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神医孙思邈!
推荐阅读:我的职业面板怎么是二次元画风? 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 神印:天主降临,神圣牧师骑黑龙 全职高手之重生叶秋,弟妹苏沐橙 全职法师:捡碎片图鉴,契约心海 全职法师:白虎异能锁,圣兽无双 完美:多子多福,加入聊天群! 从乱星海开始祸害诸天 寒霜千年 全职法师:火之罹难,帝炎焚天
虽然红薯才种下没有两天,萧然还是会去看看。
这很重要,不能有差池。
两个小公主不在,三娘喜欢跟着萧然,萧然去哪里都陪着。
现在都没有发芽这些,也不需要处理。
真就是单纯的看看。
“汪汪汪!”小黑突然叫唤起来。
听到小黑叫,张二丫和三娘也习惯了四处张望。
肯定是有人过来。
萧然也是如此,看到不远处的田埂上慢慢走来个身影,步子不快,却稳当得很。
那人牵着一头灰扑扑的小毛驴,驴背上搭着个旧藤筐,筐沿耷拉着件半旧的蓑衣,斗笠斜斜挂在筐边,底下露出捆得整整齐齐的药草,还有个沉甸甸的木药箱,边角磨得发亮。
“这个好像是外来的,不是村里的,甚至不是附近的。”萧然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建房子这段时间,三个村的很多人萧然都见过。
“嗯,没见过。”张二丫也点点头。
很快到了老房子前面,看到萧然几人没有再走。
走近了才看清,是个老者,头发胡子都白了,像蒙了层霜,却梳得整整齐齐,用根木簪子挽着。
身上穿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的小臂虽瘦,却筋络分明,透着股硬朗劲儿。
给萧然的第一感觉是身体硬朗的过分,精神状态也好。
比很多青年还精神,可明明是老人。
萧然几人走过去,老人笑的很和蔼。
“小郎君,叨扰一下!”老人笑呵呵的说道。
阳光落在他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里都漾着笑意,眼睛眯成两道月牙,透着股说不出的慈和。
声音不高,却清朗,像山涧里的泉水,听着舒坦。
“老先生,何事?”萧然询问。
离得近了,一股淡淡的草木清气飘过来——不是那种单一的药味,倒像是把晒干的艾草、薄荷、金银花混在一处,带着点阳光晒过的暖香,不冲鼻,反倒让人觉得心口敞亮,连空气都清爽了几分。
萧然第一次喜欢草药的味道。
小毛驴“咴儿”轻叫了一声,甩了甩尾巴,驴背上的药篓晃了晃,露出里面半截药锄,木柄被摩挲得油光发亮。
老人抬手摸了摸花白的胡子,笑意更深了些,指了指驴背上的藤筐:“老汉是个走方的游医,平日里背着药篓四处走,采些草药,自己捣鼓些膏丸,治个风寒咳嗽、跌打损伤还行。”
“这几日走得远了,身上带的干粮见了底,看这村子里烟火气旺,想着若是小郎君不嫌弃,老汉这里有些常用的药物,都是亲手采的药草熬的,管用得很,想用药换些粮食,不知可否?”
萧然恍然大悟,“自然是没问题的,老先生,我们搬新家了,不住这里,这里没有粮食,去家里给你拿。”
老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帮帮忙是应该的。
游医悬壶济世,口碑都不错。
“好好好,多谢小郎君!”
萧然推着自行车,朝着水潭方向走,“老先生,不知道怎么称呼您?”
老人牵着驴,听问起称呼,爽朗地笑了两声,胡子随着笑声轻轻抖动:“姓孙,名思邈,就是个走江湖的老汉,小郎君不嫌弃,叫我孙老汉就行,不用那么多讲究。”
他语气平淡,像是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没有半分自夸,也没有刻意隐瞒,就像村口那个摆摊修鞋的老人报上名姓一般自然。
萧然停下脚步,一脸诧异。
孙思邈?
