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隐秘的餐桌 > 第二十四章:飘荡在人类上空的幽灵

第二十四章:飘荡在人类上空的幽灵


工业革命出现在英格利其实并不意外,作为海岛国家,英格利的地理环境要比邪马台好的多,毕竟他们距离欧罗巴大陆仅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所以他们和大陆的交流很多。更幸运的是和邪马台不同,英格利人对面的大陆不是一个统一的强大王朝,而是一盘散沙,所以为提防欧罗巴大陆出现强大的统一王朝入侵,英格利人长期执行所谓的离岸平衡策略,插手欧罗巴大陆事务,这导致英格利与大陆所有主要国家并不友好,加上与教廷的关系紧张,基本断绝了统一欧罗巴的机会。

大航海时代来临后,英格利人虽然在落后于大小佛郎机,但佛郎机人的内斗给了英格利人机会。英女王大量颁发掠私证,奉旨抢劫的海盗们乘火打劫,在掠夺财富的同时磨练海军战术,特别是小佛郎机败于大佛郎机后,各种先进技术和人才流入英格兰,不得不说小佛郎机在技术领域其实是强于大佛郎机的,失败的原因还是这个国家体量太小。”

“那时的英格利人已经快被日益膨胀的人口和社会矛盾逼疯了,只有拿大佛郎机开刀,夺取其所属殖民地才能摆脱生存危机。于是掠私来财富并没有用于享乐,而是投入舰队的建设和新装备的开发,最终在格拉沃利讷海战中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大佛郎机无敌舰队,成新的海洋霸主。  尝到新技术甜头的英格利人继续加大对技术发展的投入,最后爆发工业革命是理所应当的事。

“不能否认,孤岛国家对大陆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英格利虽然地理环境比邪马台优越,但依然对战胜大佛郎机前的所面临的危机心有余悸,加上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灭绝殖民地原住民,将殖民地本土化的可能性得到了增加。在新的日不落帝国殖民版图里,南亚次大陆的婆罗多和北阿美丽卡最适合本土化建设。婆罗多毕竟在亚细亚,人口稠密。而北阿美利卡虽然是新大陆,但地理位置而言面临两大洋,更方便控制所有海外殖民地,加上人口稀少,所以,北美作为英格利的迁移计划的目的地开始大量移民,本土化建设力度也大大优于其他殖民地。但计划虽然好,却忽略了人性。”

“  呵呵,没错,英格利人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伟大的麦瑞肯诞生了!”老伯登微笑道:“没有人喜欢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人无情剥夺,无论怎么说,移民们都不可能对到手的财富大多数流向本土而无动于衷,即使这些财富是抢掠而来的!”

“盎撒人作为古日耳曼人的一支本就桀骜不驯,民风彪悍。而那个时代敢于移民的人本来就是本土不受待见的一帮人,对王室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忠诚,一旦受到不公平待遇,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势力脱离本土独立自然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亨特也接着笑道:“一帮养尊处优的老爷兵对上天天战天斗地的新移民,自然不是对手,加上老冤家高卢人的鼎力相助,一个崭新的国家诞生了!

“说来遗憾,我们麦瑞肯独立后完全有建立中央集权共和制国家的机会,但依然采取了英格利的政治制度,这既是思维的惯性,  也是迫于强大的前宗主国的巨大威胁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亨特不无遗憾的说道:“新成立的麦瑞肯本想继续延续前宗主国的殖民策略,可惜实力不济,费尽心机最后也不过从苟延残喘的大佛郎机身上挖下两块肉,古巴和吕宋,聊胜于无!”

