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恐吓
推荐阅读:姐姐,乖,他低声暗诱 重生后师姐选择独占小师妹 四合院:淮如还不快助我激活系统 大叔,没人像你一样爱我 离谱!最强兵王居然是Omega 书穿后我只想躺赢全世界 年下也知哥哥好甜言蜜语吃到饱 重生后,拒绝与渣男离婚! 仙落玄荒 一转身的永远
李嵩抵达青州驿站的第三个夜里,浓雾就缠上了屋檐。
起初只是山间寻常的晨雾,淡得像纱,可到了子夜,雾色忽然转浓,带着股潮湿的腥气,顺着窗缝往里钻。驿站的禁军刚换过岗,守在院外的两个兵士正缩着脖子搓手,忽然听见雾里传来“咔哒、咔哒”的声响——像是什么东西用爪子在抓木头。
“谁?!”其中一个兵士握紧了长枪,声音发颤。
雾里没有回应,只有那抓挠声越来越近,混着隐约的、婴儿啼哭般的尖啸。另一个兵士哆嗦着点燃火把,火光刺破浓雾的瞬间,两人看见雾里站着个高约丈余的影子,浑身覆盖着湿漉漉的黑毛,十根指甲泛着青黑的光,正一下下刮着驿站的木门。
“妖、妖物!”兵士的火把“哐当”掉在地上,转身就跑,却被脚下的石子绊倒,回头时正看见那影子张开血盆大口,露出两排锯齿般的牙——其实那只是银鳞蛇麾下雾妖用雾气凝成的幻象,可在吓破胆的禁军眼里,与真妖无异。
驿站里顿时炸开了锅。三百禁军大多是洛阳城里长大的,哪里见过这等阵仗?有人拔剑乱挥,有人缩在桌底发抖,还有人想翻墙逃跑,却被雾里突然冒出的藤蔓缠住脚踝(那是雾妖用灵气催生的普通藤蔓)。李嵩穿着睡衣跑出房,刚想呵斥手下“镇定”,就见窗纸上印出个巨大的爪印,吓得他腿一软,差点瘫在地上。
“快、快护驾!”李嵩的声音抖得不成调,“北地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站在他身后的冯戈培适时开口,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惊慌:“李大人有所不知,青州地界常有雾妖出没,当年吞了半个太平镇呢!还好镇北王有先见之明,派了鬼族卫兵在附近巡逻,不然……”
话没说完,院外忽然传来鬼族卫兵的呐喊,夹杂着兵器碰撞的脆响。浓雾里闪过几道红光(鬼族红角的光晕),尖啸声渐渐远去。半个时辰后,雾散了,天也亮了。
李嵩看着院墙上那几道深可见骨的抓痕(其实是鬼族卫兵用刀刻的),听着逃回的兵士哭诉“妖物如何凶猛”,脸色惨白如纸。冯戈培趁机递上一杯热茶:“李大人受惊了。这北地就是如此凶险,若非镇北王坐镇,我等早就成了妖物的口粮。”
李嵩握着茶杯的手还在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送完文书,离开这鬼地方。
可他没料到,“凶险”才刚刚开始。
几日后,李嵩带着禁军前往镇北王府,刚走到幽州边界,就见远处的村子冒起浓烟。快马赶来的“信使”滚落在地,哭喊道:“大人!蛮族打过来了!烧了三个村子,抢走了牛羊!”
李嵩撩开马车帘,看见几个“逃难”的村民跪在路边,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其实是冯戈培找农户借的旧衣),怀里抱着哇哇大哭的孩子(孩子是真哭,因为被吓得)。“蛮族的骑兵跟疯了一样,见东西就抢,见房子就烧啊!”一个老汉捶着胸口哭,“要不是镇北王的兵来得快,我们这些人都活不成!”
禁军里有人提议:“大人,咱们要不要派兵支援?”
李嵩想也没想就拒绝:“胡闹!咱们是来送文书的,不是来打仗的!赶紧走!”他哪里知道,那些“蛮族骑兵”是阿骨打派来的亲兵,身上的盔甲是画的,抢的牛羊是从自己牧场里牵的,烧的村子早就空了半年。
可这“惊险”的一幕,还是被他带来的史官记在了文书里——“幽州边境烽火再起,蛮族猖獗,北地危矣”。
更让李嵩坐立难安的是,他收礼的事被捅了出去。那天他刚收下冯戈培“孝敬”的一箱玉器,就有个衣衫褴褛的汉子跪在驿站门口,哭着喊“李大人救救小女”。原来这汉子正是冯戈培安排的“商户弟弟”,抱着诉状哭了半个时辰,把李嵩儿子强抢民女的事说得有鼻子有眼,引来了不少围观的百姓。
李嵩又惊又怒,想杀了那汉子灭口,却被冯戈培拦住:“大人息怒!此地人多眼杂,杀了他,反而坐实了罪名!”他“好心”建议,“不如给些银子,让他闭嘴。”
李嵩只能捏着鼻子给了银子,可这事还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开了。晚上他躺在床上,总觉得窗外有黑影晃动,隐约听见刀剑碰撞的声音——那是管雾荷带着暗卫在“切磋”,故意让他听见。
“大人,要不……咱们先回洛阳吧?”贴身随从颤巍巍地建议,“北地太危险了,再待下去,怕是……”
李嵩看着案上那封还没送出去的密信(皇后让他查灵脉的指令),又想起雾妖的尖啸、蛮族的浓烟、百姓的哭诉,终于咬了咬牙:“回!现在就回!”
离开北地的那天,李嵩没敢去见柳林,只让随从把册封文书送到王府,自己带着剩下的禁军,一路马不停蹄地往洛阳跑。他没看见,站在驿站屋顶的银鳞蛇,正对着他的背影冷笑;也没看见,阿骨打站在山头,看着他的队伍消失在尘土里,回头对亲兵道:“告诉弟兄们,把‘抢’来的牛羊送回去,今年的粮草,够了。”
半个月后,洛阳收到了李嵩的奏报。奏报里把北地写得比地狱还凶险,说雾妖食人、蛮族成性,镇北王虽奋力抵抗,却缺兵少粮,恳请朝廷速发粮草军械,否则北地危矣。皇后看着奏报,虽怀疑其中有诈,却也不敢赌——万一北地真乱了,洛阳的粮草就断了。
最终,朝廷拨给北地的粮草比往年多了三成,还送来了二十车军械。冯戈培看着入库的粮草,抚着胡须笑道:“李嵩这颗棋子,倒是比想象中好用。”
柳林站在沙盘前,听着苏文报数,指尖划过幽州的位置:“让农官把新稻种尽快发下去,别辜负了洛阳送来的‘好意’。”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沙盘里的青铜山脉上,泛着冷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柳林的胜利告终。只是没人知道,那个曾在太平镇捡栗子的姑娘,偶然从霍三嘴里听到“李嵩被雾吓跑”的消息时,正蹲在菜地里学种萝卜,闻言愣了愣,随即低下头,轻轻拨开了一颗沾着泥土的种子。
她或许还不懂那些阴谋诡计,却隐约明白,北地的安稳,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就像这颗种子,要埋在土里,经历风雨,才能长出果实。
(https://www.shudi8.com/shu/717396/2837431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