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今天也在努力做魔头 > 第374章 大火(一更)

第374章 大火(一更)


第374章  大火(一更)

    「送进来。」天子点了点头,让人将那些奏折送入殿中。

    他没有第一时间翻阅,而是目光扫过殿内众臣,声音沉稳:「沈大伴之议,诸位以为如何?」

    五军都督府的几位大都督交换了一个眼神,中军大都督率先出列,声如洪钟:「陛下,沈公公所言甚是!武骧右卫确是精锐,韩破军亦为良将,可当此任。且御马监既已备足粮草,便解了燃眉之急,大军可速发,不至贻误战机。」

    其余几位都督纷纷附和:「臣等附议。」

    兵部尚书陈维正抚须沉吟片刻,也开口道:「武骧右卫确是最佳选择,然为策万全,臣提议,以龙武军指挥事周淮为副将,此人久经战阵,沉稳老练,可辅佐韩将军,查漏补缺。」

    户部尚书王明佑见粮草问题竟被沈八达不动声色地解决,脸上愁容稍减,也拱手道:「若粮草无忧,兵甲符箓由武库支应,户部全力配合,也无异议。」

    见众臣意见统一,天子欣然颔首:「善!便依此议。」

    随即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中书舍人,「即刻拟旨,著武骧右卫指挥使韩破军为主将,龙武军指挥金事周淮为副将,率本部兵马,并调拨相应符兵、军械,即日开赴元州平乱!所需粮草,由御马监房州、章州粮仓就近支应。」

    「臣,遵旨。」中书舍人躬身领命,退至一旁奋笔疾书。

    天子随后笑望沈八达,语气带著难得的轻松:「没想到大伴竟能让朕的难题迎刃而解,粮草先行,将帅得人,此役朕心安矣。」

    沈八达连忙躬身,神态谦卑至极:「陛下谬赞,臣惶恐!采购粮秣、留意贤才,本是臣职责所在,分内之事,实不敢当陛下如此盛赞,能为陛下分忧,是臣之幸,唯恐思虑不周,有负圣恩。」

    「沈公公过谦了。」

    兵部尚书陈维正接过话头,神色却转而凝重,「陛下,元州之败,固然需遣精兵挽回,然我朝战略,不能仅止于防守,近年来,我边境诸军多是固守,少有主动出击,致使大楚气焰日张,尤其是寒天战王」一部,一直按兵不动,致使整条东部战线僵持,大楚方能从容调动数十万精锐攻我元州!臣实不知寒天战王是何用意,臣难免揣测,恐寒天战王有保存实力、坐观边境诸军军力损耗之嫌!」

    天德皇帝闻言,眼神骤然锐利。

    那冕旒晃动,遮住天德皇帝的面容,诸臣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殿内温度仿佛骤然降低了几分。

    天德皇帝沉默片刻,声音冰寒:「拟旨,质询寒天战王!问他,可能替朕看住对面的太霄战王?若力有未逮,便据实奏来,朕,御驾亲征!」

    「陛下!」中军大都督急忙出列,「寒天战王或有其难处,我等不能完全寄望于他,当敕令虞楚边境其余诸州,如北凉、山阳等地,加强戒备,伺机佯动或小规模出击,以牵制楚军,减轻元州正面压力。

    天子微微颔首:「准奏。著兵部与五军都督府会同议定方略,尽快施行。」

    沈八达站在诸臣身后,神色默默地倾听诸臣议论。

    他今日休沐之期还要来宫中当值,是因天子之命,要进一步稽查御用监与御马监帐目与仓储。

    这些事务纷繁浩杂,日有万机,沈八达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他很想离去,不过天子不开口,沈八达也只能待在这里。

    接下来天子又与群臣就边境各州的粮草调配、边军调度、出击规模等细节展开议论讨论。

    待到诸事初步议定,殿外天色已至申时,竟已是三个半时辰过去。

    天子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这才拿起内侍早已放在御案上的那叠青州报功奏章,随意翻看了一眼。

    关于青州镇魔井之乱,他早已通过崔天常、王奎的密奏以及东厂的耳目了解的七七八八。

    此刻苏文渊、糜胜、青州总兵谢丹、按察使左承弼、鹰扬卫指挥使方白等人的联名奏章,内容大同小异,只在细节上略有补充。

    「正好,诸位爱卿都在此间。」

    天子放下奏章,目光扫过略显疲态的众臣,「青州镇魔井之乱,虽属地方魔患,然事涉前朝逆党,关系重大,青州诸臣能够迅速平定此乱,未使魔灾蔓延,朕心甚慰。有功当赏,方能激励士气,诸位爱卿便帮朕议一议,该如何赏赐为宜?」

