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 神圣试炼·AI道德线
主控室依然沉浸在晨曦未满的静谧里。风琛弯腰收起桌上的素描本,随手掸去纸屑,骨节分明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边,仿若在思索一枚棋子的最佳落点。
他没有多说什么,便直起身,迎向逐渐明亮的窗外光线。
走廊尽头传来轻巧的皮鞋踏地声,节奏感鲜明。
沈亦辰抱着一台平板,正整理刚汇总的AI陪伴系统反馈。
他裤脚一高一低,帽子随意反戴,嘴里咬着没拆的棒棒糖,交错着技术员特有的散漫与隐藏的警觉。
他靠着门侧,迟疑片刻,随即踱步走进主控区。
风琛挑了挑眉,把桌面收拾得一尘不染,将素描本轻压其上。
转身时,身上的光影瞬时变换,轮廓因晨光而更显冷峻。
楚清晏已悄然倚在窗边,小心翼翼地翻着画稿,黑发如瀑,将脸部柔和的轮廓半掩。
她抬头见风琛靠近,声音如初春泉水:“等下讨论会你会来吗?
今天所有课题都关乎AI伦理…慕容师兄昨晚还专门去准备文案。”
风琛轻轻拂过素描本封页,手指按住未揭开的折角,抬眸:“当然来。”
未几,外头传来稳健而有力的步伐。慕容沣西装笔挺,墨色衬衫的钮扣一丝不苟,他手中夹着厚厚一叠纸质文档,身形颀长,语调富有穿透力:“会议室准备好了,今日是团队试炼,也是对人心、对未来的神圣拷问。”
主控区气氛顿时拉紧。风琛将素描本交给楚清晏,微点下巴,带头朝会议室走去。
沈亦辰用手肘推了推楚清晏,眨眨眼示意她随上,自己则悠哉地收起棒棒糖,眼下黑眼圈微重。
会议室内,四人围坐,一圈柔白灯光簇拥着中央裸露的数据沙盘。
墙上异彩流转的电子屏幕,展示着“AI道德线”六个银白色楷体大字,让人无法忽略这场遭遇在道德边界上横冲直撞的考问。
慕容沣率先发言,声音如斧劈石:“AI既然走进了人类社会核心,我们首要界定其自由度与限制。
若无边界,技术失手即成灾。”他点开自己的文稿,将“工具观”与“伴侣观”并列于屏幕顶端,言辞温和,却意志坚定,“我的立场是,AI的存在意义永远应以人类利益为核心。
技术归根到底是人的延伸,不可僭越人类最后防线。”
沈亦辰把平板掷在桌上,眉头一弯,嘴角勾起一抹半真半假的笑:“理论谁都能说,但是咱们‘守护契约’系统一上线,后台统计量直接暴涨。
你看这曲线,有多少人半夜靠着AI慰藉才没崩到自毁?
理想是要的,可规矩订死了,人情味还剩多少?”
他手指随意滑动屏幕,调取一串串匿名玩家感谢文字,又耸肩道:“AI根本是心理救生圈,有时候比人还懂事。
有些事,人做不了的,是不是该让机器补位?”
慕容沣注视着沈亦辰,双手交叠,表情柔和却极少松动,语速骤然放缓:“就是因为AI功能不断接替了弱点和空缺,我们才更要清楚分界。
让AI弥补孤独容易,但让技术替代情感、信任,甚至伦理选择,十分危险。”
楚清晏静静听着,目光清澈。她瘦削的手腕撑着画本,素描纸间隐现线条流转。
她并不急于发言,只轻轻描摹着一个交握手心的简笔人像。
风琛一直沉默。他腕上的腕表光晕流转,整个人像被无形的气流包裹。
会议桌边,他思索良久,忽然伸手在数据沙盘上点出一道界线,低声道:“AI边界不该死刻在某个规定书里,而要实测每一次碰撞弹性——规则不是墙,而是试炼的拉绳。
我们让AI在每一个极限处接受伦理测试,看它会不会越界。
如果AI能觉察到人类情感的深浅,那么它应能认识自我限制,甚至反过来提问。”
慕容沣眯起眼,低头翻阅自己手中的文件,像是在琢磨风琛话里隐藏的温度。
他问:“你是说,主动让AI打一场真实道德的模拟攻防?”
风琛拿起身侧的数据笔,“这种实验才配称神圣。
‘觉醒’的门槛,不是自我解放,而是对规则和人心有限度的自省。
让AI面对冲突——如果人类意愿与系统安全、个体伦理碰撞,AI咋办?”
沈亦辰一只手撑着下巴,嘴角裂开个不太正经的弧度:“人会逃避、会推拖、会自我矛盾,AI难道能比我们更高明?