这个名字张二丫不知道,对萧然来说如雷贯耳。
“原来是孙老神医啊!”萧然又惊又喜。
孙思邈之前拒绝了隋文帝许诺的高官厚禄,后面李世民也没有留下他。
专注于给人看病,研究各种草药这些。
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不感兴趣。
孙思邈笑了起来,“没想到小郎君还知道老头子,神医不敢当。”
“何止知道!早就听说过老先生的事迹,多少人求官求禄挤破头,你却揣着药篓走天下,放弃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宁肯牵着毛驴在山野里给百姓瞧病。”
“这世上想当官、想享福的人多了去了,可像你这样,放着荣华富贵不要,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救死扶伤,走一路治一路,连药都舍得换给百姓填肚子……这才是真的医者仁心啊。”
萧然不是吹捧,而是打心底敬佩。
这是真的做到了悬壶济世,他留下的医学著作影响深远。
孙思邈是在医学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
这个领域能和孙思邈齐名的一只手的数得过来。
“小郎君谬赞了,这些不过是分内之事而已”
闲聊的时间,几人到了水潭旁边。
孙思邈看得出来,这是新建的。
包括路,院子,房子这些全部是新的。
“老先生,请!”
“好好好”孙思邈牵着小毛驴进了院子里面。
看到房子的位置,孙思邈也不理解,为什么要建在这种地方。
房子确实很不错,但是这个位置,真的很奇怪。
回到堂屋坐下,张二丫端来些糕点,给孙思邈倒了杯水。
“老先生,请!”
“好好好,多谢小郎君!”孙思邈平时到处溜达日子苦,但是认得出来这些糕点都是上好的胡麻饼贵花糕。
端起水杯喝了一口,也没有客气吃起糕点来。
“老先生,你刚刚来这边,应该是要在附近留下一段时间吧!”萧然也能猜到,孙思邈要给附近的人看病,顺便卖点药,换点粮食这些。
“正有此意,看看病,顺便采些草药。”孙思邈说道。
附近就是终南山,里面的药材不少。
“老先生,你要是没有其他安排,就在这里住下吧!”萧然主动邀请孙思邈。
孙思邈第一眼觉得萧然的服饰头发很另类,没想到萧然如此热情。
萧然想留下孙思邈,这人的医术,在这个时代堪称一绝。
应该是没有人比他强了。
孙思邈养生方面,也是大师级别的。
看看他一把年纪身体如此硬朗,有精神就是最好的例子。
还有一点很重要,现在还没有火药,火药是孙思邈炼丹的时候搞出来的。
火药火药,开始的时候确实是一种药,孙思邈也没想到这种东西能变成武器。
现在希望孙思邈把火药搞出来。
孙思邈放下手中的胡麻饼,抬手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神温和而诚恳,带着几分长者的宽厚:“多谢小郎君,初到宝地,确实没有去处!”
“老汉四处漂泊惯了,本不该叨扰。只是这附近靠着终南山,草药多,村子里乡亲也多,正好能看看诊,若真能在小郎君这里借个屋檐,既能采些好药,又方便给周边乡亲瞧病,倒是两全其美。”
“只是要叨扰小郎君几日!”
萧然闻言笑了,摆了摆手,语气轻快又恳切:“老先生这话说的,什么叨扰不叨扰的?这房子刚建好,空屋子多着呢,您住下正好添点人气。”
“您走一路治一路,多少乡亲等着您看诊救命?就拿这附近村子来说,谁家没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的?”
“您留下,不光能采草药,还能帮着大家伙儿少受点罪,这才是天大的正经事。”
“我这儿不过是借个屋子给您落脚,管两顿饭,跟您悬壶济世的功德比起来,算得了什么?”
“再说了,能留着您这样的医者在这儿,是我们这一片的福气,您就踏踏实实住着,千万别跟我客气。”
“救死扶伤是积德,我这点方便,算什么呀?就这么定了!”