    他示意内侍将奏章传给几位重臣翻阅,随后又朝沈八达笑了笑,语气带著几分赞许:「苏文渊、糜胜等人在奏章中皆言,令侄沈天在此战中洞察先机,勇毅果决,居功至伟,呵呵,大伴伯侄二人,一在朝一在野,皆为国朝栋梁,实乃朕之肱骨!」

    沈八达心中一跳,面上愈发恭谨,深深一揖:「陛下天恩,臣与侄儿感激涕零!然肱骨」二字,实不敢当,天儿年少莽撞,偶立微功,皆是陛下洪福庇佑,将士用命所致。臣等唯知尽忠王事,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于万一。」

    他表面谦逊,心底却暗自期待。

    天儿在信中千叮万嘱,务必设法为他争取一个金阳亲卫镇抚的实职,成败关键,就在今日廷议了。

    几位重臣快速传阅了奏章,低声交换意见。

    沈八达是最后拿到奏章看了一遍。

    苏文渊为首的青州群官还算厚道,将青帝眷者的功绩一一道来。

    还说青帝眷者虽然全程脸戴面具,对自己的身份秘而不宣,但几人借助事后查得的信息,确证沈天就是青帝眷者!  

    此事在青州早已传开,几乎人尽皆知。

    片刻沉寂后,资历最老的内阁首辅徐天问率先开口,他声音沉稳:「陛下,青州之事,脉络已然清晰,崔天常、王奎二位,于镇魔井局势败坏至极、脓疮将发未发之际,能洞察先机,主动查获并引爆太虚幽引阵主阵,此虽险招,却是阻逆党阴谋、避免更大灾祸的唯一良策,可谓胆识过人,更有引导青帝眷者之力力挽狂澜之功,老臣以为,当居首功。」

    兵部尚书陈维正点头附和:「首辅大人所言极是。若非崔、王二位果断行事,待礼郡王准备周全,内外勾连,青州乃至周边州府恐遭荼毒,此乃大功,非但无过,当重赏以彰其忠勇!」

    天子微微颔首,自光扫过众人,见无异议,便亲自定夺:「准卿等所议,中书舍人拟旨,崔天常卓有功勋,赐准超品符宝玄龟镇岳印」一件,望他持此重宝,继续为朕清理青州群逆,镇压妖邪;王奎临机决断,勇毅可嘉,赐三品七炼功元丹」一枚,助他早日突破瓶颈,铸就三品功体,另,崔、王二人,各赐金阳亲卫百户兵额两个,以壮声威。」

    「七炼功元丹?」殿内响起几声细微的惊呼。

    此丹乃汇聚海量元气与大道灵机炼制,可以助四品修士直接铸就三品功体,市面无售,只有宫中与四大学派偶有产出。

    陛下将此丹赐予王奎,可见天子对其宠眷之深。

    首辅徐天问继续道:「青州布政使苏文渊不但统筹全局,保障广固州城无恙,且亲临一线,与邪魔大战,封疆之责尽善,有大功;镇狱使糜胜,初到任所即逢大变,应对沉著,调度有方,亦功不可没。」

    天子从善如流:「苏文渊赐一品符宝山河社稷图」仿品一件,糜胜赐一品符宝乾坤塔」仿品一件,二人各赐金阳亲卫百户兵额一个,望尔等再接再厉,守土安民。」

    之后又议到青州总兵谢丹、按察使左承弼、鹰扬卫指挥使方白等人。

    次辅躬身道:「这三人闻警即动,支援及时,稳固防线,亦有功于社稷。」

    「善!」天子略一沉吟,「各赐二品符宝一件,依其功体属性,由武库择优选赐。」

    这一连串的赏赐下来,殿内众人不由面面相觑。

    这次天子的赏格极重,这分明是要借青州镇魔井一事激励青州诸臣。

    最后轮到沈天。

    众臣皆知此子是此番平乱的关键人物,更是沈八达的侄儿,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中军大都督声若洪钟,率先定调:「陛下,沈天此子,虽年少位卑,然于镇魔井内力抗群魔,更关键处,引动青帝神力,一举定鼎乾坤,实乃力挽狂澜之首功!此等功绩,依军功制,封爵亦不为过!」

