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 第373章 稳定大明军营!世伯你终于醒了?

第373章 稳定大明军营!世伯你终于醒了?


夏氏心里头早已做好了准备,去趁承受张溶逝世的痛楚。

    常言道,人活七十古来稀。

    张溶七十有余,到了这个年纪逝世,倒不是什么可惜的事情。

    甚至英国公府能办个喜丧。

    可毫无疑问的是,英国公张溶这一逝世,必然对国公府,乃至于整个大明的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先前的势力将重新得以排布。

    夏氏心里头无疑已经在盘算,如何收拾起这一大家子的事情。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在心里准备好一切,握紧了手中的拐杖,费尽力气想要支撑起身子和国公府,转头却得来一个截然不同的消息。

    “这”

    夏氏两眼一黑,显然昏倒过去,好在张元昊于身后护着,他扶着夏氏,声音里头有些发颤地说道。

    “师父!你此话当真!我爹真被救回来了?”

    张允修笑了笑说道:“我岂能骗你们,世伯已然是呼吸通畅,暂时没有什么危险。”

    话不能说太满。

    “不过.”他补充说道。“也并非是完全药到病除,还需要观察一二,若是不成,仍旧需要手术治疗。

    毕竟世伯到了这个年纪,一切都难说。”

    “此话当真?”

    夏氏已然是老泪纵横,她满头银发,说起话来声音都是在颤抖,不敢相信张允修说出来的话。

    张允修则是笑着反问说道:“老夫人既然相信了晚辈,将国公爷托付与我,现在何故又不相信了呢?”

    看到对方这春风拂面,信心满满的样子,夏氏心里头的石头终于是落了下来。

    “贤侄!此等大恩我英国公府定然不忘,还请受老身一拜!”

    她上前两步便要行礼,张允修哪里敢受,连忙将其搀扶起来说道。

    “老夫人言重了,世伯身体之安危,关系到我大明朝廷之安定,世伯素来对晚辈多加照顾,此乃是应有之义。”

    好说歹说,夏氏才终于是抹着眼泪起身。

    一旁的张元昊急忙说道:“师父,我爹爹现在何处?可否容我等探望一二?”

    没有亲眼看到,终究还是不太放心。

    张允修则是摇摇头说道:“世伯如今在重症病房之中,还是不便探望,蚕室里头要尽量达成无菌环境,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以古代的消毒水平来说,若是不小心感染了什么病菌,那可就是前功尽弃了。

    “不过.”

    张允修看出英国公府众人的顾虑,继续补充着说道。

    “重症病房外头有玻璃窗子,可远远探查国公爷情况,老夫人若是想,可寻一二人陪同一齐探望。”

    说这话的时候,他将目光投向了夏氏。

    夏氏思量了一番,便跟身旁的张元昊说道:“昊儿,你便随我一同前去。”

    张元昊重重点头,用袖子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在不远处,英国公府长子张元功见到这一幕,眼神中不由得有那么一些落寞。

    按道理来说,作为家中嫡长子,下一任英国公的继任者,他理应第一个知晓消息并探望。

    可今日却是不同,张元昊仅仅靠着张士元徒弟的身份,似乎就隐隐凌驾于自己之上?

    张允修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不过他并没有很在意的样子,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老夫人请随我来吧。”

    三人缓步进入到重症病房区,经过一道闸门之后,夏氏看到了一间犹如厅堂大小的房间,外头皆是以厚重玻璃阻隔,空气中还能嗅到一股子酒气。

    夏氏皱起眉头,不知道为何有一股子酒味,可却也没发问。

    张允修吩咐之后,房间里帘子被缓缓拉开。

    远远的,三人便能看到张溶侧躺在病床之上,他脸色惨白,不过相比来之前已然好了许多。

    看到张溶脖颈上头裹着重重的纱布,夏氏不由得捂住自己的嘴巴,险些哭出声来,可在看到张溶起伏呼吸的胸口之后,心里头的大石便是落下了。

    张元昊在一旁激动地说道:“这便是我西山医学!娘亲这便是西山的科学新学!上有改天换地之能,下有救死扶伤之功,孩儿选得没错!”

    夏氏眼泪还是夺眶而出,摸着张元昊的脑袋说道。

    “娘知道!娘知道!你选的没错!”

