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维校的三好学生 > 第134章 龙裔们的困境

第134章 龙裔们的困境


武飞领导爻军十日攻克黄玉城后,向着四方传达了“大爻如闪电般归来”的强劲讯息。

    正在西边和叛贼们杀的有来有回的戍帝,在9月1日打开山河社稷图时,就骤然发现渤郡的角落一下子被重新涂色了。

    黄玉城是水运发达、拥有便利官道的交通枢纽,也是渤郡内囤积粮食的重要城市。此时夏粮已经收割,以黄玉城为中心汇集粮草,在成本上远远小于其他地方。毕竟,选择其余城市就是要把粮草运送到一个交通便利次一等的地方,损耗多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每个州府设立时不是白白设立的,都是最适合统治的据点。是全区域资源汇集成本最小的地带。

    集中征粮的任务对于黄玉城来说,河流的船舶,官道的马车,都是现成的。

    如果要在其他地方设置“聚点”进行资源汇集,就得耗费巨量人力补充资源。

    一州首府的功能性,绝不是隔着几十里外重建一个城就能替代的。

    历史上曾经大量造反的旧路线,都以夺取大城市为攻占一州之地的先决条件。

    用生活上最简单比方,当居住的公寓楼下就是外卖店,出门就有地铁站,这生活很惬意了;而一公里外的小巷子虽然环境幽静,适合养老来住,但这就绝不是”只差一公里“的问题了。社畜们每天在这不通车且到处都是需要避让老头老太的深邃巷口,要多花费半个小时步行才能回家;遇到快递得出门二十分钟才能回来,吃个饭要半个小时。社畜们本就不充裕的下班时间,经不起这样消耗啊。

    所以二十一世纪社畜们得将心比心:在一州内,绕开州府,换一个地点收集资源,途中所消耗的时间、劳役和人吃马嚼,操心程度会多个多少倍?

    备注:除非有超越时代的地方行政组织能力,在多个次级交通点上分开建立收集点(农包围市),且各个次级据点依旧服从指挥,凝聚力不减。

    宣冲备注:现在谈农包城属于扯淡。资源收集权下放到各个点,就等于一系列人事权力下放,我特么在南疆掌握了聚拢资源的总督权限后,都对大爻有那么点“问鼎几何”的心思。现在这个时代一旦资源分散,制度根本没法保障集权。

    …回到眼下战局…

    武飞选择强攻黄玉城,一定程度上是有点急了。武飞的“间”传来情报,顾首关那儿,出现了“龙影”的迹象。

    虽然不知道“龙影”是谁,但武飞推断赵诚随时会过来。在确定自己是没法歼灭顾首关的有生力量后,当即拿下渤地,提前做好准备,与北边昊军打持久战!

    武飞非常忌惮赵诚,就像学生害怕考试一样,但是真的要考试时,还是会十分认真的。

    在攥紧黄玉城后,武飞几乎是没有任何停歇地整备城外的防御工事,扩大北边鹤驻集的防御体系。

    在多次士官们集体会商后,武飞定下战略基调:黄玉城在手,意味着聚集的资源多!

    武飞在克复黄玉城后,第一时间就设置了“交通局”,全州的车马驿站负责人,全部按照交通局每周发布的重大“运输任务”,对马匹和人员进行调度配合!驿站不是固定人员,而是根据任务进行抽调的。(有些道路任务重,就抽调其他不忙的道路)

    武飞对未来局势的判断:“敌将(赵诚)聚集兵马,机动作战时所需的粮草就是劣势。”

    对此武小雀谋战之策:“水准在线的敌将就会想方设法填补这个劣势,而我们战前尽职尽责,就要让敌人劣势扩大化。”