“一个脱离宗主国的新国家处境当然艰难,好在我们挺过来了!”老伯登感慨道。

“你们的生存壮大是建立在对原住民残暴的种族灭绝上的!”亨特内心暗暗骂道,表面依旧笑嘻嘻道:“麦瑞肯毕竟是以盎撒族后裔为主的国家,对于工业的发展自然重视,特别是南北战争中北方凭借强大的生产力最终战胜了南方,这让我们麦瑞肯在发展工业的道路上一路狂飙,所以说,要说工业革命最大的受益者,我们麦瑞肯才是最大的赢家!老爹,在你感叹共和国的工业发展速度时,其实在200年前,我们的速度也堪称奇迹,要知道我们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也不过用了150年,这同样是在当时世界第一强权的打压下取得的成就!要不是当时的英格利不断在殖民地吸血维持,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我们可以提前60年就拿到!”。

亨特嘲讽说道:“和今天是不是很像,世界第一工业国不是世界第一强国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后者可以在殖民地吸血!那么,我们只要好好回顾下我们麦瑞肯怎么取代英格利成为蓝星最强,我们就能知道我们未来会怎么被共和国取代,是不是特别简单?”

“好好好,亨特,你真是让我喜出望外啊,原本你对国内政治的了解和看法已经让我惊喜连连了,没想到你对国际政治的把控更加全面,就凭你能把复杂事务变简单这个本事,艾瑞克历史必定有你的位置!

“呵呵,我也这样认为……咳咳……我们继续,我之前做了那么多历史的回顾和总结,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从不认为我们和共和国之间的对抗是意识形态的对抗、甚至不是东西方文明的对抗。在我看来,这是生产力的对抗!到目前为止,更先进的生产力将战胜落后生产力,更低成本的统治将战胜高成本的统治!这就是世界文明进化的真理!”

“是的,你刚才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这需要从梳理我国的工业发展史和贸易体系建立来找到办法!”

“很好,那你接着说!”

“麦瑞肯成为世界第一个全产业链工业国是历史的必然。首先得益于我们的地理位置的天然优越性,周边的两个邻国加麻大和墨希哥政治和社会环境基本稳定,而且与麦瑞肯的力量对比差距巨大,没有任何威胁。而麦瑞肯东西两岸面临两大洋,在天然的天堑庇护下,麦瑞肯可以完全不受打搅的全力发展工业。由于那时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格利正受到新兴莱茵帝国的挑战,并忙于镇压最重要殖民地婆多罗的反抗,暂时放弃了对麦瑞肯的封堵,所以我们1890年就成为了世界第一个工业产能强国,虽然在军事上我们暂时不能与欧罗巴强国争雄,但南下收拾日薄西山的大佛郎机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我们的扩张并不是通过军事入侵来完成的,

“南北战争的巨大创伤让当时国内的厌战情绪高涨,而由于战争摧毁的是落后的南方种植业,北方的工业不但没有损失,反而得到极大提升,加上从种植业解放出来的多余劳动力,使我们的工业产能极大的得到提高,但北阿美利卡稀少的人口无法消大量物资,造成麦瑞肯当时不是要解决物资匮乏而是过剩,所以我们扩张的动力不是抢掠或者说不是直接抢夺物资,而是为多余的物资寻找新的市场。南阿美利卡就成为我们首选目标。结果显而易见,我们和南美殖民地的人民都得到了好处,吃亏只能是大佛郎机殖民者,我们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将大佛郎机人赶出了南美,将其变成了我们麦瑞肯的后花园。于是我们发现了更方便,成本更低的统治方式。那就是经济入侵、贸易统治的新殖民方式,这对未来的门罗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海洋文明的先进性得已确定,并在二战后成为世界主流文明。所以我们麦瑞肯虽不是海洋文明的发起者,但我们是最大的推动者。可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贸易成为海洋文明的主导,但生产力和产能才是基础,不然贸易只是空中楼阁!”

“是的,新自由贸易主义是我们麦瑞肯的立国之本,新的贸易体系应该更容易取代旧的殖民体系才对,为什么我们的自由贸易体系一直到二战侯才全面取代旧殖民体系?”

这很简单,想想我们开始讲的四个霸权!

