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 第106章 家的味道!

第106章 家的味道!


不仅仅是萧然,张锦禾和张二丫,还有三娘和几个公主也很亲近。

    萧钰自己也不能如此。

    这才开始放低姿态,主动和张锦禾张二丫说话。

    面对李丽质和豫章公主,心里总是有点自卑。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不管是容貌气质,还是身份这些都不是萧钰能比的。

    萧钰跟着一起刮柿霜,现在的柿霜是隔壁两个村的。

    其实现在柿霜有不少了,但是看到村民主动送来,李丽质和豫章公主感觉村民也不容易,就索性收下了。

    价格和栲栳村的一样。

    张锦禾也顺便收了柿子饼。

    看到萧钰刮的别扭,豫章公主笑了笑,“钰娘,这样刮。”

    豫章公主做了个示范。

    “好!”萧钰学着豫章公主的样子,轻轻刮起来。

    只是力道没有把控好,还是刮破了皮。

    “这样就不能给锦娘卖了,只能自己留下吃。”李丽质笑了笑。

    这让萧钰有点拘束,长安城的柿子饼价格不便宜,但是对萧钰来说不算什么。

    主要是李丽质和豫章公主的身份,让萧钰感觉压力大。

    “家里没有几个了,小郎君说要买一点,这些都给我就可以。”张二丫把刮破皮的放在一边。

    村民的钱肯定是要正常给的。

    和张锦禾收购的价格一样。

    萧然平时偶尔也吃。

    和其他糕点一样,有客人来会拿出来招待一下。

    柿子饼不能多吃,偶尔尝尝还是不错的。

    三娘和两个小公主偶尔也吃。

    程铁环刚开始不习惯,现在刮柿霜也很麻利。

    李五没有刮,跟着三个小丫头,一会儿在院子里面,一会儿在外面。

    两个小公主太小了,不看着怕出事。

    看到萧然要去烧玻璃,三个小丫头也屁颠屁颠跟着。

    小公主甚至主动拉着萧然。

    三个小丫头都挺喜欢萧然,不仅仅是因为萧然之前给好吃的,而是萧然的性格也喜欢。

    萧然对小男孩不感冒,但是这么可爱的小女孩还是很喜欢的。

    “小郎君!”看到萧然来张大郎几人连忙打招呼。

    “小郎君,兕子.”李恪笑了笑。

    这个活其实不好干,炉子温度高,守在旁边挺热的。

    李恪倒是乐在其中。

    需要不停的改善,改进不足之处。

    萧然不是要批量生产这些玻璃杯子。

    萧然要的是质量提升。

    虽然现在就很值钱,但是追求的还是质量。

    “兕子,三娘,梵音去旁边玩,这里热,这个危险,不能靠近的。”萧然看向三个小丫头。

    “嗯呐嗯呐~”

    “好!”

    三个小丫头带着小黑走开,没有凑到炉子旁边。

    现在小黑跟着三娘的时间比萧然的还多。

    临近饭点,其他几人先回去吃饭。

    萧然没有管饭,多给了餐补。

    主要是不想给张二丫压力。

    其他回去,张大郎和李恪守在炉子。

    萧然也得回去准备饭菜。

    李五其实对烧玻璃也感兴趣,但是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时时刻刻看着小公主。

    孙思邈和萧皇后也没有在房间里面,而是坐在外面晒太阳了。

    现在入冬了,太阳不毒,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萧钰和几个年轻人也没有去打扰。

    可能不是一代人,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饭菜的香味飘散到院子里面,三小只也跑到厨房门口等着。

    虽然吃过很多次了,还是很喜欢。

    跟着做饭的还有张二丫豫章公主。

    豫章公主跟着帮忙,张锦禾就没有来,人太多了拥挤。

    最近这段时间,家里也实现了肉自由。

    之前的鹿和熊的肉不少。

    做饭一次用不了多少,不是吃肉饱,还有主食和其他菜。

    “好香鸭~”小公主咽了咽口水,“系又又~”