    这不,武飞在黄玉城强化驻鹤集防线的意义就在这,即赵诚真的要攻过来的话,硬啃这个堡垒伤亡会非常大,而且浪费时间——也是浪费粮草。

    而昊军如果不啃鹤驻集,绕过这个堡垒,攻击黄玉城,其后勤线就会绕一个大圈子,这对爻军执行“兵粮寸断”策略非常有优势。

    现在“入门”大兵团机动的武飞自然也知晓“高水准赵诚驾驭兵势气贯山河”的手段,所以上来就限制住。

    武飞对士官们阐述了这个战略思想后,遂对黄玉城防线做下相关战略部署,即对道路巡防,发现敌情如何上报的相关预案中,各方责任进行了划定。

    按照这极为详尽的部署方案,士官们签下了军令状,

    随着一道道将令下达,每一个区块职责确定后,  9月,武飞算是把黄玉城这一块进行“自动化托管“了,即再一次戎马上阵。

    武小雀将更多精力放在其余地方的战略进攻上,比如说葫城,然而葫城这边也到了极限。

    黄玉城中美婢,华服都分配完毕后,一线都没有过手的武飞在城门口等着自己的兵,而这些士官们在分配完后也都乖乖的过来了,亦如当年在爻都内,排完队后回来找武飞报道。

    …龙裔们处于困境…

    9月,葫城太守何宇飞这边。在确定武飞拿下黄玉城之后,是立刻领导大军压过来,头皮是发麻的。

    何宇飞让一旁的婢女将杯中酒水满上:局势崩坏如此,朝中竟然左顾言它?

    他此时埋怨昊国将兵马交给了赵诚远征,以至于现在朝廷不得不支持西征的粮草,没法尽全力南下平叛。

    何宇飞并没有反思,为什么赵诚打下来的渤地,他们未能守好。毕竟是龙裔不能认错。当然正面情况是,他坚决不投降。

    现在包括葫城在内,昊军在南方的据点已经没有多少粮草,粮食都在黄玉城那儿。

    何宇飞先前送了孙勇,现在黄玉城陷落后,他所镇的葫城已经人心浮动。

    由于渤地的龙裔们听闻了武飞突袭城池的那几次战法,都是通过骗城门而完成;所以葫城内对于城中爻族世家愈发防范。而这种防范又加速了人心浮动,不留退路的“屠龙令”现在已经起了效果,昊国的龙裔还没有战,就已经紧绷不正常了。

    城中各家大户中都悄悄用密信串联,相互在祖传的地道里开会。

    毕竟是小族凌大国,军力强盛时,自然可以强压一切,但一旦战事不顺,各种矛盾都会冒出来。

    现在,何宇飞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治下的那些官吏办事已经开始拖拖拉拉,这些墙头草们在看形势,随时可能反手背刺。

    在城中,何宇飞找来手下商议,首先亮出了顾首关那边要他坚持防守的命令后,看了看大家表情,在发现大家表情是麻木的时候,他大喝一声道:“还没有败呢!”

    在何宇飞的暴呵下,所有人如同被点了穴一样一激灵,从乱糟糟情绪中恢复过来。

    片刻后,何宇飞语不惊人死不休:“我欲出城与敌决战。”

    所有人面色再变,但没等他们发表意见,何宇飞则是抽出刀子砍下了一个桌角。所有属下相互看了看,于是乎愿意共举。

    …窗户外鸟雀儿被虫子蹦跶的一下,惊了一下…

    正在整军备战的武飞,在得知葫城那边开始点兵点将后,愣了一下,这表情就像扒饭时候发现碗底多了一块肉。

    第一反应是有诈,葫城前面都送了一路人头,现在哪来的胆量和自己决战?

    武飞:“黄玉城被围时,你不来决战。现在我兵马粮草充足,你不坚守待援,跑过来和我决战,是老子我开降智光环了?”

    但是内间传来消息半天后,武飞接下来遇到了戏剧性一幕。

    下午三点,东南维持会的代表紧急来求见:葫城那儿的暗手已经准备举事,只待将军一声令下便可。

    下午四点,葫城沙海帮派来弟兄求见爻军大将,抬手就是龙裔的手令,表示只要将军一声令下,便可遵照命令让东门打开。

    下午五点半,一个装作乞丐的读书人,闯入城中求见,他带来葫城最大家族的信物:表示家中暗藏一条通往葫城外的密道,愿意献给将军。

    下午六点,晚上八点,……以至于夜间都有女侠试图闯入来通风报信。

    武飞大致明白了何宇飞为啥要出城和自己决战了,满城都是二五仔,都看着他楼塌,都跑过来抽砖。

    何宇飞作为龙裔,感觉到手下失败主义浓厚到无以复加,生怕再过一天人头就没了,所以与其说就这样等死,倒不如就奋力一搏。也许“奋力一搏”能赢呢。

    …武飞吐槽:万一我翻车呢。…

    9月2日,武飞召回木星语,开始搞清楚葫城现在的情况。

    武飞:说说看,你盯梢到的精锐部队有哪些?

