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阳炼丹,尚缺机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法神降世,魔潮破晓 修仙的我却来到了巫师世界 全职法师:双倍返还,牛马莫凡 我以科举证长生 斗罗,杀神归来,开局覆灭七宝 从金蟾吐钱开始成仙做祖 维校的三好学生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清冷师尊爬我墙,满门疯批哭红眼 斗罗:这个龙王传说不太对
第227章 朝阳炼丹,尚缺机缘
此后,一人一熊,便在浮屠山中住下。
渴了,掬一捧叶尖朝露;
饿了,摘几枚不知名的山果。
那果入唇齿,微甘带清,含著一丝若有若无的灵气,比人间珍馐,不知高出几许。
黑熊精耐不得寂寞。
常拉著山中的白眉老猿划拳赌酒,一输便学几声牛叫,嗓子粗得惊天动地,惹得满山鸟雀乱飞,枝头都笑得乱颤。
姜义却不同。
闲时,常坐松下石上,与那山中禽兽闲谈。
起初只是为解闷,久而久之,却觉这群山灵,句句不凡。
有时野鹿言语,带著几分深意;
有时青猿抛话,竟与经文暗合。
而最让他生疑的,还是那对栖于香桧树顶的青鸾、彩凤。
二鸟平日极少开口,可一旦启喙,言如金石,落地生响。
不论风云之数,修行之理,总能不经意间点破几分天机。
姜义心念微转,便常寻了由头,与二鸟闲谈。
言语不疾不徐,从山川地势说到四时气运,渐渐,话头便引向了禽类修行之事。
「倒不知二位仙长,」他似笑非笑,语气温润,「若似我家中那等寻常鸡类,侥幸开了灵智,当如何修炼,方能脱去凡胎,得个正果?」
青鸾彩凤本是禅师座下灵禽,姜义又是贵客相邀而来,二鸟自不敢怠慢。
它们对视一眼,神念暗转,片刻后,青鸾轻轻开口。
其声清越,如玉磬轻击,字字落下,带著几分天籁之韵。
「凡禽血脉驳杂,欲脱凡胎,难于登天。然大道五十,天衍四九……」
它微微一顿,似笑非笑,「终究,还是留了条生路。」
言罢,便不再多遮多掩。
一缕灵光自其喉间逸出,化作一道细线,轻轻没入姜义眉心。
「此法名曰《朝阳紫气炼丹法》,乃丹华朝阳真君旧传。」
青鸾徐徐道来,「此道不修符箓,不炼法宝,只取朝阳初升时那一缕最纯的紫气。引之入体,于嗉囊之下、百脉交汇处炼化,日久月深,可凝朝阳内丹一枚。」
「若能成此丹,性命交融,便能破血脉之樊笼,脱羽化凡,自此海阔天空,随心而行。」
语罢,山风正好吹过。
彩凤振翅,落下几缕细羽,在阳光里闪著淡淡光泽,恍若是言语的余韵尚未散尽。
姜义拱手谢过,心头早是波澜不息。
他知此法非凡,不独是禽类可修,其理若融入己道,亦能触及一线玄机。
自此,他每于山间静坐,便暗暗温习青鸾所授之法。
朝起临风,引紫气入息;
暮时入定,炼真于心。
山中不知岁月,日子便如涧底的清泉,一日一日,静静流去了。
如此又过了半月,山风寂寂,林影婆娑。
那麻衣禅师,便如一缕清烟般,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仍是那身洗得发白的旧麻衣,仍是赤足行于苔痕之间,只是这一次,他的肩头多了一抹碧光。
一只碧蝗,静静立在那里。
姜义一眼望去,心头便轻轻一动。
那蝗,外形未改,甲壳依旧碧莹如玉,可其中气息,却已翻了天。
先前的它,带著一丝蛮荒凶意,似野兽方初醒。
如今却灵韵内敛,神光深沉,那双复眼转动时,竟仿佛闪过一抹……人意。
脱胎换骨。
这四字,在姜义心头轻轻浮起。
他起身,拱手前行两步,沉声一揖:
「老神仙辛苦了。不知此事,可已功成?」
禅师目中泛起一丝笑意。
「法子,且算是有了。」
他说得极慢,语气温平,似怕惊著了什么。
「只是浮屠山上,还缺几味要紧的材料。」
话未落音,旁边那黑熊精早已蹦了出来。
他两手拍胸,声若雷霆,震得山石微颤:
「老神仙!」
他咧嘴一笑,满脸的热诚几乎要溢出来。
「缺什么,您只管吩咐!天南地北,刀山火海,俺也去给您寻来!」
黑熊精那番热切的请缨,声震山林。
可那麻衣禅师只是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
他并未看那糙脸熊躯,目光却越过其肩,静静落在姜义身上。
袖中一拂,取出一张黄纸。
纸质粗旧,边角微卷,上面以朱砂写满密密麻麻的字,每一笔都隐著灵光,若要飞出纸面。
「所需的材料,这上头尽数写明,」
禅师将纸递出,声音温淡如风,「多在西海左近,居士可愿替老衲走这一遭?」
「西海」二字一出,姜义眉目微凝。
他伸手接过那张轻飘飘的纸,
入手却觉沉甸甸的,似载著千钧天机。
目光略略一扫。
果然,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仙材奇草,连他这常年与药石打交道的,也有许多认不得名。
姜义却未多言,只将黄纸对折,收入袖中。
