤侄!过去吧!”王慎喊了一声。

“好!”萧然把设计图给王慎,这个只是大概,不详细。

还得仔细说说具体情况。

一群人朝着水潭边走。

张二丫张锦禾两个人也跟着过去,想看看情况。

在路上王慎也和其他人说了一下,这一次是他负责,希望乡亲们给点面子配合一下,早些把萧然的房子修建好。

算是先打个招呼,不好好干,偷奸耍滑的肯定不能要。

这里有山洞栲栳村很多人是知道的。

看到被萧然堵了其他人也不意外。

萧然把自己的想法和王慎说了一下,王慎拿出测量工具来,开始指挥挖地基这些。

最便宜的肯定是夯土墙,建茅草屋,但是萧然想好一点。

自己好歹也是有爵位的人。

不想以后雨季漏水啥的。

至于水泥只是修建炕的时候用,其他地方不需要。

这玩意其实有点麻烦,买不到,需要自己手搓。

王慎测量工具这些很齐全,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专业。

这个钱花的很值。

萧然数了一下,来了二十个人,村里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来人了。

有几个年纪不大,比张大郎还小。

家里其他大人走不开,又不好意思不来。

还有就是萧然给的确实也可以,待遇这些没的说。

张二丫找了两个婶子来帮忙做饭,按照一人15文算,一天工钱需要330文,加上王慎的30,就是360文。

后面还得去找些牛车去附近搬运石头。

石匠木匠待遇肯定是不止15文的,后面投入更高。

萧然是栲栳村的人,所以去附近找石头,不用花钱。

但是木材需要买,而且还不少。

张锦禾和张二丫没有待多久就回去了,第一天张锦禾不放心,帮忙跟着准备饭菜。

属于能下地干活,也能进厨房的全能型人才。

早食一般是在辰时,也就是早上7-9点这段时间。

张锦禾几人准备的很快,主要就是粟米饭,其他的配菜也就是顺手的事情。

粟米搭配咸菜,葵菜这些,能选择的东西其实很少。

张锦禾推着鹿车,两个婶婶在旁边扶着,张二丫用扁担挑着碗筷这些。

看到送来萧然跑过去帮忙,靠近就嗅到粟米的味道了。

王慎看到喊了一声,“都停下歇歇,吃饭了!”

鹿车在水潭旁边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停下,其他人过来领取碗筷。

这个时代大部分普通百姓‘煮粟为粥,杂以葵菜’。

煮粥是主流方式,既节省粮食又便于操作,葵菜作为‘百菜之主’,与粟米同煮可在粮食不足时充饥。

这种饮食结构并非出于口味选择,而是小农经济下‘生存优先’的无奈之举。

粟米可以蒸饭,但是比较奢侈。

家里条件好的才吃粟米饭,很多人家里根本就没有蒸笼这些,张二丫家里也是。

这些天一直是煮的粟米,就是稀一点和稠一点的区别。

这一次送来的也是煮的,但是没有放葵菜,也比较稠。

不少人看到,还是很满意的。

干这种力气活,没有人愿意喝稀粥。

一人一碗,夹点腌菜咸萝卜,在旁边找到地方坐下就开吃。

王慎看着碗里的东西,笑了笑,心里喃喃自语:‘贤侄也是实在人,挺稠啊!’

萧然和三娘也端着碗坐在草地上。

王慎看了看萧然的,“贤侄,就吃这么点?”

萧然的身材比较高大,感觉饭量应该很大才是。

来大唐都瘦了好几斤了。

“世伯,我不饿,也没有出大力。”萧然扒了一口粟米饭,这几天适应了不少。

王慎凑近萧然几分。

“之前免赋税的事情,都念小郎君的好,干活都挺卖力的。”王慎自然看得出来。

“我一年也会接几次这种活,这样卖力的还是第一次遇到呢!”

“贤侄,也是不吝啬。”

“村里乡亲出大力,我自然也不能寒了他们的心。”萧然没有盛多少,就小半碗,发现还是吃不完。

“贤侄讲究!”

萧然看了看距离自己最近的张大郎,“大郎,我吃不完,帮我吃点。”

在这里浪费一口粮食,萧然都有负罪感。

“好!”张大郎倒是不含糊。

萧然没有吃几口,把没有吃的一边倒给张大郎。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72/2837583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