    肉的味道,小公主是认识的。

    “嗯,这个香味。”萧皇后也嗅到了。

    萧钰也忍不住看向厨房的方向,上一次萧皇后和萧钰来没有吃饭,不知道萧然的厨艺。

    “小郎君,厨艺堪称一绝,夫人等一下尝尝。”孙思邈笑了笑。

    厨艺这方面,孙思邈也心服口服。

    虽然萧然不止一次的解释,自己的厨艺很一般,主要是调味品的功劳。

    可其他人不信,就是觉得萧然厉害。

    毕竟其他人都没有这些调味品,就萧然有,这本身就很厉害了。

    对此,萧然也是无力反驳。

    不仅仅是调味品,萧然做出来的很多菜品,其他人都没听说过。

    蛋糕奶油这些,都不认识,还很好吃。

    三个小丫头吃过一次,心心念念好几天。

    萧皇后萧钰和李恪的到来,让家里吃饭的人更多了。

    准备好饭菜,张二丫去叫孙思邈和萧皇后。

    进入堂屋看到一张大桌子上摆着好几个菜。

    萧皇后和萧钰不太习惯,平时都是分餐制,这个一看就是所有人一起吃的。

    李丽质看出萧皇后的疑惑,“小郎君不喜欢分开,说人多热闹吃饭香,除非是坐不开才会分的。”

    “真好。”萧皇后年纪大了,觉得热闹点也不错。

    萧钰看到张大郎李五这些人都一起吃,很震惊。

    几个公主倒是习惯了。

    三个小丫头喜欢挨着萧然。

    今天确实有点挤。

    “好香!”李恪本来不饿的,看着这些菜也觉得饿起来。

    “小囊君~七又又~”小公主连忙说道。

    “好!”萧然给小公主夹肉,“夫人,三郎,钰娘,你们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这样香,肯定合胃口,知道小郎君厨艺如此,以后怕是要经常来蹭饭了。”萧皇后笑起来。

    品尝了一口西红柿,萧皇后赞许的连连点头。

    饭菜确实好吃,但是这种氛围感让萧皇后很喜欢。

    萧皇后夹菜的手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满桌的人。

    桌角,小公主正举着小勺,踮脚要够萧然碗里的肥肉。

    城阳小公主在旁边咯咯笑,伸手帮她把勺子往前送了送。

    三娘挨着小黑坐在凳上,小口扒着饭,偶尔被小公主们的笑闹逗得抬眼,眼里亮闪闪的。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凑在一起,小声说着什么,时不时往孩子们那边瞟一眼,眼神软得像化了的蜜糖。

    连一直拘谨的萧钰,也被程铁环递过来的一块鹿肉逗得红了脸,低下头慢慢嚼着。

    肉香、菜香,还有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像一团暖烘烘的棉絮,把整个屋子都裹了起来。

    萧皇后忽然就想起很多年前。

    那时她还是晋王妃,杨广还在身边,宫里的宴席永远规矩森严,玉食满桌,却连筷子碰到碗沿的声音都要拿捏分寸。

    后来成了皇后,尚食局的菜精致得像画,可分餐而食的案几隔着距离,连说话都要掂量着身份,哪有这般热热闹闹、热气腾腾的活气?

    再后来,江都的火光,突厥的风沙,一路颠沛,身边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能安稳坐下来吃顿饭都成了奢望。

    她见过太多离散,太多算计,早已忘了一家人围坐一桌,为一块肉、一句笑闹争抢的滋味是什么样的。

    可此刻,看着眼前这些半大的青年、懵懂的孩子,听着他们毫无顾忌的笑,看着萧然给小公主夹菜时自然的动作,忽然就觉得,这才是日子该有的样子。

    不讲究什么身份,不惦记什么权谋,只是一群人凑在一起,为一口热饭、一句家常,就笑得眉眼弯弯。

    这哪里是蹭饭?这分明是她颠沛半生,最想抓住的那点“家”的影子啊。

    她低下头,用帕子悄悄按了按眼角。

    刚蒸好的馒头冒着热气,模糊了视线,也藏住了那点忽然涌上来的湿意。

    原来人老了,见不得这样的热闹,尤其是这热闹里,藏着她前半生从未敢细想的安稳,和后半生再难奢求的“满堂”暖意。

    “外祖母,您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李恪察觉到不对劲。

    “没事没事,挺好的。”

    “老夫人,老爷子平时一个人整天看书,也无聊,你要是有空多来。”萧然笑着说道。

    “好好好,小郎君这样说,那我可就不客气了。”萧皇后抬起头时,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沙哑,却笑得格外温和,“这样的饭,吃着暖心。”

