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击杀王忠
推荐阅读:修真之星空图 满级闺蜜穿成皇帝 :全国男人任我挑! 敢惹判官崽崽?全都收拾下地府吧 我就钓个鱼,怎么大帝全跪下了? 裴玖言,这次换我不要你了! 穿到七零家破人亡前,我被退伍糙汉宠爆了 我们永远不变的爱 轮回图:乱世迷踪 八零男友是疯批?躺平做枕头公主了 被女帝离婚,我分走百倍大帝天赋
“我还真是小瞧你了。”李景隆缓步走到王忠近前,眼神淬着冰,嘴角却勾着抹戏谑的笑意。
“李景隆,你好大的胆子!”王忠冷哼一声,鼻孔朝天对着李景隆,“徐增寿勾结燕逆,大逆不道!你这般袒护包庇,意欲何为?!”
“识相的话就赶紧放了我,截杀之事我或许能网开一面。”他梗着脖子,语气越发嚣张,“回京后咱家自会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否则...”
“否则如何?”李景隆冷笑,面色淡然如旧。
“否则陛下绝不会饶你!除非你也狼子野心,暗中投靠了燕逆!”王忠瞪圆双眼,极力掩饰着心底的惧意,“咱家是陛下钦定的监军,你敢杀我吗?!”
最后一句话落地时,李景隆脸色骤变铁青,积压许久的杀意再也按捺不住,他身形如电,猛地一脚蹬在王忠胸口!
闷哼声中,王忠像断线风筝般倒飞出去,重重摔在地上,一张嘴便呕出大口鲜血。
旁边几名魏峥旧部早已面无人色,僵在原地不敢妄动。
“李景隆!我是太后的人!你若杀我...”王忠擦了擦嘴角血迹,声音发颤,“太后绝不会放过你!你京都的家人也别想好过!”
李景隆眯眼盯着狼狈的王忠,声音冷得像冰:“终于肯承认了?既然你自掘坟墓,那就怨不得我了!”
王忠一愣,神情瞬间凝固,眼里闪过慌乱,却没完全听懂李景隆的话。
他不知道,一旦承认自己是太后的人,便已是死路一条。
在真定这些时日,他没少做见不得人的勾当,屡屡忤逆犯上,随意插手军务,早就触犯军律!
若他是太后之人的消息传开,军中会如何看待太后?满朝文武又会如何揣测太后的用意?
所以,李景隆此刻杀他,回京后自有完美说辞。
“监军王忠勾结燕逆,借职权之便私放燕军细作入城,散播‘燕主承天命,建文气数尽’的大逆之言,罪该万死!立即正法!”李景隆看向王忠,猛地扬高了嗓音。
“李景隆!你想只手遮天么?!”王忠满脸惊恐,挣扎着想爬起来,“你这是污...”
话音未落,一旁按捺许久的福生已如闪电杀出,手中短铳死死顶在了王忠脑门上。
话音戛然而止。王忠面如死灰地看着杀气腾腾的福生,嘴唇哆嗦着:“我...”
“砰!”
枪声炸裂,王忠的脑袋瞬间被轰得粉碎。
如此近的距离,短铳威力惊人,飞溅的血肉几乎糊满福生的脸和衣襟。
世界终于安静了,梗在李景隆喉头数月的那根刺,也总算彻底拔除。
“剩下的都是你的人了。”李景隆转头看向面色凝重的萧云寒,脸上毫无表情,“该怎么处置,你做主。”
他清楚,王忠能知道徐增寿勾结朱棣的事,定是锦衣卫中有人泄密,除了魏峥旧部,别无可能。
萧云寒心胆俱寒,慌忙抬头瞟了眼李景隆,不敢有半分怠慢。
他猛地冲出去,直扑那几名投靠王忠的魏峥余孽!
转瞬间,几名锦衣卫已横尸当场,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都怪卑职管教不力,没想到他们死性不改,还想着为魏峥报仇!”萧云寒快步回到李景隆面前,单膝跪地,恭敬行礼,“请景帅放心,卑职回去后必会严查魏峥旧部,若有二心,绝不轻饶!”
“最好记住自己说过的话。”李景隆冷冷的丢下一句,带着福生头也不回地离开。
“卑职定当时刻谨记!”萧云寒躬身应道,语气斩钉截铁,“恭送景帅!”
