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陛下肯出钱就行!你知道什么叫杂种
推荐阅读:今天也在努力做魔头 修仙世界的巫师 芙莉莲:不懂爱的小小师祖 华娱2005,开局加入飞轮海 漫威:开局觉醒小宇宙 俗仙 无限重生,在魔宗苟到无敌! 借剑 纵横游戏世界,从拉满被动技开始 从分解废丹开始证道长生
“这个嘛”
万历皇帝面色僵硬,显然是有些肉疼。
想要组建一支水军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况且这远洋水师不比从前。
从前朝廷要组建水师,不过是小范围的事情,将往年的船只拉过来修修补补,再从本来就有点海防卫所中抽取部分人员,所花费不过几万两银子而已。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戚继光这一支水军花费绝对不少。
先不说给予船员的军饷,就是建造这些船只便是一笔天大的投入。
这些钱皇帝心里头显然是计算过的。
万历皇帝咳嗽了一声,看向张允修笑着说道。
“士元呐~不是朕不愿意花银子,只不过贸然动用百万两银子,那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倒不如徐徐图之,以战养战,你看如何?”
去岁朝廷岁入,若是不算西山和张允修捣鼓出来的一干产业,也不过是四百万两左右。
若是想要组建出一支像模像样具有战斗力的船队,一百万两银子是绝对打不住的。
内帑如今虽然宽裕,可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对于万历皇帝来说比杀了他还难受。
更不要说,自开春以来,朝廷一干开销徒然飙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明就像是个身子千疮百孔的中年人,若想要修补恢复,哪里不需要花银子?
更不要说五军都督府,近来又上了奏疏,恳请皇帝整顿军务了。
戚继光也在一旁面露难色,他哪里不知道其中艰辛。
从前组建戚家军之时,时常缺军饷物资,他心里头自然是会有怨言,可也是理解的。
朝廷岁入看似不错,却仅仅是这两年的事情。
自嘉靖朝到隆庆朝,朝廷太仓银库的年均岁入不过两百万两银子,这点银子想要负担起偌大国家的开销,简直是入不敷出。
到了万历新政之后,情况才算是好了许多,几乎都能够达到三百万两以上,去岁的收入算是创了新高。
可饶是如此,想要负担起一支水军的开销,依旧还是杯水车薪。
戚继光叹息着一口气说道:“陛下言之有理,倒是臣等孟浪了,想来这远洋水师也不可操之过急,以战养战的法子,先前便是如此,倒是可以一以贯之。”
先前在海上之时,戚继光所带领的船队,也不过是十几艘小船罢了,靠着海上“行侠仗义”,不单单不用朝廷拨付军饷,甚至还能发家致富。
可张允修显然有不同意见,他摇摇头说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
万历皇帝愣了一下,突然觉得自己的腰包岌岌可危。
张允修则是继续说道。
“这远洋水师一事本就是国策,若是陛下尚且不能下定决心,如何能够让臣子们尽心尽力呢?”
万历皇帝皱眉说道:“错了,创立远洋水师并非国策,开海贸易才是国策,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皇帝虽然好玩荒唐,可总归脑袋还是清醒的。
张允修却是笑着说道:“陛下,这开海贸易便是要创立水师,创立水师便是要开海贸易,二者乃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若是没有一支强大水师,大明即便是开海贸易,守不住自己的物资货物,到了大海之上,即便是带着大明的名头,也照样是无用的。”
大海之上凭实力说话,你大明即便是国力强盛,可终究没法将影响力扩张到海上。
他摇摇头叹息着。
“陛下你想想,海上佛郎机人红夷人为何嚣张跋扈,他们国家远在千里之外,却敢在我大明南海作威作福,无非是有一支强大水军罢了。
若我大明想要海上行商,与他们打交道是必不可少。
蛮夷人狡诈阴险,若是大明商贾在海外受了委屈,难道要拜红夷人佛郎机人的码头,而不是寻求我大明朝廷的庇佑么?
还是说,陛下想要让这些人养寇为重,成为海上一个又一个海贼?”
张允修这话算是戳中了万历皇帝的心窝子。
从前朝廷开海为何困难重重?不单单是有江南士族的阻隔,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出海情况实在是难以确定。
对于朱明皇室的立场来说,维护统治绝对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百姓、商贾、士绅下海之后,海上广阔无垠,便是会完全脱离朝廷的管束。
届时,海上若是再出现个什么徐海、汪直,朝廷又该如何处置?