    木星语汇报到,此时葫城内还有一只空中天舟部队,以及三百名铁甲骑士。

    武飞思索一下,对他问道:“如果你的战斗力是七十,他那一队玉勇骑兵战斗力是多少?”

    木星语愣了愣,话说他对武飞给他的骑兵打分只有七十分颇为在意,心里暗道:“我七十分,谁八十?”(武飞心里满分是武恒羽)

    当然木星语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葫城的骑兵的战斗力应该有六十。”

    武飞点了点头:嗯,那就是八十分。我给你多派点人。随后在沙盘上给他拨一批车弩部队。

    木星语嘴角抽了抽,但还是闭嘴。武飞给他安排任务:盯住他们。

    …战略大地图视角转向山河西侧…

    在沙洲,两股煞气正在交错,戍军如同一个慢腾腾石碾子缓慢碾压过来,而严阵以待的昊军如同一个稍小的精钢车轮,正在试图寻找道路从石碾周围绕过去。

    赵诚在西北,正目送戍帝的大军向南方进发,他麾下的昊军也在小心翼翼的转换阵列回归北方。

    赵诚南军和北军已经相互靠拢,联军之间精锐骑兵每天至少两次来回汇报情况,两军内部营帐内,地图进行六个时辰一次的同步更新。

    此时在没有电报的情况下,这已经是目前这个时代单靠组织度,能完成的信息化最高水准了。这个驾驭“上万大军上百里机动”基本功,目前天下唯二。

    沙洲地区连续十日的交战中,大爻精锐轮番上场,毕竟赵诚从南边而来,在战略上是有堵门的架势。

    若不是后方人心不稳,赵诚堵门压根就不用北上,直接在这河套找一个区域,筑土城驻扎就行了,保准能把戍帝堵死在西北。赵诚现在是想及时的把部队带回去,不想恋战。

    而爻军这边一开始在八月下旬时候,是很积极地死磕,毕竟戍帝亲征情况下。爻军各部虽然笨重庞大,但战斗意志颇高。

    昊军营帐中,赵诚将所有兵旗重新排布,在排列完后,赵诚下达了一道道军令。不得不说,赵诚颁布的军令中,玉牌上的留字,要比宣冲飘逸多了。

    而数公里内,昊军开始汇聚,在黑夜中一缕缕火把萤火一样开始汇聚,直至凌晨,在淡淡的薄雾后,一个人头攒动,行止有度的庞大营地赫然出现“思鹿原”这个预定的会战地点。

    五万昊军如同一个有着无数溪流汇聚的大池塘;在负责“粮草”“柴火”等物资收集的“溪流部分”的军列中,只能在一片肃静下听到脚步和马蹄声。但是各个“溪流”所汇聚的大营中,则是各有声色。东边靠近河滩的营地伐木归来,正在拿着斧头和木销在做壁垒;隔着几百米外,肝胆相照的另一个营地在生火做饭。

    而在大军后面新部队汇入的待命区域内,那些刚刚拿起刀枪不过两个月的昊军役农们则是坐在了地上,背诵着“八不八要”的顺口溜。

    例如1号顺口溜,强调互相检查披着的铠甲,在交战时要时时刻刻以队中“骨干”为基准点保持阵型。

    2号顺口溜:强调弓弩发射前检查弓弦,望山校准,听到命令才能齐射。

    队督们念诵一句,排排坐的大头兵们下面就齐声喊一句,而等念诵完后,就齐声背诵。当大家齐声背诵时,是非常流畅,哪怕其中有人是在某些段落滥竽充数。但是一整队的集体记忆算是没错了。

