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卖货郎引发的血案(三)
推荐阅读:海王失忆变天然呆,掐腰爱 农家凤女初长成 遭雷劈后,我用废铁换神通 我在修真界最靠谱 窒息占有 在劫难逃 与你同行的365天:第三辑 陆今安,爱了你这么多年 人间囍神,开局迎娶棺香美人 我的妹妹是阴阳眼
大乾王朝,太平盛世下的清河县,本是一片祥和之景。萧权,一个普通的卖货郎,每日挑着担子穿梭于街巷,靠着微薄的营生,勉强维持着家中的生计。他为人忠厚老实,虽出身贫寒,却有着一颗善良正义的心。
这日,萧权如往常一样,在集市上叫卖着货物。突然,一阵嘈杂的喧闹声传来,只见一群衙役如狼似虎般冲进集市,为首的捕头满脸凶煞,大声喊道:“都给我听好了!近日城中发生了一起惊天血案,上头有令,所有人等不得随意走动,若有知情不报者,定斩不饶!” 众人听闻,皆面露惊恐之色,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萧权心中也不禁一惊,血案?这清河县一向安宁,怎会突然发生如此可怕之事?
还未等萧权多想,捕头的目光便落在了他的身上。“你,过来!” 捕头指着萧权,大声喝道。萧权心中一紧,但还是硬着头皮走上前去,恭敬地说道:“官爷,不知有何事吩咐?” 捕头上下打量了萧权一番,冷冷地说道:“你这卖货郎,每日走街串巷,可曾见过什么可疑之人?” 萧权连忙摇头,说道:“官爷,小的只是个卖货的,一心只顾着生意,并未留意到什么可疑之人。” 捕头冷哼一声,“哼,最好是这样。你给我听好了,若日后让我发现你隐瞒不报,有你好受的!” 说罢,带着衙役们扬长而去。
萧权望着捕头离去的背影,心中隐隐不安。他回到家中,母亲见他神色不对,关切地问道:“权儿,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萧权不想让母亲担心,强颜欢笑地说道:“娘,没事,就是今日集市上有些喧闹罢了。” 母亲叹了口气,说道:“权儿,这世道不太平,你平日里出门可要多加小心。” 萧权点点头,应道:“娘,您放心吧,我会注意的。”
夜晚,萧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捕头那凶狠的模样,以及众人谈论血案时的惊恐表情。这到底是怎样的一起血案?为何会让官府如此大动干戈?萧权越想越害怕,但他又深知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一切都能尽快过去。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萧权。第二天清晨,当他再次出门卖货时,却发现自己被一群人团团围住。为首的正是昨日的捕头,只见捕头满脸得意,大声说道:“萧权,你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敢说自己与血案无关?” 萧权一脸茫然,问道:“官爷,您这是什么意思?小的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捕头冷哼一声,“哼,还敢狡辩!有人亲眼看见你在血案发生当晚出现在案发现场,你作何解释?” 萧权心中一惊,他努力回忆着案发当晚的情形,可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自己曾去过那里。“官爷,一定是有人搞错了,小的当晚一直在家里,并未外出。” 萧权急切地解释道。捕头却根本不听他的解释,一挥手,说道:“带走!” 众衙役一拥而上,将萧权五花大绑,押往了县衙。
身陷囹圄
萧权被带到县衙后,直接被押上了公堂。知县大人坐在堂上,一脸威严,冷冷地看着萧权。“萧权,你可知罪?” 知县大人开口问道。萧权连忙跪下,说道:“大人,小的冤枉啊!小的根本就没有犯案。” 知县大人冷哼一声,“哼,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来人,把证人带上来!”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男子走上堂来,指着萧权说道:“大人,就是他,我亲眼看见他在案发当晚出现在案发现场,形迹十分可疑。” 萧权看着这个证人,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从未见过这个人,为何他要如此陷害自己?“大人,他在说谎,小的根本就不认识他。” 萧权大声喊道。知县大人却并不理会萧权的辩解,他一拍惊堂木,说道:“大胆萧权,还敢在公堂上咆哮!如今证人在此,你还有何话说?” 萧权心中绝望,他知道自己此时无论怎么辩解,都不会有人相信。
就在这时,知县大人又说道:“萧权,你若如实交代罪行,或许本官还能从轻发落。否则,休怪本官无情!” 萧权咬了咬牙,说道:“大人,小的真的没有犯案,您一定要明察啊!” 知县大人见萧权如此顽固,心中大怒,他再次一拍惊堂木,说道:“来人,给我大刑伺候!我就不信,你还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众衙役得令,纷纷拿起刑具,向萧权走去。萧权心中害怕,但他依然坚持自己是清白的。
一顿严刑拷打之后,萧权已是遍体鳞伤,但他始终没有承认自己犯案。知县大人见此情形,心中也有些疑惑,难道真的是自己错怪了他?但此时,他已经骑虎难下,若轻易放过萧权,他的面子往哪里搁?想到这里,知县大人一狠心,说道:“将萧权押入大牢,等候发落!” 萧权被押入大牢后,心中充满了绝望。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难道就要这样含冤而死?他想起了家中的母亲,心中一阵刺痛。母亲年事已高,若知道自己被冤枉入狱,该是多么伤心欲绝啊!萧权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洗清自己的冤屈。