“哦,是的是的,看来我是老糊涂了,都忘了这茬了!”老伯登恍然大悟,笑着自嘲道。

“不,你不是老糊涂,而是被傲慢和惯性思维束缚了。想想看一战前欧罗巴人特别是英格利人对麦瑞肯人的印象:粗鲁的牛仔、没有礼仪风度的暴发户、只有偷窃的模仿者!呵呵,那时我们麦瑞肯只是产能大,在科技技术上可不是老牌的英格利、高卢和莱茵工业国的对手。

“在我看来,麦瑞肯贸然加入本来和我们毫无关系的一战,妄图以交投名状的方式取得欧罗巴主要殖民地国家的认可,开放贸易壁垒让我们的工业品占领全世界,但欧罗巴国家也不是傻子,特别是在大战中麦瑞肯的表现并不算好,反而暴露了自身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羸弱的缺点,自然得不到霸权主义者的尊重。大战后物质匮乏是一定的,但我们低估了老牌殖民主义者的为了维护旧世界秩序的决心!”

“所以我们在走英格利和高卢人的老路?”

“难道不是吗?为了维护我们麦瑞肯的世界霸权,我们难道不是在用自损八百的割的方式对抗华夏吗?”

“哎,你说的有道理,我们为什么会自己阉割了自己,把世界第一工业产能国的位置拱手相让呢?看我们麦瑞肯,一路走来虽然有波折,但总体还是一帆风顺的,但莫名其妙的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要知道世界所有大国都有几百年国运,而我们麦瑞肯即便从一战算起也就不过短短一百年就走下坡路,而且对手是如此的难缠!”

“因为我们是移民国家,没有真正得主体民族,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让我们过于一帆风顺,没有遇到过真正的危机,所以我们没有民族凝聚力,对抗风险的能力太弱,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出在我们得立国之本,也就是贸易过度发展带来的最大问题!”

“贸易快速无序的发展催生出资本主义,资本天生带着贪婪和急功近利,当然,资本也不是我国的特产,但旧殖民体系暂时掩盖资本的危害性,让人们忽视看资本的危害性!”

“哦!这就有一点意识形态方面的味道了!”

“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有时站在对方的角度审视自身的问题反而能够得出更真实的答案。”

“你说的有道理,请继续”

“资本主义的特点对利润的极度渴望和对成本的极度压缩。虽然社会主义者和共*主义学说把说成剥削,但在我看来就是另一种掠夺!资本主义惯用的手段如:垄断、打压、操控市场、技术壁垒等等从本质上讲都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是披上自由贸易外衣的经济掠夺!当然在殖民时代,他这种特性被更加直接的奴隶制掠夺掩盖了,虽然表面上游牧文明已经被社会发展索淘汰。但核心的幽灵一直漂浮在人类社会的上空,以各种方式不断的借尸还魂!”

老伯登紧缩着眉头,:“怪不得你开始对我说你的看法激进,你什么时候成为一个左翼份子的,”

“难道不是吗?让我们来看看,工业品对农业品的剪刀差,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人力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倒挂,难道是合理的?不,没有任何人规定必须如此,只是我们目前人类暂时的稳定造成的。有人曾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反应麦瑞肯和共和国之间贸易的现状:“共和国用3亿件衬衣来换麦瑞肯一架民航客机。我们麦瑞肯人从来没觉得什么问题。但请好好想想,假如有一天出现一个极端情况,比方说亚细亚和阿美利卡的交通完全中断,那么共和国人也就最多没有飞机可坐,但麦瑞肯人可能就要全部坦诚相见了,谁的损失更大?”

“呃,这个嘛……”

“就算我们麦瑞肯人天性奔放,不在乎全国变成天体,那如果把衬衣换成棉衣呢?共和国那边情况依旧,我们麦瑞肯人恐怕的死一半吧!”

老伯登没有狡辩,苦笑道:“我明白了,这个例子虽然极端,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高附加值产业并不能完全替代低附加值但关系民生的产品,是这个意思吗?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24/3569498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