神色平淡,语气却笃定如山:
「应当问题不大。」
只要西海之地可寻的东西,于姜家而言,终不算难。
禅师听他应下,眉目不动,只略略颔首。
随即又道:
「材料得齐,还需一位信得过的炼丹之士,将其炼制成丹。」
他话至此,忽顿了顿,目光缓缓落在肩头那只碧蝗身上。
「……然后,将丹,交予它便是。」
话音未歇,那只碧蝗竟忽地振翅。
碧影一闪,划出一道浅浅弧光,轻盈得似一缕春风。
它并未飞远,只一跃,便稳稳停在姜义的肩上。
那双细长的触须轻轻摆动,仿佛在与他问安,又似在笑。
禅师看著那只碧蝗稳稳立于姜义肩头,唇角微挑,笑意浅淡。
「其余之事,老衲都已交代清楚。」
他语声平平,如山泉滴石,「它自知分寸,居士不必再多费心。」
姜义垂眸,指尖微动。
肩头那只碧蝗极轻,几乎无重,却偏偏让他心中生出几分莫名的沉实。
他也不知这位麻衣老神仙,究竟从自己身上看出了几分。
但看这情形,对方既无恶意,行事又坦荡,这时候若再细究追问,便是愚笨。
他于是上前两步,朝那香桧树上的简陋窝巢深深一揖。
衣袖轻垂,声如低钟:
「既如此,晚辈便代这世间苍生,谢过老神仙慈悲。」
那窝巢边缘,禅师不语,只随意抬手,似在送别,又似在抹去尘世因缘。
「此间事宜,尔等自知便可,就无需四处宣扬了。」
下一瞬,身影便淡若烟岚,化入风中,不见踪迹。
禅师既隐,山林顿时生动起来。
青鸾彩凤盘旋而下,羽光流转;
玄鹤锦鸡引颈清鸣,声穿云海;
白眉老猿捧果行礼,神态恭谨;
那衔著紫芝的白鹿,也在林隙间相送,目光温驯如水。
一时香风拂面,禽鸣兽和,倒比来时更添三分清雅,两分庄严。
姜义与黑熊精对视一眼,皆无言,只是相视一笑。
二人复又朝那乌巢方向再行一礼,然后转身,循著青石小径而下。
下得山来,黑熊精才长出了那口憋在胸里的浊气。
呼声粗重,像是卸下一座山。
他那张糙脸上,神情一松,既有劫后余生的轻快,又掺著几分藏不住的雀跃。
心头的石头虽落了地,眉梢却飞上了天。
不敢多话,他手脚麻利,唤出那片黑云,恭恭敬敬地请姜义登上。
云起如墨,轻卷而升,越过山巅时,风声拂袖,云影铺地。
不多时,山色已退作一抹青黛,村落如棋布于脚下,渐次隐没。
一路上,黑熊精搓著手,眼神时不时往姜义那边飘。
几次张嘴,又几次咽回去。
直到憋不住了,这才悄声凑近,压低嗓子道:
「仙长,此去西海,水族盘根错节,龙宫威仪森严。您看……可要小的随行帮衬一二?」
姜义闻言,笑意淡淡,只摇了摇头,神情从容得很。
他不答,反倒将话头一转,眼角微挑:
「倒是你,这一趟替老神仙奔走,想来收获不浅罢?」
黑熊精一怔,随即嘿嘿笑了起来,挠头连连摆手。
「不多不多……都是为救济苍生嘛。老神仙慈悲,随便指点几句,也够小的受用百年咧。」
嘴上说得谦逊,眉梢眼角却掩不住得意。
姜义闻言,只是含笑,不置可否。
「说起来,」他语声不疾不徐,带著几分随意的探问,「我倒有桩事不解。」
他顿了顿,似真在斟酌,又似随口一叹:
「那浮屠山是何等清修福地,仙禽瑞兽相伴,听经闻法,岂不自在?你怎就没寻个法子留下?」
「便是当个看门的记名弟子,也比在外风餐露宿来得稳妥罢。」
这话听著平常,语气却带了几分真意。
毕竟以姜义的眼光看去,那乌巢禅师既然愿指点旁人修行,收徒之心断不虚无。
前世记忆中,他甚至曾亲赴福陵山,欲点化那头吃人猪妖,却被拒了个灰头土脸。
论悟性心性,眼前这黑熊精虽市侩几分,却也算得上个可造之材。
黑熊精闻言,倒没恼,反而挠了挠脑袋,笑得露出一口白牙。
「嘿,什么都瞒不过仙长您。」
他眨了眨眼,神情里带了几分憨气,几分无奈。
「老黑我啊,刚上浮屠山那日,确是动了心思,趁无人理会,偷偷溜去找老神仙,想叩个头,拜师学艺,侍奉左右。」
姜义闻言,眉梢微扬,目光里隐隐透出一丝笑意。
「哦?那老神仙,可曾理你?」
黑熊精的神情微微一滞,脸上那笑意像被风吹散,只剩三分傻气,七分茫然。
「这可怪了,」他挠了挠脑袋,憨声道,「老神仙什么也没说。」
他眯起眼,像在细细回味那夜的情形。
「就听我说完,老人家伸出手指,在我脑门上……『梆、梆、梆』,敲了三下。」
「没骂,也没笑,只转身回巢,连个眼神都没再给。」
话音落地,姜义脸上那点淡淡的笑意忽地凝住。
那双眼,只静静看向黑熊精。
黑熊精被他盯得发毛,挠头讪笑道:
「仙长,这么看小的作甚……」
「或许老神仙嫌我这副皮囊太粗笨,根性又钝,让我在外头多磨几年,再候机缘罢。」
他说得坦率,笑得真诚,心里半点波澜也无。
姜义沉默良久,终究只轻轻吐出一口气。
那声叹浅淡得几乎听不真切,却像随风散开的尘,带著一点莫名的意味。
「确实。」
他低声应了一句,又顿了顿,眉间的神色轻轻一暗。
「确是缺了些机缘啊……」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14/2837565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