    他话音未落,一位内阁大学士便出列反驳:「大都督所言虽有道理,然沈天已因御器州司评定,获授五品学士官身,厚赐功德、丹药、符宝,更独得两个百户、两个总旗的金阳亲卫兵额,赏赉不可谓不厚;朝廷赏功,亦需考量均衡,若再叠加重赏,恐寒州司之心,亦惹物议。」

    另一位文臣也附和道:「正是。且沈天修为尚浅,骤登高位,恐非福泽。不若待其日后立下新功,再行封赏不迟。

    文臣武将立场不同,争论顿起。

    沈八达垂首而立,看似平静,袖中手指却微微蜷紧。

    他斜目看了一眼左军大都督与右军大都督。

    两日之前,他在这两位身上用了人情,使了银子,就等著这时候。

    此时那左军大都督果然踏步出列,声震殿宇:「陛下!功是功,过是过!沈天之功,青州诸臣奏章写得明明白白,岂能因他已得州司赏赐便打折扣?爵位之议暂且不提,多赏些亲兵兵额总无妨吧?此子既是青帝眷者,未来必为国之干城,多予兵额,既可显天恩浩荡,亦能助其早日成势,护卫一方,此乃两全之策!」

    右军大都督亦随之开口,语气沉凝:「左都督言之有理,陛下,臣闻神意共鸣」之青帝眷者,百年难遇!沈天既显露此能,犹如幼蛟怀珠,难免引来四方觊觎,逆党更不会放过。

    朝廷于情于理,都该加强其护卫,不能因区区赏格均衡之虑,而置国之瑰宝于险地!多赐兵额,令其自保无忧,方能安心成长,为国效力啊!」

    两位手握重权的大都督同时发声,分量极重。

    天德皇帝闻言也不禁微微颔首,显然对青帝眷者安危」与逆党凯觎」之言深以为然。

    他略一沉吟,便决断道:「二位都督老成谋国,所言甚合朕意,青帝眷者关乎国运,不能轻忽?中书舍人!」

    「臣在。」中书舍人连忙躬身。

    「拟旨,」天德皇帝声音清朗,回荡殿中,「青州泰天府沈天,年少忠勇,于镇魔井之役中,临危不惧,引动青帝神力,平息魔灾,居功至伟,特赐二品符宝八曜神阳甲」一件,以彰其功,护其周全;授其金阳亲卫镇抚一职,可自行选任,统辖其麾下亲卫,连同御器州司此前所赐兵额,合计赐予金阳亲卫百户额四,总旗额一,总计四百九十员!另,赐宫中制式小金阳弩一百五十张,充实武备,以壮其势!」

    旨意一出,殿内微微哗然。四百九十名金阳亲卫!

    这已远超寻常三品乃至部分二品大员所能统辖的亲军规模。

    若能全数转化为符兵,更不容小觑。

    再加上一百五十张小金阳弩,这等武装,足以让沈家在泰天府乃至青州地界稳如磐石。

    天德皇帝略顿,继续道:「沈天有功于社稷,其先人亦当沾泽,追赠其父沈四方为锦衣卫正五品千户,以慰忠魂,荫封其正妻墨氏为从五品宜人,妾室秦氏、宋氏为六品安人,以示皇恩浩荡。」

    「臣,遵旨!」中书舍人笔下如飞,迅速记录。

    沈八达听到这里,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欣喜之余,正要代侄儿谢恩,可就在此时,他灵台警兆骤生!

    几乎是同一瞬间,御座之上的天德皇帝也猛地转头,目光如电射向殿外!

    殿内几位修为高深的大臣同样感应到了那股异常波动,纷纷色变。

    天德皇帝身形微晃,已如瞬移般出现在殿门外,众臣不敢怠慢,连忙跟上。

    他们举目望去,只见御马监库房方向,一道赤红火柱冲天而起,紧接著,如同点燃了埋藏地底的烽火线,连串沉闷如巨兽咆哮的巨响轰然传来,震得人耳膜发聩!

    轰隆隆——!

    那片天空瞬间被映成不祥的暗红色,巨大的火球裹挟著浓烟翻滚膨胀,赫然是库房发生了剧烈的爆燃!

    灼热的气浪即使相隔甚远,也能感到扑面而来的炙意。浓烟如黑龙般滚滚升腾,直冲云霄,其间竟隐隐夹杂著些许诡异的暗红与幽碧光晕,绝非寻常失火。

    「这是?」天德皇帝瞳孔骤然收缩,面沉如水,周身一股冰冷的威压无声弥漫开来。

    >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02/2837550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