在大牢中,萧权结识了一个名叫李三的囚犯。李三见萧权被打得遍体鳞伤,心中十分同情,便主动过来照顾他。萧权感激不已,他向李三诉说了自己的遭遇,李三听后,也是义愤填膺。“兄弟,你这是遭人陷害啊!这世道,真是太黑暗了。” 李三说道。萧权叹了口气,说道:“李大哥,如今我该怎么办?我真的不想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 李三想了想,说道:“兄弟,你先别急。我在这大牢里待了这么多年,也知道一些门道。你这案子,关键在于那个证人。只要能找到他陷害你的证据,你就有希望翻案。” 萧权听后,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问道:“李大哥,那我该怎么找到证据呢?” 李三说道:“这就得靠你自己了。你好好想想,那个证人有没有什么破绽?或者他和你有什么过节?” 萧权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与证人相关的一切,但他实在想不起来自己曾得罪过这样一个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萧权在大牢里受尽了折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洗清冤屈的机会。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这日,狱卒给囚犯们送饭,萧权在接饭的时候,不小心将碗打翻在地。他蹲下身子去捡碗,却发现地上有一张纸条。他偷偷将纸条捡起,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欲洗冤屈,速寻城西铁匠铺张铁匠。” 萧权心中一惊,这纸条是谁留给他的?张铁匠又与他的案子有什么关系?但此时,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要去尝试。
神秘线索
萧权将纸条小心翼翼地收好,心中暗自琢磨着。这张纸条究竟是谁留下的呢?他为何要让自己去找城西铁匠铺的张铁匠?张铁匠又是否真的能帮助自己洗清冤屈?萧权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但他知道,这或许是自己目前唯一的希望。
在大牢中,萧权度日如年,他时刻盼望着能有机会出去寻找张铁匠。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机会来了。由于雨势太大,牢房的看守们都躲到了屋内避雨,对囚犯们的看管也放松了许多。萧权看准时机,偷偷从牢房的窗户翻了出去。他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一路上避开了巡逻的衙役,终于成功地逃出了大牢。
萧权冒着大雨,朝着城西铁匠铺的方向奔去。一路上,他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当他来到城西铁匠铺时,只见店铺大门紧闭,里面一片漆黑。萧权轻轻地敲了敲门,说道:“请问,张铁匠在吗?” 过了一会儿,门缓缓打开,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出现在萧权面前。他上下打量了萧权一番,问道:“你是谁?这么晚了来找我有什么事?” 萧权连忙说道:“张铁匠,我是萧权。有人给我留了一张纸条,让我来找您,说您能帮我洗清冤屈。” 张铁匠听后,脸色微微一变,他左右看了看,然后将萧权拉进了屋内,关上了门。
“你跟我来。” 张铁匠说着,带着萧权来到了铁匠铺的后院。后院里有一个小房间,张铁匠打开房间的门,示意萧权进去。萧权走进房间,只见里面摆放着一些工具和杂物,还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张铁匠走到桌子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包裹,递给萧权,说道:“这里面是一些证据,或许能帮助你洗清冤屈。你一定要好好保管。” 萧权接过包裹,心中充满了感激,他问道:“张铁匠,这证据是怎么来的?您为什么要帮我?” 张铁匠叹了口气,说道:“实不相瞒,我与那起血案也有些关系。我本是一个老实的铁匠,靠手艺吃饭。可是,有一天,一群恶霸闯进了我的铁匠铺,他们威胁我,让我帮他们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我不从,他们就对我拳打脚踢,还砸了我的铁匠铺。后来,我听说了那起血案,我怀疑与这些恶霸有关。我暗中调查,终于找到了一些证据。我本想将这些证据交给官府,可是我又害怕那些恶霸报复。直到我听说你被冤枉入狱,我才决定将这些证据交给你,希望你能为自己和我讨回一个公道。”
萧权听后,心中十分感动,他说道:“张铁匠,您放心,我一定会用这些证据洗清自己的冤屈,也一定会将那些恶霸绳之以法。” 张铁匠点了点头,说道:“你一定要小心,那些恶霸心狠手辣,他们不会轻易放过你的。你现在赶紧离开这里,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等时机成熟了,再拿着证据去官府。” 萧权向张铁匠道谢后,便带着包裹离开了铁匠铺。
离开铁匠铺后,萧权并没有直接去找官府,他知道,仅凭这些证据,还不足以扳倒那些恶霸。他需要找到更多的证据,才能让官府相信自己。于是,萧权开始四处打听消息,寻找与血案有关的线索。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原来,那起血案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而这个阴谋的主谋,竟然是清河县的一位高官。这位高官为了谋取私利,勾结恶霸,制造了这起血案,企图嫁祸给萧权,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萧权得知这个秘密后,心中十分震惊,他知道,自己面对的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他没有退缩,他决定要将这个阴谋揭露出来,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真相渐浮
萧权深知,要想揭露这个阴谋,仅凭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他必须找到一个可靠的人,帮助自己将证据呈递给上级官府。经过一番打听,萧权得知,清河县的邻县有一位名叫赵青天的知县,此人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萧权决定,前往邻县,寻求赵知县的帮助。