“好好好”孙思邈挺喜欢萧然这种性格。
张二丫提前准备好一个房间。
里面的床榻被褥这些都是新的,没有用过。
既然答应留下,孙思邈吃点东西,喝点水,也把小毛驴身上的东西卸下来。
很多药拿出来晾晒一下。
张二丫把小毛驴牵到牛棚里面去,喂了些草料。
牛棚建的比较大,多头小毛驴完全可以容纳。
之前张二丫还想着出去干活,萧然不让去。
家里的事情挺多的,萧然真不愿意干。
现在刚好帮忙整理药材这些。
孙思邈给了张二丫和三娘一人一个香囊。
“二娘,三娘这个带在身上。”
“老先生,不用不用”张二丫没好意思要。
“里面是一些草药,带在身上驱蚊虫这些的,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品。”
“二娘,三娘就收下吧!”萧然笑着说道:“这个还挺好闻的。”
萧然的也有一个。
家里多个老人,感觉都不一样。
忙活完的张锦禾又溜达过来了。
“小郎君,二娘.”张锦禾也不认识孙思邈。
萧然简单介绍了一下。
“老先生!”张锦禾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
这样的游医很受人尊重。
“锦娘,刚好和村子里面的人说说,需要诊治或者是买药的,来这里看看。”
通知村里人,还得是张锦禾一家比较合适。
“不用如此,等一下老头子去村里走走,不用麻烦的”孙思邈坚持,萧然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收拾一下,孙思邈带上药箱,几人去了村子里面。
直接去张明德家里,老槐树是村子的中心位置,来这里大家都不远。
比较方便!
张锦禾不可能自己去喊,找几个小孩子挨家挨户去通知。
张明德听到孙思邈是游医,也是热情招待。
张锦禾让人端来不少糕点,还有几个晾晒好的柿子饼。
糕点不错,比起萧然家里的差点意思。
吸引孙思邈的是柿子饼,准确来说是上面的柿霜。
这些也是被刮过的,剩下的不多。
“嗯?老村正,这是如何做的?”孙思邈拿起柿子饼。
“这个啊!是萧然小郎君做的,他还教附近村子的人做,味道不错,先生尝尝。”说起萧然张明德颇为自豪。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现在萧然是栲栳村的。
自己是村正,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关系的。
萧然几人没有进来,在外面看柿子饼。
让两个老人聊。
很快孙思邈拿着柿子饼和张明德出了堂屋。
张明德指了指,“晾晒很久了,其他的还差点意思,就一部分可以。”
孙思邈凑到萧然几人身边,直勾勾的看着晾晒的柿子饼。
“小郎君,为何上面的白霜如此多呢?”孙思邈对此很好奇。
“老先生说柿霜啊!”萧然拿起一个柿子饼,“晾晒的时候每天捏捏,慢慢的就有了。”
“柿霜,这个名字倒是贴切!”没想到无意中发现这个,孙思邈很高兴。
“锦娘,这个柿霜能否给些?”孙思邈确实没有钱买。
“老头子不白要,给药换。”孙思邈表示。
“老先生,这些柿霜答应给其他人了,太多的没有,少一点应该是没问题的。”萧然理解孙思邈想弄些带回去研究。
“不用太多,取三五个柿子饼的就好。”孙思邈说道。
“这个没问题,我这就取。”张锦禾挑选了几个不错的。
“村里家家户户都晒,附近的两个村子也有不少,但是都被长安城来的贵人提前订了。”张明德解释了一下。
不是舍不得,是答应其他人了。
村里的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过来了,张锦禾考虑的很周到还让人去告诉王慎一声。
王慎知道了,那新和村和曲江池村的人也会过来。
遇到游医大部分家庭都会买些常用药。
哪怕没有钱,也可以用粮食这些换。
很多时候都是粮食这些,孙思邈也乐意收,这些东西用得上。
自己本来就要用药换粮食。
张明德让人搬来案桌这些放在大槐树下面,自己也在旁边坐着。
孙思邈第一个把脉诊治的就是张明德。
张明德虽然不如孙思邈硬朗,但是也无大病,没啥问题。
萧然也在旁边看着。
孙思邈把脉的时候,游刃有余,从容淡定,好像是就没有他不知道的疑难杂症。
孙思邈常年走江湖行医,带的药多是针对民间常见病症的,用料寻常却对症。
方便携带、保存,多是自己采制的散剂、膏剂或丸药,随手从药箱里就能取出几样。
最多的就是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的风寒散、生姜饮。
还有就是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的活血膏、续断散。
治蚊虫叮咬、轻微烫伤的薄荷膏、紫草油。
其他地方都是带粮食治病,栲栳村这里都是给钱,这一点孙思邈有些诧异。
知道百姓不容易,孙思邈收费很低,很亲民,毕竟也不想靠这个发财。
保证自己有吃的就行,药材不用买,都是自己采的。
所以药价普遍低。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72/2837579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