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进学
推荐阅读:斗罗:我的召唤卡能摇封号斗罗 斗罗,杀神归来,开局覆灭七宝 高考觉醒失败?反手合体帝皇铠甲 去父留子的夫君竟想我为妾 我以科举证长生 万古神帝:唯我帝一 全职法师:双倍返还,牛马莫凡 神印王座:法神降世,魔潮破晓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金砖红瓦的太学府中,宣冲自我点醒:“就我这智商和情商,根本顾不来人情世故;我现在只需要成绩!
同时要维持社交圈子,保持成绩优秀,那是在首都区拍摄出来的校园童话式的电视剧。”
上述是宣冲重活一世后,在学习方面的经验之谈。
当凭借成绩进入某个更优秀的班级时,千万别误认为自己站在一个稳定的台阶上。因为再优秀的班级中,也都会有一片被“放弃”的区域。若是不小心沦落到这个区域后,前面的所有努力都白费。
宣冲的前身刘浩行就是在燕都的贵胄群中踏入了这个“混沌区域”,最终一无是处。宣冲思索了一下,前身刘浩行所在的燕都太学院中,教书匠六成以上都是博士们招的女助理。
宣冲不禁感慨,军营和宫宅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军营,从一万人中选出一百人,那么指挥官关注的是“团队的下限”。指挥官:我这精英士官团一百人中“内门弟子”随便拉出来一个,都必须要比那一万人中的“外门弟子”强,否则,那就是堕了自己带的这个团的声威。
宣冲带兵的逻辑就是这样,最精锐的士官团任何一个人在被下放时,都要能带起来一个大队,丢了脸,有损的就是自己对整个军队的权威。因为军队权威是不得被挑战的,当一个士官被下面人成功挑战,那么下面的人就会思考,高级军团内的其他人是否也能被挑战呢?
而宫廷宅院的逻辑,当一万人中挑选出来一百人,那么其宫宅的领导者们始终关注的是“这一百人的上限”,即希望这“一百人”角逐出最优者进入最高的圈子。
至于这一百人中十几个角逐失败的,就是落入到比外面九千九百人中还要下游的水平都是不心疼的。
在大部分宫斗电视剧中,从编剧到观众都不觉得宫斗中几个失败者沦落浣衣坊的结局有什么不妥。话说这些进入浣衣坊的小姐们,若是不进宫,随便成家也都比最终宫斗失败要好。——这就是宫宅逻辑自动会放弃下限。
可以说如果一个圈子是男性主导,那么它就是军事化圈子;但如果是女性主导,那么它就是宫宅化圈子。毫无疑问,宣冲前世的教育环境属于后者。
宣冲依稀记得,前世有一个家长(妈妈)对现状感到破防,她儿子考的是省重点,进入的是尖子班,结果在这个班里面属于“可放弃”的阶层。
“我们这个班哪一个在入学时不是优等中优等,为什么最终都会出现几个不爱学习的,没法教导呢?”显然是斥责老师们的水平,然而学校老师不在乎,他们手中有几个“状元种子”打底,没人会质疑他们的水平。
故这种操蛋的教学,地狱笑话反倒是产生了一个正面效果,那就是“阶层流动性”,因为哪怕是清北顶级学霸的儿子,也特喵的会掉到“混沌组”。
什么人容易掉入“混沌组”?自然是善于社交的孩子。
出生在明堂善于社交,是“聪慧识人”,但出生在陋室其实就是街溜子。这种能力没必要神话。
关键是在宫廷宅化的校园中,费精力社交压根没用。只有军事化的环境中“帮队友”是义务,社交是能够带来回馈的。
如果恰巧这个阶段父母在钻研社交上大于钻研学习,其孩子会大概率进入“混沌组”。以至于当时有这么一句戏谑话“学习好是无法遗传的”。
…放枪拿笔…
宣冲前世是横跨过“混沌组”(后几名)和“神选组”(前几名)。对于前世的教育情况,总体的感觉是,“落到最后永远不要放弃”、“跑到最前面一个等级永远不懈怠”。
回到这个世界,在宣冲穿越过来之前,“刘浩行”,在被霸凌排斥出去后,燕都的那个太学堂也并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因为庙堂上主持朝政的人,就是由他们来定。
但不管怎么说,宣冲是不想在学习时进行“社交”。
哪怕现在被天子安排进入的环境,是在太子这儿跟着读。所有教书匠都是大儒,绝对不同于之前由女官们主导的太学书院。哪怕是天子其实是有意让宣冲和太子一党完成社交。——宣冲:这么复杂的事情老子我不玩了。
宣冲:大月氏的战斗中,天子欠我一份血劳,我就是不社交,你还能让太子排斥鄙夷我吗?能躺着接受喂饭,我为什么要站起来抢?
