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 > 第226章 殿中议论

第226章 殿中议论


由于郭洺的格外重视,礼部官员们自然不敢怠慢。

  于是这一年的科举会试,大量云南、辽东、高丽籍贯的读书人,先是名列春榜,接着更是在殿试上高中进士,被朝廷授予官职。

  不过,因为这些边境来的新科进士,很多人虽会写汉文,却说不好汉语,所以大部分人,郭洺还是让他们回到本地去做官,少数则留在京城任职。

  科举之事至此,暂时告一段落。

  考虑到现在财力有限,不宜再大肆扩张,接下来的日子,郭洺逐渐把重心放在治国理政上。

  这日上朝时,他主动在朝堂上,与诸位大臣讨论起了历代的治乱兴亡之道。

  “诸位爱卿,你们都是饱学鸿儒,读过的经史典籍,朕自愧不如,相信大家对历朝历代的兴亡得失,应该都有自己的看法,今日早朝,咱们不说别的,就讲一讲此事。”

  郭洺端坐御位,抬起衣袖,向下方右侧的李善长道:

  “李爱卿,你是内阁首辅,百官总长,你先来说说吧。你告诉朕,为什么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大多不到三百年就会走向衰败,乃至于亡国?”

  “回陛下,臣有一些拙见,请陛下参考。臣以为,历代兴亡无非以下六种缘故。”

  李善长沉思片刻,徐徐分析道:

  “其一是君王自己的问题,君王怠惰政务,沉溺酒色,穷兵黩武,大兴土木,宠幸妖妃,朝代岂能不亡。譬如商纣王、周幽王、隋炀帝、唐玄宗、宋徽宗。”

  “其二是外戚的问题,国家每逢多事之秋,恰好出现佞幸权奸,欺君犯上,篡夺帝位,朝代也会因此更替。比如王莽篡汉,隋代北周等等。”

  “其三是悍将勋臣的问题。不过这种事,一般只会在乱世发生,乱世法守堕落、纲常沦丧,功高震主者往往不甘为臣,这样的例子,在南北朝、五代,比比皆是,臣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四是阉宦横行的问题。东汉党锢之祸,虽是天子假宦官之手,与群臣争权,但阉宦当时权势熏天,也是事实,唐朝则更是如此。”

  “安史之乱后,唐廷不再信任地方官员,于天下各地,到处设宦官做监军,甚至京师禁军,也由宦官执掌……结果久而久之,宦官彻底掌握朝政,后来唐之帝王,于宦官手中被废被杀者,屡见不鲜。”

  “其五是旁支宗室,手握兵权,心生异志。汉朝七国之乱,晋朝八王之乱,皆是如此。”

  “最后是民变。历朝历代,官逼民反之事,不胜枚举。秦末有陈涉,汉末有黄巾,隋末有瓦岗,前元之时有红巾。这个陛下比臣更清楚,臣就不多说了。”

  听罢李善长列举的六种亡国之祸,郭洺边点头边道:

  “李爱卿说的这六种原因,朕深以为然。嗯,诸位爱卿放心,朕如今创建大明,一定会汲取历代教训,绝不会再让历史重演,不过……我认为李爱卿方才所言,还是不够全面,其他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见解吗?”

  听到郭洺询问,殿内大臣议论纷纷。

  刘伯温出列道:“臣还有几点要补充的。”

  “刘爱卿你说。”

  郭洺抬了抬手,示意对方开口。

  刘伯温深吸一口气道:“历代治乱兴亡的原因,除了方才李阁老所言,我看至少还有三点。”

  “其一,天子英年早逝,太子年幼,威令难行,无法驾驭群臣。所以为君者,一定要保重龙体,不可纵欲过度。”

  “其二,得国不正,人心不服。譬如司马晋代魏,隋代北周。两朝皆以篡位而得国,而非亲手开创基业,天下自然会有议论。”

  “其三,国家孱弱、武事不修。最典型的便是赵宋。先受制于辽,后受制于金、元,三百多年来,始终为四方戎狄所制,国家遂亡。”

  “说得很有道理……”

  郭洺听罢,继续点头道:

  “不过李爱卿和刘爱卿,你们二人说的这些,朕认为还不够准确。朕有一些看法,你们想要听吗?”

  李善长、刘伯温闻言,哪里敢说不听的话,立刻拱手道:

  “愿闻陛下圣训。”

  “嗯,那朕就随便说一些。”

  郭洺开口道:“朕以为,两位爱卿方才说的,其实不过都是表象。历代兴亡的真正根源,只有一点,那就是资源分配出了问题。”

  说到这里,眼看群臣全都用困惑的目光望着自己,郭洺只好进一步解释道:

  “资源是什么?其实就是财富,财富最大的来源是什么?答案是粮食。有粮食就能养兵,养官,就能号令他人为你做事。”

  “那么粮食又从哪里来呢,三岁小孩都知道,粮食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所以归根结底,土地就是财富,就是朕所说的资源。”

  “历代兴亡的原因并不复杂,说得直白点,就是随着朝代的延续,土地开始不够分了。为什么不够分,一是国家承平无事,人口越来越多。二是分配方式出了问题,少数人拿走了多数人的土地。”

  郭洺笑着道:“诸位爱卿都是聪明人,你们觉得,朕说的这些有没有道理?”

  听罢郭洺的话,殿内众臣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不知多久,最后竟然集体沉默,无人回话。

  其实郭洺说的这些,在场的官员自然都能理解,甚至可以说这根本就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东西。

  但是这种话,除了郭洺这个做皇帝的,谁也不敢公开拿到台面上来说。

  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都是如此。

  随着王朝的局面逐渐稳定,土地兼并就会加剧,社会上的资源也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

  当这类现象越来越严重,量变就会引起质变,最后爆发大乱,旧有的秩序被冲破,旧有的势力被毁灭,一切推倒重来,而后继续循环往复……

  几千年来,中国的历史一直都是如此演化。

  在场的官员,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毕竟你这做皇帝的,本身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而下面的文武官员,相当于中小地主。

  大家死心塌地的追随你,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你在吃肉的时候,自己也能分口汤喝吗。


  (https://www.shudi8.com/shu/716248/2837565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