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2024年行情 > 第1651章 固态电池“奇点”将至:谁将主导下一个万亿级储能革命

第1651章 固态电池“奇点”将至:谁将主导下一个万亿级储能革命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跃居全球第一;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同比激增29%;海外订单“爆单”,电芯价格触底反弹……储能行业正经历一场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政策引导、市场爆发、技术迭代三股力量交织,推动行业进入盈利修复与价值重估的“黄金时代”。本文将从政策、市场、技术、投资四大维度,深度解析储能行业的未来趋势,并挖掘潜在投资机会。

一、政策破局:从“野蛮生长”到“高质量发展”

1.  反内卷行动:光伏、储能告别低价竞争

9月4日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破除‘内卷式’竞争”,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这一政策直击行业痛点——过去几年,光伏、储能领域因产能过剩陷入价格战,企业利润被压缩,行业创新动力不足。

政策影响:

产能出清加速:通过梳理地方产能情况,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盈利修复:治理低价竞争后,产品价格有望回归合理区间,企业利润率将逐步改善。

技术导向: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研究,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驱动”。

2.  固态电池标准制定:技术迭代进入快车道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宣布,将于2025年9月召开固态电池团体标准审查会及启动会,涉及材料评测、硫化氢产气量评价等关键环节。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核心方向,其标准制定将加速产业化进程。

行业意义:

技术壁垒提升:统一标准后,行业将淘汰低效产能,聚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研发。

产业链协同:从材料到设备,全产业链将围绕标准进行技术升级,带动固态电解质、复合集流体等细分赛道爆发。

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领先,标准制定将巩固其全球话语权。

二、市场爆发:海外需求“爆单”,国内价格拐点已现

1.  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国内企业“加价也排不了单”

2025年,海外储能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

户储市场:2025年Q2,澳洲、东欧等地户储需求激增,推动50/100Ah小电芯涨价3-5分/Wh;

大储市场:美国储能下半年迎来抢装潮,头部电池厂订单饱和,部分企业2026年订单已接近排满;

新兴市场:亚非拉地区(如印尼、巴西)储能需求逐步释放,中国企业通过本地化生产抢占份额。

“一芯难求”: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储能电芯需求激增,企业甚至表示“加价也排不了单”。

驱动因素:

欧美需求高景气:可再生能源装机提升,储能成为解决消纳问题的关键;

政策红利释放:欧洲动态电价机制+补贴政策,推动大储、工商储高增长;

新兴市场崛起:亚非拉地区(如印尼)储能需求逐步释放。

2.  国内价格拐点:从“长期通缩”到“盈利修复”

过去,国内储能市场因价格战陷入“不赚钱”困境,但2025年出现明显拐点:

电芯价格反弹:2025年Q3,280/314Ah电芯涨价1-2分/Wh;

系统价格见底回升:头部厂家国内储能系统价格开始上涨,行业进入价格拐点;

盈利进入修复通道: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国内储能业务将摆脱亏损,电池厂及头部集成商将率先受益。

行业逻辑:

供给优化:政策治理低价竞争后,行业价格战趋缓;

需求拉动:国内电力现货市场完善,电网调峰需求增长;

出海增量: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输出、本地化生产等方式挖掘海外利润。

三、技术迭代:固态电池、锂电材料引领新一轮增长

1.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材料、设备端率先受益

(1)固态电池被视为储能技术的“终极方案”,其优势在于:

安全性:固态电解质不可燃,彻底解决液态电池热失控风险,尤其适合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场景(如航空、消费电子);

能量密度:理论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以上,是当前液态锂电池的2倍,可显著提升电动车续航、降低储能系统占地面积;

寿命与成本:循环寿命超1万次,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液态电池;随着规模化量产,2030年成本有望下降至0.5元/Wh以下。

(2)技术路线图:从“中试线”到“商业化量产”

2025年:头部厂商中试线落地,技术定型加速(如宁德时代、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

2026年:量产线建设突破,设备企业订单激增(如复合集流体涂布机、干电极设备);

2027年:全固态电池实现小规模量产,率先应用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消费电子等领域;

2030年:商业化量产全面铺开,全球出货量达808GWh,其中全固态电池需求超150GWh。

(3)机构共识:固态电池产业链将开启“主线行情”

中金公司:2026年量产线突破是关键节点,电池、材料、设备厂商将迎来“斜率向上”的投资机会;

财通证券:中试线落地+锂电扩产周期重启,设备企业基本面持续改善,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共振;

兴业证券:9月进入固态电池技术催化期,板块对利好敏感,修复空间可观。

(4)投资机会:

材料端:固态电解质(如硫化物、氧化物)、新型正负极材料(如硅碳负极、富锂锰基);

设备端:复合集流体、单壁碳纳米管、固态电池专用设备(如干电极涂布机)。

2.  锂电材料:六氟磷酸锂(6F)供需格局率先扭转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Q4起,6F将进入供需紧平衡状态,2026年Q4或面临0.7万吨缺口,价格上行具备持续性。

驱动因素:

需求增长:储能、动力电池需求激增,带动6F消耗量提升;

供给收缩:政策引导落后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

成本支撑: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企稳,6F价格具备上涨基础。

投资逻辑:

技术领先企业: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成本控制优势的头部厂商;

产能扩张企业:2025-2026年新增产能逐步释放,抢占市场份额。

四、投资策略:聚焦四大黄金赛道,挖掘确定性机会

1.  赛道一:固态电池材料——从“0到1”的爆发

固态电解质:硫化物、氧化物路线并行,关注天赐材料(硫化物电解质)、瑞泰新材(氧化物电解质);

新型正负极:硅碳负极(贝特瑞)、富锂锰基(当升科技)、固态电池专用隔膜(恩捷股份);

复合集流体:单壁碳纳米管(天奈科技)、PET铜箔(东威科技)。

2.  赛道二:固态电池设备——量产前的“卖铲人”

干电极设备:璞泰来(干法电极技术领先);

涂布机:先导智能(固态电解质涂布机订单增长);

化成分容设备:杭可科技(固态电池专用测试设备)。

3.  赛道三:锂电材料供需反转——六氟磷酸锂(6F)率先受益

供需格局扭转:2025年Q4起,6F供需比降至102%,2026年Q4或面临0.7万吨缺口;

价格上行持续性:招商证券预计,2025-2026年6F价格将稳步上涨,关注天际股份、多氟多。

4.  赛道四:储能系统集成——国内盈利修复,海外量利齐升

国内市场:阳光电源(大储龙头)、宁德时代(系统集成能力突出);

海外市场:亿纬锂能(欧美户储布局领先)、国轩高科(亚非拉市场拓展加速)。

五、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风险:若补贴退坡或贸易壁垒加强,可能影响行业增速;

技术迭代风险: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投资回报周期延长;

原材料价格波动:碳酸锂等价格大幅波动,可能压缩企业利润。

互动话题:

储能行业“黄金时代”已至,你最看好哪一细分赛道?

A.  固态电池材料

B.  锂电材料(如6F)

C.  储能系统集成

D.  其他(评论区留言)

点赞+关注,解锁更多行业深度分析!


  (https://www.shudi8.com/shu/714754/2837425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