    很显然,这不同顺口溜,是在为下面承担不同作战任务做准备。有的营地是要硬抗铁蹄冲击,而有的营地则是要做好辅助射击准备。

    赵诚的命令下达的非常复杂;而他招来的这些民夫们能够承受的“命令信息总量”有限,所以他要提前根据作战任务需要,用这样的流程“编入”作战条例。

    赵诚正在以这个时代大部分人不理解的方式增强自己招募的这些“低阶兵”作战效能。

    如果是平常将领领导这样规模的民夫队伍,在面对精锐铁甲冲锋时,会一触即溃。

    具体案例就是历史上,葛荣的二十万起义军散在了数十里,面对尔朱荣的七千骑士,被铁甲骑兵一冲溃一路,变成连锁溃逃。

    赵诚所率领的这些大军中同样有相当部分是农夫军队,而战斗力却不是葛荣那样一盘散沙,赵氏昊军的所有农夫,都有血勇者以自身为轴组成严整的队列,能在旗号下快速聚集。

    终于在9月2号这天,碰撞开始了。当各路爻军如同山洪一样从地平线上出现,赵诚的大军东侧五千人大营正面碰上爻军的精锐,这股精锐是戍帝各个大营麾下大将们拼出来的。这些将领们在听闻昊军农兵们螳臂挡车后,纷纷要求出战。

    于是乎在戍帝阵营中,这三千精锐骑兵马蹄扬起尘土,如同饿虎扑食一样,冲过来,并且进行了仔细挑选后,选择从昊军侧面软肋进行“下口”

    赵诚迅速赶到接战的大营,竖起自己帅旗稳定军心,在看到敌人精骑气势汹汹奔腾而来后,分为九个方阵,采用“品”字型叠起来,一共三个“品”叠成了一个大“品”,一旦一个“口”(方阵)遭到强兵突击,就立刻收缩向内变成刺猬,然后整体变阵,其他“口”靠上来,整个“品”上下颠倒过来,从一个“口”对敌,变成“两个口”对敌人,拖住敌人突击后,在接敌面完成兵力优势。

    上述情况说明,武飞和赵诚看的兵书在这“初级排兵布阵教材”上是殊途同归的。

    但赵诚在步抗骑兵时有自己的经验操作,他在每个方阵中预留了压阵的力量。每个方阵混有三组铁军,每组二十人。

    这些铁军身穿步人甲级别重甲,提着斩马刀。当他们站在役农阵列中,爻军骑士如同收割机冲上来时,昊军的这些铁军就如同插在田里的钢筋。

    …实战检验分割线…

    9月2日,负责冲击的大爻铠勇骑兵们,没有发现昊军役农队列中有这些铁人精锐混编其中,一开始冲垮了四分之一阵型,在后方压阵的大爻将领们是松了一口气。

    但原本被铁骑冲溃的玉勇方阵区域,穿着竹铠的伪昊杂兵以这些铁甲人为基准,重新补充方阵,在天上骑着异兽督战的爻军大人物顿时傻眼了。

    仔细放慢镜头,观察冲阵的细节。爻军骑兵一开始把方阵给冲出一个缺口,仿佛冲掉一层沙子,然后露出里面礁石,这个礁石就是重甲军,重甲军站的密集,相互配合得当,骑兵被斩马刀一个砍下马。随后就是农军们在哨声中重新以重甲军为基准形成阵脚

    在这堂堂的阵战中,爻军和昊军之间双方战损非常接近,但是昊军中战损大多是刚刚招募一个月的杂兵,而爻军战损的是精锐。

    接下来爻军不死心,决定挑选昊军阵地其他部分打击,然而连续三日主动发起进攻,爻军一轮轮铁甲冲锋伤亡三千余人后,爻军的各路将军们心中大痛。

    所以在9月6号后,全军倾向于绕开面前这个顽固拦路虎。

    于是乎在沙洲,两个军团在正面碰撞后开始缓慢错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双方擦身而过时,赵诚在军阵稳定的时候,会主动让四千到六千左右的部队携带炮兵压上去。

