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推荐阅读:千年守候:只为等你回眸 灵幻学院的前后五千年 全民领主:继承天狱,收押万族 快穿:别过来,你在找虐 将军府嫡长女重生了 我,陈着重生只想搞钱 山野奇医 仙愿 漂亮亲妈觉醒,在年代文养崽驯夫 与凤行:让你当怂包,你成上古神
刘绰有孕的消息在长安权贵圈中漾开层层涟漪。
表面上是贺喜的礼物如流水般送入安邑坊李宅。
暗地里,无数双眼睛却闪烁起算计的光芒。
“一个妇人,纵有通天之能,终究逃不过生儿育女的窠臼。”俱文珍把玩着玉扳指,对心腹低笑,“等她啃下最硬的骨头,不还是得回家奶孩子?到时,市舶司这块肥肉自然是咱家的掌中之物。”
甚至连革新派内部,亦有人向皇帝进言:“明慧郡主此际有孕,怕是难以全力应对朝中攻讦了,要不要派人接管冰务司和市舶司……”
太子李纯不以为然,“不急,她很聪明,给各方势力都留了余地。在她生产前,不会有人真的跟她为难的。”
韦贤太妃在宫中听闻,也只淡淡一句:“女子终究是以夫家子嗣为重。她这般逞强,如今有了身子,也该歇歇了。贺礼送去了么?”
伺候在旁的嬷嬷躬身道:“太妃放心,都已经送过去了。就是张娘子......”
“她又怎么了?”韦贤太妃不耐烦起来。
李师死后,伺候张七娘的宫人们就开始私下嘀咕。
李攀早死也就罢了,好歹是把人娶回了家里。
可这李师只是个爱慕者,居然也惨死街头!
莫不是这张七娘子克夫?
本该照宫规狠狠处罚那些嚼舌根的宫人,她却放任谣言发酵,传出宫外,本以为这小丫头片子会安分几日的。
那嬷嬷道:“张娘子砸了房里的东西,还责打了宫人,对明慧郡主和她腹中的孩子也多有不敬之言!”
“她想嫁李家二郎,也得看人家赵郡李氏看不看得上她啊?”韦贤太妃冷笑一声,“由她去吧!若再动手打人,就让她尝尝宫里整治人的手段!记住,她好歹是节度使之女,别把人弄死了!”
嬷嬷脸现喜色,那挨了打的宫女可是她的亲侄女,“太妃放心,奴婢知道分寸的!”
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刘绰。
孕初的不适稍缓,她便以更强硬的姿态投入工作。
市舶司的遴选考试顶着压力如期举行,过程缜密,防弊极严,最终选拔出的,是一批真正通晓算学、律法、海事甚至蕃语的青年才俊,其中不乏出身寒门却才华横溢者,亦有几位胆识过人的女子通过考核,被安排进入文书、翻译及账目核对岗位。
刘绰亲自查验过这批新晋吏员的履历师承,将他们牢牢笼络至麾下。
这些人感激她的知遇之恩,又钦佩其能力手段,迅速成为市舶司筹建的中坚力量。
市舶司的框架,反而在她看似“弱势”的孕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搭建起来,运转日渐顺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革新派其他政令的举步维艰。
各级官吏,或是畏惧宦官、藩镇势力,或是本身利益受损,对新政阳奉阴违,敷衍塞责,能拖就拖。
王叔文、王伾等人的命令出了中书门下,便如同泥牛入海,再无回音。
朝堂之上,郑珣瑜等老臣时不时就称病不朝,冷眼旁观,暗地上书弹劾革新派“操切从事,搅乱朝纲”的奏疏,却如雪片般飞入宫中。
试图收回神策军兵权的努力,也遭到宦官集团的强烈反弹,范希朝、韩泰等人被明升暗降,架空权力。
而此刻的皇帝李诵,病情急剧恶化,已时常陷入昏厥。
侍奉在侧的牛昭容与掌控内廷通讯的大太监李忠言、薛盈珍等人,趁机隔绝内外。
传递到御前的,尽是“新政扰民,怨声载道”、“王叔文等欲专权谋私”的谗言。
牛昭容更是日夜哭诉,恳求皇帝为了幼子着想,莫要再信重那些“离间天家”的革新之臣。
俱文珍、刘光琦等手握神策军兵权的大宦官,眼见皇帝时日无多,革新派失势在即,开始暗中串联,将赌注压在了太子李纯身上。
他们不断向李纯灌输“陛下受奸佞蒙蔽,太子当为社稷计,早正大位”的思想。
内外交困,谗言盈耳,病重的李诵在一次次打击下,精神彻底崩溃。
八月,被迫下诏禅位于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
太子李纯几番“推辞”,最终在“国赖长君,以安天下”的呼声中,半推半就地接受了“禅让”。
新帝登基,风向骤变。
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革新派核心成员迅速遭到清算,被冠以“朋党乱政”、“窃弄权柄”等罪名,贬谪出京,远放边州。
轰动一时的“永贞革新”,历时仅百余日,便以惨淡失败告终。
朝堂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未立即缓解浙西的僵局。
御史台搜集到的罪证和那封申饬李锜“抗命不遵,语多悖逆”,削其镇海节度使衔,仍领浙西观察使,责令其即刻交出盐铁转运权,并送次子入京“侍奉”的诏书早被李锜当众烧了。
新帝登基后,李锜更是嗤之以鼻,对着润州的心腹将领们狂笑:“黄口小儿,仗着阉奴窃得大位,也敢对老夫指手画脚?要我交权送子?做梦!就让老夫教教他该怎么坐稳这江山吧!”
他上表哭穷,称浙西水旱频仍,军饷匮乏,将士怨怼,若朝廷再不拨发粮饷,恐生大变。
既是威胁,也是试探新朝廷的底线。
奉命巡查漕运的卢照珩,行程艰难。
沿途州县畏惧李锜淫威,敷衍了事。
行至淮南地界时,更遭遇不明身份的匪徒袭击,卢照珩身受重伤,只得滞留扬州养伤,漕运巡查一事陷入停滞。
消息传回长安,朝野震动。
俱文珍等宦官趁机向新帝李纯进言:“卢照珩文人耳,不堪此任。李锜骄悍,非以威制不可。当遣一熟知其弊、且能代表朝廷威严之干员前往,方可收整饬之效。”
于是,刚刚因“献策有功”而在新朝站稳脚跟的杨九郎,被任命为新的漕运巡查使,赐旌节,准其调动沿途州县兵勇,并有密旨赋予其临机专断之权。
杨九郎领旨谢恩,嘴角勾起一抹冷峭弧度。
他深知此行凶险,却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义父如今岌岌可危,若能扳倒李锜,他不仅能给义兄报仇,也能在新帝面前站稳脚跟,撑起杨家。
点将之时,他出乎意料地奏请:“陛下,新科明经刘谦,乃明慧郡主之兄,虽年轻,然心思缜密,通晓庶务。臣请以其为巡官,佐理文书,核查账目......”
李纯准奏。
刘家人本就是东宫旧臣,其妻胡缨“出身”祁国公府。
此举一石二鸟,既用了刘家人,以示安抚和利用,又将刘谦置于险地,能牵制刘家,且试探其忠诚。
(https://www.shudi8.com/shu/716002/2837546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