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难得的小憩
推荐阅读:核末,我的虫群比核污兽多亿点点 重生:校花不甜,我为什么要舔? 穿越从文娱到高维生命体 火影开局逆生三重 大师轻一点,他们都是肉体凡胎 假面骑士:混在特摄当恶役 抗日,从被恐虐赐福开始 女帝陛下要罢工 我本凡人,娶了仙界圣女 爹,我们这么稳,是不是搞点事
黄昏时分,许昌春秋楼外,蝉声嘶哑。
一名精悍军士快步而来,在台阶下立定,朝着窗口处发愣的包国维低声禀告,
“郑城老家来电,豫西民绅任劭鲁、杨一峰二人这几日正在豫西、豫东交界处四处走访,沿途查看灾情,
他们眼下快要进入豫东地界,大树担心其名为探灾,视为刺探军情,请示阻拦。”
包国维负手立在窗口下,看着这栋传于后世的古建筑,随即缓缓摇头。
“让他们过吧,我们的报纸和消息传不出豫省,中央也不愿意听,只有靠他们了。”
那军士虽不解,但还是应声,随即接着道:“另外,刘庄夫已经南下,抵了信阳,是去见汤恩波借粮。”
包国维点了点头,眼皮微垂,语气淡淡:“我知道了。”
军士身形抖动,悄无声息地退下,消散在暮色之中。
廊道重归寂静。
包国维抬头望了望天色,长长伸了个懒腰。
一个多月来,他几乎马不停蹄,奔走在豫东各县,督查赈灾与安置。
自前年便开始筹划大建设,打井、修渠、积粮,如今算是派上了用场,
第三绥靖区各县在军队协助下,赈灾虽艰难,终究还算顺利。
想到终于可以回家,心口的硬石似乎卸下几分。
曹蕊在去年四月早产,诞下一子,包国维为其取名包毅,寓坚毅不屈之志;
因是早产儿,担心夭折,曹蕊遂取小名“等等”。
幸而在豫东最好的医疗与教育资源的庇护下,等等活了下来,
如今已一岁半,会蹒跚学步,会伸手抱人,最清脆的一声,便是那句“爸爸”。
包国维心底难得生出一丝温柔,那份硬如铁的心,被悄然触动,像干裂大地上骤然落下一滴甘霖。
次日清晨,包国维一行人启程返途。
车轮溅起的灰尘尚未落定,他便在车中反复翻看着前一日汇总的文牍,
将这一个多月来巡视各县灾情的情况逐一梳理。
“新一轮赈济,先完善和扩建粥棚。”
“以井渠为先,让打井队勘探,多打深井,地下水位缩减,必须挖深点。”
“民壮能使的,尽量编入工队,修建窝棚,分区搭建,不可让灾民闲置生乱。
22师轮换商都防线,23师接替赈灾工作,绥署和军部以及郑商警备司令部三方派出联合督查组,
进行常态化巡视赈灾情况。
绥署民政处、运输科和军部宪兵处、后勤处交替查账,清点各地粮仓。”
吩咐声一条条落下,随行的参谋们一一记下,面容紧绷。
待最后一份布置完毕,包国维放下笔,长长吐了口气。
脸上的冷峻并未消散,但眼神里,已透出一丝急切。
“回商都。”他说。
一路风尘,午后时分,他们终于抵达商都。
包宅伫立在城南一隅,并无高门广院,四合院格局,青砖灰瓦,极尽简朴。
包国维不喜铺张,不同于外面密布的明岗暗哨,宅里却是几个老仆与掌厨的妈子。
因曹蕊怀孕在身,才添了几个年轻丫头帮着照拂。
推门入宅,院中梧桐影斑驳,蝉声阵阵。
“陈叔!”
迎上来的正是陈叔。
陈叔是兴宗的父亲。
自从兴宗北上失联、音讯全无,陈家夫妇苦等多年,终究断了念想,认定儿子已葬身乱世。
悲恸过后,他们反倒淡了许多,如今只求余生安稳。
包国维心疼两位老人,也愿家里更添热闹,便把陈家夫妇接入包宅常住。
一来方便照应,二来也让老包身边不至清冷。
老包素来喜欢有人气,见院中多了老人絮语,心境倒也开阔不少。
“国维回来了?”陈叔喜笑着迎上来,
“你父亲带着等等去老徐那儿串门了,差不多快到点也该回来了!”
自打有了孙子,老包更是精神百倍,没少抱着能勉强走动的孙儿去老友面前显摆。
陈家夫妇因丧子之痛,他还要顾念,便常常往徐铁柱家走。
如今徐铁柱身为协约党鲁豫边区的总负责人,常年带队在鲁省开辟新地盘,家中难得一见人影。
徐家夫妇倒也乐得老包来往,院里因此热闹了许多。
“赶巧,老婆子今天杀了只老母鸡炖汤,我也搭把手。
鸡是自家养的,正好给小蕊补补身子。
你回来得及时啊!小蕊在后院呢,赶紧去吧!等会儿曹庚下学了,我去接。”
“那就辛苦陈叔了。”包国维点头笑着,快步往后院走去。
迫不及待的身影刚跨入廊下,便见庭院中央的石桌旁,曹蕊正静静坐着。
她穿着一身淡色素衣,腰身纤细,手里捧着一本中学英文教材,唇齿轻轻启合,似在反复咬着发音。
那情景,恍若又回到当初周城时的光景——她总喜欢在闲暇时翻着课本,一遍又一遍练读那些陌生的词句。
“咦,小曹同学还真是刻苦啊,都快到午饭点了还在学习!”