    显然,自此时此刻开始,英国公府对于西山和张允修的信任和关系,将继续加深。

    而张元昊拜师这件事,以往不愿承认的英国公府,也将顺理成章的认下来。

    英国公府对于西山的支持,将继续加大。

    张允修面不改色的样子,继续提醒着说道。

    “老夫人心里头也要做好准备,世伯这身子尚且孱弱,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调理过来的,后续还有要进行手术的可能。”

    他再三降低这些人的预期,便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

    夏氏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说道。

    “贤侄你且放心吧,老身心里头还是有所准备的。”

    仅仅一夜之间,英国公病重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人多眼杂,即便是英国公府再想捂住消息,也依旧是无济于事。

    最先得到消息的,显然是张居正,他连夜赶到了仁民医馆,在看到张溶安然无恙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仔细问询了张溶的情况之后,张居正甚至来不及跟幼子交代,便匆匆赶往皇宫之中。

    万历皇帝连夜便得到了消息,他被冯保从睡梦中唤醒,本欲发脾气,可在听到英国公病重的消息之后,整个人便打了一个激灵,顿时是精神了起来。

    “英国公他情况如何?此刻还在人世么?”

    冯保连忙躬身回答说道:“陛下还请放心,英国公本已是岌岌可危,然幸有仁民医馆妙手回春,以手术之法将国公爷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由张士元与李东壁二人执刀?”万历皇帝当即猜测出一二。

    冯保点头颔首说道:“正是此二人,奴婢听闻永宁公主殿下,也参与其中,三人共同为国公爷做了手术。”

    如今东厂和锦衣卫关系密切,一干消息自然是灵通了许多,甚至冯保还提前收到张允修传来的消息,才前来与万历皇帝汇报。

    “永宁?”

    万历皇帝面色古怪的样子。

    可他仔细想了想,终究是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叹了一口气说道。

    “便随她去吧。”

    冯保继续压低声音说道:“国公爷虽无碍,可京营与五军都督府,不可无人执掌,是否将元辅大人唤来,安排一二。”

    虽说如今大明京城十分安定,外敌也少有来犯,可这京城三大营的安定,还是不可不重视。

    万历皇帝颔首说道:“那便宣元辅先生。”

    冯保则是说道:“元辅他已然在乾清宫候着了,还请陛下移步。”

    万历皇帝点点头说道。

    “起驾吧。”

    今夜是个不眠之夜,皇宫里头灯火通明,几乎没有熄灭过。

    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左军府都督,太子太保刘显被召入宫中,他身穿正一品麒麟官服,一路快马进了皇城。

    刘显虽不是勋贵出身,可自嘉靖年间从军后屡立战功,在抗倭之中也展露头角,最后平定广西四川叛乱,于军中威望仅次于张溶。

    他一路马不停蹄,即便是入了皇城,脚步也十分快速,直到在文渊阁见到了伏案写作的张居正。

    此刻已然是过了子夜,可文渊阁里头依旧点着灯火,不单单是次辅申时行在,便连兵部尚书凌云翼也在其中。

    刘显微微一拱手说道:“元辅。”

    昔日万历皇帝初登大宝之时,张居正便以新君立威为由,启用刘显前去平定都掌蛮之乱。

    在此之前,刘显深陷文官清流的弹劾之中。

    若是没有张居正的协助,刘显如今还真当不上这左军都督,故而即便身份差距不大,他也愿意尊称一声元辅。

    张居正看到他前来,顿时是大喜过望,连忙上前迎接说道。

    “惟明啊!你总算是来了,看到你,我这悬着一夜的心,方才能够放下来。”

    刘显眼神里头颇有些关切地说道:“国公爷他身子可还安好?”

    即便他乃是左军府都督,可张溶若是去世,却对他没有一点好处。

    刘显并非是勋贵出身,能够做到这个位置,已然几乎是武将的天花板了。

    恰恰相反,若是张溶撒手人寰了,由谁让执掌京营和五军都督府,便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张溶的安危可太重要了。

    张居正缓缓说道:“此事不必担心,英国公已在医馆内转危为安。”

    刘显方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张居正眯起眼睛说道。“英国公恢复还要一些时日,在此之前,仍需惟明你多加上心。”

    照着寻常来说,大明君臣是不会这么紧张的,毕竟没了张溶,也可换上另外一名勋贵。

    定国公徐文壁、恭顺侯吴继爵、恭顺侯吴继爵皆是不错的人选。

    可自朝廷推行新政之后,情形已然是不同了。

    开海一事虽是大势所趋,可总归是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一直以来勋贵之中皆是有张溶支撑着,然而张溶病倒下来,事情便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可是京营.”