…学习的考试分割线…
随着各个儒师的就位,宣冲开始了自己的闭关修炼,修炼的内容是一张张试卷。
数个月内,宣冲算不上认真,毕竟也没有“头悬梁锥刺股”这种迎着苦楚也要向学的意志。甚至可以说,宣冲很注意享受,每日食不厌精,除了一日三餐外,上午课间若注意力不集中,便从保温瓶里喝甜汤。下午略疲惫则是喝鸭血汤,七点做试卷时,则是一碗肉丸西红柿汤来冲一冲精神。每次的量都不多,却刚好在自己疲惫的时候蓄了一重力道。
午睡一个小时,空调设为二十摄氏度;晚睡前半夜二十四摄氏度,后半夜二十七摄氏度。
但是,在这“享受”的背后,宣冲除了必要的早晨和下午半个小时,定体术锻炼后,就没有把杂念放在其他上了。
连报纸都没有读,因为一旦看到这些新鲜的事情,就会情绪带入进行联想,进而就会影响学习。——宣冲:现在外面洪水滔天关我屁事。
日复一日,大儒们一开始是板着脸的,面对过于讲究的宣冲那是连连摇头,这样的贵族子弟他们见得多了,吃穿用度讲究越多,反倒没几分心思能用到功课上。
然而一个月后,宣冲的功课考核成绩日渐精进,这些原本教导天子儿女的儒生们对宣冲的态度进行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在学堂中诸多眼睛下,宣冲每日功课中,虽然按点结束,绝不在课堂中多留一刻钟。
但是课末后的半刻钟,必然拿出一个本子,将老儒一节课所讲的要点给记录在本子上。每日课前会抽出一个钟头提前预习。
以至于第二日课程上,老儒故意试探学堂上学生们:“前些日子,我们的课上到哪儿了”的时候,宣冲能够主动帮老师续上前日,乃至四五天之前的内容。
大儒们遂了解,刘宣冲为何在西域行万里路时的“事成”之因了。(宣冲)能在前线,与其他人处事时,将一条条一项项事项都续接上,如流水一样不断。
宣冲在这课堂上对夫子们所授,自然如同大禹引水一样,归江入海。
至于考试中的错题,(宣冲)在受到指点后,不能说下次同类型考题就能迅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但绝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宣冲暗中总结道:学问的实用,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试卷上薄薄一张纸上,就如同螺蛳壳里做道场,各道大题的变化有限。
…2109年五月,正当全球陷入新的警报。宣冲的学习还是有人在关注的。…
燕都中,兵部林大人在和礼部中人闲聊时,貌似无意的问了一句,随后得知现状后,诧异问道:“他真的是在做学问?”语气中是不敢相信。
礼部阁员:“是的,颇像那么一回事。”
这位老人摸着自己胡须,沉思许久后,叹了一声莫名其妙的气,道:“既然如此,那就莫要打扰他吧。”
而在紫禁城中,天子得到的相关消息则更加详实一些。
从一开始听说宣冲在“学习中用度格外讲究”时,是呵呵的一笑;但紧接着数个月后,天子就听不到那几位儒生对刘浩行“近奢远简”的抱怨,取而代之的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好评。
这让原本准备看刘浩行这一幕“戏”的天子突然感觉不是滋味!(十八岁的宣冲,从军好好地却要求考秀才,在大部分人眼里看来就是作秀。)
这人之间最害怕的是比较,宣冲在太学院这套学习配置,天子是按照自己儿子进学的配置来安排的。先前无人对比,天子感慨或许是夫子们要求太严,自家的儿子自小在优渥环境中,暂时化不开。
而现在,宣冲证明“优渥”的环境,不代表就不能“苦读”。——其实宣冲也不是怎么“优渥”,就是除了喝汤外,上课时不时地吃一些糖果零食补充体力,只不过这自顾自的吃东西,不符合尊师重道的礼法。
宣冲那个“衣食用度”中,可没有表演什么“就简”,纯粹是同学用什么自己用什么。
