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 第588章 黄金家族的罪人

第588章 黄金家族的罪人


【当时蒙古部落南下放牧,一旦越过边界,便会被汉军骑兵追杀。】

【这和当年匈奴遇上卫青和霍居病,是一个待遇。】

【忽必烈执政时期,还玩起了文化割裂,自称是“轩辕黄帝”后裔。】

【在太庙祭祀的时候,把成吉思汗的牌位放在了角落。】

......

阿里不哥猛地一掌拍在身下的座椅上。

椅子上厚实的羊毛毡,在大力之下,都扬起了细微的尘土。

他怒目圆睁,指着天幕破口大骂:

“忽必烈,你竟敢自称是“轩辕黄帝”的后裔?!”

“那黄金家族又算什么?”

“你还在祭祀的时候,将爷爷的牌位放在角落?!”

“你就这么舔中原人吗?”

阿里不哥气得浑身发抖,脸色涨得通红,显然已是气急败坏到了极点。

忽必烈完全就是背弃祖宗啊,简直不配当个蒙古人!

他跟忽必烈之间这场仗,是不打不行了!

......

【朱元璋杀功臣,是为了给子孙清除障碍、稳固皇权。】

【而忽必烈杀蒙古人,却是为了“去蒙古化”。】

【1281年,他颁布法律,规定蒙古人入汉地者,须易汉服,学汉语,违者鞭笞。】

【最离谱的是,后世评价明朝修《元史》,夸忽必烈“混一天下,功比汉唐”。】

......

洪武年间。

经这么一提醒,朱元璋倒是想起来了。

洪武元年,他刚刚登基,便下令修《元史》。

作为一个没啥文化的皇帝,他十分重视文化建设。

《元史》,便是大明建立后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

由于元朝有完整的实录系统作为史料基础,编修工作推进得颇为顺利。

只是元末顺帝时期的历史记载多有缺失,于是他便派人前去北京搜集资料。

在搜集到足够史料后,《元史》在洪武三年正式编修完毕。

至于他对忽必烈的评价,又哪里离谱了?

忽必烈结束了南北朝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了天下。

在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大力推行诸多举措,全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忽必烈能够体恤百姓疾苦,施行仁政,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而且忽必烈很是尊重汉文化,用后人的说法来说,这叫促进民族融合。

这是很多汉人皇帝都做不到的事情。

朱元璋撇了撇嘴,有些不满。

他这么评价忽必烈,很合理吧!

......

【而在蒙古的史籍《青史》中,称忽必烈为“黄金家族的罪人”。】

【说他是用汉人的规矩,毁了蒙古的魂。】

【在蒙省博物院里,忽必烈的画像挂在了“民族融合”展厅。】

【这有人又就要问了,忽必烈为啥非跟蒙古死磕呀?】

......

这个问题把各朝古人问住了。

是啊!

他们这才反应过来。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就不能一致对外吗?

......

忽必烈却是自嘲的笑了一下。

这是和蒙古死磕吗?

蒙古人指责他篡夺汗位,致使蒙古帝国分崩离析。

可是蒙古帝国疆域过于辽阔,以往的那种分封制,早已难以维系这庞大帝国的有效统治。

他只不过是在顺应历史潮流。

蒙古人指责他背弃了蒙古传统。

可是若不借鉴汉人的智慧,元朝又该如何维持百年国祚?

又如何在农耕与游牧,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之间找到平衡?

蒙古族又该如何长久生存?

他这一生,始终以“混一四海”为政治理想。

所作所为,皆无愧于心!

......

【本质是两种文化的冲突。】

【蒙古传统是“幼子守灶”,汗位传给小儿子。】

【中原传统是“嫡长子继承制”,皇位传给嫡长子。】

【忽必烈作为四子,继位合法性不足。】

【所以他必须切断与蒙古的联系,用汉地资源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这就好比当下的创业者,一旦引入了外资,就必须跟原始股东切割,以适应新的发展格局。】

......

阿里不哥鼻腔里发出一声轻蔑的嗤笑,满脸都是不屑。

什么叫适应新的发展格局?

这不过是粉饰太平的漂亮话罢了!

忽必烈那点心思,谁还看不明白?

不就是想要这汗位吗?

还找这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

......

【他的军事策略更是狠辣,用汉兵打蒙古兵。】

【这般操作,既消耗了汉地世侯的实力,比如张柔、史天泽的部队,又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根基。】

【待到忽必烈的重孙元惠宗在位的时候,和林已经变成了一座死寂的鬼城。】

【当年被烧的斡耳朵遗址上,汉人商队又搭建起了丝绸仓库。】

【忽必烈留给后世的,是一个撕裂的蒙古,和一个蒙古化的中原。】


  (https://www.shudi8.com/shu/708926/2837529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