更不要说,如今南洋的弗朗机人了。
想要出海赚银子,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几片船板就能够做到的事情。
万历皇帝还是有侥幸心理的,他试探性地说道。
“徐徐图之,徐徐图之,我大明开海非是一朝一夕,随着贸易的扩大,水军也缓缓扩张不就行了?”
张允修急了,皱起眉头说道。
“陛下何故畏畏缩缩?海贸得利陛下心里头应该是清楚的,单单是月港一处,靠着戚少保以及部下几百人之力,去岁不过半年之久,便已然是获利百万两银子!
更不要说,江南经济糜烂,若不是靠着海外贸易丝绸、布匹,不知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如今我大明已然是处处离不开海贸,若无一支海上力量,将成为极大的安全威胁!”
张允修这一番输出,戚继光在一旁都看呆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小子竟敢胆大包天,在皇帝面前这样说话。
可在万历皇帝和张允修之间,早就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
小胖皇帝摩挲着下巴,陷入到思考之中,他随即拿起笔墨,在纸上写写画画,上头皆是戚继光看不懂的文字符号。
张允修看皇帝用阿拉伯数字计算的过程,熟练得像是从前自己公司里头的会计。
为了银子,万历皇帝简直比护住皇位还要上心。
思考了好半天之后,皇帝这才缓缓点头说道。
“士元所言有理,倒是朕狭隘了些,发展远洋水师固然是糜费众多,可若是不发展水师,所损失的银子却将远超花费,这是一笔亏本买卖。”
戚继光差点将下巴掉下来,不单单是万历皇帝分析算账的精神劲,还有张允修说服皇帝这个方式,他都是从未见过。
早知道皇帝这么好说话,从前他要军饷,直接让张允修帮忙便好了。
大明的一项重要国策,便是在这交谈间决定了。
当然,皇帝不过是拍板点头,并且负责多出些银子,具体事宜还需要阁老和尚书们来干。
张居正本来还在发愁从哪里挪用银子,有了万历皇帝的内帑支持,朝廷一干事宜皆是豁然开朗。
只要皇帝肯出银子,一切事情都是好办的。
自开春之后,张允修最为重要的事情便是在西山种地。
红薯的培育田在西山上已然绵延了数千亩,除开西山百姓的田地,张允修在能种上红薯的地方,几乎全部都种上了。
甚至还有不少百姓,直接选择相信张恩公,自己种上了西山提供的粮种。
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不能理解的,张允修已然是赚够了银子,就算是躺在功劳簿上头成天混吃等死,也没人会说些什么。
可他偏偏就是要没事整出点幺蛾子出来。
这能亩产四十石的粮食,在稍微有点种地经验的农户看来都是天方夜谭,也只有天上才能有此神迹。
不过,西山百姓大都还是质朴的,可以说张允修在他们眼里无异于青天,放在祠堂立生祠都已然是理所应当的操作。
毕竟对于这些出身流民的百姓来说,唯有西山给了他们一口饭吃。
但对于京城的达官显贵,还有闲出屁来的纨绔子弟们来说,这里便成了一个看乐子的地方。
张允修脑袋犯糊涂,要把银子都砸在地里头,大家皆是喜闻热见的。
加上西山如今风景秀丽,还有设置不少农家乐服务,在西山剧院看完戏之后,许多人都喜欢来西山村子里头逛逛,顺便再远远围观一下,也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西山村一处茶馆,二楼包间中,于慎行手里头拿着扇子,看向窗外远处绵延不绝的田亩,不由得摇头晃脑地说道。
“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这个张士元,成日里便是搞些哗众取宠之物,固然能讨得陛下心喜,可却是劳民伤财,自古耕作者皆是辛劳,所收获粒粒辛苦,乃是以汗水换来的。
他却倒是好了,异想天开,说什么从海外寻来的仙种,能够亩产四十石,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难不成这也是祥瑞不成?张士元要效仿嘉靖朝的游方修士,让陛下潜心修道求长生?”
于慎行说话之间,还时不时抬眼观察一下潞王朱翊镠脸上表情变化。
他费尽了心力,想着这回能够说进王爷心坎里头了吧?