注:宫中从读的不只是宣冲,还有其他大臣的儿子,他们在宫中住宿可没有宣冲这么个“把这里当自己家”的态度,而是退掉王储用度,换上了就简的用度。
宣冲的态度是:“血劳换血酬”,入学是我用血劳换过来的,我凭什么要就简?——话说在前世上班单位工作餐,宣冲敢抢在领导前面打餐,直接把烧鸡鸡腿放在自己盘子里面。概因为岗位是自己考试进来的,不是弓腰滚进来的。
天子通过课堂视频看到,宣冲在课堂上双目有神,时不时,笔如刀刻般速记。课间喝着保温杯里泡的蜜枣甜汤,优哉游哉。而拿起试卷的神情宛如面对战场。
反观他那老五、老六两个儿子,夫子在上面讲课,双目神情呆滞,等到课间过后立刻恢复神采。
天子要来了宣冲的一切学习规划,感慨道:“不愧是走过一轮沙场,彻底开窍了啊。”
宣冲每日学习的节奏,其实是如同打仗中规划各个步骤的后勤一样,把学习中的各个步骤,分配足够多的精力去完成。
…宫廷的师资力量是最优…
六月份的时候,宣冲看着自己最新格物四项的考卷,在几项错题上划了重点。随着模拟次数越多,错题本上的新题越来越少了。但“理学”大题,有些发憷。
现汉的“理学”不是后世所想的“程朱理学”那种教女人裹小脚的学说,而是一套治理当代基层所推行的“共识体系”,这套“共识体系”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宣传机器灌输到现汉八万万子民中去。
现汉现在不是皇权不下县了,在街坊的乡老这一块,乡老们除了年龄要足够,年轻时候还要经过县学“理学”的认证。一旦在乡里的行为的中被认为触犯了“理学”,咨议院乡老资格是会被取消的。
这一点上,宣冲是蛮子,东图农奴和领主构成的简单社会结构,缺乏“理学”基础。
但想要打造“大工坊”体系的,就必须要引入“理学”灌入乡社治吏,乃至明星中的中
宣冲:“理学”?就是要创建文明,教育推广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自己老家那边的工厂的工社,也要设置一套“乡老”体制,来裁决工社内七七八八的矛盾冲突,所以那边现在也在补理学考试。
乡老的裁决,比起县衙内裁决要弱一级别。但是绝对要比宣冲前世那些“调解部门”要专业。
治理者须知,所有“理学”都会因为过了头而翻车!这不是换了一套新的价值观,就能免疫,而是客观发展规律。
前世的调解部门具体怎么调解?是缺乏标准,最后是和稀泥,压制住强的一方给弱的一方让步。
由于前世工业化社会极限给所有人都分配了力量所承载范围内的责任,压榨了所有人的容错,所以在底层内不存在强的一方。
就比如说宣冲那一代,经过几十年的管理模式探索,男子承担了极限时间工作,肩膀上被加上各种层次上压力,已经成为秩序下弱者。
但被调解部门按照几十年前的思路视作“强的一方”,继续让其给“弱的一方”让步,继续施压直接造成逆反,所以调解最后使得公信丢失。现汉的乡老制度遵循的理学也是翻车过很多回的,但是却经过了多次矫正。
现汉为了强化基层控制,在乡老这一块的投入超过了历朝历代。且对乡老的专业性进行了每五年一次的考核。更不要说对秀才和举人的考核了。
就在自己思索如何抓分的时候,这时老师走过来,宣冲立刻站起来行学生礼仪。
这位老儒士笑眯眯的坐下,则是告知宣冲:“功课是越来越进步了。”——宣冲明白无论自己天赋如何,这段苦学的经历,那些大儒都是知晓。
面对老儒的笑容,宣冲觉得自己又被算计了。
老儒说道:“明日开始的策论,依旧是单独与你讲解,至于格物四项,不妨去太学院听吧。”
宣冲迷糊地想要点头,然后连忙反应过来:“老师,你看我这成绩?”(宣冲还是挺想白嫖宫廷教育的,去太学院和百来号人一起听讲,可没有在宫中这样精细的“浇灌“舒坦。)
老儒摸了摸胡须:“你的格物课已经补上了。”
宣冲很客气:“老师,这一年亏得您教导了,但我这成绩?”(宣冲点了点自己策论试卷,提示他,我要是考不上,可就是丢您老的脸)
