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一场无法完成的“模拟考”!
推荐阅读:重生60,寡嫂逼我迎娶姐妹花 哈哈哈,大周 缥缈九州辰 全球惊悚:阴间女友带我嘎嘎乱杀 她200斤带球跑,阴湿大佬红眼了 娇软盲妃超会撩,太子殿下争宠急 非正经修仙文,正经人别看 娱乐:剧组霸凌?我背景震惊全网 被夺锦鲤运?崽崽她是玄学真祖宗 小人参三岁半,警局破案当团宠
孙建国院士的这份“求助”,与其说是一次请求,不如说是一道战书。
一道由国家最高航天机构,向龙海大学这所横空出世的超级学府,发出的最严峻、最直接的终极考题。
这不再是学术界的纸上谈兵。
这是将整个华夏航天三十年的梦想与沉痛,全部压在这十几位顶尖学者肩上的一次豪赌。
会议室内,空气凝重得近乎实体化。
常务副校长陆建华院士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同僚,看到了他们眼中压抑不住的战栗与渴望。那是属于科学家最纯粹的,面对未知高峰时的本能。
他没有丝毫犹豫,手掌猛地拍在会议桌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不等了!”
“现在,立刻!我牵头,组建‘广寒宫核心攻关项目组’!”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能源专家钱立群、生态学家李卫民、物理学家方振国、AI专家陈静……一个个在各自领域内叱咤风云的名字,被他迅速点到。这十几位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国宝级大神,此刻汇聚一堂,组成了一支堪称华夏学术界史上最豪华的“梦之队”。
没有动员,没有口号。
一行人径直离开了会议室,在陆建华的带领下,穿过数道需要虹膜与基因序列双重验证的厚重闸门,走向了龙海大学最深处,那个传说中的核心禁区。
【全息模拟推演实验室】。
实验室的内部空间呈现出一种极简的未来风格,纯白色的墙壁与地面无缝衔接,看不到任何设备,只有中央一座黑色的金属操作台,静静悬浮在半空中。
当航天总局加密传输过来的,体积高达数T的所有数据,被导入中央主机时,整个实验室的氛围陡然一变。
一道冰冷、毫无任何语调起伏的电子音,从四面八方响起,仿佛整个空间本身在说话。
“身份验证通过。”
“‘龙河一号’AI助教,已接管实验室最高权限。”
“数据导入完毕,开始解析历史方案数据库……”
嗡——
一声轻微的、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低鸣声中,操作台上方,亿万道幽蓝色的数据流瀑布般倾泻而下,瞬间将整个纯白空间染成了一片深邃的数字海洋。
“正在基于‘广寒宫’历史数据,构建月球表面1:1环境模型……”
话音未落。
所有人都感到脚下一空。
实验室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在同一时刻,化作了虚无。
他们仿佛被瞬间抛入了宇宙深处。
脚下,是那片熟悉又陌生的、死寂荒凉的灰色大地。无数陨石坑构成的环形山,如同大地丑陋的疤痕,在没有大气散射的、太阳直射的刺眼光线下,投下刀锋般锐利的阴影。
极致的真实感,让几位年事已高的教授,甚至出现了轻微的失重错觉。
他们下意识地抬起头。
一颗巨大、静谧、美到令人窒息的蔚蓝色星球,就悬挂在漆黑的、点缀着无数星辰的幕布之上。
那是地球。
“我的天……”
即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陆建华院士,也忍不住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惊叹。他知道这是全息投影,可他大脑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着告诉他——这就是真实!
“正在载入历史失败方案001号……”
“龙河一号”的声音不带丝毫情绪,打断了众人的震撼。
在他们正前方的平原上,无数金属构件凭空出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组合、拼接,最终,一个充满了复古科幻风格的巨大穹顶式基地,拔地而起。
“能源系统启动……环境循环系统启动……维生系统启动……”
基地模型内部,一条条代表着能量与空气流动的光带亮起,一切看上去都井然有序。
然而,仅仅过去了不到三分钟。
嘀!嘀!嘀!
刺耳的警报声毫无征兆地响起,模型内部,负责为维生系统供能的核心区域,一盏代表着“能量负载”的指示灯,从绿色瞬间跳到了刺目的血红!
能量读数以一种恐怖的速度疯狂飙升!
钱立群院士的瞳孔猛地一缩,他认得这个方案,这是三十年前,由他亲自参与设计的初代核能供电模型!
“不……快切断……”
他的话还没喊出口。
轰!
没有声音,没有火焰。
在绝对的真空中,那座虚拟的月球基地,其核心的维生舱段,在一阵剧烈的能量过载中,被内部巨大的压力撕成了无数碎片。整个模型,在一次无声的剧烈颤抖后,彻底崩溃、解体。
所有系统指示灯,瞬间全部熄灭。
“001号方案,运行时间2分47秒,失败原因:维生系统能源过载,导致连锁崩溃。”
冰冷的宣判声,让钱立群院士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清楚地记得,当年他们团队在地面模拟时,为了这个问题,耗费了整整五年时间,才用一个笨拙的物理熔断装置勉强解决。可在这里,失败被以一种最直观、最残酷的方式,瞬间重现。
“正在载入002号方案……”
不等众人从第一次的冲击中回过神来,废墟消失,又一个外形截然不同的基地模型拔地而起。
这一次,它采用了更先进的模块化设计。
能源系统稳定,维生系统也毫无问题。
它安然无恙地运行了五分钟。
十分钟。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个方案趋于稳定时,基地的外层装甲上,开始出现无数个微不可查的红点。
AI专家陈静教授立刻调出了辐射监测数据。
屏幕上,代表着宇宙高能粒子穿透率的曲线,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向上攀升。
“失败原因:外层合金无法有效抵御长期伽马射线辐射,材料出现金属疲劳,预计将在182天后发生结构性解体。”
“龙河一号”提前宣告了它的死刑。
模型黯淡下去,消失在众人眼前。
“正在载入003号方案……”
“失败原因:生态循环舱内,藻类因月壤中未知的微量元素催化,出现恶性增殖,410天后氧气浓度超过临界值,系统崩溃。”
“正在载入004号方案……”
“失败原因:通讯天线阵列在月球昼夜温差下出现金属形变,无法维持与地球的稳定联系……”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变成了一场漫长而绝望的“失败展览会”。
航天总局过去三十年里,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耗尽了数代科研人员心血的所有方案,都被“龙河一号”以一种无比清晰、无比震撼,甚至无比羞辱的方式,在所有专家的面前,一遍又一遍地重演。
然后,崩溃。
每一次模型的解体,每一次冰冷的失败宣判,都像一记无情的重锤,狠狠地敲击在这些站在华夏学术界之巅的国宝级专家们的心脏上。
他们的骄傲,他们的自信,他们穷尽一生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在这一场场无可辩驳的失败面前,被碾压得粉碎。
(https://www.shudi8.com/shu/738014/3556310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