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华娱唯一太阳 > 第15章 搭建团队

第15章 搭建团队


沈善登让他做的事,不只是让吴京接受这份,或者说这几份工作邀请,然后拿一份工资那么简单。

    比这还要难。

    是要让吴京欣然、兴奋、迫不及待的答应,更是要比做自己的事更加用心的投入其中。

    马有德自问,世界上,能有这样的人吗?

    吴京知名度也不低,当年也是家喻户晓的演员。最近几年去了港圈,名气下落,但咖位往上走了,演了多部电影。

    如今,港圈、台娱比内娱要高一筹。

    演员明星方面,港圈的大明星,一部戏能要几千万上亿,大陆这边,片酬最高的陈道明,也才百万而已。

    几十倍的差异!不足港圈明星的零头!

    如果不是自家老板,马有德真的以为对方在做梦,说梦话。

    但,如果是沈善登也许就有可能。

    遥想几年前,他也只是混迹论坛中的愤青,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沈善登的团队。

    最初还以为是骗局,后来试着兼职发帖,赚点外快。

    凭借沈善登偶尔传授的绝学,在互联网上打的天崩地裂,以一敌百。

    短短三四年时间,从兼职到全职,走上了领导岗位,做到了经理,见证公司有了正式办公场地。

    如今固定资产上百万,六名正式员工,还有不好估值的软资产,各大论坛的大量账户,有组织的水军。

    马有德回过神,看出沈善登不是有意为难,是真有办法,连忙请教道:“老板,不是我给自己找理由,我是怕耽误老板的大事。”

    沈善登听着这说法方式觉得耳熟,算了,不多想了:“我给你封信,到时候你交给他。”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有人。

    上面要有人。

    下面也要有人。

    前后左右也少不了人。

    沈善登这样的新人导演,最好能有一个老江湖的制片人或者副导演帮忙,这样的话,能省去非常多麻烦。

    以后粉丝电影兴起的,歌手、演员、作家都来做导演,难道真把导演技能学一遍不成?

    也不只是后世,当下就有一个,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有港圈金牌制作人蒋志强参与,也有弯岛电影人帮助。

    港台电影圈为之保驾护航,这样的项目,至少成片不成问题。

    相比于有先发优势的港台,07年这个时候,大陆幕后还比较落后。

    做不到只要出钱,再找个懂行的人把关,就能建个水平有一定保证的剧组。

    沈善登想要能够主导项目,在后续的谈判中提升筹码,最好自己把框架搭起来,还是那种一看就很专业的框架。

    台前不用担心。

    沈善登不用港台明星,大陆这边的,纯市场价,他也没有请不起的。

    07年,大陆演员,是真的没有多少电影资源,尤其商业电影,都挺惨。

    主要还是幕后团队,有三个重点。

    一个是剧组管理团队,另一个内容创作团队,然后《督公》作为古装动作,武术指导团队也很关键。

    初步搭建起来这三个团队框架,《督公》项目才彻底姓沈!

    所以,吴京就很关键。

    吴京在以后的采访里说过,他在港圈是各种活都干过。

    这也是港岛剧组的特点,人不能闲着,特别是大陆这边的人。

    《督公》又有动作戏,需要武术指导,这方面沈善登有自己想法,但想法的落实需要具体人执行。

    吴京有武术功底,拿过全国冠军,在港圈混肯定也偶尔兼职武指,就算他不行,也能通过他去找更专业的人。

    有个知根知底的行内人,至少能避免被坑。

    可以说吴京一个人,就能帮助沈善登撑起两个团队。

    而且吴京从后来成长看,在圈子里没有多少资源,和北影厂、京圈关系不深,沈善登拉来,就是他的人。

    否则也不用巅峰之时,远走港圈,被打的嗷嗷叫。

    对戏的如果不是吴京,而是成龙、李连杰,会下这么重的手吗,甚至如果是《战狼2》后的吴京,还会一样吗?

    所以,还是没什么背景,只能拼命。

    沈善登需要的就是有能力但是缺乏机遇的人,吴京就很合适。

    又给马有德交代了一番细节。

    “老板,我全记住了。”

    看着刷刷刷,用笔认真记录的马有德。

    沈善登还是比较满意的。

    马有德给下属交代了工作,又和家里打了声招呼,马不停蹄的赶往机场,前往深圳。

    吴京在港岛那边发展,最近正在深圳休养。

    来都来了。

    沈善登视察了一番公司业务。

    随着公司走入正轨,他很久没过问过具体事务,只是抓人事和财务。

    周奇峰第一次来这里,看着成排成排的电脑,连连惊叹。

    沈善登笑而不语,这都是中关村淘的二手电脑。

    顺为公关公司,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也是因为凶悍的作风。

    沈善登03年6月重生,然后暑假扔出了一连串大爆曲。

    没有想象中的成为超新星,反而直接遭到了当头一棒。

    直到今天头上依然顶着“网络歌手”“非主流歌手”的标签,歌迷也被鄙视。

    这种遭遇,沈善登用在了顺为发展上面。

    顺为定位是扎根娱乐行业,懂互联网的营销公司。

    他从港岛搬运八卦,实现境内外互通,也让境内的网友知道一些明星在外面多豪放,真性情。

    以他当年遭遇的经历,给一些港岛明星打个“招呼”。

    明星幕后的公司愿意从顺为买服务,那顺为也会遵守职业道德。

    也遇到过一些公司,提告,但是问题不大。

    网络账户,查到最后也是八十岁老太太。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开始重视互联网营销。

    顺为的业务,逐渐告别收“名人保护费”的模式,而是转向电影网络营销。

    沈善登也做了一定隔离,倒不是规避法律责任,而是暂时不想暴露在业内人眼中。

    公司法人是在老家找的人,控股的是他父亲。

    虽然同姓,但不知道内幕,一时半会猜不出来。

    这也是沈善登没有给自己洗去一些标签的原因,熟知后世各种营销手段,不难洗去,但会暴露他才是顺为实际控制人。

    顺为的入场,要在更大利益的情况下入场。

    那个时候,沈善登也就不在乎这点公司收益了,也不在乎被人发现他才是水军头子。

    因为本来这家公司,成立之初就是为他的事业服务。

    沈善登处理完这边的事,带着周奇峰回北电,先把内容团队建起来。

    北影厂。

    等啊等啊。

    一群人等的花儿都谢了。

    等到了半中午,还是没等来沈善登。

    别说分一杯羹,连人都没见到。

    陈辉坐不下去了:“怎么还没来?昨天才立项,他不应该来这边把项目确定下来,然后去财务那边拿钱启动吗?”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022/2837586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