老儒:“嗯,可今日。格物四项,你已经成竹在胸。无需我时刻提点,来日必有一番功业。”——潜台词是,这位教的差不多了,上大课去,别再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你未来就是去打仗,考得差了我不丢脸的。
面对这种“偷梁换柱”宣冲很不满,但是这位老儒则是给了交代,从太学院那边结束后,每天可以来这里,在策论上多辅导一个时辰。
如此这般,宣冲妥协了。毕竟策论才是自己弱项。
…太学院…
宣冲上大课,明显是遇到了熟人。这些熟人们是排斥过刘浩行的,现在是带着戏谑的目光看着宣冲归来。
然而这些官宦子弟们很快得到了警告,没有过来惹是生非。
开玩笑,巫是通鬼神,而现汉对鬼神敬而远之!相当于巫的龙力者,虽然被宗庙严格限制,但是不代表普通人可以乱招惹。
而宣冲也自动和这里的人际环境屏蔽了。
宫廷内是天子的视角,而太学院则是司徒,司空,司马的视线范围下。
另一边,现汉的三公日常办公的的大厦内,林司马在一系列公务繁忙中,是抽空关注了宣冲,在看完了宣冲固定上课下课不与同学做任何沟通的样子,喃喃道:“真的是能耐得住。”
因为在常人看来,十九岁的刘浩行是属于少年新星,重返燕都时一定是“有话可说”的昂首状态。
自古以来,在外立功的将领之所以“跋扈”,就是会持功自傲。如此一来,必然和原先天子身边的人产生冲突。
例如二桃杀三士背后就即是如此,三士都是忠义之辈,为何齐王心里生出想要除掉三人的想法?就是因为这三人“持功自傲”。
再例如将相和中,廉颇是看不上蔺相如,这就是武官自觉“自己的功劳重”和文官体系在待遇问题上,不对付。
林司马作为老狐狸,认为宣冲“秉持大功”归来后,一定也都会对旧时的事情,算一算帐。
故,林司马甚至是捧杀宣冲,多个场合号召家中子弟多学习宣冲,而自家的子弟也进而把这些“捧杀”扩散出去了。
然而太学那边诸多贵胄的“排挤孤立”准备好了后,宣冲这边却是直接“绝缘”。
刘浩行是刘浩行,刘浩行在宗族环境内长大,是受不了社交圈孤寡的情况;而宣冲是宣冲,在前世家庭中长大,经历过学校,社会后,其最终走向“社恐型人格”。
以至于太学院放学时,当有人过来凑近乎的时候,宣冲抱着书直接绕开了走。偶尔绕不过,就一副“你谁啊?”的表情,两三句后则是“哦,认识了,久仰”,随后就迅速离开了。
宣冲:在自己无法控制发展走向的社交场合中,就不要强硬挤进去。光荣孤立,能够省下来很多能量。反面案例,大毛解体后的各种积极主动融入,从装孙子变成真孙子。
由于宣冲的“社恐”,这让某些大人物觉得很尴尬,无论天子也好还是司马也罢,都是不希望宣冲学徐庶“一言不发”。
因为无论是在东海上宣冲击破东蜀偷袭舰队,还是西行大月氏时一路上沟通各方解决了西北入侵,这说明宣冲是有能力做出漂亮的沟通交流,办成大事。
即宣冲横跨两个圈子都办成了事,日后要若是哪个圈子在朝堂上出现争吵,天子或者朝堂三公级大人物想要最快的搞清楚情况,得找这样的中立派。
而要在两个派系中折中一下撮合成事,也是要安排这样的中立派担当重任。
能办事的“交流”是一种不下于金钱的人际资源。宣冲现在在下面的两个圈子中,交流都是“有效交流”,相当于一个巨大矿脉。朝廷汇聚大量能办事的人才,就是为了将“人脉大矿”收拢在自己手上,现在宣冲这个“矿”没有开采口。
汉历2109年到2110年,宣冲逗留燕都,在作为勋贵和军将,做什么都会被限制的情况下,开始潜龙勿用,踏踏实实的进学。
而此时寰宇之内已经是电闪雷鸣了,飞龙在天会遭雷劈。林司马派去拿功劳的人已经西部疆,大食和天竺地区就位了。
而蚓无爪牙之利,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32/2837557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