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机营(1)
“臣,讨逆主帅…孙河,拜见殿下!”
在楚徽的注视下,孙河走至帅案前,抬手朝楚徽躬身一礼,“不知殿下亲至前线,臣……”
“哎,荣国公太客气了。”
不等孙河讲完,楚徽已快步上前,伸手虚托孙河双臂,微微一笑道:“是孤不叫底下人传的,呵呵…”
这个孙河,看来挺看重这次征讨啊。
楚徽心中暗暗思量。
在中枢待的时日久了,楚徽自然明白一些看似不经意,实则暗藏深意的言语举止,代表的是什么。
“殿下这一路没有遇到东逆吧?”
孙河表情正色,看向楚徽询问道。
“遇到了一些。”
楚徽打量着帅帐,在道道注视下,楚徽语气淡然道:“不过外有荣国公领军攻打天门诸关,内有信国公率部征伐各处,这散出的东逆规模都不大,故而这一路还算顺利,荣国公这边呢?”
讲着,楚徽看向了孙河。
不过讲这些话时,郭煌、王瑜神色是有变化的,这一路从东域穿插行军,还是遇到多股东逆袭扰的,情况不像自家殿下讲的那般轻松。
因为孙河搞的这种阵仗,虽使东逆难以聚势,特别是天门山脉沿线,大虞占据了一定主动。
但与之相对的,是征东大将军王昌承受极大压力,既要统筹麾下朝各线进取,又要解决散布的东逆溃部,还要解决天门前线的军需供应……与东逆打的仗,看似是占有一定的优势和主动,可风险与威胁却始终都在的。
现在的情况是卡在这里了。
要么外线战局有变化,要么内线镇压有变化,这样对整体战局来讲才有实质性突破,不然僵局持续下去,难保期间不出现变数。
而在此等态势下,帐内所聚诸将,有一些心思活泛者,敏锐察觉到郭、王二人所露,不禁暗自揣摩起来。
孙河神色微动,拱手道:“回殿下,天门一线战事胶着,我军虽克东西两处数关,然东逆据险而守,加之中线地势险峻,故推进甚缓。”
楚徽轻轻点头,倒也是没有急着说什么。
“臣此番聚将,就为商讨对策,以解决目下所遇难题。”
在看到楚徽的目光,聚焦在所挂舆图上,孙河便顺势上前一步,“与东逆交锋,关键还在于夺占天门诸关,只要能将天门沿线拿下,则东逆腹地便可暴露在我军兵锋之下。”
“当然最重要的,是此前以突进而遗留的种种,我军便可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将困守在天门至东域一线的东逆各部逐一击破。”
果然是这样。
楚徽眉头微挑,心中的猜想得到验证,站在孙河的角度,紧密围绕这次东逆展开的征伐,压力是要多扛在其身上的,只有这样把僵局给破了,才能将主要的功勋拿下,这样才能主导这次讨逆之战。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一切真按孙河所谋那样发展,则在解决了天门沿线以西东逆,后续对东逆腹地的全面攻势将由其主导,届时征东大将军王昌所部将全面进驻天门沿线,成为所部后方策应,至于孙河则率领主力直插东境腹心,斩其根本。
可楚徽不是孙河,在来天门前线之前,他还去了别地,更见到了征东大将军王昌。
别看王昌没讲别的,但其所想心思,楚徽也是能看出一些的。
对孙河的强势,王昌是有意见的。
但出于对整体战局的考量,王昌没有公开表露,而是选择了隐忍。
不过王昌是憋着一口气的。
其要抓紧解决天门至东域一线的东逆溃部,以巩固己部后方安稳,同时加快军需调度,最终形成对天门前线的有力支撑,进而争夺战略主动权。
但真要到了这一步,王昌必会以“后援有功”之名,争得与孙河平起平坐之势,届时如何开展对东逆腹地的攻势,就要以王昌的想法为主了,哪怕孙河是天子钦定的主帅,王昌也可凭此功绩分庭抗礼,形成双帅并立之势。
‘难怪皇兄叫我来啊。’
楚徽的内心是复杂且唏嘘的。
这几个月下来,对楚徽的改变很大,站在中枢的层面,紧密围绕征讨东逆一战上,有中枢抽调的精锐之师,还有驻防东域的边军精锐,此外还有先前因‘哗变’被抓群体被尽数编入死战营,这些人马加在一起跟东逆交战绝对是够用的。
不止是这样,在大战彻底暴露之前,中枢层面还在用各种方式,在转移国内外的注意与矛盾,从而减轻参与讨逆的各部压力。
至于粮草军需、军械器械等供应,中枢有司也在奉旨秘密筹措提供,确保前线不会为这些犯愁。
可这些终究是账面上的,而不受其控制的变数还有很多,一个是来自于东逆方面的,这没什么好说的,一个则是来自于本国治下的。
中枢精锐与边军精锐间的,各个派系之间的,地方与军队间的……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存在。
要是搁在以前,如楚凌没有摆驾归宫前,楚徽是不会考虑这些的,毕竟在楚徽的认知下,觉得这都是大虞治下的,特别是在面对外部征伐时,那不就是要勠力同心的解决吗?
