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韩千亿,旋转门(33)(万更求票!
其实。
韩三平没想过可以进步。
他这个位置很难的啦。
不是靠电影票房,或者作品获奖就能实现的,他需要的是电影事业跨越式提升。
但眼下确实有可能。
至少有那么一丝希望。
韩三平系统性向媒体抛出了“中国电影体系”的宏伟概念。
问就是捡嘞。
“《督公》只是一个开始,《嘉靖》也只是一个概念验证,《囧途》只是一个尝试。”
“虽然都成功了,但它们只是验证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
“我们将以这些电影为基石,总结经验,既系统性开发沉睡于华夏五千年文明中的故事宝库,又发掘感动当代中国的精采故事。”
“‘嘉靖宇宙’已初具雏形,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的独立电影已在筹备,即将拍摄。一部反应两个世界的西部电影,也会不久和观众见面。”
记者问:“是沈导的新戏吗?我听说不是喜剧。”
韩三平点头:“我觉得大家看完之后会很惊讶,但绝对是一部好电影。”
记者还要问,韩三平打了个哈哈。
“如今的成绩,绝非终点,我们的视野将投向更辽阔的天空,洪武、汉唐、宋元。以及当代不同时期的国家建设。”
“那些照亮历史,或者闪烁当代的名字,那些奠定我们民族气质的伟大朝代与帝王将相,以及开创我们现在事业的伟大人物,都将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我在筹备的《建国大业》,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还别说。
韩三平用起来沈善登的电影理论,才发觉真的包罗万象,自成体系。
“而且我要说,历史和现在,是有关系的,可以说那是我们的血脉和文化纽带,我们能从历史中看到我们为什么行!”
记者感觉韩三平有点太自信了,赶紧问个冷点话题。
谈到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时,韩三平微微一笑。
他很乐观!
最近他是越来越觉得,他是真厉害!
以前说服务本土观众,是有一些阻力的。
等到金融危机爆发,开始反思过度依赖外贸,认识到了培养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服务国内观众就成了有前瞻性了!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年眼光越来越好,大概,是他确实开窍了!
所以谈到金融危机,他表现出惊人的乐观。
“金融危机确实影响了很多行业,但对中国电影来说,可能是一次机遇。”
韩三平分析道:“社会资本对许多行业的投资减缓或者暂停,但中国电影因为近年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回报,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的青睐,形成了‘投资放开,回报喜人,更多投资’的良性循环。”
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现在晚上,我每次经过小西天的中影电影院,看到里面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心头总是暖暖的。”
“这让我想起了八十年代,那时候物质多匮乏啊,但人们看电影的热情空前高涨。”
“那种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渴求,本质上是相通的。只要我们能把电影拍好,把影院建到观众家门口,市场的潜力是无限的!”
面对记者,韩三平掷地有声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畅想。
“有人说现在50亿票房就到顶了?我看远远没有!”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影院建设,特别是二三线城市,以及城镇影院建设的提速,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在未来达到千亿级别,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话一出,记者瞠目结舌。
沈善登说也就罢了,你可是要负责的!
记者问:“我可以认为是中影对于中国市场的理解吗?”
韩三平没有正面回应:“中影作为国企,中国电影的顶梁柱,我们当然有信心。当然我也是借鉴了业内企业家,和专家的分析。”
借鉴,不算抄!
韩三平进一步借鉴分析道:“美国人口是我们的五分之一,但银幕数量是我们的五倍,达到两万块。”
“如果我们的银幕数能增加到一万块,甚至更多,让更多中小城市和城镇的观众能方便地看到最新的国产大片,那么中国电影产业将会迎来更加迅猛的发展。”
“千亿,不是梦!”
采访最后,韩三平充满了建设者的豪情。
“如今是全球化的时代,和外国优秀的从业者合作,我们要继续进行。金融危机打不倒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我们会继续向前!”
当这篇题为《韩三平:中国电影的“千亿畅想”与中国电影体系构建》的专访在《瞭望》新闻周刊刊发后,迅速在行业内外引发巨大反响。
“韩千亿”的名号不胫而走。
有人振奋,也有人质疑,引发了不小的批评。
更是不少公殖认为电影市场的繁荣,恰恰说明你国经济无可救药,是丝袜定律、口红效应。
电影不行,是要完。
电影行,也是要完。
问就是要完。
但无可否认的是,一股强大的信心与一股清晰的战略方向,已然随着韩三平的表态,传递开来。
就在中国人开始欢庆春节。
地球另一端,加利福尼亚州,好莱坞比弗利山庄的一场奢华晚宴上。
同样是觥筹交错,衣香鬓影。
查尔佩里克,这位出身显赫,常青藤精英兄弟会核心成员,即将离任的国务文化事务专员,正娴熟游走于星光熠熠的人群中。
他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自信笑容,和在场的很多人的笑容一样。
这样的笑容,从小开始挂在他们脸上。
哪怕是在葬礼上,也会下意识的这样笑。
查尔佩里克握着晶莹的水晶杯里,琥珀色的威士忌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荡。
虽然此前与沈善登的隔空文化较量让他一度灰心,但此刻心情颇佳。
他与派拉蒙、华纳兄弟的高管们谈笑风生。
2008年11月5日,米歇尔丈夫成为新一任大统领。
一朝天子一朝臣,查尔佩里克进入“旋转门”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
他为帝国付出了足够多,是时候为自己谋划一份顶级薪水的职位了。
而他瞄准的目标,正是由几位前白房子高管创立的顶级游说公司。
凭借他顶级的出身,在华丰富的文化博弈经验以及对媒体、政策关系的深刻理解,类似公司对他这样的资深人才求贤若渴。
而且在沈善登的启发下,他已经成长,形成了一套能打动资本的理论。
“亲爱的朋友们。”
查尔佩里克微微举杯,向围拢过来的几位好莱坞大佬示意。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那个巨大的市场。有时候,迂回远比硬来容易成功。”
他侃侃而谈,谈起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最新表现。
“过去一年,中国市场票房突破六亿美元,关键是增速在60%以上!他们的国产片份额接近百分之七十!这说明了什么?”
