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3章 绿电赋能算力革命
推荐阅读:冬日骄阳似火 我在修仙界当胎神 大头猫与他的小狐狸 被疯批校草盯上的日日夜夜 穿越之我是一条金鱼 江先生他等到江太太了 无生梦之步步生怜 武侠:重生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翕古传 原神:我是各国的高官
在“双碳”战略与数字经济交织的新时代,一场以“绿电+算力”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能源与科技格局。政策端,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明确要求2025年枢纽节点数据中心绿电使用占比超80%;市场端,长三角省间绿电交易规模同比翻番;技术端,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将数据中心PUE降至1.18……这场革命不仅关乎能源转型,更预示着万亿级资本市场的价值重构。
一、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共振:绿电算力融合的必然性
1. 政策强制力:从“软约束”到“硬指标”《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2025年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必须达80%,且通过绿证交易、绿电直购等方式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这一政策并非纸上谈兵——京津冀、长三角、青海等地已启动算电协同试点,例如张家口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聚合9个百兆瓦级风光电场,2024年上半年生产绿电4.5亿度,直接支撑算力中心绿电占比目标。更值得关注的是,钢铁、水泥、多晶硅等行业同步纳入绿电消费考核,形成跨产业协同的绿色生态。
2. 市场驱动力:绿证交易与省间互济的爆发2025年绿证市场交易制度基本完善,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结合的机制下,长三角省间绿电交易规模同比翻番。安徽通过“分时段互济”模式,将早午峰绿电输送至上海,晚峰则由上海支援安徽,2025年安徽送上海绿电已达2.7亿千瓦时,占长三角省间交易量的76.3%。更创新的是,虚拟电厂聚合439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成交电量438.1万千瓦时,标志着分布式能源正式进入省间交易市场。
二、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革新:从成本中心到价值创造
1. 技术降本:PUE逼近理论极限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通过自然冷却与液冷技术,自然冷却机房PUE低于1.25,液冷机房PUE低于1.18,较传统数据中心能耗降低30%以上。更关键的是,算力中心调峰能力超30%,通过源荷互动机制,将冗余电能反哺电网,实现从“用电负荷”到“可调节资源”的角色转变。
2. 商业模式创新:绿电直供与碳金融韶能股份成立全资子公司,规划投资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源网荷储项目,探索“发电-输电-用电”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降低绿电采购成本,更通过碳减排创造额外收益。怀来合盈数据则构建“算电碳”协同系统,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碳金融产品,2024年项目碳减排达51万吨,相当于种植280万棵冷杉的年碳汇量。
三、资本市场:低估值与高成长的矛盾与统一
1. 估值洼地:市净率低于1.5倍的隐藏机会当前A股23只算力枢纽绿电股呈现“三低”特征:市净率低于1.5倍、机构关注度低、股价滞涨。以乐山电力为例,其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8%,但市净率仅1.2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估值与基本面的背离,恰似2015年新能源板块启动前的“黄金坑”。
2. 业绩爆发: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金开新能上半年完成金开伊吾一期算力集群项目开机,通过“电算协同”平台赋能绿电运营,提质增效的同时抢占技术高地。更值得关注的是,三峡能源虽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47%,但净利润逆势增长1.16%,显示其通过绿电交易对冲电价波动的能力。
四、未来展望:绿电股能否跑赢大盘?
1. 短期催化剂:政策考核与绿证交易2025年底前,80%绿电使用比例的硬性指标将推动数据中心集中采购绿电,直接提升相关企业绿电销售收入。同时,绿证价格指数的建立将扭转当前价格低迷局面,环境价值有望重估。
2. 长期逻辑: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随着液冷技术、余热回收等创新应用,数据中心正从能源消耗者转变为能源调节者。内蒙古和林格尔项目通过“以荷定源”模式,将风电、光伏规模与算力负荷匹配,实现物理级绿电溯源,这种模式若推广,将重构绿电企业的盈利模型。
结语在政策引导与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绿电算力赛道已进入价值爆发前夜。那些兼具资源禀赋与技术储备的低位龙头,有望成为下一轮行情的领涨先锋。
互动:
您认为哪些绿电股最具爆发潜力?是手握算力枢纽资源的韶能股份,还是布局“电算协同”的金开新能?欢迎留言讨论.
(https://www.shudi8.com/shu/714754/2837425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