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165章 完人李大亮

第165章 完人李大亮


李世民看到身边的秦王府潜邸的旧臣不多了,倍感孤独,于是下诏命:任命洛州都督张亮接替护送文成公主入藏的任城王李道宗做刑部尚书,并参预朝政;任命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做工部尚书。

  李大亮身居三职,宿卫两宫,做人谦恭、谨慎,每次宿卫值班,从来不偷懒睡觉,必定一直坐到天亮。房玄龄非常器重他,每每称赞李大亮像汉代周勃,是忠厚、忠直之人,可以担当大任。

  李大亮新官上任后,一日在值守时,他率领着北衙禁军飞骑巡视皇城,当他走到将作监门前时,突然看到一个人影很熟,于是他赶紧叫住那个人,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寻找多年的恩人张弼。他不顾形象地抱着张弼嚎嚎大哭。

  原来当年,李大亮曾是隋朝军队的低级军官,在与瓦岗寨义军首领李密的交战中,隋军大败,李大亮一行一百多人被俘虏,这一百多名俘虏都要被处死。李密手下的将领张弼看见他气宇轩昂、相貌堂堂,认为他是一个伟男子,就私自把他释放了,于是李大亮与张弼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后来李大亮追随了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打天下,成了大唐帝国的显贵,他最割舍不下的是失踪多年的张弼,于是就派人到处寻找张弼,想报答他当年不杀的恩德。而自从瓦岗寨义军在与洛阳王世充失败后,张弼随着李密投降了大唐,到现在为止,张弼仅做到正九品的将作监丞,他知道李大亮已经是当今圣上的秦王府潜邸功臣,但他不想靠李大亮的关系当官,就一直隐匿不说、也不去找李大亮,更不允许自己的家人找。

  这次,李大亮在皇城中巡视时遇到张弼,并且认出了他,李大亮抱着张弼大声哭泣。当听说张弼因曾是李密的部将,李密投降大唐后又谋反被杀,所以凡是李密的人都受到打压,张弼到现在郁郁不得志,仅做了一个正九品的小官,家庭生活非常拮据。李大亮了解实情后,深感愧疚,就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家里的钱财要送给张弼,但是张弼非常有骨气,坚决不接受。

  次日,李大亮就觐见上上并将此事禀告,乞求李世民将他的官爵全部让给张弼。李世民一听说张弼如此高风亮节,也大为感动,立刻下诏命越级提拔张弼做正四品的中郎将。一个月后,又提拔张弼做了正三品的代州都督。

  当时的人都将李大亮与张弼传为美谈,称赞张弼救了李大亮而隐匿不说、不图回报,李大亮显贵后仍不忘恩人,知恩回报。

  袁天纲在家与高淑行谈论到李大亮与张弼的故事,不由地感叹道: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里当官只为财!像李大亮与张弼如此高风亮节的人不多了。”

  “是啊!当圣上评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时,朝廷里不知有多少人明争暗斗,都想挤进凌烟阁,而李大亮虽然是秦王府潜邸的旧臣,却从来不自吹自己的功勋,结果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中竟然没有他,他也从不计较。在太子夺嫡争斗中,前太子李承乾与前魏王李泰,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彼此争得你死我活!李大亮与张弼在朝廷里,绝对是一股清流。”  高淑行也不禁夸赞他们。

  “他们的品德可与汉宣帝刘病已与吉丙相媲美!汉宣帝刘病已还是婴儿时候,因受巫蛊之祸而被关进大狱中,作为监狱长的丙吉悉心照顾、保护刘病已。当刘病已当上皇帝后,仍然绝口不提当年的救助之大功。后来刘病已知道后,要给他封侯以报答救命之恩,吉丙还谢绝再三才不得已接受。现在朝廷上的大臣们,像他们这样有高风亮节的人太稀少了。”

  九月初七,李世民诏命李承乾启程离开长安去流放地黔州。

  同时,又诏命东莱郡王李泰启程离开长安去流放地均州。

  李世民看着自己曾深爱着两个儿子被流放,不禁老泪纵横地说:

  “父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出于天性。朕如今与李承乾、李泰生死离别,心情非常难受!然而朕作为天下的君主,只要使百姓安宁,私情也可以割舍。”

  李世民又把李泰过去所上的表奏展示给群臣说:

  “李泰实在是个难得的俊才,朕内心很爱他,这是你们所共知的。但是为了社稷江山,不得不以大义断绝父子亲情,让他居住外地,也是为了两全之策罢了。”

  群臣们都拜伏于地,高呼:“圣上圣明!”

  李世民又接着说道:“如果李承乾与李泰能像李大亮与张弼一样高风亮节,何至于此悲剧的发生呢?”

  说到李大亮,李世民不由地赞扬道:

  “朕早就听闻李大亮非常自律,能够抵御住美色的诱惑。当年李大亮率军平定南方,高祖(李渊)赐给李大亮一百个美女,李大亮接受这些美女之后,对她们说:‘你们原本是良家子女,因为迫不得已的原因,才沦为奴婢。我不忍心看你们受苦,决定还给你们自由身,你们回去以后,找个好人家就嫁了吧。’  李大亮说完,就把一百个美女全部放走了。高祖(李渊)听说之后,夸赞李大亮是正人君子。

  李大亮还是一个‘妻管严’,从结发到现在,他跟妻子一直情感深厚。他虽然已经是身居高位,但从不纳妾。听闻他还有一句名言:‘我听说男人不能死于温柔乡!’

  他对美女没有多大的兴趣,他的兴趣在于写书,南征北战百忙之中,他依然写了几百卷书。

  朕还听闻李大亮每次领取到朝廷的俸禄后,毫不吝啬地全部用于族人,承担起抚养族中孤儿与孤老的责任,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他的这一行为被家乡的百姓传为佳话。

  李大亮在凉州当都督期间,他常常深入到百姓家中进行调查研究。有一年他所管辖的地方出现了大灾荒,人们都纷纷逃难,许多田地被荒芜。他将心爱的坐骑及房产卖掉,购买了种子,劝说百姓们回家种田。次年当地获得了丰收,大大地缓解了饥荒。朕得知此事后,特地赏赐了他五百匹绢,他又将赏赐之财物悉数送给了当地百姓。受到了百姓一致好评。”

  李世民一一述说着李大亮的高贵品德,引来群臣们的声声赞扬!袁天纲听着李大亮的事迹,也大为震惊!没想到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也会出现如此德才兼备、高风亮节的好干部!


  (https://www.shudi8.com/shu/706974/2837571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