    刘显有些迟疑地说道。

    “想来我难以服众。”

    张居正显然早有准备,拿出一份旨意说道。

    “此事陛下已有交代,恰巧戚元敬正在京城,你二人领了旨意,便前去京营稳定军心。”

    刘显接过旨意一看,眼神顿时凝固起来,可即便是如此,他仍旧是不太放心的样子。

    “元辅,这京城三大营上上下下,可是有整整十多万万兵力,恐怕是难以节制”

    倒不是刘显怯弱,只不过京营自永乐年间开始发展,到了如今已然是派系林立,若是没有张溶这等影响力,即便拿着皇帝圣旨,却也很难说让下头兵将听话。

    站在一旁的兵部尚书凌云翼则是说道:“刘都督有些多虑了,自嘉靖年间重组以来,三千营改名为神枢营,即便有五军营和神机营,账面上有将近十万兵力,可实际上却不过是五六万的兵力,三大营内貌合神离,无非是稳定军心便可。”

    在场的皆是明白人,倒不用说什么场面话,京营糜烂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即便张居正新政之后,朝廷国库有所宽裕,想要重振京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自土木堡之变后,京城三大营便已然是一日不如一日,再到武宗南巡,嘉靖疏于朝政,三大营的军力不能说没用,可也是大打折扣。

    “话并非如此。”

    张居正却帮着刘显说话道。

    “三大营虽糜烂,可总归还是有几万人的兵力,如今朝廷转向变革之际,万万不可出了什么乱子。”

    他思虑了一番。

    “既然如此,我便与陛下说明一二,西山兵仗工坊近来出产新式火铳,你与戚元敬领五百心腹精锐,配备此等火器,想来节制京营也不在话下。”

    西山火器的威力,张居正作为大明首辅不可能不知晓,甚至上次戚继光前去西山,他也是知晓的。

    这五百精锐自然是有所讲究,有五百人配备火铳,这火铳威力超群,想要节制糜烂的京营自然不在话下。

    五百人不多不少,若是多了显然也是个威胁,若是少了则不能达到节制效果。

    加上与戚继光二人节制,自然是最为稳妥的法子。

    刘显明白张居正安排的用意,可却还有一些疑窦地说道。

    “这西山火器,真能远超以往?”

    张居正嘴角微微勾起:“你便去问问戚元敬,他比我更加清楚。”

    远远的,申时行看到元辅这微妙的变化,不由得有些忍俊不禁。

    张居正嘴上成天怪罪“逆子”,实际上心里头正在暗暗自豪,此刻心中犹如游鱼入江海,想来是通体舒泰!

    张溶做了一场很长的梦,他梦见自己回到了三十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带领手下兵士南征北战,先是重新平定安南,以平成祖文皇帝之遗志,又是北征鞑靼,令大明再无北疆之患。

    最后,张允修突然跑了过来,让他带领水军,效仿当初三宝太监远渡重洋。

    只不过这一次,大明不再是福泽寰宇的天朝上国,若是肯与大明开海贸的,则以友邦之礼相待,若是阳奉阴违者,大明的坚船利炮,必将是绝不姑息。

    南征北战数十年,大明终于是统领四海,抵达一处叫做黄金洲的福地。

    那里正如张允修所言,四处皆是水草丰美,种植水稻小麦产量乃是从前的数十倍,牛羊遍地奔跑,甚至还有无数座金山银山。

    若是征服此地,大明从此将再无饿殍,版图国力远超汉唐盛世。

    张溶义不容辞,便是要效仿先祖张玉,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黄金洲早已被那佛郎机人所占领,在一次战役之中,张溶脖颈不甚被击中,一时间血液喷涌。

    张溶觉得自己身体渐渐发凉,脖颈处剧痛无比,似乎马上便要窒息而死。

    就在这痛苦挣扎之间,他觉得自己已然要前往阴曹地府。

    可隐隐约约之间,却听到一阵喧闹之声。

    “醒了!国公爷醒了!”

    紧接着是慌忙的脚步声。

    张溶紧紧蹙眉,觉得自己似乎深陷泥潭中动弹不得,用尽全身力气,才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

    可眼睛一睁开,便看到一张人畜无害的笑脸。

    这人不是张允修还能是谁?

    张允修带着口罩,微笑着说道。

    “世伯,你醒啦?”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294/2837549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