可现在楚徽不会这样想了。
因为人心。
别的不说,就说眼下聚在帅帐内的,适才还存在着争执甚至起了冲突,而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所用方式是不同的,导致这分歧的背后藏着很多。
楚徽明知道这些,却必须要装糊涂才行。
总不能火上浇油吧?
真要这样,这仗还打不打?
东逆要没有被解决,那会引发什么后果?
这个楚徽没有深想下去,他也不敢去想。
“荣国公,适才在赶来前线时,孤发现天门关外堆筑有不少土山,难道荣国公是打算以此来攻破天门关?”
在沉默了许久,在帐内诸将皆思绪万千之际,楚徽转过身来,看向表情自若的孙河开口询问。
“这个……”
孙河微微一顿。
“荣国公要是觉得不到时候,可以不必讲明的,孤就是有些好奇。”见孙河如此,楚徽微微一笑道。
这一刻无数道目光汇聚过来。
其实对孙河的想法有疑的,可不止是楚徽,在这帅帐内还有不少,最典型的代表是以苗铁军、左安他们为首的南北两军将校。
因为修筑土山的,可不止在天门关有,在中线的天威、天战两关同样也有,这些土山看似用于逼近城关、居高临下攻城,但若仅为此目的,无需遍布三关之地。
“既然殿下问了,那臣就没什么好隐瞒的。”
而在此等态势下,孙河则开口道,但说着,孙河却反问道:“不知殿下对田焘可有了解?”
“此人若孤没有记错,是东逆原任镇国将军,以统御天门诸关驻防诸务吧?”楚徽听后伸手道。
“但此人脾性直率,与那东逆权臣周钊有隔阂,故而在此前被周钊用计拿下,改任其麾下亲信大将钟源接任。”
“说起来这个钟源,在东逆军中地位很高,且打仗是有一套的,虽说如今所部被困守在天门至东域一线,但所部仍占据一片地域,对此信国公可没少犯愁。”
“据信国公麾下审讯所俘东逆俘虏,当初对于进犯我朝一事,这个钟源是反对的,但周钊为了一己私利,一再强硬对钟源下令,且必须要其亲率大军出动,这才有了……”
“不错。”
不等楚徽讲下去,孙河点点头道:“据臣的猜测,如今在这天门关一带,坐镇的正是田焘。”
什么?!
