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鉴宝:双穿大明,我在后宫当倒爷 > 第二章 大明永乐九年

第二章 大明永乐九年


脑海中的信息不多,但陈文却很深刻的理解了其所传递的所有意思。

简单的说,他好像梦回了古代,来到了大明永乐九年的首都应天府,也就是公元1411年的金陵。

这个时候大明朝的首都还在金陵,直到九年后的永乐十八年,永乐帝朱棣才开始大规模迁移朝廷机构和居民到京都,并在永乐十九年正式宣布京都为首都。

而陈文梦回大明朝,只能停留十五分钟。

同时,陈文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利用身上所带的东西来和这里的古人进行交易,只要是正常完成了且双方都满意的交易,那换来的东西陈文可以带回现代!

“等等!”

陈文念及至此,忽然内心一阵激动,大明朝永乐年间的东西带回现代,那不就是明代的古董了吗?

“小兄弟,怎的又呆傻住了?莫不是听不懂我说话吗,瞧你短发异服,难不成是北方来的瓦剌人?”刚才推自己的人又奇怪问着。

陈文从激动中回过神来,看了眼身边的人,是个穿着灰白色的粗布短打衣服,作古代寻常老百姓打扮,三十多岁,胡须很茂盛的男人,正满脸狐疑的看着自己。

陈文忙道:“我,我不是瓦剌人,我是汉人,汉人。”

“汉人?”胡须男细瞧了陈文两眼,见他虽说话口音古怪,但面容白皙俊美,还细皮嫩肉像是养尊处优的贵人,倒是确实不像瓦剌人。

“那你怎生在此地睡下了?你这满身酒气,怕不是昨晚去青楼消遣过头没了银子,被人割了头发丢到此处的吧,哈哈哈。”胡须男说着却是大笑了起来。

酒气?

陈文听到这话,才突然想起什么,低头一看,自己手中正握着一瓶白酒老村长呢!

陈文又赶忙摸了摸浑身上下,却没有找到其他东西,便也确定了自己带过来的东西就是手中这玻璃瓶装的白酒。

其实这种玻璃瓶装的白酒都是便宜货,陈文手里这瓶就不到二十块,但现在这玻璃瓶好啊!

虽说不知道现在这一切到底是真的还是单纯就是梦,但陈文却愿意试一试,如果是真的呢?那他岂不是就有了报复郝雪伶的希望吗!

所以,这瓶玻璃瓶装的老村长好啊。

陈文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但他对历史很感兴趣,看的这方面的杂书也多,所以他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

那就是明朝虽然已经有了玻璃的存在,甚至玻璃制造业在明朝已经成规模化了,但无论如何,明朝时期的玻璃都绝对不可能具备现代玻璃的透明度,同时还有着不少瑕疵。

比如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制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瑕疵就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泛碱痕、壁内气泡等。

因此,陈文知道自己手里这只玻璃酒瓶在明朝绝对是没有的,它就算没有夸张到价值连城的地步,古人也知道这是玻璃,但它同样具备一定价值。

有价值,就是好事情。

这时,胡须男也看到了陈文手中的酒瓶,有些惊讶:“小兄弟,你这盛酒的料器从何处得来的?怎的如此,如此精美明亮。”

料器,也是明朝人对于玻璃的一种称呼。

陈文知道自己只能停留十五分钟,不敢浪费时间,忙道:“这位大哥,请问附近可有当铺?”

胡须男应道:“此乃天子脚下,何等铺子没有?你自此往前行三百步就有一家当铺。”

“好,多谢大哥。”

陈文脚步匆匆,转身就往胡须男所说的方向快步而去。

一路上,因为发型和衣服实在怪异,使得不少行人都侧目瞧他。

万幸的是,这是大明永乐年九年,因为郑和下西洋的缘故使得这时的明朝社会风气还算开放,也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所以行人只觉得陈文滑稽好笑,倒是并没有做其他什么。

否则万一有人报官,那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梦回古代的陈文就真要欲哭无泪了。

没多久,陈文到了一家店铺前,门前招牌上写了四个台阁体正楷大字,却是‘福隆当铺’。

陈文先将酒瓶上的包装全部撕下来放进了裤兜里,然后快步走进去。

戴着网巾的伙计见他短发异服还吓了一跳,不过他很快就看到了陈文手中拿着的酒瓶,眼睛立刻亮了。

“这位公子,可是来典当此件料器的?”伙计态度极好,迎着陈文进店坐下,还立刻奉茶。

陈文暗叹古人也聪明啊,一眼就看出了自己手里这玻璃酒瓶的价值。

“自然是来典当此从西洋得来的料器的。”陈文也没喝茶,只是开口应着。

“公子是从西洋回来的?”伙计相当好奇的先问了句,然后才道:“我已差人去后堂寻掌柜的了,您这料器精美无暇,却不是我能拿主意的东西。”

陈文心里虽有些焦急,怕时间不够,但面上还是镇定自如的应着:“对,是从西洋回来的,所以才短发异服,惹人发笑。”

伙计也笑了笑:“此等装扮确实与我等中原不同,但瞧得久了却也甚美,只是这短发确实不妥。”

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是不能动的。

陈文也知道这点,不好接话,只尴尬笑了笑。

没多久,一身着锦衣的富态中年男人从当铺后堂走了出来,他第一眼先看向了陈文手中拿着的玻璃酒瓶。

“好物件!”中年男人快步上前,先赞了句,然后对着陈文拱手:“鄙人李福隆,徽州府人。”

嚯,有名的徽商啊。

陈文也学着拱手:“陈文,川蜀人。”

同时,陈文心里也觉得好笑,这华夏人刚认识的时候自我介绍都是一脉相承的嘛,都得说自己是什么地方的人。

其实也不止华夏,全世界都这样。

陈文不想耽搁时间,直接扬了扬手中酒瓶:“李掌柜,请问我这西洋花大价钱买来的料器,您能出价多少?”

张福隆本来还有意寒暄几句呢,但见陈文开门见山,也不废话了,道:“陈公子得先让我瞧瞧。”

陈文也不含糊,抬手就递给他。

张福隆吓了一跳,手忙脚乱的接过,然后还说道:“陈公子,此物易碎,应放在桌上我再拿取为好。”

陈文不免有些尴尬,他确实是有些急了,主要也不懂这些规矩,只能是点点头然后心里暗自记下。

随后,李福隆便当着陈文的面,仔仔细细的瞧起了老村长玻璃酒瓶来。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16/3604689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