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明世间道
推荐阅读:斗罗:这个龙王传说不太对 维校的三好学生 从金蟾吐钱开始成仙做祖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斗罗,杀神归来,开局覆灭七宝 清冷师尊爬我墙,满门疯批哭红眼 修仙的我却来到了巫师世界 我以科举证长生 神印:六道轮回,我即冠位暗杀者
那一夜,又一座寺庙被灭。
并有豪强、富商等接连被屠,而他们和倭寇勾连的证据,更是被韩云散布得满大街都是。
韩云的名声越来越臭。
可奇怪的是,那些被他“祸害”过的地方,百姓的日子反而好过了一些。寺庙被毁,土地归还,佃户们不再受盘剥,竟渐渐有了生机。
有人开始暗中称他为“韩真人”,也有人为其竖立长生牌位,供奉其为“罚恶佑民显圣真君”。
可韩云听到这个称呼时,只是摇摇头叹道:“真君?我可当不起。”
他继续前行,像一柄锋利的剑,想要划破这虚伪的世道。
江湖和朝廷的追杀令一道接一道,可那些前来“除魔卫道”的侠客们,往往连他的影子都摸不到。
偶尔有几个侥幸追上他的,也不过是添了几具尸体。
直到有一天,他在一座破败的道观里,遇见了一个老道士。
老道士须发皆白,正蹲在墙角煮一锅稀粥,见他进来,头也不抬:“来了?”
韩云挑眉:“你认识我?”
“大名鼎鼎的韩老魔嘛,谁不认识?”老道士笑了笑,盛了一碗粥递给他,“喝点?”
韩云接过,一饮而尽,实则用先天一炁包裹着,入口之后直接移入内景空间之中。
“你不怕我?”他问。
“怕你做什么?”
老道士慢悠悠地搅着锅里的粥:“你杀的,不都是该杀之人吗?”
韩云沉默。
老道士继续道:“这世道,正不正,邪不邪,你敢于去做,已是难得。”
“可我看不清。”韩云忽然说道,“我越杀,越不明白。”
“不明白什么?”
“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百姓,明明受尽欺压,却还要护着欺压他们的人。”
老道士笑了:“因为他们怕。”
“怕什么?”
“怕连最后一口施舍的粥都没了。”老道士叹了口气,“人饿极了,哪还分得清善恶?”
韩云握紧了拳头。
“所以,你还要继续杀下去吗?”老道士问。
韩云抬头,看向远方:“我不知道。”
老道士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就跟着你的心走吧,致良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韩云只觉得这话听着耳熟,问道:“道长,你姓甚名谁?”
“我啊,姓王,名字嘛早就忘了,我在这世上也早就是一个死人了!”老道长的眼睛里满是沧桑,却格外明亮。
韩云离开道观时,天已微亮。
他站在山顶,望着初升的朝阳,忽然笑了。
也照破心中迷惘。
老道长看着韩云远去的身影,朗声送别道:“唯知行合一矣!”
老道长的声音在山间回荡,韩云的背影却已消失在晨雾之中。
江南的雨,来得急,也去得快。韩云踏过泥泞的官道,靴底沾满血与土。他的刀未曾归鞘,因为下一场杀戮,或许就在转角。
江湖上开始流传新的传闻,韩云不是人,是厉鬼。
否则,为何朝廷调集三千铁甲围剿,却连他的衣角都未曾斩下半片?
为何那些号称“武林泰斗”的名门宿老,在他刀下走不过三招?
可韩云自己清楚,他不过是比旁人更狠,也更清醒。
这一日,他途经一座小镇,镇口的茶棚里,几个衙役正拍桌狂笑,脚边跪着个瘦骨嶙峋的孩童,怀里死死搂着半块发霉的饼。
“小杂种!敢偷爷的干粮?”为首的疤脸衙役抡起水火棍,“今日便叫你晓得王法二字怎么写!”
棍风呼啸的刹那,一道黑影掠过茶棚。
衙役的狂笑凝固在脸上,他的手腕齐根而断,血喷出三尺远。
孩童怔怔抬头,看见一柄滴血的刀,和刀后那双比寒星更冷的眼睛。
韩云踩住滚落的水火棍,木屑在他脚下碾作尘埃,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他即便是想管也管不过来。
但能救一个是一个,问心无愧便好。
只不过他也愈发清楚一件事,这天下的恶人是杀不尽的,除非建立一个更好的秩序。
但自己要这样做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自己也不过是掀起一小片水花罢了,于诸天万界而言更是微如尘埃。
韩云其实是一个挺自私的人,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他愿意做出一些事情,在能力范围之外,抱歉,他不想管也管不了。
而现在的这些所有的杀戮,其实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炼心罢了!
红尘万丈。
入红尘中,明世间道。
当夜,县衙燃起大火。
有人看见火光中浮现金色篆文,竟是县令私通倭寇的账册,一页页悬空燃烧,照亮半个夜空。
百姓们沉默地站在长街上,火焰在他们瞳孔里跳动,他们惊恐的看向韩云,就宛如叶公好龙一般。
一边期待韩云杀戮那些豪强富商之后,他们可以分得财产钱粮,一边又恐惧韩云会不会对他们也举起屠刀。
终于,一个佝偻老者颤巍巍跪下,对着火场重重磕头:“真君,开恩啊!”
韩云站在县衙飞檐上,听着此起彼伏的“真君”呼声,忽然想起老道长的话。
“人饿极了,哪还分得清善恶?”
韩云不是圣人,搞什么教化众生,众生思潮未醒,也根本叫不醒,心怀光明,四周皆暗,也是一种悲哀啊!
这天下,从来都不是韩云的责任,更何况这黑夜也太深、太沉;破开长夜,亦是长夜,见不到一点光亮。
一言以概之,时机未至。
韩云正是看透了本质,才不愿意深陷泥泞,唯有在杀戮中,他的一颗道心,在快速的成熟坚韧。
或许有人会骂他,只管杀人,不管自己引起的后果,但韩云笑笑,只道:我乐意,你管的着吗?
难道他还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当保姆、圣母?
随念而起,随心而动,自己看不过眼,想杀,就这么简单。
——————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由猩。
杀戮一场,累了,也乏了。
心也更明净了。
洗尽铅华,复归本真。
接下来的日子里,韩云只为自己而活。
他往华山而去,只手断千剑,领略此界剑招;也往武当朝礼,瞻仰三丰武道;入魔教,夺太极拳经;败年轻时的风清扬,得独孤九剑。
不得不说,年轻时的风清扬倒和令狐冲有几分相像,也不顾忌自己“魔头”的身份,在听完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欢呼痛饮一场。
在这里解释一下。
不是不懂,是不想,主角完全可以造出声势,然后在大明改换天地,那改天换地之后呢?
一个国家放在那里,你得治理吧,不知要投入多少精力,就像是一个泥潭一样,越陷越深,主角还有其他时间去寻道修炼吗?
正所谓众口难调,有人想看悟道修炼,有人想看改换王朝。
本书的主调是行路,炼心,问道,求真,不是搞其他的,人生的所有经历,路上的所有风景,都是成道的资粮。
作者君已经表达的很明确了,大纲也是早就已经确定好的,如果不合心意,那作者君没办法。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18/2837582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