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明:科举取消?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七十一章 民不驭官,民不与官斗

第七十一章 民不驭官,民不与官斗


叶大人回头是岸……

听着这话,叶谦不由愣了下来,自己未曾在深渊,又何来的回头是岸?

“杨老爷此话何意?”

叶谦脸色平静,淡淡出声。

杨鑫闻言:“难道叶大人不知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

叶谦笑到:“本官初来阳明县,所作之事处处以民为本,何错之有?”

杨鑫皱眉,沉声开口:“叶大人,你所行之事虽然得到了民心,却是在不经意间得罪了更多的人啊。”

“这么严重?”

叶谦脸色微变,故作沉思。

“不错!叶大人,您虽是朝廷钦点阳明县知县,可对于阳明县的人来说,叶大人始终都是外来人。士、农、工、商虽以士为尊,可这些商贾之家在阳明县早已根深蒂固,他们明面上畏惧叶大人朝廷官员的身份,可暗地里呢?需知兔子急了还咬人。”

闻听此言,叶谦慢慢抬头,此刻的他面无表情。

“杨老爷的意思是,本官不应该得罪这些商贾之流?”

“不过,说到得罪,这又从何说起。本官所行之事,皆在本官职责之内。”

杨鑫摇头:“叶大人,此事咱们暂且不说。老夫还挺稳,叶大人此次征用徭役,甚至还许诺给钱给粮,这在征用徭役制度当中可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此事若让朝廷知晓,叶大人怕也难逃责罚。”

“而这,只是其一!”

“其二,叶大人虽刚到阳明县,但对于县衙的状况相比也已经了熟于心了。县衙出粮分发徭役者,县衙中的人必然会存在中饱私囊的情况,以叶大人的性格,眼里恐怕是容不得沙子,叶大人若是将县衙的这些人一一查处,这势必会让县衙的其他人疏远,若是如此,叶大人今后的在县衙的工作怕就没有那么容易开展了。”

不得不说,杨鑫是一个很有口才的说客,若是寻常其他人在听完杨鑫的这一番话后,心里多半会有一些想法,可偏偏,此刻站在杨鑫身前的是叶谦。

“杨老爷,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本官倒也受教了。”

“不过,杨老爷在说这些话之时,始终忘记了一件事情,那便是本官乃是朝廷的官员!”

“本官在别人眼中或许是一个外来人,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兴许就是杨老爷所说的道理。”

“可龙,始终都是龙!抛开别的不说,无论是孔家,祁家,王家,温家他们,本官认可,在这阳明县他们的确有些能力,可抛开他们的财力不说,在本官眼中,他们不过只是一介平民。”

“自古以来,民不驭官,民不与官斗,这两句话可并非说说而已。”

听着叶谦的这番话,杨鑫露出无奈之色。

他并非所谓说客,之所以跟叶谦说这些话,无非就是希望叶谦能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他们杨家可与这些商贾之家不同,在听闻叶谦这段时间的行事作风,他家老爷子也是对叶谦这个信任知县称赞有加。

“叶大人雄心壮志,倒是老夫肤浅了,今日这话叶大人就全当闲聊吧。”

杨鑫说罢当即起身。

叶谦也随之起身相送。

就在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县衙大门时,一辆马车从远处而来慢慢停靠,两人同时抬头看去,只见孔祯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下了马车,孔祯一眼便看到了站在叶谦身旁的杨鑫,孔祯连忙上前。

“杨兄,连你也来了?”

杨鑫出现在这里,孔祯自然知晓是因为什么,他的目光不由看向了叶谦,心中暗道叶谦之胆大。

这征用徭役,竟然是征用到杨家去了。

“孔兄,你来的稍微有些晚啊。”

杨鑫笑到。

孔祯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随后才将目光落在叶谦身上。

“叶知县,我孔家上下凡事满足徭役条件的人口共计四十人,按照每人百文缴纳,共计是四千文。”

随着孔祯滑落,孔府管家端着木盘走上前来,孔祯掀开红布,整整齐齐的四贯钱出现在叶谦视线里。

“叶大人,这县衙之地老夫便不去了。”

孔祯接着道。

叶谦笑了笑:“那就劳烦孔老爷幸苦走上一遭了。”

叶谦说话的同时,身后跟随的吴伟也在此刻上前接过了木盘。

“杨兄,今日难得相见,若无要事,不如到府中叙叙如何?”

杨鑫与孔祯也算是多年的老友,知晓孔祯所遇到的事情,出于对老友的关心,杨鑫点了点头。

“叶大人,既然如此,那老夫也不多加叨扰了。”

“叶大人,告辞!”

杨鑫朝着叶谦拱了拱手,叶谦则是笑了笑并未多说什么。

看着马车渐行渐远的影子,直至马车彻底消失在眼中,叶谦这才移开视线,抬头看向了天空。

“工钱一事已经准备妥善,可不知这粮食问题……”

……

京师,中书省。

一名正在筛选各州各府上递文书的官员看着手中三份文书轻咦出声。

“一地县衙,竟同时上递三份文书?且三份去处各不相同……”

此名官员不由皱眉,在中书省已有段时间的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发生何事?”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大步走了进来,官员抬头看去,脸色瞬间肃穆。

“见过胡相。”

来人正是胡惟庸。

“胡相,是这样的,下官在查看各州各府上递文书的时候,发现其中三份文书竟是来自同一县衙,可令下官费解的是,这三份文书所呈启各不相同。”

说着,官员将三份文书双手奉上。

“三份文书当中,其中一份呈启刑部,一份呈启东宫,最后一份则是呈启燕王府……”

闻听此言,胡惟庸也不由皱眉,随后接过三份文书。

“阳明县,叶谦……”

“竟是此子!”

胡惟庸沉声开口,脸色也在此刻变得黝黑。

他虽为见过叶谦,但他却还清楚记得当日在奉天殿时,就是因为这个叶谦,险些让他栽跟头。

“胡相,这三份文书应当如何处理?”

胡惟庸沉思。

从上一次在奉天殿发生的事情胡惟庸能感觉到,上位对这叶谦似乎有些看重。

“还如何处理,自然是将文书分别送去刑部,东宫,燕王府了。”

说罢,胡惟庸文书交给了身前官员:“今日本相正好要去皇宫,送往皇宫的奏折就由本相送去吧,你先把眼下这三封文书解决。”

“是!”

官员领命,手捧文书匆匆离去。

胡惟庸则是拿下需要今日呈启的奏折前往了皇宫……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50/3553620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