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灭元1399 > 第702章 兵过长江

第702章 兵过长江


山东,登州。

离蓬莱四十余里的海面上,有一座在北宋时期令人闻风丧胆的岛屿——沙门岛。

水浒故事之中,被管家陷害的玉麒麟卢俊义,便是刺配于此。

这是北宋朝廷专用的流放之地,上面关押的全是罪恶滔天的重刑犯。一旦被关入此岛,犯人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堪称“死亡之岛”。

可是,如今这座死亡之岛,却成为山东许多流民重生的希望。

三年之前,日月岛海军便占据了沙门岛,并将其建成一个收容基地。

来自山东沿海的大量流民,在此经过短暂的休憩之后,大多数人会被送往辽东与新开拓的高丽之地,给予必要的农具与钱粮,或十户或二十户为一组,结保而居。

至今,已经迁移了不下十万户的人口。

当然,不是所有的流民都会被送往辽东。

凡有一技之能的工匠、读过书的学子,或是医生、乐师、账房、稳婆、通事,都可以优先获得前往江南的机会。

但是不会征招这些人入伍。

于是从者如众。

甚至是登州以及周边官府的一些吏员,都纷纷化身流民,登上沙门岛,以求获得前往江南谋得一职的机会。

山东、河北、山西以及漠南草原,是当年最早被纳入蒙古国管辖的中原之地,被称为“腹里”。也是属于中书省直辖的区域,其地位隐然高于各地行省。

可是这些年,中书省与尚书省的争权夺利,相互倾轧,使得这些区域几乎成为脱管之地。

本就混乱的管理体系,如今更是破败不堪。

有人觉得,辖境之内,那些失地失粮的流民少了,隐患消失之后反而有利于官府的治理。

也有人很清楚地知道,这样下去,人口锐减之下,土地抛荒,国将不国。

可是又能如何呢?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粮食危机,尤其是在南北大战爆发之后,江南秋季糟粮必然断运,官府根本无力于安抚越来越多的流民。反而都在争抢各地百姓手中的最后一些粮食,否则连他们都得成为流民。

这问题,当地官府解决不了,中书省与尚书省同样无力解决。

在派兵沿着海岸线阻击流民,被登陆上岸的日月岛海军陆战队教训了数次之后,各地官府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眼,任由流民逃离海上。

蓬莱,几乎便成了一座空城。

却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重新成为了喧嚣之地。

想要移民的百姓,不用再去海边等待船只,可以直接来蓬莱领取票号排队等待。

登州的官员早已消失不见,只剩下维持秩序的小吏,和一些自称“管委会”机构的工作者。

有人广施粥棚,供流民取食。

有人一一记录流民的信息,发放票号,以安排船只通过登州港直接前往辽东或是江南诸地。

也有商社甚至直接在蓬莱开设“人才中心”,为有一技之长者推荐招聘的信息,并负责办理所有的手续。

对于一些无人照料的孤儿,管委会则直接在蓬莱城中设置孤儿院,予以扶养。

破败的城墙被迅速修葺,,管委会征召了不少衙役与青壮,建成一支三千人的护卫队,管理城中的卫生与安全。

城头之上,又有了威风凛凛的守城者。

一支支带着粮食的商队,从蓬莱城中冒出,涌向山东各地。不仅成为其他州府豪强的座上之宾,也让彼此之间,开始结下一定深厚的友谊。

乃至于有不少河南、河北的商家,发疯了般地涌向蓬莱,以探讨合作事项。

短短数个月时间,蓬莱便成为整个北地,最大的粮食商品交易市场。

而此时,雄赳赳气昂昂的江南兵,终于跨过了长江……

江南的人口,如今已是北地的五倍有余。但是江南兵的总数量,却依然比不上朝廷的兵马。

江南各地渐渐崩溃的驻军,大多已经被直接退伍转业,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去奉献自己的余热。

真正登录在册的战兵,如今不过八万。

当然,这八万中并不包括几支海上的舰队,以及西北的明军、太行山中的部队,还有正在东北与高丽开拓的商队。

贺胜要了六万人,以及所有能征用得到的内河船只。

六万人马,又被分成三路。

西路自襄阳逆泌水北上,攻取南阳府的新野。东路轻松取得扬州之后,沿大运河北上,直指淮安。贺胜自领三万骑兵,自芜湖北渡长江,先打庐州。

战火,在横跨一千五百里的河南江北行省之内,同时燃起。

……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说千年有些夸张,但是这一日时间,让李二牛只觉得仿佛已经忍受了十数载的苦痛。

在他二十多年的人生中,小时至成年,大半都于困顿煎熬之中度过。却也没有面对过如此悲惨的局面。

越来越多的老朽流民,不断地倒在路边,再也无法起身。如同睡着一般,只是静静地离开这个悲惨的人世。

这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可是嗷嗷待哺的幼儿,停不下的凄惨哭喊,却让李二牛如同饮了满肚子的劣质黄酒一般,翻江倒海,欲吐而不能。只想将自己脑袋埋进土里,不听不看不闻。

却无法不去想象这些孩童们即将遭遇的悲惨。

官兵虽然不再于队伍之后驱赶,却已经没人会再想着回头退出山里。夹杂于队伍之中的壮汉们,早已抹开了脸面,肆无忌惮地分食自己带的干粮,却听任流民们哀求而无动于衷。

便有人看着那些瘦骨嶙峋的娃娃们,饥饿的眼中冒出了令人胆寒的绿光。

不能再等下去了,哪怕为了这些娃娃们!

傍晚时分,路边终于看到了几幢破木房。

空空如也的房子内,一粒粮食都没寻到,立时便疯了几个。可是看着壮汉们默默地抽出铁棍,只能以头抢地,自艾自怜。

李二牛从角落里摸出一个铁锅,开始劈柴烧火。

许多流民眼中一亮,纷纷围上。好些天连口热汤都没喝着,有锅便意味着起码可以灌个水饱。

便有人自动地去寻找野菜,也有人去捡些枯枝。又有人寻来一些石块,勉强砸出一些歪盆裂碗。

壮汉们眼中露出诧异之色,却并未阻止。


  (https://www.shudi8.com/shu/710552/2837517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