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13)章 明争暗斗比高低
推荐阅读:穿成重生文中边角料,不想当主角 神罚圣域:铁子的武神之路 宠婚无度 :娇妻买一赠一 甜宠快穿:崩人设的男主对我超爱 可不可以勇敢点 被迫进宗门后,他们跪下叫我师祖 少年行苍穹 我靠摆烂救修真界啦! 快穿了,娇软美人靠生子系统独宠 我为惩奸除恶而死,你们哭什么?
信星河急于求成的心态,想着在短的时间内做出来漂亮的、亮眼的政绩,为自己的仕途升迁之路添上浓浓的笔,这样的心态,促使他脱离了实际的情况,盲目自信,也盲目上马一些不符合实际的项目。
一般的情况下,书记作为一把手,是掌控全局性的事情,尤其是人事方面的事情,对经济建设方面,大多数都是掌控大方向,具体落实都是政府一把手操作,所以官场流传这样的说法:书记管政治建设,政府一把手管经济建设,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一旦书记插手经济建设,成为了强势的书记,啥事情都过问,这样的话,作为政府一把手,无外乎就是两个结果。
一个是针锋相对,党委一把手和政府一把手对着干,谁也不服谁;另一种情况是,政府一把手沦为书记的附庸,没有一点点自主权,或者是被书记压得死死的,成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摆设品。
别人也许是这样的情况,但是,韩景不同于别人,他不会像别人那样,走对抗或者是服软的路线,无论是什么人做党委一把手,他不会走极端路线,他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风格。
韩景深知官场复杂,一味对抗只会两败俱伤,而完全服软又会失去自我和为政的初心。
面对信星河强势插手经济建设的情况,韩景表面上配合信星河的决策,积极参与那些项目的讨论会议,提出一些看似支持却又带有理性分析的意见。
私下里,他开始暗中深入调研那些盲目上马项目的实际情况,收集数据和基层反馈。
当信星河的项目开始出现问题,比如资金短缺、民众反对声渐起时,韩景没有急于指责,而是带着自己调研的数据和解决方案找到信星河,诚恳地说:“信书记,目前项目遇到了这些状况,咱们或许可以调整下方案,我这里有个新的思路,既不违背最初的目标,又能贴合实际情况。”他希望用这种方式,让信星河认识到脱离实际的问题,同时也维护好两人之间的工作关系,共同推动地方的发展。
如果信星河是一个真正的宽容大度,理智的政治人物,对韩景提出来的诚恳的建议,肯定是会郑重其事的,认认真真的思考的,不会执着于自己的想法,而是以地方发展为重。
可信星河并非如此,他觉得韩景这是在质疑他的决策,是在故意给自己难堪。
信星河黑着脸,对韩景的提议很不耐烦,他打断韩景的话:“我有自己的判断,这些项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不用担心害怕什么的,前怕狼后怕虎的能干出来什么?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承担全部责任,这样总行了吧!”
韩景心中一沉,但还是保持着冷静,他再次强调:“信书记,我是为了项目能更好推进,也是为了咱们地方发展。”
信星河却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之后,信星河更加独断专行,对韩景的态度也愈发冷淡。百些项目的问题愈发严重,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民众的不满情绪也达到了顶点。
其中最主要的是恒信地产和云上轻轨两人个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信星河一手抓,从立项到开发再到后续推进,韩景多次提醒也被信星河无视。
恒信地产项目因选址不当,周边配套设施不足,房子卖不出去,资金回笼困难,施工方也因拿不到钱开始停工抗议。
云上轻轨项目更是由于前期勘测不精准,遇到复杂地质问题,建设成本大幅增加,工期严重滞后,民众出行不仅没改善,还因施工造成诸多不便,怨声载道。
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两个项目都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前期的论证还没有结果,项目就开工了,等于说是先上车后补票。
要是不存在问题,还比较好说,关键是项目存在这样的或者是那样的问题,恒信地产只不过是拍下来了地块,就开始卖房子了,这根本就不符合国家制定的政策制度。
明知不符合,还这样做,而且还不在少数,韩景统计一下,甘西省全省的地产公司,几乎都是恒信地产的,韩景有种预感,这事情不简单的啊!
明知违规操作了,还是一路绿灯,以前是什么样的情况,韩景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管不了,现在不一样了,自己权限内的事情,要是再不出手管,自己不但要承担责任,而且后果也很严重。
因为许多人到上面上访,控诉恒信地产违反合同,不兑现合同,上级部门也开始关注这些问题,派人下来调查。面对调查人员,信星河依旧嘴硬,坚称项目没问题。
而韩景则如实汇报了自己前期调研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随着调查深入,信星河盲目决策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他开始慌了,试图甩锅给韩景,但韩景有充分证据证明自己一直理性提醒。而且许多事情的决定都是发生在自己来甘西省之前,这样的黑锅,韩景怎么会背呢?
生姜还是老的辣,信星河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也不知道找了什么人,下来的调查组最后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找了个无关紧要的人承担了责任,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韩景对这样的事情也见多了,都是官场老人了,什么样的事情没有经历过?有些事情虽然表面上看似平息了,但韩景知道,隐患并未消除。
那些项目的问题依旧摆在那里,像颗定时炸弹。信星河经此一事,表面上收敛了些,可私下里对韩景的敌意更深了。
他暗中使绊子,在一些工作安排上故意刁难韩景。然而,韩景并未被这些小手段影响,他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在农业方面进行改革,信星河搞城市建设,韩景搞农村建设,这也是常委上定下来的,过一段时间要看结果的,孰对孰错大家都会有一个判断的。
对农村建设,韩景是集思广益,不像信星河那样搞一堂言,家长式工作方式,而是走民主,而且还把相关权限下放,他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农民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村的面貌也渐渐有了改变。但信星河看到韩景的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心里愈发不平衡。
他想找机会再次打压韩景,于是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在资金审批上给韩景设置障碍,
还在会议上故意质疑农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韩景早有预料,他拿出详细的项目规划和已经取得的成果数据,有理有据地回应信星河的质疑。
同时,他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和资源。随着时间推移,韩景的农村建设项目成果显著,农产品销量大增,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也得到改善。
而信星河的城市建设项目却因遗留问题不断,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民众对韩景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信星河的处境则愈发尴尬。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话说的真是正确。
(https://www.shudi8.com/shu/712710/2837523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