一听这话,帐内众人无不脸色大变。
“公爷,这不可能吧。”
高源杰瞪大眼睛道:“这田焘被撤职后,便被周钊给发配了,因为这事儿,当初东逆前线是起了……”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孙河目光沉静,声如古井,“周钊生性多疑,自夺田焘兵权后,便将其远徙。然我朝对东逆展开攻势,特别是钟源所部遭遇连番挫败,周钊必恐前线再生变故,故而重新起用田焘,以其旧部之心稳住天门关局势。”
“田焘虽被贬黜,然在军中威望犹存,尤其天门关守军多为其昔日旧部,此举实为险招,却也最是有效。”
“甚至在这段时日,本公还笃定了一点,只怕田焘的启用,与钟源派人向周钊通传密不可分。”
“而这一切指向了一处,即我朝对东逆展开征伐下,恐东逆内部亦是出现大状况,这不止局限于高层间的争斗。”
这……
这番言论讲明,让不少人都惊住了。
“而在此之前,臣分兵驻守天门东西两线,更叫两部竖起代表臣的帅旗,这不止是为减轻中线驰援压力,同样也是在验证这件事。”
对于这些,孙河没有在意,而是看向了楚徽,“东西两线面对东逆汹涌攻势,然中线却以我军攻势为主,这便足以说明很多。”
“且在趁乱夺取东西两线诸关前,臣还派遣了一些夜不收潜伏,他们是熟悉东逆习俗的。”
“在刺探军情的同时,其中有一些混进了叛军之中,眼下在东逆腹地,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反对周钊的不在少数,有一部分更是中枢与地方的暗中联合!”
“荣国公说的是真的?”
楚徽双眸微张,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孙河。
“如此要紧之事,臣岂敢乱言?”
迎着楚徽的注视,孙河神色肃然道。
大虞跟东逆之间的战事,的确是承受了不小压力,毕竟这种打法在先前是没有过的,但与之相对的,是东逆同样也承受极大压力,眼下就看谁撑不到最后的。
再者言,东逆因为周钊的强势,所谓国主的年幼,导致了权力失衡的局面,这在先前也是没有过的。
“而今田焘复起,恰是周钊为稳权柄之举,然其内部裂痕已现,各怀异志。我军只需持重待机,东西两线固守不撤,中路稳步推进,必可引动其内乱爆发。”
孙河语气铿锵道:“一旦东逆内乱起,则其将自顾不暇,何暇外御?届时我军以雷霆之势破其虚实,胜负之数,不待龟卜而可知矣。天命在虞,这等机会对我朝而言,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战机啊!!”
苗铁军、左安他们的表情变了。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知孙河到底是怎样想的。
原来孙河早已洞察东逆内政不稳,借战局施压,诱其内斗加剧,或许在这一过程中,己部的伤亡会很大,甚至会承受巨大压力,但是真要撑到这一步,继而将天门诸关悉数夺占,那一切都将彻底改写。
自太祖朝开始,就想收复的旧土,一直折腾到现在,要真在正统一场给拿下了,那对大虞的影响太大了。
“既然是这样,那为何不抓紧攻破天门关?”
在帐内气氛有变时,楚徽的声音响起,这叫不少人从思绪下回归现实。
“唉…”
孙河轻叹一声,但却没有说什么。
他如何不知楚徽是何意,如果在这等态势下,大虞能先一步夺取天门关,哪怕只是这一关,此消息传回到东逆腹地去,势必会加剧东逆的动荡,但是这不容易啊。
尤其是天门关一带坐镇的还是田焘。
“眼下还不是时候。”
孙河收敛心神,看向楚徽道:“以土山之策攻打,对我军来讲压力太大,所以在此同时,臣还命人挖掘地道,只是这期间遇到了些问题……”
原来是这样!!
这一刻,帐内众将有不少眼神有变,此前有些没想通的事情,在这一刻都想通了,这也就难怪了。
“为何一定要以地道来攻之。”
可楚徽接下来的话,却让不少人眉头微蹙起来,对于楚徽的到来,他们是带有惊奇的不假,但是涉及到战事方面的,多数人是不希望楚徽插手的,毕竟楚徽是皇室宗亲不假,但是却没有经历沙场厮杀,对兵事缺乏实际经验,贸然干预恐误大局。
“孤这次来前线,是带着兵马来的。”
感受到变化的楚徽,立时就猜到怎么回事了,当即便道:“规模在两万众徘徊,这是皇兄秘密组建的!!”
(https://www.shudi8.com/shu/703970/3533994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