一路上,萧权小心翼翼,时刻警惕着是否有人跟踪。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他终于来到了邻县。萧权找到赵知县的县衙,向衙役表明了自己的来意。衙役见萧权神色慌张,衣衫褴褛,心中有些怀疑,但还是将他的情况报告给了赵知县。赵知县听后,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便决定亲自接见萧权。
萧权见到赵知县后,连忙跪下,将自己的遭遇以及所掌握的证据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赵知县听后,脸色十分凝重,他没有想到,清河县竟然会发生如此黑暗的事情。“萧权,你所提供的证据十分重要,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扳倒那位高官。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赵知县说道。萧权点了点头,说道:“大人,我明白。我会继续寻找证据,一定不会让大人失望。” 赵知县拍了拍萧权的肩膀,说道:“好,你放心,本官一定会全力支持你。你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在赵知县的帮助下,萧权在邻县安顿了下来。他开始四处寻找与血案有关的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又找到了一些关键证据。这些证据足以证明,那位高官与恶霸相互勾结,制造了血案,并企图嫁祸给萧权。萧权将这些证据整理好,交给了赵知县。赵知县看后,十分满意,他说道:“萧权,你做得很好。有了这些证据,我们就有把握扳倒那位高官了。不过,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必须小心行事,不能打草惊蛇。”
赵知县决定,先将此事上报给上级官府,请求他们派人来调查。同时,他也加强了对萧权的保护,以防那些恶霸狗急跳墙,对萧权不利。在等待上级官府派人来调查的过程中,萧权心中十分忐忑,他不知道事情将会如何发展。但他始终坚信,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
终于,上级官府派来了一位钦差大臣,负责调查这起血案。钦差大臣来到清河县后,立即展开了调查。他根据萧权提供的证据,对那位高官和恶霸进行了审讯。在铁证面前,他们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原来,那位高官为了谋取私利,勾结恶霸,杀害了一位富商,并抢走了他的财物。为了掩盖罪行,他们制造了这起血案,企图嫁祸给萧权。
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萧权的冤屈也得到了洗清。他回到清河县,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大家都对他的勇敢和坚持表示敬佩。萧权看着这些热情的百姓,心中十分感动。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从此以后,萧权决定,要为百姓们做更多的事情,让清河县重新恢复往日的安宁与祥和。
尾声
萧权洗清冤屈后,在清河县声名大噪。百姓们对他敬重有加,时常有人前来拜访,向他请教问题或寻求帮助。萧权也不负众望,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百姓们解决了许多难题。
一日,萧权在街上闲逛,突然听到一阵争吵声。他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群人围在一个摊位前,正在争吵不休。萧权走上前去,了解情况后得知,原来是一个卖菜的小贩与一个顾客因为价格问题发生了争执。顾客认为小贩的菜卖得太贵,而小贩则表示自己的菜都是新鲜采摘的,成本高,所以价格不能再低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萧权见状,微微一笑,说道:“大家都别吵了。我看这样吧,这位顾客,你觉得小贩的菜贵,那你可以说出你心目中的价格。小贩呢,你也别一口咬定价格不能再低,大家可以商量着来。毕竟,买卖不成仁义在嘛。” 众人听了萧权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纷纷安静了下来。顾客想了想,说出了一个价格,小贩听后,觉得虽然比自己的预期低了一些,但也还能接受。于是,双方达成了交易,皆大欢喜。
解决了这场纷争后,萧权继续在街上走着。他看着热闹的集市,心中感慨万千。曾经,他因为一场血案,差点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如今,他不仅洗清了冤屈,还能为百姓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深知,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他要好好珍惜。
回到家中,萧权的母亲早已准备好了饭菜,正等着他回来。看着母亲慈祥的面容,萧权心中充满了温暖。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母亲永远都是他最坚强的后盾。“权儿,今天在外面忙了一天,累了吧?快过来吃饭。” 母亲说道。萧权笑着坐到母亲身边,说道:“娘,我不累。能为百姓们做一些事情,我心里高兴。” 母亲听了,欣慰地笑了。
饭后,萧权来到院子里,望着天上的明月,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在狱中结识的李三,想起了帮助他的张铁匠,想起了赵知县和钦差大臣。他知道,自己能够洗清冤屈,离不开这些人的帮助。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的恩情。
(https://www.shudi8.com/shu/737578/3562741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