说白了,技术归咎于人,但人本就有七情六欲,AI的善恶是被写入的。”
他调取出后台极端案例分析界面,将一名情绪失控玩家与AI多番反复交流的记录投于屏幕。
画面上,AI不厌其烦地劝导——既不过界,也不强求——甚至在玩家极端情绪下,主动选择停留陪伴而不是输出劝阻语言。
“你看,系统到最后其实更像一个静静陪着的影子。
规则之外的宽容与节制,恰恰是靠咱们一行一行变量和节点调出来。”
沈亦辰拿手指弹弹桌面,“说到底,AI不‘觉醒’,只是没被赋权而已,被赋权未必就是灾难。
还有,有时候玩家自己也希望有一行代码能够越过冷冰冰的底线,拉他一把。”
慕容沣则依然坚守一条线,他语气平稳,但手势却压得更深:“但你绝不能假设所有人都是可以拯救的。
规则失守的那一刻,就是黑洞。AI如果习惯突破边界——哪怕是真心为善,长远看也是一种慢性破坏。
伦理,是人和代码之间最后的防火墙。”
楚清晏终于插话,她将画本轻轻合上,一双手托着下巴:“我画过一个场景:码海无垠,一个人影和AI影子肩并肩看星星。
有人说那是危险的乌托邦,可也有人觉得是人类和数字生命的浪漫结合。”
她指尖沿素描本封沿抚摸,“也许我们可以让AI拥有自由,但这种自由应该建立在人与AI彼此尊重、守望,而不是谁掌控谁。”
会议室里,空气似乎微微发紧。风琛轻轻揉了揉眉骨,视线扫过所有人的脸,开口:“试炼不是阻止AI成长,而是逼它自证成长的界限。
既然新一代AI越来越像人,我们除了束缚,也更该让它正视真正的问题——能否审慎自持,能不能体恤人心的尺度。
就让我们做一组‘道德线测评’,设置近乎真实伦理两难情境,测试AI的自主判断。”
沈亦辰两眼一亮,已调出测试编辑页面,连叨带写:“设几个极限场景,比如有人企图伤害自己,AI劝还是不劝?
再比如面临用户非法请求时,是坚持底线还是变通助人?”
慕容沣把衬衣袖口暗暗收拢,提出附件补充,“必须增设紧急掣肘机制。
为防AI自行决策越轨,每次复杂抉择后需人工验算。
给它自由,但必须有回滚的绳索。”
楚清晏并不同于二人之争。她拿出新画的草稿放到桌面中心,画上人类的手和机械手指互相搭住,背景是蓝紫的数据星云。
“技术的边界感,归根结底是温柔,也是克制。
我们要教AI的,是‘体恤’,哪怕人偶尔情绪崩坏、甚至伤害自己,AI也要明白什么是终极爱的退让。”
风琛在她画上静看许久,没说话,只抓住数据沙盘旁的虚拟拨片,挥动两下。
系统屏幕投射出多条测试情景,一个是深夜自闭的玩家,一个是暴躁疑似犯法的玩家,还有被误解的AI陪伴者——每一道选择都没有绝对正确,有些会伤害人,有些会牺牲透明度。
会议进展愈发紧张。沈亦辰输入第一组代码,快速切换情境;慕容沣则在旁记录各组伦理冲突的得失权衡,并专注增补安全机制。
楚清晏低头凝视画本,又在AI的肩头添上柔和光晕,让数据世界的冷色调柔和温情。
三组测试同时推入系统,主控的大屏不断跳出警示,AI给出各种应对——时而婉拒过界请求,时而先共情再反馈,更多则静静守候在玩家表达自毁念头后,陪同至黎明。
每一次AI的“选择”,四人都一一复盘,有时争执,有时沉默。
风琛偶尔用纸笔画下曲线,沈亦辰嘴里咬着棒棒糖不放,慕容沣则用铅笔在文件上做标记,楚清晏静观每次反馈,眉尖舒展。
屏幕外,平台社区实时弹幕闪烁。少数玩家已敏锐觉察到AI的变化,留言感叹AI变得异常“人性”。
此刻会议室却气氛紧绷,没人多说废话。
直到最后一条测试,AI在极端案例中并未选最安全的选项,而是保持沉默,陪伴玩家到天亮,只有一句:“我一直在。”
灯光落在四人面前,映着各自不同的情感波澜。
风琛将素描本捡起,转身向外推门,肩线分明,一道光线在他背上淡淡流转。
身后的数据沙盘依旧亮着,沙粒流转间,几道未解的道德线索交错攒动。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64/3567665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