    随着昊军炮兵轰击爻军,爻军正在向南的主阵无法不动如山。如果任由炮弹就这么轰的话,占据爻军主体的绝大部分役农们,士气会持续焦躁;保不准进入夜间,随着有人一声喊,大家集体想起了白天炮弹落下的紧张感,随后就营啸了。(营啸的小兵视角:可参考学会开车后,夜里做梦,油门不听使唤的感觉)

    于是乎爻军将领们轮流抽签,开始带队来反击。一个个爻军甲士冒着大量炮矢,如同海浪拍大船,将赵诚派来的大军逼回去。而这个过程中,被箭射死,被炮弹打死的也有数百人,昊军损失却不过几十人,双方交换比是赵诚占据优势。

    不同旗帜的两股庞大人流在这个“河套地形”下进行了交错避让,就如同两个人靠着门框擦着交错而过。虽然有摩擦但总体上还算“相安无事”|

    9月16日后,双方战略交错变阵终于完成了,“相安无事”立刻结束,双方再度全军敌对。

    这时候两军都有后路了,赵诚占据了北边的径道,随时可以派遣少量轻骑兵弹压沙洲中变动,而戍帝这边也派遣了使者去先前“紧闭城门”的州府城池那儿索要粮草。

    此时两方都害怕己方稍微展现退相,对面就来切自己要害。

    赵诚在操劳一天后,再一次看一下渤郡那边情况,这时候他看到“何宇飞从葫城主动出战”的消息后微微一顿。

    对于这样一个意外,赵诚没有愤怒,因为他知晓何宇飞的水平,在这个时候沉不住气坏了事是符合他水准的。只能说明渤郡方面那位(武小雀)武攻文吓的水准极高。自己还需要继续重视。

    赵诚思索了一下,想到了什么,连忙给浦娥写了一封急信。

    信的内容非常简单,让浦娥不要掺和到那边,当然没法写太多,浦娥毕竟是他上级,

    赵诚总不能直接说“你去了就是要送”这件事吧。

    然而赵诚递交这封信,还是显示出了“情商不足”。

    …人情世故…

    顾首关这里,秋叶从山岭上随风飘落,少数几片落在城关。

    浦娥已经穿上了甲胄,预备领兵南下支援,在接到信件后,顿了顿,一旁顾首关新守将龙裔赵祈看着浦娥。原本的宇文礼被赶到更北边燕地去了。

    长久后,浦娥:“你们不要去了。”

    这位赵祈当场就急了:“太师,我等如果不去的话,何宇飞就没有了。”

    浦娥:“你们去了后,就有必胜的把握吗?”

    赵祈:“但是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赴死吧?”随后他瞅了一眼浦娥拿的信件。他是知晓这封信来自于赵诚,连忙道:“大人你不会?”

    浦娥:“你们留守在关内,那边我来去一趟。”

    赵祈还是苦苦劝说,但是浦娥没有允许。

    赵祈回到顾首关中,愤恨一掌拍在城垛上,留下了掌痕,对旁人说道:“这是那个破落户落井下石!”

    …怨恨的分割线…

    在昊国中,大部分龙裔都是不服赵诚的,哪怕赵诚才干再优秀,也都是不愿意服软,毕竟是一个在城墙下打耗子充饥的匹夫。

    龙裔在这一点远比不上“功狗们”,“功狗们”至少愿意承认能带他们走向胜利的人。

    除此之外,昊天龙裔们非常抱团,因为都是从大迁徙中出来的,所以都自认为是兄弟姐妹,内部亲呢度要比外人强那么一点。

    对于龙裔们来说,他们现在抱团恰恰是他们最大弱点。亦或是,如果换上一个更加蛮荒的星球,抱团是优点。在没有竞争力量介入时,他们越抱团就越能取得优势。

    但现在,羲人界文明发达程度比昊天界还要高,这种抱团只能激起本土势力们排外。

    这不,武飞一教唆,渤地现在各个爻人势力们在“屠龙”这个事上形成高度的统一。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32/2837574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