然而,却意外地发现,朱翊镠脸上非但没有认同,反倒是神情严肃。
朱翊镠缓缓扭过头来,皱起眉头紧紧盯着对方说道。
“何人与你说,这红薯乃是劳民伤财之物?”
“这”
于慎行额头上汗水都要冒出来了,顿时是手足无措,慌乱不已,连忙找补着说道。
“王爷您还不知吧?此事京城内外皆是传开了,那张士元去岁便捣鼓出这仙种,说是要让天下人皆是不再饿肚子。
此等海口,便连三岁孩童听了都会捧腹大笑,京城内外都在看西山的乐子,便是要等陛下雷霆之怒,让张士元好看!
王爷你看这些个茶馆酒楼生意红火,十有八九都是来看西山笑话的。
哈哈哈哈~”
于慎行发出一声干笑,可发现朱翊镠根本就没反应,脸上依旧半点笑意都没有。
这让于慎行越发紧张,不知自己哪里做错了,连忙又补充了一句说道。
“王爷可别不相信,学生听闻首辅张叔大都曾驳斥过张士元,此子竟想要用江南之土地,通通种植这红薯,简直是将国家大事当做儿戏。
张叔大与张士元父子二人尚且如此,红薯到底是何物,自然是呼之欲出了。
张士元英明一时,岂能英明一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总归是会犯错的,这次便是他栽跟头之时。
哈哈哈哈~”
于慎行又发出一阵干笑,将目光投向了潞王朱翊镠,可朱翊镠的表情实在是令人失望,依旧是板着个脸,甚至还有些发红。
于慎行心里头直犯嘀咕。
王爷怎么一点也不笑啊?自己明明说得乃是有理有据,这红薯是翻遍典籍也从未见过的粮种,到底错在何处?
他壮起胆子,小心翼翼地观察潞王朱翊镠的表情,心想着王爷表情这般古板,近来也不太爱笑了,该不会是害了病吧?
听闻近来仁民医馆新出了研究,人不单单身体会害病,这脑子也会害病,如同黄帝内经所述之“郁证”一般。
王爷他.该不会抑郁了吧!
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沈鲤在一旁打着圆场说道。
“王爷,想来这红薯还是有些门道,咱们不可掉以轻心,说不准此人乃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有其他目的。”
潞王朱翊镠看了看于慎行又看了看沈鲤,此二人皆是自己的得力幕僚。
可正是如此,他才觉得有些悲哀
“够了!”
朱翊镠一拍桌案。
“学生该死!”
于慎行与沈鲤二人顿时是吓坏了,连忙跪地磕头。
“你们这两个蠢才!”
朱翊镠胸膛上下起伏,脸上都憋得通红,看向两个人的眼神充满着嫌弃。
看看张允修手底下都是什么人,那是赵士桢、李时珍这等人杰,自己手下又是什么人物,皆是一些阿谀奉承之人,如此怎么能与其争锋?
他再看了一眼窗外头的田亩,那绿油油的红薯苗子犹如军列一般排开,棵棵皆是培育得茁壮。
这还仅仅是在外头的,在西山大棚之中,红薯的培育听闻已经经过好几轮了。
朱翊镠不由得仰起头说道。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啊~”
于慎行与沈鲤二人相互对视一眼。
王爷这是迷上了三国演义,将自己当做了诸葛亮,将那张士元当做了司马懿?
这可不是什么好比喻啊!
西山屯田所。
在一处单独开设出来的大棚之内,种植着高高低低的豌豆苗,这些苗有些高得能够没过膝盖,有些却矮得只到脚踝,有的豌豆荚圆滚滚的饱满,有些却干瘪得犹如脱水的葡萄干。
徐光启满眼好奇地看着这些豌豆,脑袋里头满是问号,今日他被张士元召集来,二人聊到如何培育农作物,张允修说要带他到田地里头一探究竟。
可这豌豆田里头,高高低低品种似乎是参差不齐,如何能够培育出好的农作物?
张允修带着斗笠,在田地里头穿行,显然已然是熟门熟路,他看出徐光启的疑惑,随后便笑着询问说道。
“子先啊,你知道什么叫杂种么?”
“啊啊?”
徐光启愣住了,脸上颇有些不可思议。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294/2837548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