听见那熟悉的声音,曹蕊抬起头,眼神里先是一闪的惊喜,随即笑意盈盈。
“你回来了!”
两人不过离别月余,却也小别胜新婚。
尤其是曹蕊,自从产子后便对包国维愈加依恋,见他回来,整个人像骤然安心,带着说不尽的欢喜与黏意。
“咳咳咳”
或许是见到包国维有些激动,曹蕊开始咳嗽了起来,
包国维不由得皱起眉头,“怎么还在咳,医生开的药不管用吗?”
曹蕊忍下喉咙间的咳意,摇摇头,“是我身体太弱了,需要慢养。”
看着曹蕊消瘦的面庞和身子,包国维一阵怜爱从心中升起,他颇为心疼地轻抚曹蕊面庞,
“对不起,都怪我。”
“真傻,老是说些胡话。”
院中风声轻拂,梧桐叶影婆娑。
曹蕊放下手里的英文书,侧身偎在包国维肩头,低声絮语。
说的是家常,念的是心意。
她问起外头灾情,他却只挑轻松的话讲,唯恐她忧心。
二人就这么相依,偶尔低低一笑,仿佛院外的乱世都被隔绝在梧桐荫下。
忽然,前院传来一阵嘈杂。
“哈哈,国维回来了!”
伴着爽朗笑声,是老包抱着小孙子等等的身影,快步走进门来。
陈叔刚才的话没骗他,他听到儿子已归,便迫不及待带着孙子直奔后院。
等等已经会喊人了,见了父亲,奶声奶气地叫:“baba——”
小小身子扑腾着,双手向前乱伸。
“欸,乖儿子!”
包国维眼眶微热,快步迎上,把儿子稳稳接在怀里,抱得紧紧的。
随行的,是身形挺拔的赵锦。
彼时他已是第三绥署警卫局的中校处长,仍旧习惯性地站得笔直,朝包国维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司令!”赵锦声音洪亮,眉宇间透着掩不住的喜意。
他当年在日军轰炸时以身掩护,指挥得当,护得包宅一干人等的安全,
如今已从警卫长升为军部警卫局处长,不再是贴身护卫,但习惯未改,仍亲自负责包宅的安全工作。
“司令,”赵锦又上前一步,笑道,“快到放学时间了,就不用陈叔再跑一趟,我去把曹小姐接回来吧!”
日头正盛,已近正午,包宅后厨里早已飘起了鸡汤香。
陈母在灶前忙碌了大半天,那只自家院里养的老母鸡,终于被熬得汤色浓白,香气醇厚。
几样家常小菜摆上来,桌面朴素,却带着久违的团圆气息。
老包稳坐主座,精神矍铄,脸上带着笑意。
陈家夫妇分坐其右手边,他们虽自认外人,却实际上早已和自家人无异。
左手边,包国维抱着等等,曹蕊依偎在一旁。
小家伙眼睛亮晶晶的,被汤香勾得口水直咽,
小胖手伸来伸去,惹得满桌笑声。
正这时,门口传来脚步声。
赵锦带着刚放学的曹庚进来,手里还拎着个布制的手提书袋。
小姑娘一抬眼,见到久别归家的哥哥,眼眶登时一热。
她把书袋随手一扔,快步扑到包国维身边,声音又急又脆:
“哥哥,你终于回来了!我听同学说城外面可惨了,我担心得不得了!”
包国维伸手接住,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
曹庚鼻尖酸酸的,却强忍着,只是牢牢抱着哥哥的手臂不放开。
热气氤氲的鸡汤端上桌,白瓷碗里漂着几片黄亮的鸡皮和点点葱花。
其他菜不过是寻常人家家中的常见菜,却让整个堂屋都充满了家的味道。
外人若是看见这一桌,怕是要目瞪口呆——堂堂豫东最高长官,
家庭聚会午饭唯一的硬菜竟然是一只自家院里养的老母鸡,其余尽是寻常百姓家的家常菜。
可在这一桌人眼里,却是满满的温馨。
老包夹了一块鸡腿递到小孙子碗里,乐呵呵地看着小家伙笨拙地抓起又掉下。
包国维则是先夹了另一只鸡腿给父亲老包,
又将鸡翅夹给了曹蕊,陈母也是不停劝曹蕊多喝汤,
曹庚兴奋地同哥哥说着学校里的趣事。
连素来寡言的陈叔,眼角也带了几分笑意。
一时间,战火纷扰的乱世似乎被隔绝在门外,屋中只有家人团聚的安宁。
正当此时,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赵锦推门而入,满脸喜色,顾不得礼数,几乎是小跑着冲到堂屋。
“司令!”他站定,脸上抑不住的兴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捷报——薛长官大胜!日军已经撤至新墙河以北地区,我们赢了!”
话音一落,堂屋内顿时一静。
筷子停在半空,热气翻滚的鸡汤似乎也随之凝固了一瞬。
紧接着,老包“啪”地放下筷子,满脸激动:“好!这下咱们老百姓能喘口气了!”
而包国维心中一动,第三次长沙会战不出意外打赢了,
他的心思迅速跳动,
日军既然在中原、华南一线步履维艰,他们必然要另觅生路。
内陆拿不到的资源,他们便会把目光伸向别处。
丰富的石油、橡胶、锡矿、稻米……
东南亚!
(https://www.shudi8.com/shu/711366/2837549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