有人开了个玩笑:“说明你的工作失败了。”
查尔佩里克深深看了那人。
环球的,他还没离职,会给对方小鞋穿的!
一定!
这种时候绝不能弱势,否则会被当做猎物。
我打不过沈善登,还打不过你们?!
查尔佩里克环视众人,目光锐利。
“这说明中国本土的电影力量已经初步崛起,那边政府的底线,仅仅是确保国产片份额超过进口片。”
“这意味着,面对如此蓬勃的内生市场和成熟的本地制作,他们明年完全有底气,也很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用他们的力量,为我们打开更大缺口的机会!”
他特意举起了沈善登的例子:“比如那个正在中国电影行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年轻人,我们都知道那边市场每过几年,都有类似的弄潮儿。”
闻言,在场人不由颔首。
他们作为精英,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如今全球市场的机遇大部分都在中国。
不少人的孙子、孙女,第二语言,首选是汉语。
当然,这种发财的知识,没必要告诉平民。
查尔佩里克道:“我想大家都明白,和这样人交朋友的好处,能让我们分享那边的市场机遇。”
“恰好,沈善登,他也和那边很多行业的成功人士一样,迷恋我们的文化,推崇好莱坞的工业模式。”
至于沈善登的自我文化坚持,那就没必要提。
能赚钱吗?
既然不能,对于成功人士,那就是垃圾信息。
而且沈善登也是资本家了,身家不断攀升,人家有点追求怎么了?
查尔佩里克道:“我们需要扶持的,正是这样的电影人,而不是第五代、第六代那种虽然听话,但在他们国内缺乏真正市场号召力和产业势力的导演。”
一位来自迪士尼的高管微微皱眉,表示担忧道:“查尔斯,根据我们的分析,中国本土力量的崛起,会不会反而成为我们进入的壁垒?”
“哈哈哈!”
闻言,查尔佩里克发出一阵惊人的大笑。
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似乎听到了一个大笑话。
“你要记住,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大漂亮天下无敌!”
查尔佩里克笃定道:“不要被眼下的金融危机所迷惑,不过是我们巨人前行中一次微不足道的踉跄罢了。”
“我们很快就能调整步伐,重新归来,并且比以前更加强大!”
他的自信感染了在场不少人。
是啊,好莱坞纵横全球数十年,什么风浪没见过?
一个正在成长的市场,不过是有一个蛋糕做大的契机。
而且就算产生威胁,那也是多少年后的事了。
眼下是能够在短期,甚至一年内见效的策略,直接和他们的年金挂钩。
查尔佩里克再次举杯,随着几个派对女孩,和好莱坞男女明星的加入,气氛更嗨。
他如鱼得水,融入了狂欢之中。
嗨到爆的时候,查尔佩里克大哭起来。
他想起自己在那边的悲惨境遇,连个止疼药都嗨不了,越想越为自己心疼!
他为帝国付出太太太多了,该吃的苦都吃完了!
该到享受的时候了!
另一边。
沈善登回家了。
过去两年,他要么是忙于《督公》筹备,要么在《囧途》片场鏖战。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除夕夜都只能在电话里给父母拜年。
今年,终于在大漂亮另一个团伙上来前,把一个架子搭起来了。
《嘉靖》破两亿的余威尚在,登峰影业势头正猛,沈善登无论如何也要回去一趟,安安稳稳地过个年。
在家过一个好年。
京城的风云、好莱坞的算计,都随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而被暂时隔绝。
回家过年,沈善登依然带着人。
跟着四个从老家找的能文能武的保镖。
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至少沈善登已经不会只身一人做什么事了。
当然,再过十几年也许可以,当下确实不行。
特别他的脸经常在聚光灯下出现。
沈善登想给父母搬家,甚至接来BJ,但都不乐意。
车子驶进小区,沈善登亲自给物业散了条烟。
刚进入熟悉的单元楼,沈善登就察觉到了不同。
往年略显冷清的自家楼下,此刻停满了车辆,把附近几个单元楼的车位都占了。
其中不乏一些一看就价值不菲的轿车。(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022/2837550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