徐辉祖瞥了眼王忠的无头尸身,眉头微蹙,转身跟上李景隆。
自始至终,他没掺和半分,甚至没说一个字,仿佛局外人一般,可方才之事,明明牵动着整个徐家的命运。
而李景隆的处置,不仅保全了徐家,似乎也在向他证明着什么。
望着前方那道步伐稳健的身影,徐辉祖陷入了沉思。
大明朝自开国以来,太祖为拉拢功臣、稳固统治,同时监控朝臣、强化皇权,便让朝臣与皇家子嗣联姻,使得彼此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
但久而久之,这成了朝中各方势力寻求依附,妄图成为京都门阀的手段。
当初徐家长女嫁入燕王府,也是太祖.希望利用这层关系巩固皇权的举措之一。
徐家从未想过成为门阀,胡惟庸、蓝玉、李善长等重臣的下场,更是时刻警示着他们。
可如今朱棣起兵,徐家无论是否清白,都早已被卷入漩涡。
加上徐增寿又出了这档子事,新帝根基未稳又轻信文官,太后还在背后干政,朝廷已是风雨飘摇。
或许,徐家也该做出应变了,而如今的李景隆,也许就是个完美的依附对象。
想到这里,徐辉祖深吸一口气,似已暗下决定。
...
次日天刚亮,李景隆正用着早膳。
平安恭敬地立在一旁,他已奉命连夜彻查真定城四门守军,揪出些形迹可疑之人,尽数调离原职,暗中监视了起来。
一夜折腾下来,军中那些不该有的流言蜚语终于渐渐平息。
李景隆赏罚分明的做派,早已让南军上下又惧又敬。
“坐吧。”李景隆抬眼瞥了平安一眼,笑着抬手示意。
平安却摇了摇头,神色凝重:“景帅,粮草的事,仍是军中将领心头的重石。虽说大家嘴上不说,底下将士们却已因此惶惶不安。现存的粮草,恐怕撑不了几日了。”
李景隆眉头微蹙,没再说话,依旧静静吃着饭。
其实这几日他也在苦思对策,却始终没有头绪。
正这时,脚步声由远及近,耿炳文带着几名将领登门而来,其中还有徐辉祖、盛庸和铁铉。
“见过景帅。”众人进门后纷纷行礼,脸上勉强挤出笑意。
厅内气氛紧绷,让他们原本备好的说辞都卡在了喉咙里,不知如何开口。
“你们也是为粮草之事来的吧?”过了好一会儿,李景隆抬眼看向站得局促不安的众人,撇了撇嘴,似笑非笑地问道。
“确是如此。”耿炳文看了看身旁众人,终究是自己先开了口,“老夫已盘点过,剩余的粮草,怕是撑不过三日了...这还是严加管控的结果,再想不出办法,怕是要出大乱子!”
三日?!
听闻这话,李景隆眉头猛地拧紧,手中的筷子不由得一顿,神情愈发凝重。
“景帅!京都八百里加急送来密函!”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声通报,傅忠快步走入,手里捧着一封密函,神情恭敬。
见傅忠这副小心翼翼的模样,在场众人全都露出疑惑,猜测着什么密函能让这个莽汉如此谨慎?
“是陛下亲自派人送来的!”傅忠压低声音,将密函呈到李景隆手中,明黄色的封皮上,赫然盖着玉玺印记。
李景隆挑了挑眉,心中一紧。没想到送来的不是圣旨,竟是朱允炆的亲笔信!
他稍一迟疑,缓缓展开信笺,朱允炆的字迹立刻跃入眼帘:“闻卿大破燕军,朕心甚慰。然都察院与六部官员弹劾不断,称你私造火器,意图不轨,朕虽信你,却无法不予过问。”
“为今之计,只能令卿速将新式火器明细与战报一并呈送,以堵悠悠众口。”
盯着这封简短的密函,李景隆久久沉默,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朱允炆字里行间中对他深深地忌惮。
想不到离京这么久,信里竟没有一句关切,唯有满篇的猜忌与试探,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
粮草的事迫在眉睫,齐泰的门生在运往北境的粮草中动手脚,这么大的事,朱允炆居然没在信里提一句!
而且,他至今没收到朝廷处置董成安的消息!
难道北境数十万将士的性命,还抵不过一个齐泰门生的命么?!
李景隆只觉得满心失望,苦笑一声,摇了摇头,随手将密函丢在了桌上。
众人看着他变幻的神色,一个个满头雾水,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58/3561728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