    萧钰吃完碗里的,有点饱了,但是还想吃。

    又有点不好意思,之前萧钰确实有点端着架子。

    张二丫看到了,主动给萧钰添饭。

    两个小公主豫章公主几人都不害羞,都熟悉了。

    李恪第一次吃到萧然做的饭菜,也是胃口大好,也想多吃点。

    又怕影响不好,自己好歹是皇子,得注意形象。

    看了看闷头干饭的张大郎和李五,还有另一边的程铁环,李恪发现自己想都了。

    也就没有顾虑,继续吃起来。

    知道几人饭量大,准备的饭菜不少。

    “兕子,这个肉瘦。”李恪还给小公主夹肉,看得出来小公主喜欢吃肉。

    “窝要肥肥哒~”小公主立刻表示。

    “喜欢吃肥的啊?”

    “系鸭系鸭~”

    孙思邈正用竹筷夹起一块炖得酥烂的五花肉,闻言抬头笑了,“咱们兕子这是长身体呢,爱吃肥的才好。”

    “肥腻里头藏着精气神,这肉炖得化在嘴里,暖脾胃、长力气,多吃两块,开春才能蹿得更高。”

    “嘻嘻~”小公主听到孙思邈这样说笑的很开心。

    小脸上都是油。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吃不了肥的,只能吃瘦的。

    五花肉也喜欢把肥的给小公主吃。

    小公主是个不错的饭搭子。

    准备的饭菜不少,都喜欢吃,所剩无几。

    吃饱喝足的三个小丫头,也没有消停,在外面嬉闹起来。

    看到豫章公主帮忙收拾桌子,萧钰也没有闲着。

    平时萧钰守在萧皇后身边端茶倒水就行,其他的有府上的佣人做。

    现在萧钰不好意思闲着,豫章公主都做,自己不做说不过去。

    只是很多事情不会,站在厨房里面,很尴尬。

    “钰娘,你去陪着外祖母就行,这里没有什么事情.”

    豫章公主打发走了萧钰。

    走出厨房,萧钰看到萧然,突然发现萧然越来越顺眼了。

    虽然穿着打扮另类了些,人精神。

    注意到萧钰的眼神,李丽质秀眉微蹙。

    不知道什么时候三个小丫头凑到孙思邈和萧皇后身边。

    萧然也发现了,男女老幼都挺喜欢孙思邈这个老人。

    他身上那股“无分别心”的温润与通透,像冬日里不灼人的暖阳,无论对谁都透着一股熨帖的暖意。

    对孩子们,他从不用医者的严肃架子。

    见小公主捧着肥肉笑得满脸油光,他会笑着往她碗里再添一块,说“长身体就得吃点好的”。

    三娘怯生生递过刚采的野果,他会郑重接过来擦干净,边尝边夸“这果子比城里的蜜饯清口”。

    孩子们听不懂他的医理,却能从他揉头发的力道、递点心的动作里,感受到比长辈还纵容的疼惜。

    这种不带任何目的的亲近,最能让孩子卸下心防。

    对年轻人,他从不用“老资格”压人。

    他懂年轻人的局促,也敬他们的新鲜劲儿,从不摆“前辈”的谱,反倒像个愿意听你说话的老伙计。

    陪萧皇后晒太阳时,他不说朝堂纷争,只讲些“冬晒背能祛寒”的家常,听她念叨年轻时的旧事,就静静听着,偶尔插一句“那时的胭脂怕是没现在的香吧”,逗得老人笑出声。

    他懂历经风霜的人最需要什么——不是敬着,而是陪着说说话,让那些沉在心底的往事有处安放。

    对寻常村民,他更是把“平等”刻在骨子里。

    在他眼里,人命与鸡命、贵人与村民,在“活着”这件事上没什么不同,这种不带偏见的善意,最能让人心生亲近。

    他的亲近,从不是刻意讨好,而是历经岁月沉淀后的通透——见过太多生死,便懂活着的可贵。

    看过太多纷争,更知平和的难得。

    所以他对谁都带着点“过日子”的烟火气,有些时候说不出他哪里好,却总愿意在他身边多待一会儿,连空气都觉得暖融融的。

    孙思邈的这份特质,不能用“圆滑”或“高情商”来框定。

    那类词总带着几分刻意经营的机巧,而他身上的,是一种历经岁月淘洗后,对“人”本身的全然接纳与尊重,是近乎本真的通透与慈悲。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72/2837577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